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物理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球物理学基础
  • 史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486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球物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然地震1

1.1 概述1

1.1.1 地震学的基本名词1

1.1.2 地震的分类2

1.1.3 地震的地理分布2

1.1.4 地震动性与板块构造5

1.2 地震理论基础6

1.2.1 弹性介质,应力和形变6

1.2.2 波动方程及地震体波7

1.3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9

1.3.1 平面波在自由表面的反射9

1.3.2 平面波在平界面的反射和折射9

1.3.3 近震射线及走时理论10

1.4 球对称介质中的地震射线及远震地震波13

1.4.1 球对称介质中的地震射线13

1.4.2 给定速度变化时的走时关系15

1.4.3 确定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公式17

1.5.1 自由表面的瑞利面波(LR)18

1.5 地震面波18

1.5.2 勒夫面波(LQ)19

1.5.3 面波的频散特性19

1.6 地震波和地球内部构造21

1.6.1 地球内部的速度分布与主要间断面21

1.6.2 地壳和地核23

1.6.3 地球介质的Q值25

1.7 测定震源参数26

1.7.1 震源模型27

1.7.2 用P波初动解求震源参数28

1.8 地震仪及天然地震资料的处理29

1.8.1 地震仪简介29

1.8.2 地震震相分析33

1.8.3 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40

第二章 人工地震45

2.1 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45

2.1.1 反射波法45

2.1.2 共反射点(共深度点)时距曲线48

2.1.3 折射波法49

2.2.1 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52

2.2 地震探测的野外工作方法52

2.2.2 反射波观测系统54

2.2.3 折射波观测系统56

2.3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56

2.3.1 地震波的激发56

2.3.2 地震波的接收57

第三章 重力学和固体潮59

3.1 地球重力场59

3.1.1 重力扬和重力位59

3.1.2 地球形状和正常重力场64

3.2.1 自由空气校正和自由空气重力异常68

3.2 重力校正和重力异常68

3.2.2 布格校正和布格重力异常69

3.2.3 地壳均衡模型、均衡校正和均衡重力异常71

3.3 重力异常场的正反演问题74

3.3.1 几种规则均匀密度异常体重力异常的正反演74

3.3.2 任意横截面的二维均匀水平柱体的正反演77

3.4 异常的划分77

3.4.1 局部重力异常和区域重力异常77

3.4.3 高阶导数法78

3.4.2 重力场的解析延拓78

3.5.1 绝对重力测量79

3.5 重力测量和重力仪79

3.5.2 相对重力测量80

3.5.3 微重力测量85

3.5.4 重力测量的野外工作方法和重力异常图示85

3.6 重力资料的地质解释及应用实例85

3.6.1 重力资料在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及地壳均衡中的应用86

3.7.1 固体潮现象91

3.7.2 起潮力91

3.7 固体潮91

3.6.2 重力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91

3.7.3 起潮力位94

3.7.4 重力固体潮与地倾斜固体潮95

3.7.5 勒夫数与潮汐因子96

第四章 地磁学98

4.1 地磁场的基本概念98

4.1.1 磁场强度和磁势98

4.1.2 地磁场组成100

4.1.3 地磁要素101

4.1.4 地磁图102

4.1.5 区域及局部地磁异常109

4.2 基本磁场110

4.2.1 地心偶极子磁场110

4.2.2 地磁场的球谐分析114

4.2.3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115

4.2.4 地磁场的成因118

4.3 变化磁场119

4.3.1 平静变化120

4.3.2 干扰变化122

4.4 磁法勘探124

4.4.1 岩石、矿石的磁性125

4.4.2 磁法勘探仪器125

4.4.3 地面磁测方法和磁异常图示129

4.4.4 磁性体的磁场133

5.1 岩石的剩余磁性140

5.1.1 理论基础140

第五章 古地磁学140

5.1.2 岩石剩余磁性的类型144

5.2 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146

5.2.1 基本原理146

5.2.2 工作方法146

5.3 古地磁的应用155

5.3.1 地磁学方面的应用155

5.3.2 地质学方面的应用159

6.1.1 大地电场的一般特征162

6.1 大地电场162

第六章 地电学162

6.1.2 大地电场的分类和变化163

6.2 局部电场(自然电场)165

6.2.1 矿体的氧化还原电场166

6.2.2 吸附作用——过滤电场166

6.2.3 扩散电场167

6.2.4 工业游散电流167

6.3 有源直流电场167

6.3.1 岩石矿物的电阻率167

6.3.2 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人工电场法)169

6.3.3 电阻率测探法171

6.3.4 电阻率部面法(电剖面法)179

6.4 大地电磁测深181

6.4.1 大地电磁测深法原理181

6.4.2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解释184

6.4.3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应用研究185

6.5 频率域电磁测深和瞬变时间域电磁测深186

6.5.1 频率域电磁测探186

6.5.2 瞬变时间域电磁测探187

7.1.1 热流密度、热导率、生热率188

7.1.2 热传导议程188

第七章 地热学188

7.1 热传递的物理基础188

7.1.3 地球内部的热源189

7.2 地球内部的热源190

7.2.1地球形成时的能量191

7.2.2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191

7.3.2 声子传热193

7.3.1 金属电子导热193

7.2.4 地球的旋转能及其他能量193

7.3 地球内部的热传输机制193

7.2.3 地核的形成193

7.3.3 热辐射194

7.3.4 激子传热194

7.3.5 物质迁移194

7.4 大地热流密度195

7.4.1 热流密度的区域变化及与地质年代的关系196

7.4.2 热流省198

7.4.3 大陆和海洋热流密度的相似性199

7.4.4 地面热流密度与板块构造200

7.5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201

7.5.1 地壳的温度201

7.5.2 地幔的温度202

7.5.3 地核的温度203

7.6 地热能204

7.6.1 地热系统的类型204

7.6.2 中国地热资源205

附录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