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QL Server 2005开发者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SQL Server 2005开发者指南
  • 蒲卫,吴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1717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28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739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QL Server 2005开发者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SQL Server 2005的开发模式1

1.1 开发人员信息中心2

1.1.1 应用程序设计概论3

1.1.2 数据库设计概念14

1.1.3 语言22

1.1.4 数据访问编程23

1.1.5 管理编程23

1.1.6 工具26

1.2 管理员信息中心27

1.2.1 概念27

1.2.2 使用数据库引擎33

1.3 结构设计师信息中心36

1.4 工作者信息中心36

1.5 设计与部署36

1.5.1 开发数据库计划37

1.5.2 联机事务处理和决策支持38

1.5.3 规范化39

1.5.4 数据完整性40

1.5.5 查看扩展属性41

1.6 小结43

第2章 数学建模44

2.1 数学建模理论基础44

2.1.1 数学建模的由来45

2.1.2 逻辑模型的目的45

2.1.3 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46

2.1.4 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48

2.1.5 关系数据库数学建模的组成49

2.2 表和实体50

2.3 实现“范式化”51

2.3.1 准备工作51

2.3.2 第一范式53

2.3.3 第二范式55

2.3.4 第三范式57

2.3.5 其他范式58

2.4 关系58

2.4.1 一对一59

2.4.2 一对一或多60

2.4.3 多对多61

2.5 关系图62

2.6 调整数据库的范式化70

2.6.1 保持简化70

2.6.2 选择数据类型71

2.6.3 有关存储的错误71

2.6.4 良构数据库71

2.7 更多的关系图和关系72

2.7.1 一组关系类型72

2.7.2 实体盒73

2.7.3 关系线73

2.7.4 终止符73

2.8 处理基于文件的信息74

2.9 子类76

2.9.1 子类的类型77

2.9.2 实现子类78

2.9.3 子类的物理实现79

2.9.4 把子类添加到扩展性中80

2.10 数据库重用80

2.10.1 候选的重用数据库81

2.10.2 分解81

2.10.3 重用代价81

2.11 分区实现扩展性82

2.12 小结83

第3章 全文检索84

3.1 SQL Server存储方式85

3.1.1 各种版本的存储共性86

3.1.2 7.0以前的存储方式89

3.1.3 7.0及以后的存储方式90

3.2 索引定义94

3.2.1 B-树95

3.2.2 访问数据的原理98

3.2.3 索引类型和索引遍历98

3.3 创建和删除索引111

3.3.1 CREATE INDEX语句111

3.3.2 创建约束时暗含的索引114

3.3.3 XML索引115

3.4 选择创建索引的时机121

3.4.1 可选择性121

3.4.2 成本121

3.4.3 选择聚集索引122

3.4.4 列顺序问题123

3.4.5 删除索引124

3.5 维护索引124

3.5.1 碎片124

3.5.2 定义碎片与页拆分的可能性125

3.6 全文检索体系结构128

3.7 设置全文索引和分类131

3.7.1 授予数据库全文搜索能力131

3.7.2 创建全文目录131

3.7.3 给独立的表启用全文检索功能133

3.7.4 索引组装136

3.8 全文查询语法137

3.8.1 CONTAINS137

3.8.2 FREETEXT138

3.8.3 CONTAINSTABLE138

3.8.4 FREETEXTTABLE140

3.8.5 处理短语141

3.8.6 近似(Proximity)142

3.8.7 前缀条件142

3.8.8 权重143

3.8.9 词尾变化144

3.8.10 对等级的简单总结144

3.9 噪音单词144

3.10 语言145

3.11 sp_fulltext_service145

3.12 小结146

第4章 事务、锁和分布式查询148

4.1 事务149

4.1.1 BEGIN TRAN150

4.1.2 COMMIT TRAN150

4.1.3 ROLLBACK TRAN150

4.1.4 SAVE TRAN150

4.2 事务日志151

4.2.1 失败和恢复153

4.2.2 日志传送154

4.2.3 隐式事务155

4.2.4 检查点156

4.2.5 截断158

4.2.6 收缩事务日志159

4.2.7 使用事务日志备份161

4.2.8 事务日志物理体系结构163

4.3 锁和并发性164

4.3.1 锁可以阻止的问题164

4.3.2 可以加锁的资源168

4.3.3 锁增加和锁对性能的影响169

4.3.4 锁模式173

4.3.5 锁的兼容性174

4.3.6 说明特定锁的类型175

