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验工作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铁垣,杨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251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工业分析:仪器分析-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验工作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量和单位1
第一节 标准和标准化1
一、标准1
(一)标准的分级和标准号1
(二)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3
(三)标准的类型4
(四)标准的附录4
二、标准化5
(一)标准化过程5
(二)标准化组织6
三、标准化的任务7
(一)标准与市场竞争7
(二)我国标准存在的问题8
(三)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任务9
第二节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10
一、量和单位现行国家标准11
二、GB 310012
(一)国际单位制的构成12
(二)SI单位12
(三)SI单位的倍数单位17
(四)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20
三、GB 310122
(一)量、单位和数值22
(二)量23
(三)单位29
(四)数33
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33
(一)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34
(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35
第三节 其它计量单位39
一、SI制外单位39
(一)允许并用的单位39
(二)暂时留用的单位40
(三)最好不用的单位40
(四)建议不用的单位40
二、非法定单位41
(一)允许使用的非法定单位41
(二)暂时允许使用的非法定单位41
(三)限制使用的非法定单位42
(四)不许使用的单位42
三、其它单位的使用42
(一)数量单位的使用42
(二)效价单位的使用43
四、单位换算44
(一)单位换算原则44
(二)单位换算因数44
第四节 化验工作中常用的几个量51
一、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51
(一)相对原子质量51
(二)相对分子质量51
(三)问题讨论52
二、质量和重量53
(一)质量及其单位53
(二)重量及其单位53
(三)问题讨论54
三、量纲—的量54
(一)量纲—的量定义及特性54
(二)量纲—的量的SI单位55
(三)注意问题55
四、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56
(一)物质的量56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56
(三)物质的量的导出量57
五、系统组成标度58
(一)混合物和溶液58
(二)混合物的组成标度59
(三)溶质B的组成标度61
(四)其它61
六、量方程和数值方程62
(一)量方程式62
(二)数值方程式63
(三)问题讨论64
七、含量和百分率66
(一)含量66
(二)百分率67
第五节 化学中的符号68
一、元素符号68
二、化学式68
三、化学反应符号69
四、聚集状态符号70
第二章 数值和数据处理72
第一节 数和数值72
一、数值及其表示方法72
(一)数值的表示72
(二)数字的写法73
二、准确值和近似值73
(一)准确值73
(二)近似值76
三、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76
(一)有效数字76
(二)有效位数76
四、数值修约规则78
(一)有关数值修约的几个问题78
(二)修约规则78
五、有效数字运算规则78
六、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的应用81
(一)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82
(二)在单位换算中的应用84
(三)在指数加减运算中的应用86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88
一、测量误差88
二、准确度与误差89
三、精密度与偏差90
第三节 数据处理90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90
二、测量结果的表达91
(一)算术平均值91
(二)偏差91
(三)方差与标准差92
(四)极差93
(五)置信区间94
(六)不确定度95
三、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98
(一)异常值98
(二)异常值的判断程序、规则及方法98
第四节 显著性检验102
一、显著性差异102
二、显著性差异检验方法102
(一)t检验法102
(二)F检验法104
第五节 回归分析与标准曲线104
一、标准曲线104
二、一元线性回归105
三、相关系数105
四、应用实例107
第六节 有关数的其它问题108
一、极限值的表示方法108
二、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的用法109
三、常用数学符号110
第三章 仪器、器材112
第一节 仪器玻璃112
第二节 玻璃仪器113
一、常用玻璃仪器113
(一)烧器类113
(二)量器类115
(三)加液器和过滤器116
(四)容器类117
(五)其它玻璃仪器118
(六)玻璃阀119
(七)玻璃搅拌器121
(八)玻璃管、玻璃棒122
二、常用标准磨口仪器122
(一)烧瓶122
(二)冷凝管124
(三)分馏柱125
(四)蒸馏装置配件126
(五)其它标准口配件128
三、通用精细玻璃仪器129
(一)蒸馏水器129
(二)回流、蒸馏、精馏装置130
(三)旋转蒸发器132
(四)提取器132
(五)定温真空干燥器134
(六)凯氏氮素蒸馏器134
(七)浓缩器134
第三节 温度计135
一、常用温度计的类型135
二、标准温度计136
三、实用温度计136
第四节 非玻璃仪器138
一、化学瓷器138
二、其它材质仪器140
第五节 仪器的洗涤、干燥、使用与管理141
一、仪器的洗涤141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141
