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胶粘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胶粘技术手册
  • 李子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 ISBN:750420625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9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1020页
  • 主题词:胶粘剂 胶粘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胶粘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概论2

第1章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的作用2

1.1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的基本含义2

1.1.1 胶粘剂2

1.1.2 粘接技术3

1.2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的重要作用3

1.2.1 特种连接材料和工艺3

1.2.2 不能替代的连接方法4

1.2.3 精细加工和组装的独特方法4

1.2.4 粘接修复、密封堵漏快捷高效4

1.2.5 功能多,用量少,效率高4

第2章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的发展进程5

2.1 远古时代的天然胶粘剂5

2.2 近代的合成胶粘剂5

2.3 改性天然胶粘剂11

3.2.2 固体表面的粗糙性13

3.2.1 固体表面的复杂性13

3.2.3 固体表面的多孔性13

3.1 粘接的一般过程13

3.2 固体表面的特征13

第3章 胶粘剂粘接的基本原理13

3.2.4 固体表面的高能性14

3.2.5 固体表面的吸附性14

3.2.6 固体表面的缺陷性14

3.3 粘接作用的形成14

3.3.1 湿润14

3.3.2 粘接力16

3.4 粘接理论16

3.4.1 机械理论16

3.4.2 吸附理论16

3.4.3 扩散理论16

3.4.8 酸碱理论17

3.4.7 配位键理论17

3.4.6 化学键理论17

3.4.4 静电理论17

3.4.5 弱边界层理论17

第4章 粘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8

4.1 粘接技术的特点18

4.2 粘接技术的应用18

4.2.1 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18

4.2.3 汽车工业方面的应用19

4.2.4 机械工业方面的应用19

4.2.2 电子/电器方面的应用19

4.2.5 建筑方面的应用20

4.2.6 轻工方面的应用20

4.2.7 医疗方面的应用21

4.2.8 日用生活方面的应用21

第5章 胶粘剂与粘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22

5.1 立足高新化22

5.2 注重环保化22

5.3.4 辐射固化技术23

5.3.3 生物工程技术23

5.3.5 可降解技术23

5.3 采用新技术23

5.3.2 纳米技术23

5.3.1 共混与复合技术23

5.3.6 清洁生产技术24

5.4 重视开拓市场24

5.5 加强国际合作24

第6章 粘接术语及其定义25

6.1 一般术语25

6.2 成分术语28

6.3 分类术语30

6.4 工艺术语33

6.5 接头与制品术语36

6.6 性能与测试术语36

1.1 胶粘剂的基本组成40

第2篇 胶粘剂40

第1章 胶粘剂的基本组成与分类40

1.2 胶粘剂的分类42

1.2.1 按照胶粘剂的主要粘料性质分类42

1.2.2 按照胶粘剂的物理形态分类42

1.2.3 按照胶粘剂固化方式分类43

1.2.4 按照胶粘剂的用途分类43

第2章 环氧树脂胶粘剂47

2.1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47

2.2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组成48

2.2.1 环氧树脂48

2.2.2 固化剂67

2.2.3 促进剂88

2.2.4 稀释剂90

2.2.5 增塑剂95

2.2.6 增韧剂96

2.2.7 填充剂97

2.2.8 偶联剂101

2.3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102

2.3.1 环氧树脂的反应活性102

2.3.2 环氧树脂的主要化学反应103

2.3.3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机理105

2.4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108

2.4.1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途径109

2.4.2 液体聚硫橡胶改性111

2.4.3 丁腈橡胶改性111

2.4.4 硅橡胶改性112

2.4.5 聚氨酯改性112

2.4.6 聚乙烯醇缩醛改性112

2.4.7 聚醚砜改性113

2.4.8 聚砜改性113

2.4.12 聚醚酰亚胺改性114

2.4.11 有机硅树脂改性114

2.4.10 酚醛树脂改性114

2.4.9 尼龙改性114

2.4.13 聚乙二醇改性115

2.4.14 氰酸酯树脂改性115

2.4.15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115

2.4.16 呋喃树脂改性116

2.5 环氧树脂乳液胶粘剂116

2.5.1 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116

2.5.2 环氧树脂乳液胶粘剂的性能与应用117

2.6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制117

2.6.1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117

2.6.2 配方设计的要点118

2.6.3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方121

2.6.4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制方法148

2.7 环氧树脂胶粘剂使用注意事项150

3.2 酚醛树脂合成的基本原理152

3.1 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152

第3章 酚醛树脂胶粘剂152

3.2.1 碱性催化剂的反应153

3.2.2 酸性催化剂的反应154

3.2.3 苯酚与甲醛反应产物与转变155

3.3 酚醛树脂的制备155

3.3.1 酚醛树脂制备的影响因素155

3.3.2 制备前的准备工作和原料用量计算157

3.3.3 钡酚醛树脂的制备157

3.3.4 醇溶性酚醛树脂的制备158

3.3.5 室温固化醇溶酚醛树脂的制备159

