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施岚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17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61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1654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工程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荷载效应组合1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
目录1
(892道例题)1
前言1
第一章 荷载(60道例题)1
【例1.1.2】屋面板纵肋跨中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5
【例1.1.1】荷载组合设计值5
【例1.1.3】梁端弯矩组合值计算6
【例1.1.6】弯矩设计值计算7
【例1.1.5】办公楼底层柱内力的基本组合设计值7
【例1.1.4】轴压力组合值计算7
【例1.1.8】悬臂外伸梁的跨中最大弯矩计算8
【例1.1.7】剪力设计值计算8
【例1.1.9】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一)9
【例1.1.11】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三)10
【例1.1.10】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二)10
【例1.1.12】确定柱底N、M值11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2
【例1.1.13】屋面板纵肋跨中弯矩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14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5
第二节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15
【例1.1.14】轴压力的准永久组合值计算15
【例1.2.1】楼面荷载设计值计算17
【例1.2.3】设计会议室楼面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18
【例1.2.2】设计病房楼面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18
【例1.2.4】设计车库楼面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19
【例1.2.6】设计宿舍楼的基础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20
【例1.2.5】设计教学楼的柱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20
【例1.2.7】设计停车楼的基础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21
二、等效均布活荷载22
【例1.2.8】等效均布活荷载的计算23
【例1.2.10】冶炼车间钢工作平台检修荷载的折减24
【例1.2.9】转炉修砌平台检修荷载的折减24
三、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24
四、屋面活荷载25
【例1.2.13】确定不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26
【例1.2.12】计算住宅底层剪力墙采用的竖向活荷载26
【例1.2.11】上人屋面活荷载计算26
五、屋面积灰荷载27
【例1.2.14】钢屋架的屋面活荷载计算27
【例1.2.16】天沟处积灰荷载的计算28
【例1.2.15】高低跨交界处积灰荷载的计算28
【例1.2.18】预制挑檐板施工期间的倾覆稳定验算29
【例1.2.17】现浇挑檐板承担的施工和检修荷载计算29
六、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29
【例1.2.19】雨篷在施工和检修期间的承载力和倾覆稳定验算30
一、桥式吊车的受力情况31
第三节 吊车荷载31
【例1.2.20】栏杆水平荷载计算31
七、动力系数31
二、《规范》规定36
【例1.3.1】最大轮压产生的吊车梁最大弯矩标准值(乘动力系数)38
三、吊车梁所承担的吊车荷载38
【例1.3.3】吊车梁最大竖向、水平弯矩设计值和竖向支座剪力值计算40
【例1.3.2】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40
【例1.3.5】钢吊车梁的最大轮压设计值和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41
【例1.3.4】吊车摆动的卡轨力标准值41
【例1.3.6】最大轮压产生的吊车梁最大弯矩准永久值(未乘动力系数)42
【例1.3.7】计算吊车荷载标准值43
四、排架所承担的吊车荷载43
【例1.3.9】二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竖向力Dmax、Dmin44
【例1.3.8】计算吊车荷载设计值44
【例1.3.10】确定吊车荷载标准值46
【例1.3.12】二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纵向水平力TL47
【例1.3.11】纵向水平荷载标准值47
一、《规范》规定48
第四节 雪荷载48
【例1.4.1】计算檩条承受的雪荷载49
二、算例49
【例1.4.3】高低屋面房屋屋面板承受的雪荷载50
【例1.4.2】计算屋面板承受的雪荷载50
【例1.4.4】雪荷载在桁架斜腹杆内产生的内力51
【例1.4.5】屋面雪荷载标准值计算52
一、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53
附录A 影响线53
【例1.4.6】雪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的组合53
二、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54
三、影响线的应用59
【例1.A.1】用影响线求伸臂梁在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61
【例1.A.2】用影响线求多跨静定梁某截面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正负最大弯矩62
【例1.A.4】简支梁桥在汽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某截面的最大弯矩64
【例1.A.3】简支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64
【例1.A.5】简支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某截面的最大弯矩65
【例1.A.6】两跨静定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B的最大反力66
四、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67
【例1.A.8】确定简支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的绝对最大弯矩68
【例1.A.7】确定简支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绝对最大弯矩68
第一节 风荷载70
第二章 横向作用(61道例题)70
一、风荷载标准值71
【例2.1.1】围墙承受的风荷载计算86
二、各类结构的风荷载计算86
【例2.1.2】无天窗单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87
【例2.1.3】有天窗单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一)88
【例2.1.5】封闭高低双坡屋面房屋的风荷载计算89
【例2.1.4】双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89
【例2.1.6】有天窗单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二)90
【例2.1.7】七层楼房的风荷载计算92
【例2.1.8】高层结构各楼层的风力计算95
【例2.1.9】沿高度分成6段的风荷载计算97
【例2.1.10】框-剪结构楼顶处风荷载的计算(D类)98
【例2.1.11】框筒结构的风力计算100
【例2.1.12】屋顶处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计算101
【例2.1.13】高层钢结构的风力计算102
【例2.1.14】烟囱的风荷载计算103
三、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106
【例2.1.15】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塔的风荷载计算106
【例2.1.17】坡顶地表和房顶的风压值计算108
【例2.1.16】山坡顶部房屋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地形条件修正系数的计算108
【例2.1.19】山口基本风压的确定109
【例2.1.18】求山间盆地内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09
四、围护结构的风荷载110
【例2.1.21】求海岛上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10
【例2.1.20】海岛基本风压的确定110
【例2.1.23】房屋中部墙面(非墙角边)所受风荷载计算112
【例2.1.22】围护结构的风荷载计算112
五、舒适度的验算113
【例2.1.24】舒适度验算114
一、地震作用的特点115
第二节 地震作用115
二、地震影响119
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123
四、地震作用验算127
【例2.2.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30
【例2.2.3】自振周期计算(未知uT)132
【例2.2.2】自振周期计算(已知uT)132
【例2.2.4】单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34
五、底部剪力法134
【例2.2.5】两跨不等高单层厂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35
【例2.2.6】四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36
