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书法教程
  • 陈志强,于万里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870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05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理论部分1

(一)书法的定义及其重要性1

(二)学习书法的方法1

第一课1

二、实践部分2

(一)身体姿势练习2

(二)握笔姿势练习2

(三)运笔方法练习2

(四)“永”字八法2

四、作业3

三、课外知识3

关于“永”字的传说3

第二课5

一、理论部分5

(一)象形文字的产生5

(二)古文字的演变6

二、实践部分6

(一)点的写法及其形态变化6

钟繇掘墓盗《论笔法》7

三、课外知识7

(二)点的形态变化7

四、作业8

第三课9

一、理论部分9

(一)秦代时期的书法9

(二)今文字9

二、实践部分10

(一)横、竖的写法10

(二)横、竖的形态变化10

四、作业11

三、课外知识11

何谓主笔11

第四课13

一、理论部分13

汉代时期的书法13

二、实践部分13

(一)撇、捺的写法13

(二)撇、捺的形态变化13

四、作业14

三、课外知识14

笔势与呼应14

第五课16

一、理论部分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16

二、实践部分16

(一)钩的写法16

(二)钩的形态变化16

“兰亭序”的故事17

三、课外知识17

四、作业20

第六课22

一、理论部分22

隋唐时期的书法22

二、实践部分23

(一)挑、折的写法23

(二)折的形态变化23

三、课外知识23

何谓“临摹”23

四、作业24

一、理论部分25

宋元时期的书法25

二、实践部分25

复合笔画及其形态变化25

第七课25

三、课外知识26

赵孟頫背临绝似26

四、作业27

二、实践部分28

(二)汉字结构的原理28

(一)汉字的结构28

第八课28

明清时期的书法28

一、理论部分28

三、课外知识29

郑板桥创怪体29

四、作业30

(一)汉字结构的分类31

二、实践部分31

(二)独体字结构31

一、理论部分31

第九课31

近、现代时期的书法31

三、课外知识32

历史上著名的女书法家32

四、作业33

第十课35

一、理论部分35

毛泽东的书法成就35

(二)合体字的左中右结构36

二、实践部分36

(一)合体字的左右结构36

三、课外知识37

怀素与狂草37

四、作业38

第十一课40

一、理论部分40

“文房四宝”简介40

(一)上下结构41

(二)上中下结构41

二、实践部分41

三、课外知识42

硬笔简介42

四、作业42

第十二课44

一、理论部分44

书法的章法44

二、实践部分44

合体字的包围结构44

刘墉与创新45

三、课外知识45

四、作业46

第十三课48

一、理论部分48

行书的定义48

二、实践部分48

行书的基本笔画48

三、课外知识51

“入木三分”的由来51

四、作业52

行书的书写方法53

二、实践部分53

行书及其书写原则53

第十四课53

一、理论部分53

三、课外知识55

书品与人品55

四、作业56

第十五课57

一、理论部分57

隶书的产生与特点57

二、实践部分57

(一)隶书的基本笔画57

唐玄宗封禅泰山60

(二)隶书的结构60

三、课外知识60

四、作业61

第十六课62

一、理论部分62

魏碑的产生及其特点62

二、实践部分62

(一)魏碑的基本笔画62

(二)魏碑的结构65

四、作业66

三、课外知识66

智永和尚与退笔冢66

第十七课67

一、理论部分67

草书的产生及其特点67

二、实践部分67

草书名帖欣赏67

三、课外知识68

“三希堂”68

四、作业68

二、实践部分69

篆书名帖欣赏69

第十八课69

篆书的产生及其特点69

一、理论知识69

三、课外知识70

汉字的影响70

四、作业70

附一 楷书常用字71

附二 行书偏旁部首及常用字81

参考书目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