3.3.6 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制备160

3.3.7 聚乙烯醇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161

3.3.8 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162

3.3.9 尿素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162

3.3.10 酚醛树脂的质量指标163

3.4.3 碱固化164

3.4.2 酸固化164

3.4 酚醛树脂的固化机理164

3.4.1 热固化164

3.5 未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165

3.5.1 醇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165

3.5.2 钡酚醛树脂胶粘剂166

3.5.3 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166

3.6 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167

3.6.1 酚醛-缩醛型胶粘剂167

3.6.2 酚醛-丁腈型胶粘剂170

3.6.3 酚醛-羧基丁腈型胶粘剂178

3.6.4 酚醛-环氧型胶粘剂179

3.6.5 酚醛-尼龙型胶粘剂180

3.6.6 酚醛-有机硅型胶粘剂180

3.6.7 酚醛-氟橡胶型胶粘剂181

3.7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粘剂182

3.8 酚醛树脂胶粘剂使用的注意事项184

4.1.1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185

4.1 聚氨酯的化学原理185

第4章 聚氨酯胶粘剂185

4.1.2 异氰酸酯的溶解渗透性187

4.1.3 形成氢键增大粘合力187

4.1.4 聚氨酯结构对性能的影响188

4.2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188

4.2.1 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胶粘剂188

4.2.2 硫化磷酸三(4-异氰酸酯基苯酯)胶粘剂190

4.2.3 四异氰酸酯胶粘剂191

4.2.4 芳烃多异氰酸酯胶粘剂191

4.2.5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胶粘剂191

4.2.6 TDI-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192

4.2.7 缩二脲多异氰酸酯193

4.2.8 多异氰酸酯三聚体193

4.2.9 TDI-HDI混合三聚体194

4.3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194

4.3.2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195

4.3.1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195

4.3.3 结构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198

4.3.4 纸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199

4.3.5 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200

4.3.6 聚氨酯植绒胶粘剂202

4.3.7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国产牌号203

4.4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204

4.4.1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204

4.4.2 热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206

4.4.3 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206

4.4.4 射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208

4.5 热塑性弹性体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209

4.5.1 聚氨酯弹性体胶粒209

4.5.2 聚氨酯弹性体的溶剂210

4.5.3 聚氨酯热弹体胶粘剂的配制与改性210

4.5.4 鞋用聚氨酯胶粘剂211

4.6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212

4.5.5 热塑性弹性体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品种212

4.6.1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213

4.6.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213

4.6.3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213

4.6.4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215

4.6.5 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途径215

4.6.6 水性乙希基聚氨酯胶粘剂217

4.6.7 异氰酸酯乳液胶粘剂219

4.7 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220

4.7.1 反应原理220

4.7.2 制备方法220

4.7.3 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因素221

4.7.4 性能指标221

5.2.1 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合成原理223

5.2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223

5.1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特点223

第5章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223

5.2.2 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工艺224

5.2.3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配制227

5.2.4 α-氰基丙烯酸酯瞬间胶粘剂标准227

5.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229