【例2.2.7】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值138
【例2.2.8】两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40
【例2.2.9】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41
【例2.2.10】八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43
【例2.2.11】十一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44
【例2.2.12】屋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4+1)146
【例2.2.13】屋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6+1)147
【例2.2.14】有局部小塔楼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计算150
六、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52
【例2.2.15】单跨两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53
【例2.2.16】两跨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55
【例2.2.17】两跨四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57
【例2.2.18】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基底剪力159
七、竖向地震作用计算161
【例2.2.19】竖向地震轴向力的计算163
八、各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4
【例2.2.20】竖向地震计算挑梁支座负弯矩164
【例2.2.21】四层钢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5
【例2.2.22】高层钢结构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8
【例2.2.23】四层砖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9
【例2.2.24】六层砖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71
【例2.2.25】带小塔楼砖混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72
【例2.2.26】烟囱的地震作用计算(振型分解法)175
【例2.2.27】烟囱抗震计算(简化法)179
【例2.2.28】水塔的地震作用计算181
【例2.2.30】单跨排架的自振周期和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已知柔度)187
【例2.2.29】单跨排架的自振周期和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已知刚度)187
【例2.2.31】单跨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验算189
【例2.2.32】两跨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验算191
【例2.2.33】两跨砖柱厂房的纵向抗震验算193
【例2.2.34】柱间支撑斜杆的抗震强度验算197
【例2.2.35】屋盖端部竖向支撑杆件的抗震强度验算198
【例2.3.1】单层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200
第三节 荷载效应与地震效应的组合200
【例2.3.2】八层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202
一、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和调整系数203
第一节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203
第三章 木结构(16道例题)203
二、轴心受拉构件205
三、轴心受压构件206
【例3.1.1】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验算206
【例3.1.2】轴心受压柱的截面选择210
【例3.1.3】原木轴心受压柱的直径选择211
四、受弯构件212
【例3.1.4】屋架腹杆的承载力验算212
【例3.1.5】方木简支梁的尺寸选择214
五、拉弯与压弯构件215
【例3.1.6】屋架上弦压弯构件的稳定性验算217
【例3.1.7】方木压弯构件的承载力验算218
【例3.1.8】原木屋架上弦压弯构件的承载力验算219
一、齿连接221
第二节 木结构连接的计算221
【例3.2.2】单齿连接的承压计算226
【例3.2.1】单齿连接的受剪承载力验算226
【例3.2.3】单齿连接的承载能力验算227
【例3.2.4】双齿连接的承载能力验算228
二、螺栓连接230
【例3.2.6】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计算232
【例3.2.5】屋架下弦接头设计232
三、木结构铁件计算234
【例3.2.7】确定接头的螺栓数234
【例3.2.8】钢垫板的面积及厚度计算235
一、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调整系数237
第一节 一般规定237
第四章 钢结构(165道例题)237
二、变形控制238
四、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240
三、荷载240
【例4.1.1】框架内力的二阶分析243
一、焊接连接244
第二节 构件的连接计算244
【例4.2.1】轴心受拉钢板的对接焊缝连接245
【例4.2.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246
【例4.2.4】工字形截面梁拼接连接的对接焊缝247
【例4.2.3】轴心受拉钢板的对接焊缝连接(θ=56°)247
【例4.2.5】牛腿与钢柱连接的对接焊缝强度248
【例4.2.6】牛腿与柱连接的对接焊缝249
【例4.2.8】拼接盖板的对接连接251
【例4.2.7】按构造要求计算板件焊脚的尺寸251
【例4.2.9】宽盖板的设计253
【例4.2.11】角钢和节点板连接计算(两面侧焊连接)254
【例4.2.10】按构造要求确定角钢的焊脚尺寸254
【例4.2.12】角钢和节点板连接计算(三面围焊连接)255
【例4.2.13】受压单角钢肢背肢尖焊缝长度256
【例4.2.14】受拉单角钢肢背肢尖焊缝长度256
【例4.2.15】竖立钢板用角焊缝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拉、剪)258
【例4.2.17】角钢与柱用角焊缝连接259
【例4.2.16】双盖板对接接头的角焊缝计算259
【例4.2.18】T形截面钢牛腿焊缝的焊脚尺寸260
【例4.2.19】牛腿与柱的角焊缝连接强度261
【例4.2.20】牛腿与钢柱连接角焊缝的强度262
【例4.2.22】钢管柱与底板连接的角焊缝263
【例4.2.21】板与柱翼缘用直角角焊缝连接263
【例4.2.23】杆与节点板的肢背角焊缝连接264
【例4.2.24】桁架下弦拼接节点设计265
【例4.2.25】加劲肋的焊缝尺寸和长度266
【例4.2.27】梁翼缘与腹板间的角焊缝计算267
【例4.2.26】按构造要求确定焊脚尺寸267
【例4.2.29】按构造要求确定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268
【例4.2.28】柱头加劲肋的焊缝承载力268
【例4.2.30】柱脚焊缝的焊脚尺寸269
【例4.2.31】实腹柱的柱头设计270
【例4.2.32】实腹柱的柱脚设计271
二、螺栓连接272
【例4.2.34】两钢板拼接的螺栓连接275
【例4.2.33】连接钢板的最小净截面面积275
【例4.2.35】钢板的对接拼接276
【例4.2.36】钢板连接的承载力计算(用螺栓连接)277
【例4.2.37】两不等厚钢板拼接的螺栓连接278
【例4.2.38】角钢受拉破坏时的最小净截面面积279
【例4.2.39】两角钢拼接的螺栓连接280
【例4.2.40】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螺栓连接)281
【例4.2.41】下弦拉杆的螺栓连接(偏拉)282
【例4.2.43】梁柱相连的螺栓连接283
【例4.2.42】下弦拉杆的螺栓连接(拉、剪)283
【例4.2.44】牛腿与柱翼缘用普通螺栓连接(小偏心受拉)284
【例4.2.46】牛腿与柱翼缘用普通螺栓连接(弯)285
【例4.2.45】牛腿与柱翼缘用普通螺栓连接(大偏心受拉)285
【例4.2.48】牛腿与柱相连的螺栓连接(l1>15d0)286
【例4.2.47】牛腿与柱翼缘用普通螺栓连接(弯、剪)286
【例4.2.49】牛腿连接(拉、弯、剪)287
【例4.2.50】次梁与主梁的连接288
三、高强度螺栓连接289
【例4.2.52】钢板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291
【例4.2.51】钢板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承截力291
【例4.2.53】双盖板拼接的钢板连接(高强度螺栓)292
【例4.2.54】用双盖板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拼接连接293
【例4.2.55】钢板的单面拼接294
【例4.2.57】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295
【例4.2.56】按与拉杆等强度原则配置螺栓295
【例4.2.59】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用于节点板设计296
【例4.2.58】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296
【例4.2.61】牛腿连接的承载力验算(用螺栓连接)298
【例4.2.60】双角钢轴心拉杆和节点板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298
【例4.2.63】弯剪共同作用下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299
【例4.2.62】牛腿连接的承载力验算(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299
【例4.2.65】牛腿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300
【例4.2.64】弯剪共同作用下的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300
