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过程系统评测方法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过程系统评测方法与实践
  • 殷伯明,吴海红,叶苗瑛等著 著
  • 出版社: 珠海:珠海出版社
  • ISBN:79004080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过程系统评测方法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育测评与可比性难题1

1.1 希腊寓言龟兔赛跑的可比性讨论1

一、古希腊《伊索寓言》1

二、“龟兔赛跑”引起的讨论1

1.2 教育测评的起源与可比性研究3

一、教育测评的起源及其测评思想研究3

二、教育测评的早期发展与可比性研究4

1.3 教育测评的发展6

一、心理测量的发展6

二、教育测量的发展6

三、教育评价的发展7

1.4 我国教育测评的发展10

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进测验量表10

二、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评价乡村小学教育质量10

三、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二个发展时期13

1.5 近代教育测评概论14

一、教育测量14

二、教育评价16

三、教育测评17

四、教育测评相关的概念18

五、教育评价目的及理论基础20

六、教育评价分类22

1.6 骡马赛跑与求解可比性难题的真实案例26

一、可比性难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26

二、解决评价可比性难题的三个真实案例27

三、解决评价可比性难题的思路和方法28

第2章 CTT经典测评理论对可比性求解30

2.1 教育测量基本假设30

一、心理素质的可测性假设30

二、测量误差及来源31

三、真分数及有关假设33

2.2 测量的信度35

一、信度概述35

二、信度分类与估计37

三、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43

2.3 测量的效度46

一、效度概述46

二、效度分类与估计48

三、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55

2.4 经典测验理论求解可比性难题的方法57

一、测验分数的解释57

二、常模参考分数59

三、结果参考分数63

四、内容参考分数66

2.5 解决可比性难题的试题分析技术67

一、题目的难度67

二、题目的区分度70

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74

第3章 STT系统测评理论对可比性求解75

3.1 系统思想与系统方法75

一、系统思想方法75

二、一般系统方法77

三、系统工程方法78

3.2 比较的环境与关联分析方法79

一、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80

二、影响空间和关联分析80

三、关联分析四公理81

四、数据预处理82

五、关联系数84

六、关联度与关联序84

3.3 高中生素质教育关联分析实践185

一、人体是个复杂系统,学生素质的分类非唯85

二、学生素质的关联分析86

三、结论与建议89

3.4 我国图书发行量关联分析实践290

一、我国图书发行量关联分析90

二、对关联分析六项环境因素说明93

3.5 浦东新区多元综合评价案例实践395

一、浦东新区计算机教育任务96

二、多目标局势决策97

三、浦东新区计算机教育效益的多元综合评价98

3.6 动态过程评价与微分方程建模实践4102

一、浦东新区中学生体形变化年段和性别比较103

二、中学生发育过程体形变化动态建模109

三、结论与建议110

第4章 教育过程评价分析112

4.1 教育过程评价的目的意义112

一、政府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文件112

二、教育系统推行过程评价的目的意义113

4.2 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现状114

一、国内研究刚刚起步114

二、国外研究提出成长记录袋评价115

4.3 教学过程评价的主要概念117

一、教学过程评价的释义界定118

二、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难度119

三、亟待研究教学过程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119

4.4 教学过程评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0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20

二、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方法124

4.5 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126

一、教学过程的产生与演化分析126

二、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分析127

三、教学过程多信道表现与过程评价的诚信度分析128

四、过程、阶段与总结性评价的系统分析129

4.6 教学过程评价中量表的制定130

一、教育测量工具与量表制定的历史130

二、量表的制定步骤与要求131

三、多信道参考量表的编制思想132

4.7 教学过程评价中成长记录袋的应用133

第5章 教育过程评价中的数学模型134

5.1 系统建模方法分类134

一、机理建模135

二、数据建模135

三、数据建模时矩阵的三种常用运算136

5.2 教育系统常用数学模型138

一、教育系统数据预处理模型139

二、教育系统数据生成模型139

三、教育系统效果测度模型140

四、教育系统分析模型140

五、教育系统微分方程动态模型140

六、教育系统Verhulst动态发展模型141

七、教育系统决策模型141

八、教育系统回归分析模型141

5.3 浦东中学生近视率现状与动态建模实践5142

一、浦东新区中学生视力变化的年段和性别比较142

二、城郊与城区、普通与重点中学学生视力的比较144

三、中学生视力变化微分方程动态模型的建立145

四、结论与建议146

5.4 浦东高中教育效果Verhulst建模实践6147

一、学校教育系统分析147

二、浦东新区高中Verhulst教育效果建模149

三、浦东新区高中教育系统运行分析153

5.5 我国教育发展阶段建模和未来预测实践7154

一、素质教育时间边界的不确定性155

二、素质教育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156

三、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阶段模型的建立158

四、小结158

5.6 我国东西部教育区域发展建模实践8159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差距160

