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自然地理 第1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B.H.杰米亚诺夫 T.H.波波娃著;徐士珍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自然地理 第1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 自然地理学的对象1
§2. 自然地理学的部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世界地理认识几个主要阶段的概述2
§3. 地理学的起源2
§4. 古代3
§5. 中世纪4
§6. 伟大的地理发现时代6
原序7
§7. 俄罗斯人的地理发见7
§8. 地理知识对于测量员,地形测量员和制图员的意义15
第二章 地球的一般概念17
§9. 宇宙中的地球17
§10. 地球的形状17
§11. 地球大小和弧度测量的概念18
§12. 地球的运动19
§13. 地球自转20
§15. 方位与子午线22
§14. 定向22
§16. 地理纬度和经度及测定坐标的方法23
§17. 地球纬度的测定23
§18. 地球经度的测定24
§19. 地球公转24
§20. 黄道25
§21. 恒星时和真太阳时26
§23. 法定时27
§22. 地方时和标准时27
§24. 历法28
§25. 旧历和新历28
§26. 地球和太阳系29
§27. 太阳29
§28. 行星30
§29. 月球--地球的卫星31
§31.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32
§30. 日食和月食32
§32. 地球的物理特性34
§33. 地球表面上的重力35
§34. 地球的密度35
§35. 地球的内热和地热增温率36
§36. 地磁37
§37. 地球的内部状态38
§38. 地球的基本外壳39
第三章 岩石圈(地壳)41
地球表面是外力和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41
§39. 陆地的一般形态41
§40. 大陆地形和大洋盆地的主要特征42
§41. 陆地地形42
§42. 岛屿43
§43. 大陆岛44
§44. 火山岛44
§45. ?45
§46. ?46
§47. ?46
§48. ?区划分47
§49. ?47
§50. 大西洋48
§51. 印度洋49
§52. 北冰洋49
§53. 海及其区分50
§54. 海平面及其变动50
世界海洋洋底地形51
§55. 深度的测量51
§56. 等深线图52
§57. 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52
§58. 陆地的平均高度和海洋的平均高度54
§59. 海陆起伏曲线55
§61. 在地图上描绘海底地形56
§60. 海洋沉积56
§62. 地壳的要素57
§63. 地壳运动58
§64. 地震59
§65. 海底地震62
§66. 岩石原生产状的破坏形式63
§67. 褶皱作用和造山作用65
§68. 火山作用67
§69. 侵入过程67
§70. 喷出过程69
§71. 火山的类型70
§72. 斯特朗波里型火山71
§73. 伏耳卡诺型火山71
§74. 泥火山72
§75. 火山熄灭阶段72
§76. 火山的地球分布73
§77. 地壳的组成(岩石圈)74
关于矿物和岩石的概念74
§78. 岩浆的一般概念75
§79. 矿物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75
§80. 矿物的化学特性78
§81. 矿物的分类78
§82. 岩石79
§83. 岩浆岩79
引起沉积岩形成的过程80
§84. 风化作用80
§85. 化学风化作用82
§86. 生物风化作用83
§87. 沉积岩84
§88. 生物岩87
§89. 化学沉积岩88
§90. 变质岩88
§91. 地球的地质史89
§92. 相对的和绝对的地质年表92
太古代和始生代或前寒武纪93
古生代94
§93. 寒武纪94
§94. 志留纪95
§95. 泥盆纪95
§96. 石炭纪96
§97. 三叠纪97
中生代98
§98. 三叠纪98
§99. 侏罗纪99
§100. 白垩纪99
新生代100
§101. 第三纪100
§102. 第四纪101
第四章 大气圈103
§103. 大气圈的结构103
§104. 地球增温104
§105. 地球的辐射平衡105
§106. 气温105
§107. 温度随高度变化107
§108.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107
§109. 大气密度与大气压力110
§110. 气压表高程测量110
§111. 空气水平和垂直移动111
§112. 大气环流111
§113. 气旋和反气旋113
§114. 气旋113
§115. 反气旋114
§116. 海陆风与季风114
§117. 地表气压和风的地理分布115
§118. 地方风116
§119. 山谷风116
§121. 旱风117
§122. 观测风的方法117
§120. 布拉风117
§123. 大气中光的现象(折光)118
§124. 幻景118
§125. 晨昏曚影的现象118
§126. 大气中的水汽118
§127. 绝对温度与相对湿度及其测定的方法119
§128. 大气中水汽的分布120
§129. 蒸发及其测定的方法120
§130. 大气中水分凝结的条件和进程120
§131. 云量与云类121
§132. 降水122
§133. 地球上降水量的分布123
§134. 隐水量的年中分配123
§135. 气象仪器与气象站的工作124
§138. 天气与气候125