【例4.2.66】弯、拉、剪作用下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一)301
【例4.2.68】柱间支撑端节点连接设计(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302
【例4.2.67】弯、拉、剪作用下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二)302
【例4.2.69】柱间支撑端节点连接设计(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304
第三节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305
【例4.3.1】按长细比选择屋架系杆的截面307
【例4.3.2】按长细比选择支撑杆件307
【例4.3.4】确定拉杆的填板数量308
一、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308
【例4.3.3】确定压杆的填板数量308
二、填板连接308
【例4.3.6】屋架下弦拉杆的强度和刚度309
三、轴心受拉构件309
【例4.3.5】确定十字形腹杆的填板数量309
【例4.3.8】有孔角钢拉杆的承载力计算310
【例4.3.7】水平放置的轴向拉杆310
【例4.3.9】螺栓孔距的确定311
【例4.3.11】单边连接角钢的受拉承载力计算312
【例4.3.10】下弦拉杆的截面选择312
【例4.3.12】三铰拱的钢拉条313
【例4.3.14】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节点强度验算(二)314
【例4.3.13】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节点强度验算(一)314
四、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315
【例4.3.15】工形截面柱的刚度、整体稳定验算320
【例4.3.16】工形截面柱的强度、刚度验算321
【例4.3.18】板厚40mm轴心受压柱的整体稳定322
【例4.3.17】工形截面柱的局部稳定验算322
【例4.3.20】承受轴心压力的支柱设计323
【例4.3.19】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柱的整体稳定验算323
【例4.3.21】支架设计324
【例4.3.22】工形柱的截面验算(利用腹板屈曲后的强度)327
【例4.3.23】等边双角钢组合T形截面整体稳定验算328
【例4.3.25】确定T形截面压杆329
【例4.3.24】短肢相并双角钢组合T形截面整体稳定验算329
【例4.3.27】上弦压杆的计算长度和截面验算331
【例4.3.26】T形截面压杆的承载能力验算331
【例4.3.29】单角钢轴心受压腹杆的强度和稳定333
【例4.3.28】桁架端斜杆的截面设计333
【例4.3.30】单面连接的等边单角钢压杆334
【例4.3.32】十字形截面轴心压杆335
【例4.3.31】受压单角钢绕对称轴的换算长细比335
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336
【例4.3.33】缀条式柱的稳定验算337
【例4.3.35】格构柱的强度、稳定和刚度验算338
【例4.3.34】缀板式柱的稳定验算338
【例4.3.36】格构柱设计339
【例4.3.38】支撑力计算341
【例4.3.37】轴心受压杆的计算剪力341
一、强度计算342
第四节 受弯构件的计算342
【例4.4.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热轧工字钢简支梁的强度、刚度验算343
【例4.4.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热轧工字钢简支梁的强度、刚度验算344
【例4.4.3】焊接工形等截面简支梁的强度验算345
【例4.4.4】钢梁截面强度的验算(翼缘有孔)347
【例4.4.5】不对称加载钢梁的强度验算348
【例4.4.7】双向弯曲简支檩条的强度、刚度验算350
【例4.4.6】验算主梁变截面处的折算应力350
二、整体稳定计算352
【例4.4.9】验算次梁整体稳定356
【例4.4.8】轧制工字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356
【例4.4.10】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有二个侧向支承点)357
【例4.4.11】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有一个侧向支承点)358
【例4.4.12】单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无支承点)359
三、局部稳定计算361
【例4.4.14】梁的局部稳定验算(一)365
【例4.4.13】选用加劲肋的间距365
【例4.4.15】梁的局部稳定验算(二)367
【例4.4.16】设计支座的支承加劲肋369
【例4.4.17】设计支座的支承加劲肋(突缘加劲肋)370
【例4.4.18】突缘支座的支承加劲肋承载力计算(支承加劲肋与柱翼板相连)371
【例4.4.19】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计算(一)374
【例4.4.20】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计算(二)375
【例4.4.21】次梁的挠度验算377
四、挠度验算377
【例4.4.22】验算梁的挠度378
一、强度计算379
第五节 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379
【例4.5.1】T形截面拉弯构件的强度验算380
【例4.5.2】倒T形截面拉弯构件的强度验算381
【例4.5.3】工形截面拉杆能承受的横向荷载计算382
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83
【例4.5.5】双层单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85
【例4.5.4】单层单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85
【例4.5.8】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二)386
【例4.5.7】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一)386
【例4.5.6】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86
【例4.5.10】附摇摆柱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387
【例4.5.9】单层双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387
【例4.5.11】支撑对框架计算长度的影响388
【例4.5.12】双层双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389
【例4.5.13】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90
三、双轴对称实腹式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391
【例4.5.14】工字形截面单阶柱的计算长度391
【例4.5.15】工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跨中有一个侧向支承点)393
【例4.5.16】工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跨中有二个侧向支承点)395
【例4.5.17】工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有端弯矩)397
【例4.5.18】单层单跨框架柱的承载能力验算398
【例4.5.19】山形门式刚架柱的承载能力验算401
【例4.5.20】确定单层双跨框架柱的承载能力403
【例4.5.21】双角钢T形截面压弯构件的稳定性和刚度验算405
四、单轴对称实腹式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405
【例4.5.22】天窗架端竖杆的整体稳定验算407
【例4.5.23】屋架上弦压弯杆件的承载能力验算409
【例4.5.24】强支撑框架柱轴压稳定系数计算412
五、有支撑框架柱的受压承载力412
【例4.5.25】弱支撑框架柱轴压稳定系数计算413
第六节 钢结构的疲劳计算414
【例4.6.1】对接焊缝的疲劳计算416
【例4.6.2】节点板的疲劳计算(一)417
【例4.6.3】节点板的疲劳计算(二)418
【例4.6.4】节点板的疲劳计算(三)419
【例4.6.5】吊车梁的疲劳计算(一)420
【例4.6.6】吊车梁的疲劳计算(二)421
第七节 塑性设计422
【例4.7.1】梁的塑性设计424
【例4.7.2】刚架的塑性设计426
第八节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29
【例4.8.1】组合梁的抗弯强度430
【例4.8.2】组合梁设计431
一、重要性系数γ0433
第一节 一般规定433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177道例题)433
【例5.1.1】吊装验算的内力计算434
二、材料的强度设计值435
【例5.1.3】小截面现浇柱的强度计算(二)436
【例5.1.2】小截面现浇柱的强度计算(一)436
【例5.1.4】屋架拉杆的强度437
三、构造规定438
【例5.1.7】确定保护层厚度439
【例5.1.6】空心板的保护层厚度和最小纵筋配筋量439
【例5.1.5】预制槽形板的保护层厚度计算439
【例5.1.9】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面积441
【例5.1.8】工字形柱的最小钢筋面积441
【例5.1.11】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443
【例5.1.10】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443
【例5.1.12】钢筋的搭接与锚固444
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445
第二节 受弯构件445
【例5.2.2】矩形截面单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二)450
【例5.2.1】矩形截面单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一)450
【例5.2.3】确定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能承受的荷载451
【例5.2.5】现浇简支板求As452