(二)用洗液洗142
(三)砂芯滤器的洗涤142
(四)特殊要求的洗涤方法143
二、仪器的干燥143
三、仪器的使用与管理144
第六节 常用器具、器材144
一、常用器具144
二、过滤材料147
(一)滤纸147
(二)滤瞙147
(三)砂芯滤器147
三、其它器材148
第七节 常用小设备149
第四章 化学试剂和溶剂152
第一节 化学试剂的分类152
一、按化学组成和用途分类152
二、按试剂纯度分类153
三、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153
四、化学试剂的门类、等级及标志156
(一)化学试剂的门类和等级156
(二)试剂的包装单位和标志157
五、化学试剂的选择、使用和管理158
(一)化学试剂的选择158
(二)化学试剂的使用158
(三)化学试剂的管理159
第二节 通用化学试剂160
一、容量工作基准试剂160
二、pH工作基准试剂162
三、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用试剂162
四、制备标准溶液用试剂165
五、常用酸碱试剂169
第三节 无机溶剂171
一、水171
(一)水的性质171
(二)分析实验室用水172
(三)水的质量检验173
二、常用其它无机溶剂175
第四节 有机溶剂179
一、常用有机溶剂179
二、混合有机溶剂187
三、有机溶剂的干燥和提纯188
第五章 溶液193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193
一、常用的溶液组成标度193
二、溶液组成标度间的换算193
(一)溶液的稀释196
(二)质量类组成标度间的换算197
(三)体积类组成标度间的换算198
(四)质量类与体积类组成标度间的换算199
(五)常用溶液组成标度间的换算公式200
三、密度、相对密度和波美浓度200
第二节 溶液的制备201
一、常用试剂溶液201
(一)酸溶液的制备201
(二)碱溶液的制备202
(三)盐溶液的制备202
二、标准溶液205
(一)标准溶液制备的一般规定205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205
(三)标准溶液的制备214
(四)标准缓冲溶液的制备219
三、其它缓冲溶液221
(一)指示剂变色域测定用缓冲溶液221
(二)常用缓冲溶液的制备221
四、指示剂溶液223
(一)酸碱指示液的制备223
(二)氧化还原指示液的制备226
(三)络合指示液的制备226
(四)吸附指示液的制备227
五、特殊试剂溶液227
六、特殊溶剂229
第三节 试纸及其制备230
一、pH试纸230
二、指示剂试纸和试剂试纸230
第六章 采样和制样232
第一节 采样232
一、明确采样目的、原则232
(一)采样目的232
(二)采样基本原则233
二、制定采样方案233
(一)采样方案的基本内容233
(二)样品容器和样品保存235
第二节 采样举例235
一、均匀物料的采样235
(一)液体化学试剂、化工产品235
(二)固体化工产品237
(三)水样237
(四)气体样品241
二、不均匀物料的采样242
(一)矿石、煤炭等类物料的采样242
(二)土壤的采样243
三、生物类样品的采集243
(一)植物类样品的采集原则243
(二)生物样品的采集244
第三节 样品的制备244
一、样品制备的原则244
二、样品制备的步骤及技术245
(一)粉碎245
(二)缩分245
(三)注意事项246
三、样品制备实例246
(一)土壤样品的制备246
(二)植物样品的制备247
(三)生物样品的制备247
第四节 试液的制备248
一、无机试样的分解248
(一)分解试样的一般要求248
(二)溶解法248
(三)熔融法251
二、有机样品的处理254
(一)检测无机组分——分解法254
(二)检测有机组分——提取法255
(三)检测可挥发有机组分——蒸馏法256
三、一些实用技术在化验工作中的应用256
第五节 试液的浓缩与试样的干燥258
一、试液的浓缩258
二、试样的干燥258
(一)固体样品的干燥259
(二)液体样品的干燥259
(三)气态物质的干燥260
三、常用干燥剂的干燥效率260
第七章 操作261
第一节 天平与称量261
一、天平的分类和规格等级261
(一)天平的分类261
(二)天平的等级261
二、双盘分析天平261
(一)双盘天平的称量原理261
(二)双盘天平的使用262
三、单盘分析天平263
(一)单盘天平的称量原理263
(二)单盘天平的特点263
(三)单盘天平的使用264
四、电子天平264
(一)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264
(二)电子天平的特点265
(三)电子天平的使用265
五、称量方法266
(一)固定量值称量法266
(二)减量称量法267
(三)液体样品的称量267
六、称量误差268
第二节 滴定分析法基本操作269
一、玻璃量器269
(一)量器的规格与等级269
(二)量器的允许差270
二、玻璃量器的校正272
(一)常用校正方法272
(二)滴定管的校正273
(三)吸量管的校正274
(四)容量瓶的校正274
三、滴定管274
(一)滴定管的准备275
(二)滴定276
(三)读数277
四、吸量管278
(一)吸量管的使用形式278
(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279
五、容量瓶279
(一)准备280
(二)配制溶液280
第三节 称量分析法基本操作280
一、样品的溶解281
二、待测组分的沉淀281
(一)确定沉淀条件281
(二)沉淀操作方法281
三、过滤和洗涤282
(一)用滤纸过滤282
(二)用烧结过滤器过滤284
四、烘干与灼烧285
五、干燥器的使用287
第四节 分离与纯化287
一、挥发分离法287
二、沉淀分离法289
(一)分离法对沉淀的要求289
(二)沉淀剂的选择289
(三)沉淀分离操作290
(四)均匀沉淀法291
三、重结晶292
(一)重结晶原理292
(二)重结晶操作292
四、蒸馏295
(一)常压蒸馏296
(二)减压蒸馏297
(三)分馏简介302
(四)亚沸蒸馏法302
五、萃取302
(一)萃取原理和萃取剂303
(二)间歇萃取法303
(三)连续萃取法304
六、色谱分离305
(一)经典柱色谱305
(二)薄层色谱法311
七、升华314
第五节 加热和制冷315
一、温度的测量315
(一)测温方法316
(二)温度计的校正316
(三)温度计校正常用纯物质316
(四)温度计校正实例316
(五)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318
二、加热318
(一)常用加热源318
(二)加热用仪器319
(三)浴热方法319
三、制冷320
第八章 滴定分析322
第一节 滴定分析原理322
一、滴定和滴定曲线322
二、滴定突跃322
(一)滴定突跃定义及滴定曲线322
(二)滴定突跃和指示剂的选择323
