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文学理论与圣经批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工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8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文学理论与圣经批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术传统与范式转型1
第一节 西方文论发展嬗变的主线2
一、从古代到16世纪:本体论文论2
二、第一次转型3
三、从17世纪到19世纪:认识论文论4
四、第二次转型6
五、20世纪:语言论文论7
六、当代文论的文化特征8
第二节 圣经的文化品质与“圣经批评”11
一、作为神学—伦理学典籍的圣经11
二、作为史学典籍的圣经13
三、作为文学典籍的圣经15
四、“批评”及“圣经批评”16
五、前启蒙时代的圣经批评17
六、近现代圣经批评19
第三节 当代圣经批评的范式转型22
一、当代圣经批评范式转型的理论前提23
二、当代圣经批评范式转型的运行特色25
三、当代圣经批评范式转型的实施范畴27
第四节 圣经研究对文论建构的反哺和贡献37
一、圣经研究孕育出某些文论37
二、圣经研究为文论成长提供营养38
三、释经规范转型为诗学原则40
四、圣经研究施惠于文艺批评方法41
五、圣经研究为检验新兴文论提供试金石43
第二章 圣经历史学—社会学批评46
第一节 来源批评48
一、术语辨识48
二、希伯来圣经来源批评50
三、《新约》来源批评55
第二节 形式批评57
一、希伯来圣经形式批评的缘起和成长58
二、形式批评的理论平台61
三、《新约》形式批评66
第三节 编修批评69
一、编修批评史概观70
二、编修批评的学术旨趣72
三、同观福音书编修批评的实践和反思76
第四节 社会学批评78
一、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79
二、社会学圣经批评学术聚焦82
三、希伯来圣经社会学批评86
四、《新约》社会学批评90
第五节 探寻历史上的耶稣94
一、探寻历史耶稣的先声95
二、探寻历史耶稣的新纪元97
三、探寻历史耶稣的多样化路径100
四、邓雅各的“耶稣新观”103
五、“耶稣研究会”的工作106
六、余言108
第六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108
一、政治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圣经批评109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透镜中的圣经批评111
三、希伯来圣经的社会科学研究114
四、《新约》的社会一政治批评117
第三章 圣经的文学品质121
第一节 圣经与文学121
一、圣经:作为文学文本122
二、圣经:作为文学观照对象124
三、圣经:作为文学泉源128
四、圣经:作为文学经典129
第二节 哈罗德·布鲁姆论“J书”130
一、“J书”和《J书》131
二、“J书”的作者133
三、“ J书”中的亚卫形象136
四、“J书”的反讽艺术140
五、相对于莎剧的“J书”143
六、小结146
第三节 圣经文学的虚构与真实147
一、“虚构”浅识147
二、“虚构”的类型:以圣经叙事为例149
三、“虚构”与“真实”及“似真性”154
四、“虚构”的叙述策略156
五、“虚构”的审美功能157
六、“虚构”与新历史主义158
第四章 圣经文本的文学批评161
第一节 形式批评的反思与超越161
一、对传统圣经形式批评的反思162
二、对传统圣经形式批评的超越166
三、小结171
第二节 圣经修辞学批评172
一、古今修辞学概观172
二、希伯来圣经修辞批评176
三、《新约》修辞批评181
四、圣经修辞批评示例186
第三节 圣经结构主义批评190
一、结构主义文论浅识191
二、圣经结构主义批评实践195
三、超越结构主义:罗兰·巴尔特的圣经结构分析202
四、圣经结构主义批评反思及评价205
第四节 圣经符号学批评208
一、符号与符号学208
二、符号学思想传统209
三、现代符号学概观211
四、符号学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214
五、《犹滴传》的符号学解读216
第五节 圣经叙事学批评219
一、叙事学一瞥219
二、圣经叙事学批评的运行脉络220
三、理论特征和基本概念232
四、福音书时间形态研究238
五、圣经叙事学批评反思252
第五章 从圣经阐释学到哲学阐释学——兼议其他读者中心圣经批评257
第一节 阐释学的肇端:希腊、希伯来和基督教观念的歧异性257
一、古希腊阐释观念对语词的理解259
二、拉比阐释的起点:圣经文本的神圣性262
三、从字义到灵义:早期基督教的阐释路线266
四、余论269
第二节 术语辨识271
一、“相信”与“怀疑”271
二、“文本”与“读者”273
三、“阅读”与“书写”277
四、“阐释的循环”281
第三节 圣经阐释学的早期历史283
一、希伯来圣经及《新约》内部的阐释学283
二、基督教经典的确立,亚历山大学派和安提阿学派287
三、奥古斯丁的阐释学思想292
第四节 从中世纪到启蒙时代295
一、中世纪释经学与托马斯·阿奎那295
二、三种阐释取向:埃克哈特、坎普滕的托马斯、但丁299
三、基督教人文主义典范:伊拉斯谟304
四、宗教改革时代释经家: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307
五、理性时代的到来312
第五节 浪漫主义时代与施莱尔马赫315
一、近代圣经历史批评及文学批评的兴起316
二、塞姆勒对圣经正典的拆解320
三、康德、浪漫主义精神与圣经阐释322
四、柯勒律治的双重阐释326
五、施莱尔马赫:一般阐释学奠基者330
第六节 哲学阐释学333
一、狄尔泰334
二、马丁·海德格尔337
三、伽达默尔341
四、保罗·利科346
五、哲学阐释学浸润中的圣经阐释学350
第七节 现代圣经神学阐释及艺术阐释354
一、圣经神学阐释的现代突围355
二、圣经艺术阐释的现代景观360
第八节 圣经读者反应批评364
一、读者反应批评概说365
二、术语辨识366
三、读者反应理论与圣经批评369
第九节 圣经解构主义批评375
一、解构主义理论关键词375
二、西方圣经解构批评扫描378
三、德里达的圣经解构批评380
四、对圣经解构批评的反思385