【例5.2.4】单筋梁配筋计算452
【例5.2.6】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求解一)453
【例5.2.8】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计算系数γs求解)454
【例5.2.7】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求解二)454
【例5.2.9】单跨简支板的配筋计算(用计算系数ξ求解)455
【例5.2.11】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承载力计算(2α′s≤x≤ξbh0)457
【例5.2.10】矩形截面双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457
【例5.2.13】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承载力计算(x>ξbh0)458
【例5.2.12】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承载力计算(x<2α′s)458
【例5.2.14】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As、A′s)459
【例5.2.15】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As)460
【例5.2.16】单筋梁和双筋梁的截面设计461
【例5.2.17】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设计,求As和A′s462
【例5.2.19】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设计,A′s已知,求As(ξ>ξb)463
【例5.2.18】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设计,A′s已知,求As(2α′s/h0≤ξ≤ξb)463
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464
【例5.2.20】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设计,A′s已知,求As(ξ<2α′s/h0)464
【例5.2.21】第一类T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466
【例5.2.22】第二类T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467
【例5.224】空心楼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468
【例5.2.23】槽形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468
【例5.2.25】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469
【例5.2.27】第二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计算参数为ξ)470
【例5.2.26】第一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计算参数为γs)470
【例5.2.28】第二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计算参数为γs)471
【例5.2.29】肋形楼盖次梁的配筋计算472
【例5.2.30】地下室底板的受剪承载力计算473
三、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473
【例5.2.31】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477
【例5.2.32】集中荷载作用下独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478
【例5.2.33】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的配筋计算479
【例5.2.34】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独立梁的箍筋配置计算480
【例5.2.35】集中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独立梁的箍筋配置计算481
【例5.2.36】简支梁(集中荷载+均布荷载)的箍筋配置483
【例5.2.37】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485
【例5.2.38】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配置弯筋的计算486
【例5.2.40】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独立梁的腹筋计算488
【例5.2.39】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筋梁配置箍筋的计算488
【例5.2.41】集中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独立梁的腹筋计算490
【例5.2.42】集中、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简支梁的腹筋计算491
一、轴心受压构件494
第三节 受压构件494
【例5.2.43】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94
【例5.3.1】柱的计算长度l0(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497
【例5.3.2】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498
【例5.3.4】轴心受压柱的配筋计算499
【例5.3.3】普通箍筋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499
【例5.3.5】螺旋箍筋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501
【例5.3.6】螺旋式箍筋轴压柱的配筋计算502
二、偏心受压构件503
【例5.3.7】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2α′s/h0)506
【例5.3.8】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ξ≥2α′s/h0)508
【例5.3.9】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ξb)510
【例5.3.10】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ξ≥ξ≥2α′s/h0)513
【例5.3.11】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ξbh0≥x≥2α′s)514
【例5.3.12】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ξ<2α′s/h0)515
【例5.3.13】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x<2α′s)516
【例5.3.14】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A′s(ξb≥ξ≥2α′s/h0)518
【例5.3.15】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A′s(ξ<2α′s/h0)519
【例5.3.16】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A′s(A′s<0)521
【例5.3.17】不对称配筋小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A′s(As受拉)522
【例5.3.18】不对称配筋小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A′s(As受压)525
【例5.3.19】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2α′s/h0)528
【例5.3.20】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b≥ξ≥2α′s/h0)529
【例5.3.21】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ξb)531
【例5.3.22】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e0求N(ξ<2α′s/h0)534
【例5.3.23】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e0求N(ξb≥ξ≥2α′s/h0)535
【例5.3.24】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e0求N(ξ>ξb)536
【例5.3.25】工形柱的配筋计算(x≤h′f)537
三、工形截面偏压构件537
【例5.3.26】工形柱的配筋计算(x>h′f,x≤ξbh0)539
【例5.3.27】工形柱的配筋计算(x<2α′s)541
【例5.3.28】工形柱的配筋计算(ξ>ξb)542
四、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筋的偏压构件543
【例5.3.29】矩形截面均匀配筋偏压构件544
五、正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545
【例5.3.32】偏压柱截面设计时不利内力的选取547
【例5.3.31】最不利内力组合的判断(小偏压)547
【例5.3.30】最不利内力组合的判断(大偏压)547
六、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548
【例5.3.33】排架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549
【例5.3.35】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框剪结构)550
【例5.3.34】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框架结构)550
一、受拉构件551
第四节 受拉、受扭、受冲切和局部受压551
【例5.4.1】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52
【例5.4.3】对称配筋偏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53
