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的转化与范式 纪念张岱年先生九十五诞辰暨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哲学的转化与范式 纪念张岱年先生九十五诞辰暨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
  • 王中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256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2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38页
  • 主题词:文化-中国-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的转化与范式 纪念张岱年先生九十五诞辰暨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薪尽火犹传 经世文章流千古&刘鄂培1

幸依门下 羞负业师——送老师张岱年先生走好&欧阳中石1

怀念张岱年先生&汤一介3

悼师词&牟钟鉴11

哲人其萎 功业长存——深切悼念张岱年先生&方立天12

综合创新是儒家的学术传统&汤恩佳14

纪念张岱年先生&姜广辉17

为学、为师、为人——岱年师散忆&刘笑敢20

寓豪气于平实之中——悼念张岱年先生&王博24

一代师表 大家气象——缅怀张岱年先生&曹德本27

我眼中的公公张岱年和婆婆冯让兰&刘黄29

追思最后时日的张岱年先生&王中江32

民族复兴与“以人为本”——怀念张岱年先生&张岂之34

张岱年的学术思想及其人格魅力&刘鄂培38

张岱年论读书治学&郭齐家48

张岱年先生的学术贡献&陈来50

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方向&李存山57

直道而行坎坷路——恩师岱年琐忆&刘笑敢62

张岱年先生和冈田武彦先生&〔日本〕难波征男66

求真的探索——纪念张岱年教授从教七十年&于承武69

为学与做人——浅谈我对张岱年先生的几点认识&水泗誉73

张岱年先生其人其学&钱耕森81

张岱年先生五进清华园的情愫——为庆祝张岱年先生九十五华诞而写&钱耕森90

民族文化复兴的追求者——写于张岱年先生九十五华诞之际&戢斗勇99

张岱年先生的爱国情怀&史向前106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方克立113

张岱年先生心中的中国哲学——读《中国哲学大纲》&周桂钿13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李存山140

读《中国哲学大纲》兼论中国哲学特质&宋志明159

探求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性——从胡适、冯友兰到张岱年&陈卫平163

中国哲学的继往与开来——张岱年先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哲学观及其启示&李维武175

张岱年的知识论对处理传统中国哲学问题的突破&翁正石189

20世纪中国哲学三种基本理论范式述评——以胡适、牟宗三、张岱年为例&李翔海198

张岱年先生的儒学观&陈来208

张岱年先生论孟子&刘培桂219

论张岱年对王夫之哲学思想的研究&武才娃229

张岱年思想的特质与名称&张学智245

张岱年的哲学思想&明森259

张岱年与逻辑分析方法&胡军281

张岱年先生与唯物论&衷尔钜293

倡导和实践逻辑分析方法的典范——张岱年先生对哲学思维方法的贡献&郑万耕295

辨名与析理——张岱年“逻辑”思想述评&张斌峰304

张岱年论“本体”&刘静芳320

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的“事”概念&张学智331

简说张岱年的天人合一观&于奇智344

论张岱年的人生哲学思想&吴全兰353

试析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岑青366

论张岱年先生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耿彦君373

张岱年先生哲学的“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邝柏林381

再论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张岱年先生对文化建设的杰出贡献&羊涤生395

中国文化 其命维新——张岱年先生的“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特质&王中江404

创造的综合和文化的创造主义:张岱年30年代的文化观&干春松413

张岱年的文化观——一种具后现代主义色彩的诠释&李玉梅440

新世纪中国哲学大纲——综创论视野中的新哲学探索&刘仲林457

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确立&于惠玲464

文化综合创新之可能性分析&汤海艳479

孔孟之间与老庄之间&李学勤488

和合学的根基&张立文496

儒家的成才智慧及其现实意义&葛荣晋513

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刘鄂培524

儒家的道德人格&陈战国544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走向&周可真555

综合创新与人性论新说&李树尔565

论自然崇拜在中国人信仰体系中的意义&单纯577

论《墨辩》的分析方法&叶锦明593

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梁涛604

《淮南子》简论&陈静618

张载“性”论略谈&向世陵624

象山心学有融摄朱子理学之势&周栢乔631

试论许衡理学思想的特色&李书增644

潘思榘易学述要&汪学群651

惠栋与考据学的义理世界&程钢664

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形象的三维透视&尹砥廷694

圣王崇拜探源——先秦诸子圣王崇拜思想与上古政治文化传统&窦旭耀710

关于渔捕文化&张景芬716

编后记&王中江7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