5.4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性能230

5.5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231

5.5.1 改善耐热性231

5.5.2 改进耐水性233

5.5.3 降低脆性增加韧性233

5.5.4 改善填隙性和触变性235

5.5.5 改进固化性能235

5.6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用途和使用方法236

5.6.1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用途236

5.5.7 减低刺激性和白化性236

5.5.6 改善储存稳定性236

5.6.2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使用方法237

5.7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品种239

第6章 厌氧胶粘剂241

6.1 厌氧胶的特点与应用241

6.1.1 厌氧胶的基本特点241

6.1.2 厌氧胶的应用241

6.2 厌氧胶的组成242

6.3 厌氧胶的固化252

6.4 厌氧胶的使用工艺253

6.4.1 表面处理254

6.4.2 涂胶254

6.4.3 装配254

6.4.4 固化254

6.4.5 清理254

6.4.6 注意事项254

6.5.2 美国军用技术标准255

6.5 厌氧胶的技术标准255

6.5.1 国内外厌氧胶标准255

6.5.3 乐泰产品与美国军标对照257

6.6 厌氧胶的品种258

第7章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266

7.1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266

7.2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组成与制备267

7.2.1 组成267

7.2.2 第1代丙烯酸酯胶粘剂(FGA)268

7.2.3 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269

7.2.4 第3代丙烯酸酯胶粘剂(TGA)271

7.2.5 快固需氧丙烯酸酯胶粘剂(AA)272

7.3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固化272

7.4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性能与使用273

7.4.1 性能273

7.4.2 使用275

7.5.1 臭味与毒性276

7.5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改进276

7.5.2 耐热性277

7.5.3 固化速度277

7.5.4 耐水性和耐老化性278

7.5.5 储存稳定性278

7.5.6 低能表面的粘接性279

7.6 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品种279

第8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284

8.1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284

8.2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组成284

8.2.1 不饱和聚酯树脂284

8.2.2 引发剂290

8.2.3 促进剂291

8.2.8 光稳定剂292

8.2.7 触变剂292

8.2.5 填料292

8.2.6 偶联剂292

8.2.4 阻燃剂292

8.2.9 消泡剂293

8.3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固化293

8.3.1 固化体系293

8.3.2 固化过程294

8.4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改性294

8.4.1 降低挥发性294

8.4.2 减小收缩性295

8.4.3 提高强韧性295

8.4.4 提高耐水性295

8.4.5 增加阻燃性295

8.5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品种295

9.2 脲醛树脂合成的基本原理298

9.1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298

第9章 脲醛树脂胶粘剂298

9.3 脲醛树脂的制备299

9.3.1 原材料对质量的影响299

9.3.2 反应物摩尔比对性能的影响301

9.3.3 反应介质pH值对性能的影响302

9.3.4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性能的影响302

9.3.5 加料方式对性能的影响302

9.3.6 制备方法303

9.4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调配307

9.4.1 固化剂307

9.4.2 助剂308

9.4.3 调配工艺308

9.5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309

9.6.1 提高初粘性310

9.6.2 改进耐水性310

9.6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改性310

9.6.3 改善脆性311

9.6.4 减小收缩性311

9.6.5 提高粘接强度312

9.6.6 降低游离甲醛含量312

9.6.7 增加稳定性312

9.7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品种313

第10章 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315

10.1 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315

10.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机理315

10.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317

10.3.1 影响树脂质量的因素317

10.3.2 配方与工艺318

10.4 三聚氰胺甲醛浸渍树脂质量指标321

11.1 氰酸酯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322

第11章 氰酸酯胶粘剂322

11.2 氰酸酯树脂的制备323

11.2.1 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原理323

11.2.2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324

11.3 氰酸酯树脂的固化324

11.3.1 固化反应机理325

11.3.2 催化剂对固化反应的影响325

11.4.1 氰酸酯树脂单体的性能328

11.4.2 氰酸酯树脂预聚体的性能328