【例5.4.2】轴心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553
【例5.4.5】不对称配筋大偏心受拉构件554
【例5.4.4】对称配筋偏拉构件的配筋计算554
【例5.4.6】不对称配筋小偏心受拉构件555
【例5.4.7】受拉构件的箍筋配置计算(有集中荷载作用)556
【例5.4.8】受拉构件的箍筋配置计算(无集中荷载作用)557
二、受扭构件558
【例5.4.9】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60
【例5.4.10】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配筋计算562
【例5.4.11】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配筋计算564
【例5.4.1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567
【例5.4.13】T形截面纯扭构件571
【例5.4.14】T形截面弯、剪、扭构件573
【例5.4.15】压扭构件的截面设计577
三、受冲切构件579
【例5.4.17】无梁楼板(无孔)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582
【例5.4.16】局部荷载作用于板的抗冲切承载力计算582
【例5.4.18】无梁楼板(有孔)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584
【例5.4.20】弯筋板的冲切计算585
【例5.4.19】箍筋板的冲切计算585
【例5.4.21】无梁楼板的受冲切钢筋计算586
【例5.4.22】柱下独立基础的冲切验算589
四、局部承压590
【例5.4.23】方格网配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592
【例5.4.24】螺旋式配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593
【例5.4.2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锚具垫板下的局部受压594
【例5.5.1】单向板的配筋595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595
第五节 其他结构构件595
【例5.5.2】双向板的配筋596
【例5.5.3】梁的构造尺寸597
二、梁内的附加钢筋计算597
【例5.5.4】集中荷载作用点的附加钢筋计算598
【例5.5.5】梁内弯折角处的配筋计算599
【例5.5.6】梁简支端的锚固长度600
【例5.5.7】延伸长度601
三、梁柱节点602
【例5.5.8】梁的构造钢筋及拉筋602
【例5.5.9】顶层梁端钢筋锚固的计算605
【例5.5.11】节点的钢筋锚固长度计算606
【例5.5.10】中间层梁柱节点处钢筋锚固的计算606
四、墙607
【例5.5.12】墙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计算608
【例5.5.13】墙内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计算610
五、叠合式受弯构件611
【例5.5.14】叠合式简支梁的配筋计算614
【例5.5.15】叠合梁的设计617
六、深受弯构件620
【例5.5.16】简支深梁的配筋计算623
【例5.5.17】连续深梁的配筋计算625
七、牛腿627
【例5.5.18】牛腿设计(a=0)629
【例5.5.19】支承吊车梁的牛腿(a<0.3h0,h未知)630
【例5.5.20】支承吊车梁的牛腿(a<0.3h0,h已知)631
【例5.5.21】支承屋面梁的牛腿(a>0.3h0)632
八、预埋件及吊环634
【例5.5.22】受拉预埋件计算635
【例5.5.23】受剪预埋件计算636
【例5.5.25】拉弯预埋件计算637
【例5.5.24】拉剪预埋件计算637
【例5.5.26】压剪预埋件计算638
【例5.5.27】压弯预埋件计算639
【例5.5.28】弯剪预埋件计算640
【例5.5.29】拉弯剪预埋件计算641
【例5.5.30】压弯剪预埋件计算642
【例5.5.31】弯折锚筋预埋件计算644
一、抗裂验算645
第六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645
【例5.5.32】吊环计算645
【例5.6.1】预应力轴拉构件的抗裂验算647
二、裂缝宽度控制验算648
【例5.6.2】验算矩形梁的裂缝宽度650
【例5.6.3】轴拉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651
三、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652
【例5.6.4】偏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652
【例5.6.5】矩形截面简支梁的挠度验算654
【例5.6.6】圆孔板的挠度验算655
四、抗震排架柱的配筋计算657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657
第七节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657
一、框架结构设计657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657
【例5.7.1】抗震排架柱的配筋计算658
一、规范规定659
第八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659
【例5.8.1】后张法轴拉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665
二、算例665
【例5.8.2】先张法轴拉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666
【例5.8.3】预应力圆孔板的预应力损失计算668
第九节 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669
一、基本参数670
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71
【例5.9.1】单筋梁求As673
【例5.9.2】单筋梁的截面设计674
【例5.9.4】单筋板的承载力复核675
【例5.9.3】单筋梁的承载力复核675
【例5.9.5】双筋梁的截面设计676
【例5.9.6】T形梁的截面设计(x<h′f)679
【例5.9.7】T形梁的截面设计(x>h′f)680
【例5.9.8】空心板的截面设计681
三、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83
【例5.9.9】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686
四、裂缝宽度验算687
【例5.9.10】最大裂缝宽度计算688
五、变形验算689
【例5.9.11】短期荷载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689
【例5.9.12】挠度和预拱度计算690
【例5.10.1】预应力梁的截面应力计算691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691
第十节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91
二、三类加筋混凝土结构693
四、有效预应力696
五、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工作阶段的受力分析698
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701
七、弹性阶段应力计算704
【例5.10.2】后张法预应力T形梁的跨中截面应力验算710
八、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712
九、钢筋数量估算714
【例5.10.3】后张法预应力T形梁的跨中截面抗裂验算714
【例5.10.4】全预应力构件的钢筋估算716
【例5.10.5】A类部分预应力构件的钢筋估算717
十、挠度验算718
【例5.10.6】后张法预应力桥的挠度验算721
【例5.10.7】先张法空心板梁的开裂弯矩、挠度验算723
十一、裂缝宽度验算725
【例5.10.8】后张法预应力桥的裂缝宽度验算726
一、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728
第一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728
第六章 砌体结构(113道例题)728
二、单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730
【例6.1.1】刚性方案房屋带壁柱墙底截面内力732
【例6.1.2】弹性方案房屋带壁柱墙底截面内力733
【例6.1.3】刚弹性方案房屋带壁柱墙底截面内力735
三、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737
【例6.1.4】多层砌体结构的纵墙内力计算740
【例6.1.5】风荷载引起的墙体弯矩743
【例6.1.6】多层砌体结构的横墙内力计算745
【例6.1.7】上柔下刚多层房屋的内力计算746
【例6.1.8】12m梁的梁端弯矩749
【例6.1.9】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刚性方案)751
第二节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54
一、受压构件754
【例6.2.1】轴向力的组合和承载力的计算760
【例6.2.2】内横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760
【例6.2.3】采用混合砂浆砌筑的砖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761
【例6.2.4】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的砖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761
【例6.2.7】偏心压力作用下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水泥砂浆)762
【例6.2.6】毛石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762
【例6.2.5】施工阶段砖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762
【例6.2.8】偏心压力作用下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A<0.3m2)763
【例6.2.9】偏心压力作用下蒸压灰砂砖柱的承载力计算764
