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国考察廿省实践生态修复 兼论生态工业园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季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462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治理-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国考察廿省实践生态修复 兼论生态工业园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的理论1
第一章 生态系统的研究1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念的由来1
一、坦斯莱创意“生态系统”概念1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2
三、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8
四、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2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13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17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19
四、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修复及人工生态系统20
五、对“生态环境”的研究23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24
一、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内涵24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27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29
一、什么是生态经济学29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1
第二章 新循环经济学34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发展34
一、循环经济的由来34
二、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阶段35
三、循环经济的内涵37
第二节 对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探讨43
一、世界上有没有完整的循环经济理论系统43
二、“零排放”、“全封闭”和“完全循环”能实现吗45
三、一定要“先污染,后治理”吗45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新技术,由谁开发46
五、循环经济是市场拉动型,还是政府资源和环境政策推动型47
第三节 新循环经济学理念48
一、新循环经济学的5R新理念48
二、新循环经济学的创新50
三、循环经济理念在经济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实施的原则52
第四节 新循环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方程53
一、循环经济方程的生态影响53
二、新资源理论56
三、传统工业经济方程的新内涵56
第三章 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63
第一节 十大自然资源系统63
一、十大自然资源63
二、新的资源观66
三、自然资源系统的认识67
四、环境、资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68
第二节 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69
一、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内涵69
二、什么是工程管理71
三、生态文明工程管理73
第三节 从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看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76
一、水资源及其与其他资源的关系76
二、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原理78
三、用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指导调水79
四、水资源问题的解决83
第四节 从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看能源系统工程管理84
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半衰期理论84
二、人类能以可再生资源彻底解决能源问题85
第五节 生态修复的原理与规划94
一、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的提出94
二、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94
三、生态修复规划96
第二篇 30年全球百国生态考察99
第四章 世界河流多面临断流99
第一节 亚马孙河100
一、亚马孙河马瑙斯段100
二、进入亚马孙热带雨林101
三、亚马孙河的生态系统103
第二节 从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考察恒河全流域105
一、印度的恒河上游水资源缺乏105
二、尼泊尔的恒河中游——卡拉尼流域生态变迁107
三、孟加拉国的恒河下游——老恒河污染严重108
四、调雅鲁藏布江水的国际和科学问题110
第三节 澜沧——湄公河全流域六国考察111
一、中国澜沧江考察111
二、兴建生态水库的国际理念创新112
三、湄公河万象段的生态114
四、金边市里看湄公115
五、湄公河口九龙入海116
第四节 多瑙河117
一、多瑙河流域简介118
二、多瑙河的航运与港口119
三、多瑙河生态考察120
四、多瑙河的水质与经济分析121
第五节 德国的易北河全流域考察122
一、易北河一览122
二、勃兰登堡州和尼德菲诺船闸123
第五章 世界湖泊的污染125
第一节 世界第二大湖——维多利亚湖水葫芦成灾125
一、东北部湖面水葫芦成灾126
二、维多利亚湖一瞥127
第二节 贝加尔湖和拉多加湖129
一、湛蓝的贝加尔湖储存世界1/5的非年际更新淡水129
二、圣彼得堡旁的拉多加湖水量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130
三、莫斯科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131