11.4 氰酸酯树脂的性能328

11.3.3 固化程度对性能的影响328

11.4.3 氰酸酯树脂固化物的性能329

11.5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332

11.5.1 热塑性树脂增韧氰酸酯树脂332

11.5.2 橡胶增韧氰酸酯树脂333

11.6 氰酸酯胶粘剂的展望334

12.2 呋喃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5

12.2.1 糠醇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5

12.1 呋喃树脂胶粘剂的特点335

第12章 呋喃树脂胶粘剂335

12.2.2 糠醇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6

12.2.3 糠醛糠醇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6

12.2.4 糠酮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6

12.2.5 呋喃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337

12.2.6 呋喃树脂胶泥338

12.3 呋喃树脂胶粘剂的固化339

12.4 呋喃树脂胶粘剂的改性340

12.5 呋喃树脂胶粘剂的应用341

第13章 氯丁橡胶胶粘剂342

13.1 混配型氯丁橡胶胶粘剂342

13.1.1 特点342

13.1.2 组成343

13.1.3 配方设计349

13.1.4 氯丁橡胶胶粘剂的制备365

13.1.5 氯丁胶粘剂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367

13.1.6 混配型氯丁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371

13.2 接枝型氯丁胶粘剂376

13.2.1 特点377

13.2.2 组成377

13.2.3 制备378

13.2.4 品种与应用386

13.3 乳液型氯丁胶粘剂388

13.3.1 特点389

13.3.2 组成389

13.3.3 制备392

13.3.4 品种与应用394

13.4 液体氯丁橡胶胶粘剂395

13.4.1 液体氯丁橡胶的品种395

22.4.1 脲醛化对PVF的改性396

13.4.2 固化剂397

14.1.2 丁腈橡胶胶粘剂的组成398

14.1.1 丁腈橡胶胶粘剂的特点398

14.1 溶剂型丁腈橡胶胶粘剂398

第14章 丁腈橡胶胶粘剂398

14.1.3 溶剂型丁腈橡胶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401

14.2 乳液型丁腈橡胶胶粘剂405

14.2.1 丁腈胶乳405

14.2.2 羧基丁腈胶乳405

14.2.3 羧酸酯丁腈胶乳405

14.2.4 丁腈胶乳胶粘剂406

15.1.2 组成407

15.1 溶剂型丁苯橡胶胶粘剂407

15.1.1 特点407

第15章 丁苯橡胶胶粘剂407

15.1.3 品种与应用410

15.2 乳液型丁苯橡胶胶粘剂410

15.2.1 特点410

15.2.2 组成410

15.2.3 配方与应用413

16.2.1 丁基橡胶415

第16章 丁基橡胶胶粘剂415

16.2 丁基橡胶胶粘剂的组成415

16.1 丁基橡胶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415

16.2.2 硫化剂417

16.2.3 硫化促进剂417

16.2.4 增粘剂417

16.2.5 填充剂418

16.2.6 溶剂418

16.2.7 防老剂418

16.3 丁基橡胶胶粘剂的制备要点418

16.4 丁基橡胶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418

第17章 氯磺化聚乙烯胶粘剂422

17.1 氯磺化聚乙烯胶粘剂的组成422

17.2 氯磺化聚乙烯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425

18.2 氟橡胶胶粘剂的组成427

18.2.1 氟橡胶427

第18章 氟橡胶胶粘剂427

18.1 氟橡胶胶粘剂的特点427

18.2.2 硫化剂429

18.2.3 增粘剂429

18.2.4 吸酸剂429

18.2.5 填充剂429

18.2.6 溶剂429

18.3 氟橡胶胶粘剂制备工艺要点429

18.4 氟橡胶胶粘剂的性能与应用430

18.5 氟橡胶胶粘剂的品种430

第19章 SBS系列胶粘剂431

19.1 SBS系列胶粘剂的特点431

19.2 SBS胶粘剂的组成431

19.2.1 SBS弹性体431

19.2.2 增粘树脂434

19.2.5 增塑剂438

19.2.3 溶剂438

19.2.4 增强剂438

19.2.6 防老剂439

19.2.7 增稠剂439

19.2.8 填充剂439

19.2.9 表面活性剂439

19.3 SBS胶粘剂的种类439

19.3.1 快速强力胶439

19.3.5 聚烯烃胶粘剂440

19.3.6 SBS热熔胶440

19.3.3 鞋用胶粘剂440

19.3.4 复膜胶粘剂440

19.3.2 无毒万能胶440

19.3.7 SBS压敏胶441

19.3.8 SBS热熔压敏胶441

19.4 SBS胶粘剂的改性442

19.3.14 SBS乳液胶粘剂442

19.3.13 SBS蜜封腻子442

19.3.12 SBS阻燃胶粘剂442

19.3.9 SBS强力建筑胶442

19.3.11 SBS防水胶粘剂442

19.3.10 SBS喷涂胶粘剂442

19.4.1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443

19.4.2 SBS的氢化445

19.4.3 SBS环氧化446

19.4.4 磺化SBS胶粘剂447

19.4.5 交联改性448

19.5 SBS胶粘剂的制备448

19.5.1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448

19.5.2 胶粘剂制造的工艺要点449

19.6 SBS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449

19.7 SBS胶粘剂的展望451

第20章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452

20.1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特点452

20.2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452

20.2.1 基本原理452

20.2.2 主要原材料453

20.2.3 制备工艺455

20.2.4 影响因素458

20.3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改性460

20.3.1 共聚改性460

20.3.2 共混改性464

20.3.3 交联改性464

20.3.4 缩醛化改性466

20.3.5 无皂乳液聚合466

20.4 聚醋酸乙烯乳液的性能指标466

20.4.1 性能指标(HG/T2727-95)466

