图书介绍

浙江省开化县土壤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浙江省开化县土壤志
  • 开化县农业局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浙江省开化县土壤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历史沿革1

第二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

第三节 自然概况1

一、地形、地貌1

二、母岩、母质2

三、植被3

四、河流、水库3

五、农业气候4

第四节 社会经济情况5

第五节 农业生产情况7

第二章 成土过程及成土因素11

第一节 成土过程11

一、红黄壤脱硅富铝化过程11

二、黄壤的生物富集过程11

三、石灰岩土淋溶脱钙过程11

四、水稻土的水耕熟化过程12

第二节 主要成土因素12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12

二、地形地貌的影响12

三、不同母质类型的影响13

四、人为活动的影响14

五、水文水质的影响16

六、成土时间的影响17

第三章 土壤分类及其分布规律18

第一节 土壤分类18

一、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18

二、土壤命名与层次代号19

三、土壤分布系统20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21

一、土壤分布概述22

二、不同土壤类型分布规律23

三、不同地貌类型土壤分布规律24

四、不同微地形土壤分布规律25

第四章 土壤性态特征26

第一节 红壤26

一、黄红壤亚类26

二、侵蚀性红壤亚类35

第二节 黄壤土类36

一、山地黄泥土土属37

二、山地黄泥沙土土属40

第三节 岩性土土类42

一、钙质紫色土亚类42

二、石灰岩土亚类42

第四节 潮土土类47

第五节 水稻土土类47

一、渗育型水稻土亚类48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52

三、潜育型水稻土亚类67

第五章 土壤肥力状况71

第一节 土壤养分状况71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71

二、耕层土壤全氮含量71

三、土壤磷素含量74

四、土壤钾素含量74

五、土壤酸碱度75

六、土壤代换性能75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状76

一、土壤质地76

二、耕层厚度76

三、地下水位76

四、水田耕层中障碍层次78

第三节 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因素78

一、不同土壤质地与养分含量关系78

二、不同土壤类型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79

三、土壤酸碱度与养分含量的关系80

四、耕作施肥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81

五、植被与土壤养分的关系82

六、不同海拔高度与土肥养分含量的关系82

第六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84

第一节 土壤分区的基本原则和依据84

一、以地貌类型作为分区依据84

二、以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作为分区依据84

三、以土壤组合、行政界线连片性作为分区依据84

四、以作物布局适应性作为分区依据84

第二节 分区概述及改良利用意见85

一、西北部中山黄壤——林、茶区85

二、西北部低山、丘陵、黄红泥——林、茶、油、粮区85

三、中、南部丘陵、平坂岩性土、黄红泥、培泥沙田——粮、桑、果区87

四、东南部中、低山、丘陵黄壤、黄红泥——粮、茶、林果区91

第七章 低产田改良98

第一节 水田土壤培肥意见98

一、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98

二、增施有机肥料,加速土壤熟化98

三、合理施用化肥,严格控制碱性田使用石灰99

四、大力推广轮作、间作、套种99

五、深耕改土,提高耕层厚度99

第二节 旱作土壤培肥意见100

一、加速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100

二、大力推广分带轮作,注意用养结合100

三、认真调查研究,慎重布局工程设施100

四、严格控制滥用耕地建房101

第八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102

一、增施磷、钾肥,注意三要素合理搭配102

二、治理土壤渍害,大抓低产田改造104

三、碱性土不施石灰,节资增产显著105

四、大力推广旱地绿肥,秸秆还田106

五、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和推广1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