第三节 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132
一、琵琶湖污染治理132
二、琵琶湖畔的感想132
第六章 认识湿地134
第一节 作者与湿地134
一、作者的湿地调研134
二、参与代表中国签订湿地公约135
三、世界的湿地135
第二节 探险钏钏路湿地136
一、丹顶鹤的栖息地136
二、在湿地中漂流137
三、支笏湖和千岁川的大马哈鱼137
第三节 白俄罗斯的湿地139
一、百里明斯克湿地139
二、湿地没能救明斯克于战祸139
第七章 世界草原的变迁141
第一节 潘帕斯草原142
一、潘帕斯草原的历史143
二、潘帕斯草原的依托——拉普拉塔河网144
第二节 乌克兰草原的生态变迁146
一、乌克兰草原的变迁146
二、乌克兰草原中的森林147
第三节 英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和水环境148
一、泰晤士河的治理148
二、苏格兰的水91.7%达到Ⅰ~Ⅱ类149
第八章 人类从森林走出151
第一节 文莱的尤鲁·坦布荣国家森林公园152
一、进入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152
二、600 m高程眺望加里曼丹热带雨林153
三、500 m长无名小河流域考察154
第二节 吴哥消失之谜154
一、进入吴哥155
二、洞里萨湖考察157
第三节 西伯利亚大森林159
一、西伯利亚大森林概貌160
二、横穿西伯利亚160
三、西伯利亚大森林与我国东北的生态比较161
第四节 贝宁弯沿岸热带雨林千里行162
一、原始热带雨林162
二、改种油棕榈163
第九章 世界的荒漠和沙漠有生态系统吗?166
第一节 美国西部开发采取“宜荒则荒”的政策167
一、亚利桑那州167
二、新墨西哥州169
三、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171
第二节 埃及撒哈拉沙漠中宏大的绿洲计划172
一、世界第一沙漠——撒哈拉沙漠172
二、埃及宏大的“水平扩张计划”173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174
一、澳大利亚的水175
二、维多利亚大沙漠175
三、桉树种植问题176
第十章 三大洋中看海岛177
第一节 古巴岛177
一、古巴岛的生态系统178
二、加勒比海179
第二节 新西兰北岛的生态系统180
一、北岛森林改牧场草原180
二、北岛牧场实地考察181
第三节 日本的冲绳岛182
一、冲绳多山182
二、冲绳缺水182
第四节 葡萄牙在大西洋中的马德拉岛183
一、马德拉岛的特点184
二、考察马德拉岛184
第五节 台湾岛的生态系统186
一、台湾岛的生态系统186
二、从大陆看台湾的生态系统186
三、从世界看台湾的生态系统187
第十一章 大坝、供水和水资源统一管理189
第一节 大坝:在美国国务院陈述建大坝的观点189
一、在美国国务院陈述建大坝的观点189
二、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大坝190
三、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192
四、建在世界第三大瀑布上的伊瓜苏电站194
第二节 供水:印第安文化兴衰之谜198
一、供水可解墨西哥印第安文化兴衰之谜198
二、2000年悉尼奥运的供水201
三、南非豪滕省和开普敦的供水204
第三节 法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206
一、法国的水资源概况206
二、法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207
三、塞纳河与巴黎用水的借鉴209
第三篇 80个月20省市区生态修复实践212
第十二章 修复断流212
第一节 黄河为什么不断流了212
一、黄河断流国际影响重大212
二、黄河断流的危害213
三、黄河断流的原因213
四、解决黄河断流问题214
第二节 修复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村生态系统214
一、恢复塔里木河的规划215
二、规划的实效215
三、能不能恢复罗布泊216
第三节 黑河生态建设奏响绿色颂歌217
一、生态水的理论创新是主旋律217
二、实施的关键在于分水218
三、完成的关键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218
四、响鼓还须重槌敲219
第十三章 修复湿地220
第一节 扎龙湿地修复220
一、我国东北湿地的变化220
二、扎龙湿地调研221
三、扎龙湿地的问题如何解决222
第二节 修复呼伦河湿地能保住呼伦贝尔大草原225
一、过度放牧的问题225
二、呼伦贝尔大草原现状226
三、保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措施227
第十四章 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污染治理230
第一节 四川绵阳的生态节水(防污)型社会指标体系230
一、绵阳的基本情况230
二、水资源的主要问题231
三、绵阳市生态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232
四、绵阳现状的差距233
第二节 苏州水乡为什么两年变了样234
一、苏州水乡的危机234
二、水务局使苏州水乡在两年中变了样235
三、江浙边界水污染和水事矛盾238
第三节“引江济太”修复太湖流域生态系统240
一、“引江济太”试验工程取得明显效益240
二、“引江济太”经验的初步总结241
三、建立流域循环经济体系,根本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242
第十五章 水库和电站工程建设245
第一节 桂林兴建我国第一组生态水库——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245
一、什么是生态水库245
二、漓江上游修库补水的生态需求246
三、水库的生态规划248
四、水库的生态设计249
五、水库的生态施工249
第二节 云南横断山三江流域水利用的资源系统工程分析250
一、云南横断山三江流域概貌和特点250
二、发展水电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51
三、三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必须遵循“四生”原则252
第十六章 按生态学原理建立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255
第一节 建立水务局的生态学原理255
一、城市区域不是流域,为什么要由水务局来管256
二、为什么在城市区域内要城乡一体化统一管水256
三、水务局归什么口和名称并不是问题的核心256
第二节 目前大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现状256
一、多“龙”管水,人为地增加市政管理的难度257
二、没有人对供需平衡负责257
三、难以真正节水257
四、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257