二、我国教育的补偿性发展和适应性发展161

三、我国教育发展的区域模型162

四、结论与建议167

5.7 复杂过程的五步建模思想实践9168

一、具体步骤168

二、浦东新区中学教学效果系统预测五步建模169

第6章 动态建模的数据生成与修复171

6.1 数据的影响空间及其映射171

一、影响空间与映射171

二、不确定系统中的映射175

6.2 动态建模中的数据空穴填空实践10177

一、我国图书发行量预测优化的数据空穴填空178

二、数据空穴填空的不同方式184

三、不同激励的数据处理185

6.3 动态建模中的数据生成技术186

一、数据生成的意义和方法186

二、累加生成189

三、均值生成190

四、光滑离散函数与级比生成191

五、关联生成195

6.4 动态建模中的大片数据修复实践11197

一、北京SARS数学建模中的大片数据修复197

二、大片数据修复技术203

6.5 试探法建模的真实案例204

一、费尔哈斯模型的来历204

二、试探法建立费尔哈斯模型的理论依据205

第7章 浦东数字化题库建设与教学诊断实践12206

7.1 数字化题库建设的研究意义与目的206

一、数字化题库建设的释义界定20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课题意义207

7.2 数字化题库建设的主要内容208

一、对题库技术质量、构成的要求208

二、题库的优化209

三、题库建设的工作流程210

四、命题系统结构与命题格式212

五、组卷质量与教学诊断213

六、数字化命题诊断系统中的数学模型214

7.3 完成数字化题库建设的条件分析214

一、课题组对提高浦东教育质量责任意识强烈215

二、课题组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与教科研经历215

三、有领导支持与专家指导215

7.4 数字化题库建设的研究步骤215

一、启动阶段(2002.2—2004.2)215

二、实施阶段(2004.2—2005.2)215

三、总结阶段(2005.2—2006.1)215

7.5 数字化题库建设的诊断思想215

一、全面与基本215

二、起点与发展217

三、教学诊断与水桶原理217

7.6 数字化题库诊断用数据库字段结构218

一、诊断用题库字段结构218

二、学校教学诊断数据库字段结构219

7.7 对数字化题库组卷质量的诊断220

一、试卷的测试目的221

二、试卷必须要保证效度222

三、试题的预定难度与区分度223

第8章 教育过程系统调节224

8.1 教育教学过程调节原理224

一、教育教学行为目标的确定224

二、教育教学过程反馈225

三、教育教学过程调节225

四、教育教学过程调节内容226

五、教育教学的开环和闭环调节227

8.2 课堂教学的过程测评与调节228

一、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心理测量实践13228

二、课堂教学过程调节229

三、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231

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232

8.3 班级教育的过程测评与调节232

一、学校对班级的调节232

二、班主任对班级的调节233

三、班级教育调节的过程测评235

8.4 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调节实践实践14235

一、课堂教学效果即时反馈要思考的问题236

二、用问题测试模式进行目标反馈调节236

三、课堂教学提问的目标反馈调节教学案例237

8.5 浦东新区教学过程测评与调节实践15241

一、从学生成绩看教学过程演化241

二、从师资力量看教学现状245

三、从学生情感表现看教学现状247

四、从评价体系看教学现状247

五、从教研室听课数据看教学现状247

六、教学过程评价调节研究248

七、测评与调节对策研究249

8.6 浦东初中教学效果过程评价实践16249

一、各初中入学学生的智商差异应该不大249

二、浦东新区初中教学效果的时间动态分析250

三、76所初中教学效果的空间动态分析252

四、76所初中教学效果的分布曲线256

8.7 JY中学用距均值评价班级教学实践17257

一、社会对班级的评价258

二、用距均值升降对班级进行发展性过程评价258

三、用距均值升降对学科教学进行评价260

四、用“田忌赛马”策略来调节班级老师组合262

五、用距均值升降作为评价规则是创新263

第9章 教育过程预测与决策264

9.1 教育系统预测方法的选择264

一、选择预测模型,采集必要数据265

二、历史曲线拟合,趋势外推预测265

三、预测结果检验,误差修正说明265

9.2 线性与非线性回归266

一、线性回归实例266

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确定267

三、非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确定268

9.3 浦东新区高中教师需求预测实践18269

一、预测模型的建立269

二、2001年浦东新区高中教师需求预测270

三、小结271

9.4 用高三月考成绩预测高考成绩实践19271

一、过程评价不用成绩是一种错误观点271

二、否定高考似乎依据不足272

三、毕业班10次月考,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272

四、浦东某重点中学高三10次月考成绩272

五、用高三10次月考成绩预测高考成绩方法275

9.5 决策过程分析基础277

一、决策过程基本概念277

二、决策的效益理论280

三、常用的决策标准283

9.6 筹建计算机教育网层次决策分析实践20286

一、引 言286

二、层次决策287

三、浦东新区计算机教育网效益的层次决策287

9.7 中学设点布局的优化决策实践21293

一、就近入学边界划分时运输距离最小的决策优化294

二、学校规模适度与规模效应295

三、浦东新区高级中学的设点布局296

附 录298

附录1离散数据的信息,信息密度与导数298

一、信息298

二、离散数据的信息密度298

三、离散数据的导数299

附录2用分离变量法解Verhulst微分模型302

参考文献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