(三)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323
(四)滴定终点和滴定误差324
三、滴定反应和滴定方式324
(一)对滴定反应的要求324
(二)滴定方式325
第二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326
一、等物质的量规则326
二、等物质的量规则的用途328
(一)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328
(二)有关化合物组成的计算328
三、等物质的量规则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329
(一)滴定分析中常用的量和单位329
(二)常用基本单元的选择方法329
(三)滴定分析中基本单元的选择331
四、滴定方式与结果计算332
(一)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B的计算332
(二)分析结果的计算333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335
一、酸碱滴定法成功的关键335
二、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336
(一)突跃范围和位置336
(二)溶液组成及pH的计算337
三、酸碱指示剂338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338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域和变色点339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340
(一)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340
(二)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342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346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成功的关键347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347
(二)测定成功的关键347
(三)样品的预处理348
二、高锰酸钾法351
(一)KMnO4的特性352
(二)高锰酸钾法操作要点352
(三)高锰酸钾法的应用354
三、碘量法357
(一)碘量法的分类和特点357
(二)碘量法的实验条件358
(三)碘量法的操作要点359
(四)碘量法的应用359
四、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方法365
(一)重铬酸钾法击365
(二)硫酸铈法367
(三)溴酸钾法369
(四)硫酸亚铁法371
(五)亚砷酸钠法372
第五节 络合滴定法373
一、EDTA的特性373
(一)EDTA的一般性质373
(二)EDTA-M络合物的分析特性374
二、EDTA滴定法成功的关键376
(一)终点的确定——指示剂的选择376
(二)酸度的控制379
(三)掩蔽剂的应用379
三、EDTA滴定法的应用380
(一)阳离子的测定381
(二)阴离子的测定383
(三)混合物的测定385
第六节 沉淀滴定法390
一、沉淀滴定法的特点390
(一)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390
(二)银盐滴定中确定终点的方法391
二、沉淀滴定法的应用394
第七节 电位滴定法(简介)395
一、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装置396
二、滴定操作及终点确定396
(一)滴定操作程序396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397
三、电位滴定法的应用398
第九章 称量分析399
第一节 挥发称量法399
一、直接挥发法399
二、加入试剂法401
第二节 滴定称量法403
一、滴定称量法的原理及应用403
二、滴定称量法的仪器装置及操作403
第三节 沉淀称量法406
一、沉淀称量分析的原理406
(一)对沉淀式、称量式的要求406
(二)沉淀剂的选择406
(三)沉淀条件的选择408
二、沉淀称量分析的计算410
三、沉淀称量法的应用411
第四节 电解称量法416
一、基本原理和装置416
二、分类和应用417
第十章 分光光度分析418
第一节 分光光度分析基本原理418
一、溶液颜色与光吸收418
二、光吸收曲线与光吸收定律419
(一)光吸收曲线419
(二)光吸收定律419
(三)吸光程度的表达420
三、光吸收定律的应用421
第二节 分光光度仪器422
一、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422
二、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23
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424
第三节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426
一、常用测定方法426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428
(一)光度计条件428
(二)显色条件428
(三)参比溶液429
第四节 分光光度分析的应用430
第十一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43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443
一、原子吸收光谱443
(一)电子跃迁和原子光谱443
(二)共振吸收线444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依据444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445
一、仪器主要组成部件445
(一)光源445
(二)原子化系统445
(三)分光系统448
(四)检测系统448
二、仪器主要类型449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应用450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450
二、常用特征参数450
三、干扰效应及消除方法453
(一)干扰效应453
(二)干扰消除方法454
四、定量测定方法455
(一)工作曲线法455
(二)标准加入法456