【例6.2.10】排架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弹性方案)764
【例6.2.12】带壁柱砖墙的承载力计算765
【例6.2.11】排架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刚弹性方案)765
【例6.2.13】蒸压灰砂砖窗间墙的承载力计算767
【例6.2.14】料石砌体窗间墙的承载力计算768
【例6.2.15】单层单跨房屋带壁柱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769
【例6.2.16】双向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验算771
二、局压构件772
【例6.2.17】柱下独立基础的局部受压承载力773
【例6.2.18】柱下条形基础的局部受压承载力774
【例6.2.19】柱下端支承处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774
【例6.2.20】柱下端支承处墙体(水泥砂浆砌筑)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775
【例6.2.21】梁端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h,a0<h)776
【例6.2.22】梁端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h,a0>h)777
【例6.2.23】梁端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h)777
【例6.2.24】梁端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γa的影响)778
【例6.2.25】深梁梁端支承处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779
【例6.2.26】梁端下壁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一)780
【例6.2.27】梁端下壁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二)780
【例6.2.28】梁端有垫块时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预制垫块)782
【例6.2.29】梁端有垫块时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现浇垫块)783
【例6.2.30】壁柱上设梁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一)784
【例6.2.31】壁柱上设梁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二)785
【例6.2.32】梁端下有垫块壁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0>Ab)786
【例6.2.33】梁端下有垫块壁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0=Ab)786
【例6.2.35】屋架支承处垫梁下砌体的局压承载力验算788
【例6.2.34】梁端处垫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788
【例6.2.36】垫梁下带壁柱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789
三、受弯、轴拉与受剪构件790
【例6.2.37】沿齿缝截面破坏的受弯承载力验算791
【例6.2.39】轴心受拉承载力验算792
【例6.2.38】沿通缝截面破坏的受弯承载力验算792
【例6.2.40】受拉构件的截面选择793
【例6.2.41】拱支座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混合砂浆砌筑)794
【例6.2.42】拱支座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水泥砂浆砌筑)794
第三节 砌块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95
一、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795
【例6.3.1】确定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对孔错缝搭砌)796
【例6.3.2】确定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错孔砌筑)796
【例6.3.3】确定灌孔砌筑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一)797
【例6.3.4】确定灌孔砌筑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二)797
【例6.3.5】轴心压力作用下砌块砌筑墙体的承载力计算798
【例6.3.6】轴心压力作用下砌块砌筑独立柱的承载力计算798
二、受压构件798
【例6.3.8】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柱的承载力计算799
【例6.3.7】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墙体的承载力计算799
【例6.3.9】砌块砌筑窗间墙的承载力计算(一)800
【例6.3.10】砌块柱的承载力计算(一)801
【例6.3.11】砌块砌筑窗间墙的承载力计算(二)801
【例6.3.12】砌块柱的承载力计算(二)802
三、局压构件802
【例6.3.13】不同灌实条件下的砌块砌体局压承载力验算803
【例6.3.14】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灌孔砌筑)804
【例6.3.15】垫块下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局部灌实)805
【例6.3.16】垫块下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灌孔砌筑)806
【例6.3.17】过梁梁端支承处的砌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807
【例6.3.18】垫梁的局压验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808
【例6.3.19】砌块砌体墙(未灌孔)的受剪承载力809
四、受剪构件809
【例6.3.20】砌块砌体墙(灌孔砌筑)的受剪承载力810
【例6.3.21】砌块砌筑横墙的受剪承载力811
第四节 墙、柱的高厚比812
【例6.4.1】多层房屋底层墙的高厚比验算814
【例6.4.2】验算墙体的高厚比816
【例6.4.4】单层房屋带壁柱山墙的高厚比验算(十字形墙)817
【例6.4.3】单层房屋带壁柱山墙的高厚比验算(T形墙)817
【例6.4.5】验算带壁柱纵墙和山墙的高厚比819
【例6.4.7】设置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821
【例6.4.6】有洞墙的高厚比验算821
【例6.4.8】山墙(带构造柱)的高厚比验算822
一、过梁823
第五节 过梁、墙梁和挑梁823
【例6.5.1】砖砌平拱过梁的承载力825
【例6.5.2】钢筋砖过梁的承载力826
【例6.5.3】钢筋混凝土过梁设计827
二、墙梁828
【例6.5.4】单跨承重墙梁的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墙体无洞)834
【例6.5.5】单跨承重墙梁的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墙体有洞)837
三、挑梁840
【例6.5.6】挑梁的抗倾覆验算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842
【例6.5.7】墙端设有构造柱时挑梁的抗倾覆验算844
【例6.5.8】单层厂房山墙雨篷的抗倾覆验算845
【例6.5.9】三层楼房入口处雨篷的抗倾覆验算846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848
第六节 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848
【例6.6.1】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混合砂浆砌筑)的承载力计算851
【例6.6.3】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墙体的承载力计算852
【例6.6.4】偏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的承载力计算(γa=0.981和0.9)852
【例6.6.2】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水泥砂浆砌筑)的承载力计算852
【例6.6.5】偏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的承载力计算(γa=0.981)854
【例6.6.6】偏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的承载力计算855
二、组合砖砌体构件856
【例6.6.7】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面层组合砖柱的承载力计算857
【例6.6.8】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砖柱的承载力计算858
【例6.6.9】偏心压力作用下组合砖柱的承载力计算860
【例6.6.10】组合砖柱的配筋计算(大偏压)862
【例6.6.11】组合砖柱的配筋计算(小偏压)863
【例6.6.12】构造柱组合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865
【例6.6.13】组合墙的高厚比和承载力计算866
【例6.7.1】轴心压力作用下配筋砌块砌体柱的竖筋配置867
一、轴心受压配筋砌块砌体867
第七节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867
【例6.7.2】轴心压力作用下配筋砌块砌体柱的承载力计算868
【例6.7.3】轴心压力作用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f′yA′s≠0)869
【例6.7.4】轴心压力作用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f′yA′s=0)870
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871
