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规划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规划与管理
  • 姚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443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环境规划-高等学校-教材;环境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规划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1.1管理学基础1

1.1.1管理的概念1

1.1.2管理的职能1

1.1.3管理的方法2

1.1.4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3

1.2环境规划管理及其内容5

1.2.1环境管理的含义5

1.2.2环境管理的任务和内容6

1.2.3环境管理的手段8

1.2.4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9

1.2.5环境规划及其内容11

1.2.6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11

1.3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12

1.3.1系统论12

1.3.2生态学原理13

1.3.3环境经济理论17

1.3.4其他理论19

第2章 环境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撑20

2.1环境监测20

2.1.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20

2.1.2环境监测的分类20

2.1.3环境监测的程序与方法21

2.1.4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21

2.2环境标准21

2.2.1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21

2.2.2环境标准的制定22

2.2.3环境标准的应用23

2.3环境预测24

2.3.1环境预测的概念24

2.3.2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24

2.3.3环境预测的方法25

2.3.4常用环境预测的方法25

2.4环境决策28

2.4.1环境决策方法分类28

2.4.2多目标决策法29

2.4.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30

2.5环境统计32

2.5.1统计的概念和内容32

2.5.2环境统计的概念和范围32

2.5.3环境统计的分析方法33

2.5.4环境统计的作用33

2.6环境审计34

2.6.1环境审计的含义34

2.6.2环境审计的类型34

2.6.3环境审计方法35

2.7环境管理信息系统37

2.7.1环境信息37

2.7.2环境信息系统分类37

2.7.3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38

2.7.4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40

第3章 环境管理体制与职能41

3.1环境管理体制41

3.1.1发达国家环境管理体制模式41

3.1.2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模式43

3.1.3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形成45

3.2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责48

3.2.1基本职能48

3.2.2环境监督管理的范围49

3.3各级环保部门职责49

3.3.1环境保护部49

3.3.2五大区域督查中心50

3.3.3省级环境管理机构51

3.3.4其他地方各级环境管理机构51

3.3.5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机构52

3.4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53

3.4.1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53

3.4.2完善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议54

第4章 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56

4.1环境管理的方针56

4.1.1 “32字方针”56

4.1.2“三同时、三统一”的方针56

4.1.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56

4.2环境管理政策57

4.2.1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57

4.2.2环境管理的单项政策58

4.3环境管理制度61

4.3.1 20世纪70年代的“老三项”管理制度62

4.3.2 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五项”管理制度66

4.3.3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71

第5章 环境法制管理73

5.1环境保护法原则和体系73

5.1.1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73

5.1.2我国的环境法体系75

5.2环境法律责任79

5.2.1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政责任79

5.2.2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80

5.2.3破坏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82

5.2.4环境纠纷的处理和处置84

5.3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86

5.3.1污染和公害防治的法律规定86

5.3.2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91

第6章 区域环境规划98

6.1区域环境规划的程序和内容98

6.1.1区域环境规划的类型98

6.1.2区域环境规划的内容99

6.1.3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104

6.2区域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05

6.2.1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105

6.2.2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106

6.2.3大气污染预测107

6.2.4大气污染总量控制107

6.2.5区域大气污染整治措施109

6.3区域水环境规划112

6.3.1区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程序112

6.3.2区域水污染源调查与分析113

6.3.3区域水污染预测114

6.3.4水污染控制单元114

6.3.5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114

6.3.6区域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116

6.4固体废物规划管理117

6.4.1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117

6.4.2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119

6.4.3确定规划目标119

6.4.4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方法119

6.4.5区域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120

6.5噪声污染控制规划122

6.5.1区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的内容122

6.5.2区域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123

6.5.3噪声污染预测123

6.5.4噪声控制规划方案123

6.5.5区域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措施124

6.6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规划125

6.6.1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内容125

6.6.2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规划方法126

6.6.3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策131

第7章 城市生态规划132

7.1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132

7.1.1城市生态系统132

7.1.2生态城市133

7.1.3产业生态学与生态产业园134

7.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136

7.2.1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目标136

7.2.2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136

7.2.3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137

7.2.4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139

7.3城市生态规划方法142

7.3.1生态适宜度分析143

7.3.2生态环境综合评价145

7.3.3生态敏感性分析147

7.3.4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分析148

7.4城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150

7.4.1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态环境现状151

7.4.2生态区建设的目标分析152

7.4.3生态区建设的生态功能区划152

7.4.4龙泉驿生态区建设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154

7.4.5龙泉驿生态区建设的重点项目155

7.4.6龙泉驿生态区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56

7.4.7龙泉驿生态区建设的效益分析与评价156

7.4.8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57

第8章 区域环境管理158

8.1末端控制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158

8.1.1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158

8.1.2污染排放的浓度控制159

8.1.3环境污染总量控制160

8.2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163

8.2.1污染预防型的环境管理模式163

8.2.2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165

8.2.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168

8.2.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171

8.3城市环境管理172

8.3.1我国的城市环境状况172

8.3.2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及指标175

8.3.3城市环境管理对策和措施176

8.4农村环境管理178

8.4.1我国农村的环境状况178

8.4.2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内容180

8.4.3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182

第9章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184

9.1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184

9.1.1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184

9.1.2实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目的184

9.1.3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185

9.1.4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模式186

9.2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方法和手段187

9.2.1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方法187

9.2.2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手段189

9.3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190

9.3.1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190

9.3.2 PLM的主要功能192

9.3.3 PLM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193

9.3.4 PLM的发展分析194

9.4清洁生产与全过程控制194

9.4.1清洁生产简介194

9.4.2清洁生产的内容195

9.4.3清洁生产的实施196

9.4.4清洁生产实施案例197

9.5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 14000198

9.5.1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内容198

9.5.2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作用200

9.5.3 ISO 14000认证的应用201

第10章 自然资源环境管理203

10.1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203

10.1.1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03

10.1.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206

10.1.3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06

10.2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207

10.2.1矿产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07

10.2.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209

10.2.3矿产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10

10.3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210

10.3.1森林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10

10.3.2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212

10.3.3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12

10.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214

10.4.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作用214

10.4.2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215

10.4.3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216

10.4.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218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