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地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地质
  • 何培玲,张婷主编;邓友生,孔思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051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工程地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矿物与岩石3

1.1 地壳与地质作用3

1.1.1 地壳3

1.1.2 地质作用7

1.2 矿物9

1.2.1 矿物的形态10

1.2.2 矿物的物理性质11

1.2.3 常见矿物12

1.3 岩石14

1.3.1 岩浆岩14

1.3.2 沉积岩17

1.3.3 变质岩20

1.4 本章小结23

1.5 思考题24

第2章 第四纪地质与土的工程地质性质25

2.1 地质年代25

2.1.1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25

2.1.2 地质年代表29

2.2 第四纪地质30

2.2.1 第四纪地质一般特性31

2.2.2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32

2.3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36

2.3.1 土的成分与结构构造36

2.3.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38

2.3.3 土的分类39

2.3.4 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42

2.4 本章小结55

2.5 思考题56

3.1 岩层产状57

3.1.1 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57

第3章 地质构造57

3.1.2 岩层产状60

3.1.3 地层接触关系62

3.2 褶皱构造65

3.2.1 褶皱要素66

3.2.2 褶皱分类67

3.2.3 褶皱的野外识别71

3.2.4 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72

3.3 断裂构造73

3.3.1 节理73

3.3.2 断层77

3.3.3 断裂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81

3.4 地质图82

3.4.1 地质图的种类83

3.4.2 地质图的比例尺、图例84

3.4.3 读图步骤与要求86

3.5 本章小结87

3.6 思考题88

第4章 地下水89

4.1 岩石中的空隙与岩石的水理性质89

4.1.1 岩石中的空隙89

4.1.2 岩石的水理性质90

4.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92

4.2 地下水的类型93

4.2.1 含水层、隔水层与滞水层93

4.2.2 地下水的埋藏类型93

4.2.3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96

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98

4.3.1 地下水的循环与运动98

4.3.2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99

4.4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101

4.4.1 地基沉降101

4.4.3 潜蚀102

4.4.4 地下水的浮托作用102

4.4.2 流砂102

4.4.5 基坑突涌103

4.5 本章小结103

4.6 思考题104

第5章 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105

5.1 风化作用105

5.1.1 风化作用的类型105

5.1.2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8

5.1.3 岩石风化的勘查评价与防治109

5.2 河流地质作用110

5.2.1 河谷要素、流水的动能110

5.2.2 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111

5.2.3 河谷的类型与阶地114

5.2.4 河流侵蚀、淤积作用的防治116

5.3 岩溶作用118

5.4.1 滑坡122

5.4 滑坡、崩塌、泥石流122

5.4.2 崩塌129

5.4.3 泥石流130

5.5 地震135

5.5.1 地震的基本概念135

5.5.2 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138

5.6 本章小结151

5.7 思考题151

第6章 工程地质勘察153

6.1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和方法153

6.1.1 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和方法简述153

6.1.2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154

6.1.3 工程地质测绘155

6.1.4 工程地质勘探157

6.1.5 岩土测试159

6.1.6 现场监测163

6.2.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164

6.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和图件164

6.2.2 工程地质图件165

6.3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166

6.3.1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66

6.3.2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勘察要点169

6.3.3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71

6.3.4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73

6.4 道路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174

6.4.1 道路工程地质问题175

6.4.2 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76

6.5 桥梁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177

6.5.1 桥梁工程地质问题178

6.5.2 桥梁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78

6.6 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179

6.6.1 地下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79

6.6.2 地下工程位置的选择180

6.6.3 地下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81

6.7 本章小结182

6.8 思考题183

第7章 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184

7.1 地基稳定性评价处理184

7.1.1 土基稳定性评价及处理185

7.1.2 岩基稳定性评价及处理191

7.2 基坑稳定性评价194

7.2.1 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评价195

7.2.2 基坑支护201

7.2.3 基坑治水205

7.3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207

7.3.1 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形式207

7.3.2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211

7.3.3 处理措施214

7.4 本章小结215

7.5 思考题215

参考文献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