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征信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铁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41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征信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用、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概述1
第一节 信用概述1
一、信用的含义与由来1
(一)从道德层面理解信用1
(二)从经济层面理解信用2
(三)从心理层面理解信用2
二、信用的种类与功能3
(一)公共/政府信用3
(二)企业/商业信用3
(三)个人/消费者信用4
三、我国不同时期的信用表现形式5
(一)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5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6
四、转轨时期中国存在失信行为的主要成因7
第二节 征信概述9
一、征信的概念与由来9
二、与征信相关的其他概念10
(一)与征信相关的概念10
(二)征信、诚信与信用概念的区别12
三、征信的特征12
(一)独立性12
(二)信息性13
(三)客观性13
(四)目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13
四、征信的原则13
(一)真实性13
(二)全面性14
(三)及时性14
(四)隐私或商业秘密保护14
五、征信的作用14
(一)促进信用交易15
(二)减轻逆向选择15
(三)产生违约披露的纪律约束15
(四)避免过度借贷15
(五)形成社会导向15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16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16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17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7
(二)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7
(三)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8
(四)市场监管方式变革,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8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架构19
(一)社会信用制度19
(二)征信机制19
(三)信用服务行业19
(四)信用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自律机制20
(五)信用文化培育和失信惩戒机制20
四、社会信用体系运行保障机制20
(一)信用信息的公开机制20
(二)失信惩戒机制20
(三)信用产品供求机制21
五、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实践22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6
(一)紧迫性和稳步发展的关系26
(二)地方性和全局性的关系26
(三)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26
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27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27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29
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30
(一)指导思想30
(二)建设原则30
(三)建设目标31
(四)“十二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32
第二章 征信法律法规36
第一节 征信法律制度建设概述36
一、征信法律制度的内涵36
二、征信法律制度的功能37
三、征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37
(一)信用信息的收集范围37
(二)信用信息的收集方式38
(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38
(四)信息主体权益保护38
(五)征信机构业务规范39
(六)政府部门监管39
第二节 国外征信法律制度39
一、美国征信立法39
(一)基本框架40
(二)《公平信用报告法》40
(三)《平等信用机会法》43
(四)信息公开相关法律规定44
(五)《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45
二、部分欧洲国家的征信立法46
(一)德国征信立法46
(二)英国征信立法47
三、日本信用立法48
四、有关征信的国际法律49
第三节 我国征信法律制度建设50
一、我国征信立法建设背景50
二、我国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51
(一)促进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健康发展51
(二)遵守公约原则51
(三)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原则51
(四)逐步细化原则51
三、我国现行征信法律制度主要规定52
(一)关于征信活动的主要规定52
(二)关于信息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主要规定53
(三)关于信息公开的主要规定54
(四)《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56
第三章 征信机构58
第一节 征信机构概述58
一、征信机构的概念与起源58
二、征信机构分类59
(一)从产权角度可划分为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机构59
(二)从涉及信息主体可划分为个人征信机构和企业征信机构60
(三)从业务种类可划分为信贷登记机构、资信调查机构、信用评级机构60
三、征信机构的功能61
(一)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贷市场发展61
(二)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61
(三)服务于其他政府部门,提升执法效率61
(四)有效揭示风险,为市场各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62
(五)提高社会信用意识,维护社会稳定62
第二节 国内外知名征信机构62
一、国外知名征信机构62
(一)邓白氏公司62
(二)个人征信机构63
(三)信用评级机构65
二、国内主要征信机构67
第三节 征信机构业务与产品68
一、征信机构业务68
(一)信用调查业务68
(二)信用登记(信用报告)业务68
(三)信用评级业务68
(四)信用咨询与管理业务69
二、征信机构主要产品69
(一)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69
(二)信用评级报告70
(三)信用评分71
(四)信用调查报告72
第四章 征信行业监督与管理73
第一节 征信行业监管概述73
一、征信监管内涵73
二、对征信行业实施监管的必要性73
(一)征信行业具有的外部性决定对征信业必须实施监管73
(二)征信行业中的核心环节关乎国家利益必须实施监管74
三、征信行业监管机构75
(一)国际征信业监管机构类型75
(二)我国征信监管机构设置及职责75
第二节 征信业监管内容77
一、征信业监管内容77
(一)实行市场准入77
(二)对征信机构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管77
(三)对信用信息安全性的监管77
(四)征信纠纷的行政裁决78
二、我国征信业监管内容78
(一)征信机构管理78
(二)征信业务管理79
(三)征信机构从业人员管理84
三、监管处罚措施85
(一)违法行为85
(二)罚则85
第三节 行业自律监管87
一、行业自律组织的主要功能87
(一)促进行业内部信息交流87
(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87
(三)承担信用教育、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工作87
二、国外征信机构的行业组织87
(一)美国征信机构的行业组织87
(二)欧洲征信机构的行业组织88
(三)亚洲征信机构的行业组织88
三、我国征信业协会发展情况89
第四节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90
一、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内涵90
二、信息主体权益内容90
(一)知情权90
(二)异议权91
(三)救济权91
三、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构92
四、我国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92
第五章 信用文化培育与失信惩戒机制94
第一节 信用文化培育94
一、信用文化的内涵和特性94
(一)共赢性94
(二)传承性95
(三)示范性95
二、信用文化差异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表现95
(一)儒家信用文化和契约信用文化95
(二)信用文化在经济领域的延伸96
三、培育现代信用文化97
(一)培育现代信用文化的重要性97
(二)现代信用文化培育途径98
第二节 失信惩戒机制99
一、失信惩戒机制的内涵99
二、失信惩戒机制的功能与作用100
三、失信惩戒机制构建101
(一)国外失信惩戒机制主要内容101
(二)我国失信惩戒机制构建101
第六章 征信与个人信用管理活动103
第一节 个人信用活动概述103
一、个人主要信用活动与管理103
(一)我国个人信用的主要提供机构103
(二)我国主要的个人信用工具104
二、建立正确的信用消费行为114
(一)信用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114
(二)建立正确的信用消费行为115
第二节 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116
一、个人信用记录常见术语117
(一)逾期117
(二)正面信息117
(三)负面信息118
二、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118
三、大学生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119
(一)申请助学贷款119
(二)办理信用卡120
第三节 个人信用记录的维护与提升121
一、个人信用记录的维护方法121
(一)科学管理自身信用活动,建立守信记录121
(二)定期查询信用记录122
(三)及时修复负面记录122
(四)及时更正错误记录123
(五)防范和应对信用“窃取”124
二、个人信用记录提升方法125
(一)个人基本信息项125
(二)交易信息项126
(三)公共事业信息项126
(四)查询信息项126
三、个人信用维护与提升的“误区”126
第四节 个人信用记录的应用127
一、我国个人信用记录的应用127
(一)房贷“减负”与个人信用挂钩128
(二)信用简历助大学生诚信求职128
(三)信用记录成为公务员提拔录用的条件129
(四)信用记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29
二、个人信用记录应用中影响信用评价的因素130
(一)信用历史131
(二)信用历史的长短131
(三)信用卡的透支额度131
(四)最近的信用申请131
(五)信用类型131
附录1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133
附录2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报告本人查询规程139
附录3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141
附录4 个人信用报告(银行标准版样本)145
附录5 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样本)153
附录6 个人信用报告授权查询委托书(样本)154
附录7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样本)155
附录8 个人声明表(样本)156
附录9 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157
热门推荐
- 696823.html
- 261595.html
- 2821104.html
- 137666.html
- 3551669.html
- 1470643.html
- 2033155.html
- 1359892.html
- 1917713.html
- 1640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7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5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6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