五、无人负责河道污染积累和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258
六、无法建立统一的管理法规258
七、无法定出合理的水价258
八、部门之间的协调是成立城市水务局的难点258
九、现有人员是否能担当这一重任259
十、尚没有现行法规供水务局执行259
第三节 成立水务局管什么259
一、水务局的管理机制259
二、水务局的职责259
第四节 全国水管理体制改革261
一、全国城市水务管理,水务局新体制近半262
二、北京市水务局保证北京奥运供水264
第五节 苏州市水务局给我们的经验、思考和启示264
一、苏州水务的经验265
二、苏州水务的经济思考265
三、苏州水务的启示266
第四篇 生态系统修复的执行者——生态工业园268
第十七章 生态修复的统计指标体系268
第一节 第二财富——生产的另一个目的268
一、新的财富理念269
二、绿色GDP计算公式270
第二节 绿色GDP统计指标体系272
一、绿色GDP考虑自然财富的增量272
二、绿色GDP统计指标体系273
第三节 生态修复统计指标体系274
一、生态修复统计指标体系274
二、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指标体系275
第十八章 水生态系统修复278
第一节 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78
一、地球的5个圈278
二、水文循环279
三、水资源的特性282
四、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284
五、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标准285
六、生态水的吴氏计算法287
第二节 我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288
一、中国水资源态势289
二、水资源危险系数计算说明292
第三节 作者水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294
一、北京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295
二、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297
三、规划的内容299
四、规划实施取决于能力建设、责任制和管理体制创新302
第十九章 大气生态系统修复303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分析303
一、20世纪气候变暖趋向303
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304
三、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305
四、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分析307
第二节 全球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309
一、不同国家CO2排放水平的数据对比分析309
二、实地考察亚、欧和大洋洲8国的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启示313
第三节 温室气体减排的机理和措施316
一、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316
二、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317
三、奥运成为北京促进节能减排的契机并成为中国的示范319
第二十章 生态工业园327
第一节 园区的由来与发展327
一、工厂的由来——不能像建工厂一样建园区327
二、西方试图走向生态文明的尝试——园区的组织形式329
三、什么是生态工业园330
四、生态园区运行的理念332
五、生态工业建设的三元参与理论333
第二节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考察336
一、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简介337
二、卡伦堡企业循环链分析344
三、卡伦堡工业园区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347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城考察349
一、沙特阿拉伯及首都利雅得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349
二、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技城简介352
三、科技城的生态修复技术开发354
四、准孵化器——侯赖米拉绿洲实验站356
五、历史的借鉴——河谷王都变荒漠357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产业359
一、环境保护产业359
二、生态修复产业365
第五节 生态工业园区以实施循环经济修复生态系统的原则366
一、大系统分析的原则366
二、生态系统承载力原则367
三、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367
四、生产中资源循环的3R原则367
五、生产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原则368
六、生产中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原则368
七、构建生态工业链的原则368
八、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368
九、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原则369
十、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369
第六节 生态工业园为修复北京生态系统作贡献370
一、绿色奥运,要为北京留下生态遗产370
二、生态工业园为北京生态系统建设作贡献373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
- 3097173.html
- 1242082.html
- 1695183.html
- 1212230.html
- 3479500.html
- 81930.html
- 2595509.html
- 1351879.html
- 888999.html
- 1300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6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3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9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