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与护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惠民,何靖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781033829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与护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4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4
第一节 阴阳学说4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5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6
第二节 五行学说7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9
第二章 藏象12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2
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12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12
第二节 脏腑13
一、五脏13
二、六腑21
三、奇恒之府24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24
第三节 气、血、津液、精、神28
一、气28
二、血31
三、津液32
四、精33
五、神33
六、气、血、津液、精、神的相互关系33
第三章 经络36
第一节 经络的概述36
一、经络的意义36
二、经络的组成36
三、经络的临床应用36
第二节 十二经脉38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38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相接规律及流注次序38
第三节 奇经八脉39
第四节 十五别络40
第四章 病因41
第一节 六淫42
一、风42
二、寒43
三、暑43
四、湿44
五、燥44
六、火44
第二节 疫疠45
第三节 七情45
第四节 饮食、劳逸46
一、饮食46
二、劳逸46
第五节 痰饮、瘀血47
一、痰饮47
二、瘀血47
第五章 诊法48
第一节 望诊48
一、望神48
二、望色49
三、望形态49
四、望五官50
五、望舌50
六、望皮肤54
七、望小儿指纹54
第二节 闻诊55
一、听声音55
二、嗅气味55
第三节 问诊56
一、问一般情况56
二、问起病及疾病的经过56
三、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56
四、问现在症状56
第四节 切诊60
一、脉诊60
二、按诊64
第六章 辨证66
第一节 八纲辨证66
一、表里66
二、寒热67
三、虚实69
四、阴阳70
第二节 脏腑辨证7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1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73
三、脾与胃病辨证74
四、肝与胆病辨证7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78
六、脏腑兼病辨证80
第三节 六经辨证83
一、太阳病证83
二、阳明病证84
三、少阳病证84
四、太阴病证84
五、少阴病证84
六、厥阴病证85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85
一、卫分证85
二、气分证86
三、营分证87
四、血分证87
第五节 三焦辨证88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89
第一节 治则89
一、预防为主89
二、治病求本89
三、正治反治89
四、扶正祛邪90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90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90
第二节 治法91
一、汗法91
二、吐法91
三、下法92
四、和法92
五、温法92
六、清法92
七、消法93
八、补法93
第二篇 中医护理94
第八章 中医护理发展概况94
第九章 中医基础护理97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97
一、环境安静97
二、空气新鲜97
三、病室温度、湿度97
四、病室光线的调节98
五、病室整洁98
六、病人个人卫生98
七、病人休息和运动98
第二节 病情观察99
一、病情观察的原则99
二、病情观察的要求99
三、病情观察的记录100
第三节 精神护理100
一、精神护理的原则101
二、精神护理的具体办法101
第四节 饮食护理102
一、饮食护理的原则102
二、饮食宜忌103
三、常见病证的饮食宜忌104
四、做好饮食护理工作105
五、介绍一些食物的治疗作用105
六、医院常用饮食106
第五节 服药护理111
一、内服药的剂型111
二、煎药法112
三、服药法112
四、服药后的观察及护理113
五、常用中药煎药时的某些特殊要求113
第六节 口腔护理114
一、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114
二、重危病人的口腔护理114
三、有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护理114
四、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114
第七节 褥疮护理115
一、褥疮的产生115
二、褥疮的预防护理116
第十章 辨证施护117
第一节 八纲辨证护理117
一、表里117
二、寒热117
三、虚实118
四、阴阳118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护理118
一、卫分证护理118
二、气分证护理118
三、营分证护理119
四、血分证护理119
第三节 脏腑辨证护理119
一、心系病的护理119
二、肺系病的护理119
三、脾系病的护理120
四、肝系病的护理120
五、肾系病的护理120
第十一章 危重病证护理121
第一节 高热护理121
第二节 昏迷护理123
第三节 痉厥护理126
第四节 血证护理128
第十二章 针刺疗法131
第一节 针法131
一、毫针的结构、规格和修藏131
二、针刺练习131
三、针刺前的准备132
四、毫针刺法134
五、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37
六、针刺的注意事项139
第二节 腧穴140
一、腧穴的分类140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140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41
第三节 十四经常用腧穴143
一、手太阴肺经143
二、手阳明大肠经144
三、足阳明胃经146
四、足太阴脾经150
五、手少阴心经152
六、手太阳小肠经153
七、足太阳膀胱经154
八、足少阴肾经159
九、手厥阴心包经162
十、手少阳三焦经163
十一、足少阳胆经165
十二、足厥阴肝经168
十三、督脉169
十四、任脉171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174
第五节 针法治疗的原则176
一、补虚与泻实176
二、清热与温寒176
三、治标与治本176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77
第六节 针法取穴规律和方法177
一、取穴规律177
二、配穴方法177
第十三章 其他疗法179
第一节 艾灸疗法179
一、艾灸疗法的特点和作用179
二、常用灸法179
三、灸法的适用范围和禁忌181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181
第二节 拔罐疗法182
一、火罐的种类182
二、拔罐的方法183
三、各种拔罐法的运用183
四、拔罐疗法的适用范围184
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184
第三节 推拿疗法185
一、推拿疗法的特点和作用185
二、常用推拿手法185
三、推拿疗法的适应范围190
四、推拿疗法的注意事项191
第四节 刮痧疗法192
一、刮痧疗法的特点和作用192
二、刮痧工具的选择192
三、刮痧的操作方法192
四、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193
五、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193
第十四章 部分常见病证针灸疗法及护理194
第一节 感冒194
第二节 头痛194
第三节 失眠195
第四节 哮喘195
第五节 呕吐196
第六节 胃脘痛197
第七节 泄泻197
第八节 中风198
第九节 中暑199
第十节 癃闭199
第十一节 遗精(附:阳痿)199
第十二节 痹证200
第十三节 耳鸣、耳聋201
第十四节 牙痛201
第十五节 痛经202
热门推荐
- 2050094.html
- 762496.html
- 963494.html
- 1965741.html
- 1220420.html
- 2877281.html
- 1819328.html
- 13067.html
- 2512270.html
- 828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4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9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8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6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1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3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2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