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闽台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闽台文化
  • 蒋炳钊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689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闽台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闽台自然环境1

第一节 福建的自然环境4

一 地形地貌4

二 河流与水系6

三 气候、土壤与植被8

第二节 台湾的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15

一 台湾的山川形势15

二 气候、植被与土壤20

第三节 台湾海峡及其历史演变25

一 海峡的地质结构26

二 海峡的海底地形28

三 台湾海峡的历史演变30

第二章 闽台史前人类与文化37

第一节 福建史前人类与文化39

一 旧石器时代人类与文化39

二 福建新石器时代文化63

第二节 台湾史前人类与文化84

一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化85

二 新石器时代文化100

第三节 闽台史前文化关系的探讨120

一 旧石器时代闽台文化关系121

二 新石器时代闽台文化关系的讨论130

第三章 闽台地区早期的住民及其文化141

第一节 闽越及其先民143

一 闽、闽越143

二 闽与闽越的关系及闽越族的来源145

第二节 闽越族的历史文化149

一 先秦时期福建的闽越149

二 秦汉时代闽越族的文化154

三 西汉闽越国的社会经济文化158

四 台湾古闽越人161

第三节 闽越族的文化特征163

一 物质文化163

二 精神文化172

三 闽越文化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184

第四章 三国时代闽台的民族文化187

第一节 福建的山越189

一 山越是越人后裔189

二 汉、越文化的互动191

三 山越的社会文化194

第二节 台湾的山夷及其文化特征197

一 台湾名称的由来及其民族197

二 三国时代的山夷201

三 山夷的文化特点203

四 三国孙吴首次经营台湾204

第五章 汉至唐北方汉人入闽及汉文化在福建的传播209

第一节 崇安汉城的发现与汉文化的流传211

一 崇安汉城的发现211

二 崇安汉城的文化内涵213

三 汉文化开始传入福建218

第二节 北方汉族向福建的几次大规模移民221

一 汉至三国时期的军事移民221

二 六朝时期中原汉人避乱入闽222

三 唐初陈元光率军入漳224

四 唐末王潮王审知领军入闽225

第三节 封建郡县制在福建的推行226

一 三国至唐代226

二 漳汀地区设治较晚的原因231

三 郡县设置标志汉文化统治地位的确立232

第六章 隋唐至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成就235

第一节 汉文化对福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237

一 汉人入闽与土地开发237

二 汉人入闽人数的激增与汉文化的广泛传播242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外文化的交流246

一 唐代泉州海外贸易的兴起与中外文化的交流246

二 两宋时期福建与海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250

三 元代是福建中外文化交流最繁荣的时期256

第七章 隋朝至元代中央王朝对台澎海地区的经营及汉文化的传播261

第一节 隋朝对台湾的经营263

一 隋朝出兵台湾263

二 流求人文化265

第二节 宋代驻军澎湖经理台澎地区268

第三节 元代在澎湖设巡检司273

第八章 隋唐宋元时期福建科学文化的成就279

第一节 福建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81

一 隋唐五代时期281

二 宋元时期282

第二节 科技文化284

一 造船工业284

二 制瓷业的发展与瓷器外销288

三 刻印书业的蓬勃发展291

四 制茶技术名闻天下294

五 先进的造桥技术297

第三节 宗教文化302

一 道教302

二 民间信仰304

三 佛教311

四 伊斯兰教315

五 基督教(景教)318

六 摩尼教(明教)320

第四节 先贤学术思想和科技成就322

一 涌现出一批全国性的知名学者322

二 学术和科技成就330

第九章 明代闽台文化的发展与变化343

第一节 明代福建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外文化往来345

一 农业345

二 手工业348

三 商业355

四 文化交流358

第二节 明代福建的文化及其成就359

一 科举文化359

二 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人物361

第三节 明政府对台澎地区的治理和殖民者对台湾的侵略380

一 明政府对台澎地区的治理380

二 殖民者对台湾地区的侵犯384

第四节 大陆汉人大量迁入台澎与郑成功开发台湾388

一 大陆汉人大量向台澎地区移民388

二 郑成功武装移民台湾391

三 大陆封建制度在台湾推行393

第十章 清代前期的闽台文化405

第一节 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407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407