20.4.2 试验方法(GB11175-89)469

20.5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固化475

20.6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476

20.7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使用的注意事项477

21.2 VAE乳液胶粘剂的制备478

第21章 VAE乳液胶粘剂478

21.1 VAE乳液胶粘剂的特点478

21.3 VAE乳液的品种牌号480

21.4.VAE乳液胶粘剂的改性483

21.4.1 提高初粘性483

21.4.2 提高粘接强度484

21.4.3 提高耐水性484

21.4.4 提高固化速度484

21.4.5 提高粘度484

21.4.6 降低成本484

21.5 VAE乳液胶粘剂的品种与性能485

21.6 VAE乳液胶粘剂的应用487

第22章 聚乙烯醇缩甲醛水性胶粘剂488

22.1 特点488

22.2 合成原理488

22.2.1 化学反应过程488

22.2.2 缩醛度489

22.3 制备490

22.3.1 原材料490

22.3.2 工艺方法491

22.3.3 影响因素492

22.3.4 凝胶分水现象与解决方法493

22.3.5 典型实例494

22.3.6 质量指标496

22.4 改性496

22.4.2 聚丙烯酰胺对PVF的改性497

22.4.3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PVF的改性497

22.4.4 乙二醛对PVF的改性498

22.4.5 淀粉对PVF的改性498

22.4.6 VAE乳液对PVF的改性498

22.4.7 苯丙乳液对PVF的改性498

22.4.8 硅溶胶对PVF的改性498

22.5 应用499

22.4.9 提高初粘性499

22.4.10 降低毒害性499

第23章 热熔胶粘剂501

23.1 热熔胶的特点与应用501

23.2 热熔胶的组成与分类501

23.2.1 热塑性聚合物502

23.2.2 增粘剂504

23.2.3 增塑剂505

23.2.4 粘度调节剂505

23.2.5 抗氧剂505

23.2.6 填料505

23.2.7 热熔胶的分类505

23.3 热熔胶的品种506

23.3.1 EVA热熔胶506

23.3.2 EVAL热熔胶508

23.3.3 聚酰胺热熔胶508

23.3.4 聚酯热熔胶510

23.3.5 聚酯酰胺热熔胶513

23.3.6 聚氨酯热熔胶513

23.3.7 SDS类热熔胶515

23.3.8 聚烯烃热熔胶515

23.3.9 聚乙烯醇热熔胶516

23.3.10 可固化热熔胶516

23.3.11 阻燃性热熔胶517

23.3.12 导电热熔胶517

23.4 热熔胶的制备方法517

23.5 热熔胶的性能指标与试验方法517

第24章 压每胶粘剂519

24.1 压敏胶的发展519

24.2 压敏胶及其制品的特点与应用520

24.3 压敏胶粘剂的种类和组成520

24.4 压敏胶粘剂的基本性能521

24.5 压敏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因素522

24.6.1 橡胶型压敏胶的组成与配合523

24.6 橡胶型压敏胶粘剂523

24.6.2 溶剂型橡胶压敏胶粘剂526

24.6.3 交联型橡胶压敏胶粘剂530

24.6.4 接枝型橡胶压敏胶粘剂532

24.6.5 乳液型橡胶压敏胶粘剂533

24.6.6 压延型橡胶压敏胶粘剂534

24.7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35

24.7.1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构成535

24.7.2 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交联538

24.7.3 增粘树脂及其他添加剂的影响538

24.7.4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39

24.7.5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41

24.7.6 热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46

24.7.7 水溶胶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46

24.7.9 辐射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47

24.7.8 微球再剥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547

24.8 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粘剂548

24.8.1 组成与配合549

24.8.2 溶剂型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粘剂553

24.8.3 热熔型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粘剂555

24.9 有机硅压敏胶粘剂558

24.10 可固化压敏胶粘剂561

24.11 底涂剂和隔离剂563

第25章 耐高温有机胶粘剂565

25.1 耐高温有机胶粘剂配制的基本原则565

25.2 聚酰亚胺胶粘剂565

25.2.1 缩聚型(热塑性)聚酰亚胺566

25.2.2 加聚型(热固性)聚酰亚胺568

25.2.3 双马来酰亚胺569

25.2.4 改性聚酰亚胺胶粘剂569

25.2.5 聚酰亚胺胶粘剂的品种和性能570

25.3 聚苯并咪唑胶粘剂571

25.3.1 全芳族聚苯并咪唑胶粘剂572

25.3.2 脂肪族-芳族聚苯并咪唑胶粘剂573

25.3.3国产品种573

25.4 聚喹恶啉和聚苯基喹恶啉胶粘剂574

25.5 聚苯硫醚胶粘剂576

25.6 聚芳醚胶粘剂576

25.7 氰酸酯胶粘剂577

25.8 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577

25.8.1 提高环氧树脂胶粘剂耐热性的途径577

25.8.2 耐高温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品种579

25.9 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580

25.9.1 提高酚醛树脂耐热性的途径580

25.9.2 酚醛树脂耐高温胶粘剂的品种582

25.10 有机硅耐高温胶粘剂583

25.10.1 有机硅树脂583

25.10.3 耐高温有机硅胶粘剂的品种584

25.10.2 硅橡胶粘剂584

第26章 密封胶粘剂587

26.1 聚硫密封胶587

26.1.1 液体聚硫橡胶588

26.1.2 液体聚硫橡胶的反应588

26.1.3 聚硫密封胶的组成与品种589

26.1.4 聚硫密封胶的特点和应用594

26.2 有机硅密封胶594

26.2.1 组成594

26.2.2 类型596

26.2.3 品种与应用597

26.3 聚氨酯密封胶601

26.3.1 特点与应用601

26.3.2 组成602