【例6.7.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偏心受压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871
第八节 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计算873
一、墙体的抗震承载力873
【例6.7.6】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计算873
【例6.8.1】单层砖房横墙的抗震强度验算876
【例6.8.2】五层砖房横墙的抗震强度验算877
【例6.8.3】四层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880
二、配筋砌块砌体的抗震承载力883
【例6.8.4】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抗震承载力验算885
【例6.8.5】小砌块配筋砌体房屋底层墙肢抗震承载力验算887
第一节 地基设计原则888
一、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888
第七章 地基与基础(155道例题)888
【例7.1.3】沉降计算需求判断890
【例7.1.2】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变形验算890
【例7.1.1】确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890
二、荷载规定891
【例7.1.4】确定基底尺寸所需的荷载计算893
【例7.1.5】计算地基变形所需的荷载计算893
一、土的物理性质指标894
第二节 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894
【例7.1.8】验算基础裂缝所需的荷载计算894
【例7.1.6】验算地基稳定所需的荷载计算894
【例7.1.7】计算基础结构所需的荷载计算894
【例7.2.1】土的物理指标换算898
【例7.2.3】孔隙比和饱和度的计算899
【例7.2.4】孔隙比、饱和度和干重度的计算899
【例7.2.2】孔隙比计算899
【例7.2.7】评定土的密实度900
【例7.2.8】土密度的应用900
【例7.2.6】干密度计算900
【例7.2.5】土粒相对密度、孔隙比和饱和重度的计算900
【例7.2.9】压实后土的密度计算901
二、土的物理状态指标901
【例7.2.10】土的软硬状态和类别的确定904
【例7.2.11】确定土的名称和状态(一)904
【例7.2.12】确定土的名称和状态(二)905
【例7.2.13】砂土密实程度的判断908
【例7.2.14】确定细砂土的天然孔隙比和相对密实度909
【例7.2.15】确定土的名称并判别该土的密实状态909
一、自重应力910
第三节 土中应力计算910
【例7.3.1】自重应力计算(无地下水)911
【例7.3.3】自重应力计算(有地下水升降)912
【例7.3.2】自重应力计算(有地下水)912
二、基底压力914
【例7.3.6】偏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一)917
【例7.3.7】偏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二)917
【例7.3.5】轴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二)917
【例7.3.4】轴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一)917
【例7.3.9】出现零应力区时的基底压力计算(二)918
【例7.3.8】出现零应力区时的基底压力计算(一)918
【例7.3.10】地下室底板的反力计算919
三、附加应力920
【例7.3.11】轴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无地下水)920
【例7.3.12】轴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有地下水)921
【例7.3.13】偏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一)921
【例7.3.15】偏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三)922
【例7.3.14】偏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二)922
【例7.3.16】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时的基底附加应力923
四、用角点法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924
【例7.3.17】箱形基础基底处的附加应力924
【例7.3.18】用角点法求基础平面中点基底下的附加应力927
【例7.3.19】用角点法求基础平面外某点基底下的附加应力928
【例7.3.20】相邻基础对基底下附加应力的影响928
【例7.3.21】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图(考虑相邻基础影响)929
【例7.3.22】不同长度基础的附加应力930
五、用应力扩散角法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931
【例7.3.23】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932
一、土的剪切破坏933
第四节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933
【例7.4.1】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935
二、地基的破坏过程与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936
【例7.4.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静载试验)942
【例7.4.3】不同深度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944
【例7.4.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944
【例7.4.6】不同基底尺寸的承载力特征值945
【例7.4.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和宽度修正945
【例7.4.7】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947
【例7.4.9】轴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面积的确定948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948
【例7.4.8】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二)948
【例7.4.10】独立柱基的地基承载力验算949
【例7.4.11】地下水对确定基底面积的影响950
【例7.4.12】梯形底面独立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951
【例7.4.13】带壁柱条形基础的基底面积验算952
【例7.4.14】轴心压力作用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953
【例7.4.15】偏心压力作用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954
【例7.4.16】条形砖基础设计(有软弱下卧层)956
第五节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957
一、土的压缩性957
四、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地基承载力验算957
【例7.5.1】计算压缩系数α1-2、压缩模量Es1-2,并评定其压缩性960
【例7.5.2】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并评价土的压缩性960
二、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961
【例7.5.4】单层土的最终沉降量计算961
【例7.5.3】确定压缩系数961
【例7.5.6】计算土层压缩量962
【例7.5.5】单层土的压缩变形量计算962
三、分层总和法963
三、先张法与后张法964
【例7.5.7】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中点处的最终沉降量964
四、规范法——应力面积法966
【例7.5.9】计算基础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970
【例7.5.8】求黏土层的沉降970
【例7.5.10】地基沉降计算(无软弱土层)972
五、地基变形计算所用的荷载效应972
【例7.5.11】地基沉降计算(有软弱土层)973
【例7.5.12】考虑相邻基础影响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974
六、相邻荷载对地基变形的影响974
七、建筑物的变形允许值977
【例7.5.13】沉降要求的确定979
一、三种土压力980
第六节 土压力与挡土墙980
二、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982
【例7.6.1】土压力强度和土压力的计算984
三、用规范法计算主动土压力985
【例7.6.2】求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985
【例7.6.4】用查表法计算主动土压力(α=106°)987
【例7.6.3】用查表法计算主动土压力(α=90°)987
【例7.6.5】填土表面作用有均布荷载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988
四、常见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988
【例7.6.6】成层填土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990
【例7.6.7】计算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及水压力992
五、挡土墙993
【例7.6.8】墙后填土有地下水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993
【例7.6.9】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δ≠0)995
【例7.6.10】挡土墙设计(δ=0)997
一、概述999
第七节 浅基础计算999
二、无筋扩展基础1000
【例7.7.2】毛石基础设计(一)1003
【例7.7.1】刚性条形基础设计1003