§137. 气象现象对地形测量和大地测量工作的影响125
§136. 大气上层的观测125
§139. 气候127
§140.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129
§141. 下垫面的影响130
§142.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130
§143. 气候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30
§144. 气候带130
§145. 赤道带131
§146. 热带季风和赤道季风带131
§147. 信风带131
§148. 副热带131
§149. 温带131
§150. 副极地带132
§151. 极地带132
§152. 小气候133
§153. 气候的变化134
§154. 地球上水分的循环135
第五章 水圈135
§155. 大洋和海136
§156. 海水的盐分137
§157. 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138
§158. 海洋水的温度139
§159. 海冰140
§160. 海水的运动141
§161. 波浪141
§162. 涨潮和落潮144
§163. 涨潮和落潮的原因144
§164. 洋流146
§165. 海平面升降的气象原因149
§166. 在地形图上描绘海150
§167. 海的活动151
§168. 海岸的性质152
§169. 沉积作用153
海岸的基本类型154
§170. 达耳马地亚型155
§171. “卡拉”型155
§172. 峡湾型156
§173. 断崖型156
§174. 里亚斯型157
§175. 咸海型157
§176. 溺谷型海岸158
§177. 潟湖型158
§178. 冰型海岸159
地下水160
§179. 地下水的来源160
§180. 地下水的运动160
§181. 泉水162
§182. 矿泉162
§183. 地下水的活动163
§184. 喀斯特现象163
§185. 喀斯特的地理分布166
§187. 在地图上描绘地下水167
§186. 地滑167
河流及其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68
§188. 河流网的密度169
§189. 河系170
§190. 河流的流域171
§191. 河槽里水的运动173
§192. 河流的情况174
§193. 河流的气候分类175
§194. 水文测量176
§195. 流水的活动177
§196. 河流的侵蚀活动179
§197. 河流的纵断面180
§198. 旁触180
§199. 河谷181
§200. 河槽和河漫滩182
§201. 河成阶地183
§202. 河流的沉积184
§203. 在地形图上表现河流网185
湖泊187
§204. 湖盆的成因188
§205. 湖泊中水的平衡190
§206. 湖水的物理特性191
§207. 湖水的成分192
§208. 湖水的运动192
§209. 湖底沉积193
§210. 湖泊发展的各阶段194
§211. 湖泊的地理分布195
§212. 湖泊在地理上和在经济上的意义197
§213. 在地图上描绘湖泊的特点197
沼泽199
§214. 沼泽的形成199
§215. 沼泽的地理分布201
§218. 永久冻结及其分布的界限202
永久冻结202
§217. 描绘沼泽的特点202
§216. 沼泽的地理意义202
§224. 雪变为冰雪和冰203
§219. 永久冻结的动态204
§220. 在地图中表现永久冻结区的自然特征206
固体状态的水206
§221. 山上的雪线及其确定的方法207
§222. 确定雪线高度的方法208
§223. 雪线的高度和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关系208
§225. 冰川产生和存在的条件209
§226. 冰川的融化210
§227. 冰川的类型及其分布210
§228. 冰川的运动212
§229. 冰川的活动214
§230. 冰川的侵蚀215
§231. 古代的冰川作用215
§232. 在地形图上表现冰川218
§233. 土壤层219
第六章 生物圈219
§234. 土壤的形成220
§235. 土壤的物理特性221
§236. 土壤形成的因素223
§237. 人类对于土壤的影响223
§238. 土壤形成的基本类型224
§239. 土壤的地理分布227
§240. 苏联地表土壤分布概观228
§241. 土壤图228
§242. 植物群229
§243. 人类对于植被的影响241
§244. 植被制图242
景观地带243
§245. 景观的概念243
§246. 根据空中照片来研究景观246
§247. 地形图的景观地理内容247
参考书目248
热门推荐
- 54839.html
- 893784.html
- 200019.html
- 1774527.html
- 2875470.html
- 3407803.html
- 298936.html
- 2483026.html
- 2278947.html
- 3784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1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7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9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8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7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