26.3.3 类型与性能602

26.3.4 品种606

26.4 环氧树脂密封胶607

26.5 丁基橡胶密封胶609

26.6 氯丁橡胶密封胶610

26.6.1 组成610

26.6.2 配方611

26.6.3 品种与应用611

26.7 丁腈橡胶密封胶612

26.8 丙烯酸酯密封胶613

26.9 尼龙密封胶614

26.10 乙烯基树脂密封胶614

26.11 氯磺化聚乙烯密封胶615

26.12 聚异丁烯密封胶615

26.13 聚酯密封胶616

26.14 氟橡胶密封胶616

26.15 天然油脂密封胶617

26.16 无机密封胶617

27.1 有机胶粘剂的阻燃问题618

第27章 阻燃型有机胶粘剂618

27.2 阻燃有机胶粘剂的组成619

27.2.1 阻燃性树脂和橡胶619

27.2.2 阻燃固化剂623

27.2.3 阻燃增塑剂623

27.2.4 阻燃稀释剂624

27.2.5 阻燃填充剂625

27.2.6 阻燃偶联剂630

27.2.7 阻燃溶剂630

27.3 阻燃胶粘剂的品种与应用631

27.4 阻燃胶粘剂阻燃性的评价634

27.4.1 氧指数法634

27.4.2 UL94燃烧性试验法634

第28章 特种胶粘剂636

28.1 耐超低温胶粘剂636

28.2 导电胶粘剂636

28.3 导热胶粘剂644

28.4 导磁胶粘剂646

28.5 点焊胶粘剂647

28.6 应变胶粘剂650

28.7 光敏胶粘剂653

28.8 水下胶粘剂655

28.9 医用胶粘剂657

28.10 发泡胶粘剂659

第29章 天然胶粘剂661

29.1 植物胶粘剂661

29.1.1 淀粉胶粘剂661

29.1.2 豆胶663

29.1.3 阿拉伯树胶663

29.1.4 桃胶663

29.1.5 冷杉胶663

29.1.9 田菁胶664

29.1.10 黄原胶664

29.1.7 天然胶乳664

29.1.8 海藻酸钠664

29.1.6 松香664

29.1.11 琼胶665

29.1.12 卡拉胶665

29.1.13 壳聚糖胶665

29.1.14 罗望子胶665

29.1.15 刺梧桐胶665

29.2 动物胶粘剂665

29.1.1 骨胶与明胶666

29.2.2 皮胶666

29.2.3 鱼鳔胶粘剂666

29.2.4 酪朊胶粘剂667

29.2.5 血朊胶粘剂667

29.2.6 鱼胶667

29.3 矿物胶粘剂668

29.3.1 沥青胶粘剂668

29.2.7 虫胶668

29.3.2 地蜡胶粘剂669

29.3.3 硫黄胶粘剂669

29.3.4 辉绿岩胶粘剂669

29.4 改性天然胶粘剂670

29.4.1 淀粉的改性670

29.4.2 纤维素的改性670

29.4.3 松香的改性670

29.4.4 天然橡胶的改性671

29.5 天然胶粘剂的品种671

第30章 无机胶粘剂673

30.1 无机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673

30.2 氧化铜无机胶粘剂673

30.2.1 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的配制673

30.2.2 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的粘接工艺674

30.2.3 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的粘接机理674

30.2.4 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675

30.2.5 氧化铜无机胶的使用注意事项677

30.2.6 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的品种677

30.3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678

30.3.1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种类与特点678

30.3.2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配制与粘接工艺679

30.3.3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固化机理681

30.3.4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品种681

30.4 硫酸盐胶粘剂682

30.5 陶瓷胶粘剂682

30.6 其他无机胶粘剂683

30.6.1 氧镁水泥683

30.6.2 铝酸盐水泥683

30.6.3 铁胶泥683

30.6.4 氧化锌胶泥683

30.6.5 牙科胶粘剂683

30.6.7 锰胶泥684

30.6.6 氧化锌胶粘剂684

31.1 聚合物结构因素的影响685

31.1.1 分子结构685

第31章 胶粘剂的性能与构成的关系685

31.1.2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686

31.1.3 极性687

31.1.4 结晶性688

31.1.5 柔顺性688

31.1.6 交联度688

31.2 性能与组成的关系689

31.2.1 粘接强度689

31.2.2 耐热性691

31.2.3 耐寒性691

31.2.4 耐溶剂性691

31.2.5 耐酸碱性692

31.2.6 耐水性692

31.2.8 耐老化性693

31.2.7 耐磨性693

31.3 改善胶粘剂性能的途径695

31.3.1 粘接强度695

31.3.2 耐热性695

31.3.3 耐寒性695

31.3.4 耐溶剂性696

31.3.5 耐酸碱性696

31.3.6 阻燃性696

31.3.7 耐水性696

31.3.8 耐老化性696

第32章 胶粘剂的鉴别方法697

32.1 燃烧法697

32.2.7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698

32.2.6 橡胶型胶粘剂698

32.2.5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698

32.2.4 脲醛树脂胶粘剂698

32.2.2 环氧树脂胶粘剂698

32.2.1 酚醛树脂胶粘剂698

32.2 化学显色法698

32.2.3 聚氨酯胶粘剂698

32.2.8 聚乙烯醇胶粘剂699

32.2.9 聚苯乙烯胶粘剂699

32.2.10 聚氯乙烯胶粘剂699

32.2.11 硝酸纤维素胶粘剂699

32.2.12 羧甲基纤维素胶粘剂699

第33章 胶粘剂的包装与储存700

33.1 胶粘剂的包装700

33.2 胶粘剂的储存700

33.3 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的有关规定(GB/T2944)701

34.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703

34.1.2 有毒的固化剂和增塑剂703

第34章 胶粘剂的环保问题与对策703

34.1 胶粘剂的环保问题703

34.1.3 有毒害的填料704

34.1.4 有毒有害的助剂704

34.2 胶粘剂中的污染物与危害704

34.2.1 环氧树脂胶粘剂704

34.2.2 酚醛树脂胶粘剂704

34.2.7 改性丙烯酸酯快固结构胶粘剂705