二 海外贸易的发展411

三 海禁对海外贸易的影响414

第二节 台湾统一与闽台文化关系的发展416

一 福建移民大量流入台湾416

二 统一后的台湾与福建的政治关系419

三 大陆移民成为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423

第三节 大陆文化全面移植台湾431

一 清代前期福建的教育与科举431

二 大陆的教育制度移植台湾431

三 台湾历史上的科举考试435

四 大陆民间文化传入台湾438

第四节 清代思想文化及其成就441

一 复兴理学并向实学发展441

二 科学文化的成就443

三 全国知名学者及其贡献444

第十一章 近代闽台文化453

第一节 变化中的近代闽台文化455

一 进入近代后的福建和台湾455

二 西方文化对闽台的影响:洋教的传入457

三 闽台的近代化458

四 近代闽台教育的变化459

五 台湾的诗社461

第二节 对近代文化影响较大的人物465

一 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465

二 学贯中西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466

三 汉语拼音方案的提出者——卢戆章467

四 近代台湾的改革家——刘铭传468

五 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469

六 陈季同与台湾抗日组织“台湾民主国”469

七 台湾爱国历史学家——连横470

第十二章 近代闽台生活习俗473

第一节 闽台饮食习俗475

一 宴食475

二 进补476

三 八宝芋泥和锅边糊477

四 佛跳墙——福州菜的“首席代表”478

五 手抓面和猫儿粥,奇特的吃法479

六 别具一格的柚子宴480

七 光饼做点心,礼饼送亲友481

八 汀州八干,八闽之奇482

九 台湾小吃484

十 闽台茶俗485

十一 台湾槟榔487

第二节 闽台衣着习俗487

一 近代闽台民众衣着在变化中487

二 夏天穿木屐,别有一番雅韵489

三 惠安女的奇特服饰490

第三节 闽台民居习俗492

一 闽南民居建筑492

二 与众不同的南安民居建筑492

三 客家民居建筑——土楼494

四 台湾的民居建筑496

五 住房的门面装饰498

六 传统建筑中的八宝图案、雕刻艺术500

第四节 闽台园林建筑502

一 台北林本源花园和晴园502

二 新竹北郭园和潜园504

三 台中菜园和吴家花园506

四 台南固园、吴园和归园508

五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510

第五节 日常生活中的习俗512

一 熟人见面时说声“吃饱了没有?”512

二 太平面迎客人512

三 客人到家先洗汤513

四 “泡汤”514

五 敬老宴和等路食515

六 “火笼”和“夜壶”516

七 民间械斗——畸形的民俗517

八 死猫死狗不掩埋518

九 号名习俗519

十 出外谋生三把刀521

十一 迎送“番客”之礼俗522

十二 压红之习俗523

十三 街头巷尾贩夫声524

第六节 闽台的忌讳和彩俗524

一 忌讳524

二 彩俗527

三 莆田四忌和老妇穿大红衣服之习俗529

第十三章 闽台婚丧及年节习俗531

第一节 闽台婚姻习俗533

一 旧日闽台的嫁娶533

二 看新娘、闹新房之俗535

三 以火引路的婚俗537

四 拦花轿和关新娘房之俗538

五 引路鸡和带尾蔗539

六 客家的迎亲俗540

七 “吵嫁”婚俗541

八 “公鸡娶妇”542

九 奇异的抢亲542

十 惠安女奇特的婚俗544

十一 水上婚礼545

第二节 闽台妇女生育习俗551

一 “带新”、“病仔”和做月551

二 哺乳、满月和度嗻552

三 催眠歌和虎头鞋553

四 求子之习俗554

五 养子之俗555

六 台湾的螟蛉子556

第三节 闽台丧葬习俗559

一 闽台丧事概况559

二 穿寿衣之习俗561

三 半路响和吊丧轴561

四 跳棺跑番邦562

五 绮喜寿、预制棺材的习俗563

第四节 闽台年节习俗564

一 春节564

二 闽台元宵灯俗569

三 全国独有的孝九节575

四 清明节575

五 三月初三敬祖节吃薄饼577

六 端午节578

七 中元节581

八 中秋节582

九 九月节的来历585

十 联村“作大福”,全民性的文化娱乐活动586

十一 “长至节”587

第十四章 近代闽台戏曲、宗教及其他589

第一节 闽台戏曲591

一 闽剧591

二 评话592

三 莆仙戏592

四 “御前清曲”——南曲593

五 “高等甲等”的高甲戏594

六 漳州布袋戏595

七 竹马戏和车鼓队596

八 客家人的山歌和山歌戏597

九 龙岩节日中的“采茶灯”598

十 大人和小孩合作的戏——肩膀戏600

十一 乡土气息浓厚的三角戏和嘭嘭鼓600

十二 从歌仔戏发展来的芗剧601

十三 台湾京戏603

十四 台湾的七子班和老人戏605

十五 台湾的话剧607

第二节 闽台方言、俚谚608

一 福建人讲河洛话608

二 闽台方字610

三 闽台俚谚610

第三节 闽台工艺美术品615

一 福州“三宝”615

二 厦门珠绣和泉州人造花616

三 莆田龙眼木雕616

四 台湾的大甲席、大甲帽617

五 台湾的嘉义交趾烧617

第四节 闽台的宗教和民间信仰618

一 儒教和孔庙618

二 道教、道观和道士619

三 佛教和寺庙622

四 斋教和菜堂624

五 闽台的洋教626

六 闽台民间信仰627

第十五章 闽台少数民族文化635

第一节 畲族文化637

一 人口分布与文化来源637

二 社会组织和习俗642

三 畲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与特色645

四 婚丧习俗646

五 服饰650

六 以槃瓠为中心的祭祀活动652

第二节 回族文化654

一 文化渊源654

二 回族宗教信仰与习俗662

三 经济生活666

第三节 满族、蒙古族文化666

一 满族文化666

二 蒙古族文化668

第四节 台湾高山族文化671

一 高山族文化渊源671

二 生活习俗673

三 婚姻与葬俗676

四 传统节日和习俗678

五 文身、去毛和拔牙习俗682

六 宗教迷信和禁忌684

后记6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