4.4 设置隔离层178

4.5 快照隔离181

4.5.1 隔离级别181

4.5.2 行版本控制181

4.5.3 快照隔离事务示例185

4.5.4 使用通过行版本控制的已提交读示例187

4.6 处理死锁189

4.6.1 怎样指出存在死锁189

4.6.2 怎样选择死锁牺牲品189

4.6.3 避免死锁189

4.7 故障转移群集191

4.8 分布式事务192

4.8.1 准备阶段193

4.8.2 提交阶段193

4.9 分布式查询194

4.9.1 创建连接服务器194

4.9.2 使用连接服务器196

4.9.3 从远程服务器上收集元数据201

4.9.4 创建、使用通道查询203

4.9.5 在远程数据源上使用特别查询204

4.9.6 其他分布式查询的注意事项205

4.10 分布式分区视图207

4.11 小结213

第5章 视图215

5.1 简单视图216

视图作为过滤器222

5.2 更复杂的视图223

5.2.1 在视图中使用内置函数227

5.2.2 利用视图修改数据228

5.3 利用T-SQL编辑视图232

5.4 删除视图232

5.5 在数据库引擎中创建和编辑视图232

5.6 审核236

5.7 加密视图237

5.8 架构绑定239

5.9 使用VIEW_METADATA239

5.10 索引视图240

5.11 设计视图准则242

5.12 小结245

第6章 约束247

6.1 约束类型248

6.1.1 域约束248

6.1.2 实体约束248

6.1.3 引用完整性约束248

6.2 约束名249

6.3 键约束249

6.3.1 主键约束250

6.3.2 外部键约束253

6.3.3 唯一性约束266

6.4 CHECK约束267

6.5 默认约束268

6.5.1 在创建表语句中定义默认约束269

6.5.2 在现有表上添加默认约束270

6.6 禁用约束270

6.6.1 在创建约束时忽略坏数据270

6.6.2 临时禁用现有约束273

6.7 规则和默认值275

6.7.1 规则276

6.7.2 默认值277

6.7.3 对表和数据类型使用给定规则或默认值277

6.8 维护数据完整性的触发器278

6.9 比较278

6.10 小结279

第7章 脚本和批处理280

7.1 编写脚本280

7.1.1 USE语句284

7.1.2 声明变量285

7.1.3 使用@@IDENTIY288

7.1.4 使用@@ROWCOUNT295

7.1.5 其他系统函数296

7.2 批处理303

7.2.1 另起一行303

7.2.2 独立执行批处理303

7.2.3 GO命令306

7.2.4 批处理中的错误306

7.2.5 使用批处理的时机307

7.3 OSQL命令311

7.4 动态SQL312

7.5 批处理示例317

7.5.1 Showplan317

7.5.2 会话上下文信息值318

7.5.3 自包含批处理322

7.5.4 SQL Injection325

7.6 小结328

第8章 存储过程329

8.1 创建存储过程329

基本存储过程的例子330

8.2 利用ALTER改变存储过程331

8.3 删除sproc332

8.4 参数化332

8.5 流控制语句342

8.5.1 IF…ELSE语句343

8.5.2 CASE语句356

8.5.3 利用WHILE循环359

8.5.4 WAITFOR语句360

8.6 存储过程返回值360

8.7 异常处理362

8.7.1 处理内嵌错误363

8.7.2 容错处理370

8.7.3 手工提示错误374

8.7.4 添加定制错误消息377

8.8 过程的用途381

8.8.1 创建可调用的处理381

8.8.2 安全使用sproc383

8.8.3 sprocs及其性能383

sproc何时导致系统性能恶化384

8.9 扩展存储过程(XPs)385

8.9.1 xp_cmdshell385

8.9.2 xp_msver386

8.10 系统存储过程388

8.11 递归389

8.12 OLE存储过程392

8.12.1 创建OLE对象实例393

8.12.2 获取OLE对象的属性值394

8.12.3 调用OLE对象的方法396

8.12.4 获取OLE自动化错误信息398

8.12.5 破坏已创建的OLE对象400

8.13 小结400

第9章 用户自定义函数401

9.1 UDF基本概念402

9.2 返回标量值的UDF403

9.3 返回表的UDF406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412

9.4 创建系统函数414

创建之后删除系统函数415

9.5 CLR用户自定义函数415

9.5.1 单值函数416

9.5.2 表值函数419

9.5.3 调用CLR用户定义聚集函数421

9.6 小结426

第10章 触发器427

10.1 触发器定义与分类427

10.2 创建DML触发器429

10.2.1 ON429

10.2.2 WITH ENCRYPTION429

10.2.3 FOR|AFTER从句与INSTEAD OF从句429

10.2.4 WITH APPEND431

10.2.5 NOT FOR REPLICATION432

10.2.6 AS432

10.3 使用触发器维护引用完整性规则432

10.3.1 维护简单的引用完整性432

10.3.2 得到更灵活的引用完整性436

10.4 维护数据完整性规则446

10.4.1 处理其他表的请求447

10.4.2 检查被更新的中间数据448

10.4.3 定制错误信息450

10.5 其他常见用途450