34.2.9 氯丁橡胶胶粘剂705

34.2.8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705

34.2.5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705

34.2.6 厌氧胶粘剂705

34.2.4 聚氨酯胶粘剂705

34.2.3 脲醛树脂胶粘剂705

34.2.10 4115建筑胶706

34.2.11 107胶706

34.2.12 溶剂型压敏胶706

34.2.13 溶剂型纸塑复合胶706

34.3.2 发展环保型胶粘剂707

34.3.1 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环保意识707

34.2.14 PVC塑溶胶707

34.2.15 耐高温胶粘剂707

34.3 解决胶粘剂环保问题的途径707

34.3.3 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新工艺709

第3篇 粘接技术710

第1章 粘接方案的确定710

1.1 大胆采用粘接方案710

1.2 确定粘接部位711

1.3 组合粘接技术711

1.4 混合连接方式712

1.4.1 粘接-铆接712

1.4.2 粘接-螺接712

1.4.3 粘接-焊接712

1.5 复合连接方式712

第2章 胶粘剂的选用713

2.1 胶粘剂选用的意义713

2.2.1 熟悉胶粘剂的性能714

2.2 如何选用胶粘剂714

2.2.2 认清被粘物的性质716

2.2.3 考虑胶粘剂对被粘物的湿润性719

2.2.4明确粘接的用途与目的719

2.2.5 不可忽视使用的条件因素719

2.2.6 慎重考虑工艺实施的可能性722

2.2.7 兼顾经济性723

2.2.8 特别注意来源难易723

2.2.9 减少毒害,保护环境723

2.3 胶粘剂选用的注意事项723

第3章 粘接接头的设计724

3.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724

3.2 接头形式的选择原则725

3.3.3 搭接726

3.3.2 斜接726

3.3.1 对接726

3.3 粘接接头的类型726

3.3.4 套接728

3.3.5 嵌接728

3.3.6 角接728

3.3.7 T接728

3.4 常用接头的分析与评价728

第4章 粘接的工艺方法732

4.1 表面处理732

4.1.1 表现处理的意义732

4.1.2 表现处理的目的733

4.1.3 表现处理的方法733

4.2.4 自行配制742

4.2.3 混合调配742

4.2.2 组分调整742

4.2.1 温度平衡742

4.2 胶粘剂的准备742

4.3 涂胶与晾置743

4.3.1 涂胶743

4.3.2 晾置744

4.4 叠合745

4.5 清理与防粘连745

4.6 固化746

4.6.1 固化的一般概念746

4.6.2 固化方式747

4.6.3 固化条件747

4.9 拆胶方法750

4.8 整修750

4.7.4 试压法750

4.7.5 测量法750

4.7.3 溶剂法750

4.7.2 敲击法750

4.7.1 目测法750

4.7 检验750

第5章 粘接的强化措施752

5.1 机械加固752

5.1.1 金属扣合与波浪键752

5.1.4 镶块与嵌入燕尾槽753

5.1.3 嵌入销钉、螺钉、金属套753

5.1.2 钢板加固753

5.1.5 点焊加固754

5.1.6 构织铁丝网754

5.2 粘贴玻璃布增强754

5.3 防止剥离755

5.4 防止分层756

5.5 改变接头的几何形状756

5.6.4 界面上气泡和夹入空气757

5.6.3 胶层吸收水分而发生溶胀757

5.6 消除内应力757

5.6.2 胶层与被粘物热膨胀系数的差异757

5.6.1 胶粘剂固化时的体积收缩757

5.7 表面进行化学处理758

5.8 偶联剂处理758

5.9 加热固化758

5.10 缠绕纤维增强758

第6章 粘接质量的控制759

6.1 粘接质量的影响因素759

6.1.1 胶粘剂的影响759

6.1.2 粘接工艺的影响760

6.1.3 接头设计的影响763

6.1.4 质量管理的影响763

6.2.5 粘接部件的控制764

6.2.3 操作环境的控制764

6.2.4 设备仪器的控制764

6.2.1 胶粘剂的控制764

6.2 质量控制的内容764

6.2.2 粘接工艺的控制764

6.3 粘接的质量缺陷及处理765

6.4 确保粘接质量的要点766

第7章 粘接的耐久性768

7.1 影响粘接耐久性的因素768

7.1.1 胶粘剂性能对耐久性的影响768

7.1.2 环境因素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770

7.1.3 被粘物种类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771

7.1.4 表面处理方法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772

7.1.5 粘接工艺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773

7.1.6 应力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773

7.2.1 提高胶粘剂的耐水性774

7.2.2 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774

7.2 提高粘接耐久性的途径774

7.2.3 加入防老剂775

7.2.4 使用偶联剂775

7.2.5 提高交联程度776

7.2.6 消除内应力776

7.2.7 化学处理776

7.2.8 高温固化777

7.2.9 涂防护漆777

8.2 快速粘堵用的胶粘剂778

第8章 不停工粘接堵漏技术778

8.1 不停工粘接堵漏的意义778

8.3 粘接堵漏的实施方法779

8.3.1 止漏粘接法779

8.3.2 T型螺栓紧固法779

8.4.4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780

8.4.3 选择合适的胶粘剂和密封剂780

8.4.1 准备好专用工具和助件780

8.4.2 认真进行表面处理780

8.3.4 磁力压固法780

8.3.3 引流粘堵法780

8.4 快速粘堵应注意的问题780

第9章 胶粘剂的毒性与防护781

9.1 毒性与中毒的一般知识781

9.1.1 毒性781

9.1.2 中毒781

9.1.3 毒物进入途径782

9.2 各种胶粘剂的毒性782

9.2.1环氧树脂胶粘剂782

9.2.2 酚醛树脂胶粘剂783

9.2.3 聚氨酯胶粘剂784

9.2.4 氯丁橡胶胶粘剂784

9.2.7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785

9.2.8 溶剂型胶粘剂785

9.2.5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785

9.2.6 快固丙烯酸酯胶粘剂785

9.3 预防与解救措施786

10.1.2 配料788

10.1.4 清洗788

10.1.3 混合788

10.1.5 专用设备的应用形式788

10.1.1 供料788

10.1 计量与混合设备788

第10章 粘接用的设备和工具788

