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经济学
  • 伍纯武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3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的认识1

第二章 经济学的方法10

(甲)资本主义经济学者的方法论10

(乙)社会主义经济学者的方法论16

第一部 价值论19

第一篇 价值论的发生与演进21

第一章 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前的价值学说22

一 霍布士(Thomas Hobbes)的价值学说22

二 威廉白德(William Petty)的价值学说22

三 佛奥根(Rice Vaughan)的价值学说25

四 洛克(John Locke)的价值学说26

五 巴朋(Nicolas Barbon)的价值学说26

六 劳氏(John Law)的价值学说27

七 柏克来(Bishp George Berkeley)的价值学说27

八 赫其森(Francis Hutcheson)的价值学说28

九 康梯伦(Richard Cantillon)的价值学说28

十 赫里斯(Joseph Harris)的价值学说29

十一 史徒亚特(Sir James Steuart)的价值学说30

第二章 亚当斯密与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价值论33

一 亚当斯密的价值论33

二 李嘉图的价值论37

第三章 自詹姆斯弥尔(James Mill)到约输史梯亚特弥尔(John-Stuart Mill)之价值理论48

一 詹姆斯弥尔的价值理论48

二 麦鸠洛克(J·R·Maculloch)的价值理论50

三 昆西(Thomas De Quincey)的价值理论51

四 霍其斯金(Thomas Hodgskin)的价值理论54

五 多姆生(William Thompson)的价值理论55

六 葛雷(John Gray)的价值理论55

七 土伦斯(Colonel Robert Torrns)的价值理论56

八 贝莱(Samuel Bailey)的价值理论58

九 马尔塞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的价值理论61

十 阿特金生(Atkinson)的价值理论61

十一 麦克利渥(Henry Dunning Macleod)的价值理论62

十二 约翰史梯亚特弥尔的价值理论64

第四章 马克思(Karl Marx)的价值学说69

(甲)劳动价值论69

(乙)论剩余价值77

第五章 朋巴维克(B?hm-Bawerk)的价值论89

(甲)一般财货的价值研究89

(乙)补足财货的价值研究97

第二篇 价值论的分类及批评103

第一章 供给需求说之要义与批评104

第二章 生产费价值论及批评106

第三章 效用价值学说的批评109

第四章 劳动价值学说的批评116

第三篇 论价格123

第一章 五大家的价格学说123

(甲)亚当斯密的价格学说123

(乙)李嘉图与货币数量学说128

(丙)马克思论市场价格131

(丁)朋巴维克的价格学说133

(戊)马雪尔的价格学说138

第二章 现代商品价格的成立146

一 生产费用对於商品价格的影响147

二 货物数量对於商品价格的影响148

三 货币数量对於商品价格的影响150

四 信用交易对於商品价格的影响152

五 一国之天然财富与生产条件之原因157

六 一国之文明程度及商业政策之原因157

七 一国之通货增减的原因158

八 社会分配制度的原因159

九 独占价格之决定159

十 物价变动对於社会经济的影响162

十一 物价之调节164

第二部 论生产169

第一篇 生产要素169

第一章 自然与生产171

一 先言环境171

二 土地及地下层173

三 说原动力175

四 自然财富之有限176

五 不按比例的报酬律176

六 机器万能观念之错误177

七 中国的自然财富178

(A)原动力及矿产178

(B)农林产物178

第二章 劳动与生产184

一 劳动在生产上的地位184

二 生产劳动之类别185

三 科学的劳动组织及其正反面的效果186

四 劳动与技艺问题188

五 人生的劳动时间190

六 生产劳动之为苦为乐192

七 中国生产劳动之力量193

八 中国劳力生产的结果197

第三章 资本与生产207

一 资本成为生产因素的理由207

二 资本的意义208

三 资本的类别210

四 资本的范围213

五 资本的生产性质216

六 资本的构成218

七 资本主义的意义219

八 中国的生产资本220

第二篇 生产组织233

第一章 企业之发展233

一 企业之成立233

二 企业的分类235

三 生产的自制或生产的自然调节239

四 自由生产自由竞争241

五 『生产过剩』与『市场定律』244

六 经济恐慌247

第二章 生产的合作与分工256

一 从社会史上去看生产的合作256

二 资本的结合258

三 产业组合262

四 农业上的生产合作267

五 生产分工的演进269

六 分工的前提条件273

七 分工之利弊274

第三章 生产业的集中277

一 生产业演进的程序277

二 生产业集中的定律280

三 生产的合理化284

四 卡特尔(Kartel)与托拉斯(Trust)286

五 金融资本之成立及资本的输出294

第四章 生产业国营298

一 生产业国营或市营的理由299

二 国营生产业的种类300

三 生产业公营的方法302

第三部 论分配305

第一篇 工资论306

第一章 工资原理306

一 工资之意义及工资制度之成立306

二 工资定律或工资率的决定309

(A)工资基金说及批评310

(B)工资铁律说及批评312

(C)生产效率说及批评315

三 工资的类别及其支配方法317

四 工资增加与生产效率326

五 工资增加与工人幸福328

六 所谓『合理的工资』330

七 工资制度的改良333

第二章 论劳工运动341

一 关於工会的组织342

二 说罢工352

三 劳资纠纷的调解——和议与仲裁364

四 关於工作後的空闲时间的研究367

五 关於『工作契约』374

六 失业问题及『工作权利』之保障378

七 工场的安全381

八 养老金的问题384

九 关於社会保险386

十 工资制度的废除390

第二篇 利润与利息397

第一章 论利润397

一 什麽叫作利润呢397

二 利润是从什麽地方生长出来的呢400

三 利润率的问题402

四 关於商业利润408

五 中国社会中的『额外利润』414

第二章 论利息422

一 利息的意义及食利者的生活422

二 利息的产生425

(A)生产力说及批评425

(B)有用性说及批评427

(C)忍欲说及批评429

(D)劳力说及批评430

(E)时差说及批评432

(F)榨取说及批评437

三 利率439

四 利率之渐减444

第三篇 论地租447

第一章 地租理论之发展447

一 亚当斯密的地租学说450

二 李嘉图的地租学说452

三 卡尔罗贝尔特士的地租学说455

四 卡尔马克思的地租学说457

(A)论对差地租的一般特性458

(B)论绝对地租459

五 地租制之影响及改进462

(A)亨利乔吉(Henry George)的土地单税论463

(B)高森(Heinrich Gossen)的土地国有论464

(C)马克思与恩格思对於农业政策的主张464

(D)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主张467

第二章 中国佃租关系及土地分配问题469

一 中国佃租关系469

(A)关於纳租的种类469

(B)地主收租之多寡与标准租率之比较471

(C)收租手续471

(D)地主景况472

(E)佃户景况473

(F)地主对於佃户之态度及其与佃户之关系473

(G)租外苛求474

(H)近来租率之增加475

(I)佃农风潮481

(J)避免风潮办法483

(K)佃租制度之改革484

二 中国之土地分配问题485

(A)中国土地分配实况485

(B)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492

三 帝国主义与中国农村经济493

结论——资本家经济的将来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