【例7.7.4】条形砖基础设计1004
【例7.7.3】毛石基础设计(二)1004
三、墙下条形基础1005
【例7.7.5】条形基础强度计算(轴心受力)1007
【例7.7.6】条形基础强度计算(偏心受力)1008
四、柱下独立基础1009
【例7.7.7】偏心受压柱基础高度的验算(一)1013
【例7.7.8】偏心受压柱基础高度的验算(二)1015
【例7.7.9】偏心受压柱基础高度的验算(三)1016
【例7.7.11】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基底反力为净反力)1021
【例7.7.10】基础底板配筋计算(基底反力含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1021
【例7.7.12】验算柱下锥形基础高度并进行基础配筋1023
五、联合基础1024
【例7.7.13】确定联合基础的尺寸和内力1024
【例7.7.14】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合基础设计1025
【例7.7.15】偏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合基础设计1026
【例7.7.16】确定梯形联合基础的底面尺寸1029
六、柱下条形基础1030
【例7.7.17】用静力平衡条件求条形基础的内力1033
【例7.7.18】用力矩分配法求条形基础的弯矩1034
【例7.7.19】计算条形基础内力1035
【例7.7.20】筏形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037
七、高层建筑筏形基础1037
八、岩石锚杆基础1039
【例7.7.22】锚杆基础设计1040
【例7.7.21】锚杆抗拔力计算1040
一、概述1041
第八节 桩基础1041
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042
【例7.8.2】求桩身强度1043
【例7.8.1】求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043
【例7.8.3】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值统计)1046
三、桩基础的承载力验算1047
【例7.8.4】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经验参数法)1047
【例7.8.5】确定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1048
【例7.8.8】确定桩的承载力(用Q-s曲线)1049
【例7.8.7】求一个承台所需的桩数1049
【例7.8.6】求建筑物需用的桩数1049
五、桩基承台1050
四、桩基的抗震验算1050
【例7.8.9】承台纵筋计算1052
【例7.8.10】承台抗冲切验算1054
【例7.8.11】矩形承台角柱抗冲切验算1056
【例7.8.12】承台的抗剪切计算1059
【例7.8.13】承台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1060
一、换填垫层法1061
第九节 软弱地基处理1061
【例7.9.1】换填砂石后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1062
二、预压法1063
【例7.9.3】预压法的固结度计算1066
【例7.9.2】计算固结度1066
三、强夯法1067
【例7.9.4】强夯法夯锤落距的计算1068
四、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1069
【例7.9.5】确定振冲置换碎石桩的置换率和间距1080
【例7.9.6】振冲置换碎石桩的设计1081
【例7.9.8】按孔隙比的变化来确定砂石桩的置换率1082
【例7.9.7】砂石桩的地基承载力1082
【例7.9.10】砂桩间距的计算1083
【例7.9.9】按地基承载力的改变来确定砂桩的置换率和间距1083
【例7.9.13】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置换率和桩数的确定1087
【例7.9.12】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1087
【例7.9.11】粉喷桩的置换率计算1087
【例7.9.15】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1088
【例7.9.14】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置换率和根数1088
【例7.9.16】深层搅拌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1090
【例7.9.18】水泥搅拌桩复合土体的变形计算1091
【例7.9.17】深层搅拌桩的根数n和间距s的确定1091
一、场地1092
第十节 场地、液化土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1092
【例7.10.2】确定场地类别(Ⅱ类)1094
【例7.10.1】确定场地类别(Ⅲ类)1094
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1095
【例7.10.3】确定场地类别(无剪切波速资料)1095
【例7.10.4】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无零应力区)1096
【例7.10.5】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有零应力区)1097
【例7.10.6】10层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抗震验算1099
三、液化土1100
【例7.10.8】液化的初判1103
【例7.10.7】地基液化的初判1103
【例7.10.9】地基液化判别(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1105
【例7.10.10】工程场地液化等级评价1106
【例7.10.11】确定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1107
【例7.10.12】求液化指数,判别液化等级1109
【例7.10.13】砂石桩挤密处理液化土层1111
【例7.10.14】单桩的竖向抗震承载力计算(静载试验法)1112
四、低承台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1112
【例7.10.15】单桩的竖向抗震承载力计算(经验参数法)1113
【例7.10.16】存在液化土层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1115
【例7.10.17】存在液化土层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1117
一、房屋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1118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118
第八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54道例题)1118
【例8.1.3】高宽比的应用1121
【例8.1.2】确定房屋的计算高度(33.6m)1121
【例8.1.1】确定房屋的计算高度(121.20m)1121
二、结构体系1122
【例8.1.4】房屋规则性的判断(规则结构)1129
【例8.1.5】房屋规则性的判断(不规则结构)1130
【例8.1.7】框-剪结构的防震缝宽度(8度)1133
【例8.1.6】框架结构的防震缝宽度1133
三、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1134
【例8.1.11】框-剪结构和框架结构之间的防震缝宽度1134
【例8.1.8】框-剪结构的防震缝宽度(7度)1134
【例8.1.9】剪力墙结构的防震缝宽度1134
【例8.1.10】框-剪结构和裙房之间的防震缝宽度(7度)1134
四、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1136
二、构件刚度和内力的调整1141
一、静力计算1141
【例8.1.12】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1141
第二节 结构计算分析1141
【例8.2.1】框架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142
三、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1144
【例8.2.3】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1147
【例8.2.2】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1147
【例8.2.4】边跨端弯矩设计值1148
【例8.2.6】框架柱的最不利内力组合1149
【例8.2.5】框架梁的无地震作用组合和有地震作用组合1149
【例8.2.7】钢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1151
四、结构整体稳定与倾覆1152
【例8.2.8】钢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1152
五、抗震变形验算1158
一、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1166
第三节 框架结构设计1166
二、结构体系与布置1168
三、框架横梁1171
【例8.3.2】梁端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确定1181
【例8.3.1】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抗震等级二级)1181
【例8.3.3】梁的抗剪计算(抗震等级一级)1183
【例8.3.4】非抗震框架梁的配筋计算1185
热门推荐
- 3624735.html
- 2429837.html
- 3905320.html
- 530279.html
- 2642141.html
- 1089812.html
- 3003127.html
- 400924.html
- 3617431.html
- 478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2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2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7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4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