10.1.6 计量与混合设备简介789

10.2 涂胶设备789

10.2.1 RMF系列热熔胶机789

10.2.2 三轴滑台自动点胶机789

10.2.3 HRT800型热熔胶涂布机789

10.2.4 BTL热熔胶涂布机789

10.2.5 AMI-多功能涂布机789

10.2.6 胶粘带涂布机789

10.2.8 多功能全自动涂布机790

10.2.9 TH系列多功能涂布机790

10.2.7 TMR高速热熔胶预涂膜涂布机790

第11章 基础材料的粘接791

11.1 金属的粘接791

11.1.1 金属粘接用的胶粘剂791

11.1.2 钢铁的粘接792

11.1.3 不锈钢的粘接794

11.1.4 铝及其合金的粘接794

11.1.5 铜及其合金的粘接796

11.1.6 钛及其合金的粘接796

11.1.7 镁及其合金的粘接797

11.1.8 锌及其镀锌制品的粘接797

11.1.9 铬及其镀铬制品的粘接798

11.1.10 其他金属的粘接798

11.2 塑料的粘接800

11.2.1 塑料的品类与特征800

11.2.2 塑料制品的简易鉴别801

11.2.3 塑料粘接的一般方法805

11.2.4 常用塑料的粘接809

11.2.5 塑料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20

11.3 橡胶的粘接823

11.3.1 橡胶的种类823

11.3.2 橡胶制品的简易鉴别824

11.3.3 常用橡胶的粘接826

11.3.4 橡胶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31

11.4 木材的粘接833

11.4.1 木材的性质与种类834

11.4.2 木材的粘接834

11.4.3 木材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35

11.5 织物的粘接836

11.5.1 织物的种类与性质836

11.5.2 各类织物的鉴别837

11.5.4 织物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38

11.5.3 织物的粘接838

11.6 玻璃的粘接839

11.6.1 玻璃的种类与性质839

11.6.2 玻璃的表面处理840

11.6.3 粘接玻璃用的胶粘剂840

11.6.4 玻璃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41

11.7 陶瓷的粘接841

11.7.1 陶瓷的粘接841

11.8.1 混凝土的表面特征与处理842

11.7.2 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42

11.8 混凝土的粘接842

11.8.2 粘接所用的胶粘剂843

11.8.3 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43

11.9 复合材料的粘接843

11.9.1 复合材料的种类843

11.9.2 复合材料的粘接844

11.10.1 人造革及合成革的性质845

11.9.3 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45

11.10 人造革及合成革的粘接845

11.10.2 人造革及合成革的粘接846

11.10.3 人造革或合成革与其他材料的粘接848

第12章 粘接应用实例849

12.1 设备壳体破裂的粘接修复849

12.2 机械磨损件的粘涂尺寸恢复849

12.3 摇臂钻床立柱拉伤的修复850

12.4 机床导轨贴塑850

12.5 粘接快速修复小型铸件850

12.6 铸件微孔的涂补851

12.7 暖气片的粘接修补851

12.8 汽车缸体内漏的粘堵851

12.8.1 油道与水道间裂纹的粘堵851

12.8.2 水道与气缸间微孔的粘堵851

12.10 汽车及拖拉机油箱和水箱的堵漏852

12.11 刹车片的粘接852

12.9 汽车和拖拉机缸体的裂缝修复852

12.12 轮胎的粘补853

12.13 大型变压器的粘接堵漏853

12.14 搅拌轴的粘接854

12.15 玻璃钢容器破裂的粘接修复854

12.16 搪玻璃反应釜的粘接修复854

12.17 石油储罐和管路的堵漏855

12.18 输送带的粘接855

12.19 煤气柜的不停车粘补856

12.20 酸性水管的不停工堵漏856

12.21 自来水管渗漏的快速粘补856

12.22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热熔粘接857

12.23 聚苯板与木板的粘接857

12.24 苫布的粘接修补857

12.26 塑料玩具的胶修858

12.27 标牌的粘接858

12.25 塑料盆和塑料桶的粘补858

12.28 家用电器的粘接修复859

12.29 电冰箱冷冻室壁泄漏的粘接修复859

12.30 各种鞋类的粘接修理859

12.31 搪瓷和铝制品的粘修860

12.32 日用陶瓷器皿的粘接860

12.33 眼镜的粘接修复860

1.2 密度862

1.2.1 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862

第1章 胶粘剂的理化性能与检验方法862

1.1 外观862

第4篇 胶粘剂与粘接的性能检测862

1.2.2 简易法863

1.3 固体含量864

1.4 粘度865

1.5 pH值867

1.6 适用期868

1.8 储存期869

1.7 硬化速度869

1.9 热熔胶软化点870

1.10 胶粘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873

第2章 粘接强度与测试方法876

2.1 粘接强度的基本概念876

2.1.1 粘接强度876

2.1.2 粘接接头的受力形式876

2.1.3 粘接强度的分类877

2.2 粘接的破坏类型881

2.3 粘接强度的影响因素882

2.4 粘接强度的测试方法885

2.4.1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885

2.4.2 拉伸强度的测定方法888

2.4.3 劈裂强度的测定方法889

2.4.4剥离强度的测定方法891

2.4.5 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的测定900

2.4.6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的测试方法903

2.4.7 压敏胶粘带持粘性的测试方法905

2.4.8 无机胶粘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07

2.4.9 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09

2.5 无损检测方法912

2.5.1 超声波技术912

2.5.2 声技术913

2.5.3 应力波913

2.5.4 便携式全息干涉测试系统913

2.5.5 热成像技术913

2.5.6 涡流法913

2.5.7 关于粘接强度的检测913

附录915

附录1 胶粘技术中常用英语缩写915

附录2 胶粘剂原材料主要生产与销售单位923

附录3 胶粘剂和密封剂国产主要品种简介945

主要参考文献9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