10.5.1 更新摘要信息450

10.5.2 插入数据到降低范式化的表中450

10.5.3 设置条件标志451

10.6 其他问题452

10.6.1 触发器嵌套453

10.6.2 触发器递归456

10.6.3 触发器不改变结构456

10.6.4 关闭触发器456

10.6.5 触发器的触发顺序457

10.7 INSTEAD OF触发器458

10.7.1 INSTEAD OF INSERT触发器458

10.7.2 INSTEAD OF UPDATE触发器463

10.7.3 INSTEAD OF DELETE触发器464

10.8 性能考虑465

10.8.1 IF UPDATE()和UPDATED_COLUMNS466

10.8.2 保持触发器简洁470

10.9 删除触发器471

10.10 调试触发器471

10.11 CLR触发器472

10.12 DDL触发器473

10.13 小结477

第11章 SQL游标478

11.1 定义游标478

11.2 游标范围479

11.3 游标类型和扩展声明语法482

11.3.1 范围482

11.3.2 滚动性486

11.3.3 游标类型488

11.3.4 并发性选项500

11.3.5 检测游标类型转换503

11.3.6 用于SELECT504

11.3.7 用于UPDATE504

11.4 用FETCH语句操作游标505

11.5 在游标中改变数据505

11.6 小结508

第12章 基于XML集成开发509

12.1 XML基础510

12.1.1 XML文档的组成511

12.1.2 良构XML515

12.1.3 确定元素和属性516

12.2 命名空间516

12.3 DTD和XML架构517

12.3.1 DTD架构518

12.3.2 XML架构集合519

12.3.3 DTD、架构和性能523

12.4 转换XSLT523

12.5 FOR XML子句526

12.5.1 RAW527

12.5.2 AUTO532

12.5.3 EXPLICIT533

12.5.4 OPENXML550

12.5.5 XML语法规则559

12.5.6 元素的语法560

12.5.7 注释的语法561

12.5.8 CDATA语法561

12.5.9 Namespaces语法561

12.5.10 entity语法562

12.6 小结563

第13章 SQL Server 2005高级查询564

13.1 在SQL Server 2005中使用XML564

13.1.1 XML数据类型564

13.1.2 XML数据类型列索引567

13.1.3 管理服务器上的XML架构集568

13.1.4 使用FOR XML、OPENXML发布和处理XML数据568

13.1.5 客户端XML功能570

13.2 使用本机XML Web服务571

13.2.1 本机XML Web服务工作原理572

13.2.2 启用本机XML Web服务573

13.2.3 本机XML Web服务的安全方法573

13.2.4 设置服务器以侦听本机XML Web服务请求574

13.2.5 使用WSDL574

13.2.6 SOAP技术574

13.3 公共语言运行时585

13.3.1 开始使用CLR586

13.3.2 .NET框架中的应用588

13.4 高级查询591

13.4.1 建立嵌套子查询592

13.4.2 关联子查询596

13.4.3 衍生表599

13.4.4 EXISTS操作符601

13.4.5 混合数据类型CAST和CONVERT604

13.4.6 性能考虑607

13.5 小结608

第14章 数据仓库609

14.1 基本概念610

14.2 数据仓库的组成611

14.3 数据仓库建模技术612

14.3.1 数据仓库建模原则612

14.3.2 数据模型的技术功能结构划分613

14.3.3 概念模型617

14.3.4 发展与扩充618

14.4 数据仓库逻辑建模618

14.4.1 存储内容618

14.4.2 逻辑建模621

14.5 SQL Server数据仓库设计623

14.5.1 异种数据源集成625

14.5.2 ODS层的设计625

14.5.3 ETL过程设计627

14.5.4 仓库模型设计628

14.5.5 元数据管理629

14.5.6 专题数据挖掘635

14.5.7 注意事项640

14.6 实例构建过程与分析642

14.7 小结645

第15章 案例精解647

15.1 AdventureWorks设计基础647

15.2 AdventureWorks总体设计648

15.2.1 所有者650

15.2.2 相关表652

15.3 AdventureWorks示例657

15.3.1 查询示例657

15.3.2 分区表和分区索引示例665

15.3.3 CLR触发器667

15.4 数据挖掘算法679

15.4.1 决策树算法679

15.4.2 时序算法682

15.4.3 聚类分析算法684

15.4.4 关联算法686

15.4.5 顺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算法687

15.5 Xquery语言689

15.6 HTTP访问690

15.6.1 设置HTTP访问691

15.6.2 基于URL的查询692

15.6.3 使用模板693

15.6.4 POST696

15.6.5 XPath699

15.6.6 设计结果样式702

15.7 使用IcommandStream设置XML命令705

15.8 小结7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