第六章 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批评388
第一节 心理学—精神分析文论概览388
第二节 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研究史回眸392
一、圣经中的灵魂观念392
二、前科学时代:从古代教父到17世纪394
三、科学时代的到来: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395
四、深层心理学进入圣经研究:20世纪20年代以降398
五、弗洛伊德—荣格学派研究成果404
六、小结406
第三节 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批评的当代景观407
一、多层面的文化转型408
二、组建学术团体,提出发展规划411
三、世纪之交的进军步伐415
第四节 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批评维度及方法论422
一、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批评三维度422
二、多样化的方法论选择428
第五节 圣经心理学—精神分析批评个案考察432
一、概述433
二、“娜亚诅咒迦南”436
三、“罗得与其女儿们”443
四、小结447
第六节 俄狄浦斯三部曲与阿克达叙事448
一、两个核心故事之比较448
二、两个故事序列之比较454
三、两种文化精神之比较458
四、小结462
第七节 耶稣心理传记464
一、概述464
二、研究实绩465
三、耶稣的儿子身份,及其父亲的身份问题468
四、耶稣作为驱鬼医病者470
五、耶稣的理想主义忧郁人格472
六、耶稣复活后的显现,及其对自我身份的寻求474
第八节 圣经研究对心理学文论的建构意义476
一、圣经中的心理学资源476
二、犹太—基督教释经传统对人类心灵的辨读477
三、弗洛伊德圣经研究对心理学文论的贡献480
四、荣格圣经研究对心理学文论的贡献483
第七章 圣经神话—原型批评486
第一节 神话学视阈中的圣经文本486
一、神话探索的古典时代及神话学的肇端487
二、从艾希荷恩到乔治·鲍尔490
三、近代“耶稣传”对福音书神话的解构493
四、19世纪下半叶以降:汇入神话学研究主潮497
第二节 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502
一、弗莱建构文学批评学科的理论自觉性503
二、“神话”和“原型”504
三、对文学客体的分类研究507
四、神谕意象、魔怪意象和类比意象508
五、弗莱原型批评的沉浮轨迹510
第三节 圣经研究在弗莱理论体系中的位置512
一、弗莱何以致力于圣经研究512
二、布莱克对弗莱的学术启迪515
三、弗莱论圣经语言模式519
四、原型批评与圣经523
五、《伟大的代码》:对圣经的类型学研究529
六、《神力的语言》:圣经神话主题的变体533
第四节 弗莱批评理论求疵540
一、自我封闭的批评系统和历史循环论540
二、将“原型”与“类型”混为一谈543
三、隐喻思维遮蔽下的任意论释546
第八章 意识形态文论与圣经批评552
第一节 概述552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和嬗变552
二、“意识形态”诸定义555
三、意识形态理论观照中的圣经文本557
四、圣经的意识形态批评560
五、意识形态批评的外部分析及内部分析561
六、小结563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564
一、女性主义文论概述565
二、女性主义圣经批评掠影567
三、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殊途同归573
四、多元并存的“百衲被”583
五、“妇女主义”及其圣经批评585
六、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591
第三节 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602
一、术语辨析602
二、后殖民理论与文学研究605
三、圣经后殖民批评扫描610
四、圣经殖民/后殖民读者的多样化身份618
五、圣经后殖民批评的基本主题625
六、后殖民理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643
第四节 希伯来圣经的生态批评649
一、《创世记》中的生态平衡意识650
二、摩西律法中的生态保护思想652
三、“阿特拉哈西斯史诗”的自然观念655
四、大自然在希伯来圣经中的文化身份656
五、小结660
第五节 神学与文学:回应生态危机的二重奏鸣曲661
一、生态神学的形成和发展662
二、生态文学的由来与勃兴667
三、生态神学与生态文学的互文性671
四、“中心”之辨681
第九章 圣经批评与比较文学685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一瞥685
第二节 圣经的传播和影响686
一、圣经的翻译和传播687
二、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690
三、圣经对东方文学的影响694
四、圣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698
第三节 文学与圣经的比较研究700
第四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圣经批评706
示例1西方学者的莎剧与圣经关系研究706
示例2但丁的圣经言说策略711
示例3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耶稣形象719
余论727
一、澄清一个问题727
二、寻求一个范例729
参考文献733
人名索引762
圣经语词索引778
主题词索引791
圣经(新旧约全书)卷名缩略语829
后记831
热门推荐
- 677223.html
- 2911384.html
- 3652964.html
- 3910331.html
- 1145692.html
- 2316903.html
- 122093.html
- 3326914.html
- 3902664.html
- 857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6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