五、应用实例457
第四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简介)458
一、ICP基本原理458
(一)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458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炬459
二、ICP光谱仪器装置原理461
三、ICP的应用462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462
(二)ACP的应用463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466
第一节 色谱分析原理466
一、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466
(一)色谱分析方法分类466
(二)色谱分析的特点466
二、色谱分析过程和色谱图467
(一)色谱分析基本过程467
(二)色谱图和保留参数468
三、色谱分离原理470
(一)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470
(二)分离因子471
(三)柱效能和谱带扩展472
(四)分离度474
四、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475
(一)色谱定性分析475
(二)色谱定量分析476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479
一、气相色谱仪479
(一)气路系统479
(二)进样系统480
二、气相色谱检测器481
(一)检测器的种类和性能481
(二)检测器的操作482
三、气相色谱柱484
(一)气相色谱柱的分类485
(二)气固色谱用固定相485
(三)气液色谱用固定相487
(四)填充气相色谱柱的制备492
四、气相色谱法的应用492
(一)气相色谱法条件的选择493
(二)气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496
(三)气相色谱法应用实例497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501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501
(一)HPLC的特点和分类501
(二)HPLC用固定相502
(三)HPLC用流动相505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器506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实例507
第四节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简介509
一、质谱分析基本原理509
(一)质谱图和表509
(二)质谱解析510
(三)有机质谱仪器工作原理516
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518
(一)GC-MS联用分析操作步骤519
(二)GC-MS联用分析实例520
第十三章 物理特性的测定523
第一节 密度的测定523
一、密度测定的原理523
二、测定方法及仪器524
(一)液体密度的测定524
(二)固体密度的测定529
(三)堆积密度的测定530
三、问题讨论531
第二节 沸点和沸程的测定532
一、沸点和沸程532
二、沸点的测定532
(一)标准方法532
(二)毛细管法534
三、沸程的测定534
四、关于沸点的校正536
第三节 熔点和结晶点的测定537
一、熔点和结晶点537
二、熔点的测定537
(一)毛细管法537
(二)显微熔点测定法538
(三)注意事项539
三、结晶点的测定539
第四节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540
一、闭口杯法测定闪点540
(一)仪器装置540
(二)操作步骤541
(三)结果报告542
(四)注意事项542
二、开口杯法测定闪点和燃点543
第五节 折射率的测定545
一、方法原理545
二、测定步骤547
三、注意事项547
第六节 旋光本领的测定548
一、方法原理548
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550
三、测定结果的表达550
四、说明551
第七节 pH值的测定553
一、测定原理553
二、仪器装置554
三、测定步骤556
四、说明与注意事项557
第八节 电导率的测定558
一、基本原理558
二、仪器装置558
三、测定步骤559
四、说明559
第九节 色度和浊度的测定561
一、色度和浊度561
二、色度的测定561
三、浊度的测定563
第十四章 实验室管理565
第一节 质量管理565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565
(一)质量565
(二)质量管理565
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567
(一)质量保证体系567
(二)工作人员的品质管理567
三、标准物质568
(一)标准物质的定级和分类568
(二)分析测试实验室常用标准物质569
四、标准样品569
(一)有证标准样品569
(二)一般标准样品570
五、标准物质与标准样品的应用570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571
一、用电安全571
二、防火、灭火知识572
三、防爆知识573
四、防毒知识573
五、急救常识578
六、气瓶的安全使用579
七、实验室常规安全问题581
附录583
A相对原子质量583
B希腊字母表585
CIEC推荐使用的下标符号及其含义586
D常量和常数589
E方孔标准筛规格590
F高压气体钢瓶的漆色和标志592
G常用缩写名称对照表593
H符号索引597
参考文献600
热门推荐
- 2520564.html
- 3910625.html
- 2283817.html
- 3844765.html
- 3205920.html
- 3612530.html
- 2256027.html
- 1028608.html
- 1216269.html
- 3869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5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2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1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