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
  • 安树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08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西部经济-优势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西部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广受关注2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

第三节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关注点4

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4

二、西部大开发必须有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4

三、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必须实现三个结合5

四、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5

五、构建多极增长的空间格局,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6

六、必须有相应的市场机制、科技投入和政府职能作保障6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8

第一节 西部地区发展成效与存在问题9

一、西部地区发展成效显著9

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1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应评价15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16

二、数据来源17

三、实证分析结果17

四、对结果的解释18

第三节 对外开放政策效应评价19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20

二、数据来源21

三、实证分析结果21

四、对结果的解释22

第四节 科技政策效应评价23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23

二、数据来源24

三、实证分析结果24

四、对结果的解释26

第五节 教育政策效应评价27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27

二、数据来源27

三、实证分析结果28

四、对结果的解释28

第六节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29

第七节 西部大开发政策需进一步调整30

一、金融中介与财政转移支付作用依然有限30

二、对外开放政策未能获得预期效果31

三、科技成果较少,且科技成果的市场化程度较低31

四、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不足,降低了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32

五、产业政策依然存在不足32

参考文献33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动34

第一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状况34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34

二、产业结构持续向高度化演进36

第二节 省级行政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变动分析36

一、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实际GDP的总体差异37

二、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格局差异38

三、高收入区域和低收入区域经济增长差异39

四、高收入区域与低收入区域经济发展稳态分析40

参考文献42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44

第一节 西部工业地位分析44

一、西部工业及工业各行业在全国的地位44

二、工业及工业各行业在西部经济中的地位47

第二节 西部工业空间结构演变轨迹及特征49

一、演变轨迹49

二、演变特征72

第三节 西部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78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78

二、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分析79

第四节 西部工业空间组织与引导82

一、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导向83

二、发展潜力较大的省(自治区)发展导向84

三、发展缓慢的省(自治区)发展导向85

参考文献87

第五章 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条件和意义88

第一节 优势88

一、资源优势88

二、要素成本优势90

三、科技优势91

四、产业优势91

第二节 劣势94

一、交通和区位因素94

二、环境问题突出95

三、基础设施薄弱95

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96

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96

第三节 机遇97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97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98

三、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98

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98

五、三大重点经济区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99

六、具备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100

第四节 挑战100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复杂性100

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对西部开发有所淡化101

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101

四、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有所下降103

第五节 加快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04

一、有利于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产业支撑104

二、有利于西部产业集群发展105

三、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05

四、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106

五、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106

参考文献106

第六章 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选择108

第一节 优势产业的含义、特征与选择108

一、优势产业的含义108

二、优势产业的特征109

三、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110

第二节 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112

一、特色产业112

二、特色经济114

三、特色优势产业114

第三节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115

一、定量分析115

二、定性分析118

三、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色优势产业的确定118

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确定119

参考文献122

第七章 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123

第一节 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竞争力总体分析123

一、生产要素123

二、需求条件125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126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126

五、机遇和政府作用127

第二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竞争力分析128

一、广西129

二、贵州131

三、内蒙古133

四、宁夏136

五、青海138

六、陕西139

七、四川142

八、西藏144

九、新疆146

十、重庆147

十一、甘肃149

十二、云南150

参考文献152

第八章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154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4

一、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劳动生产率偏低155

二、第二产业发展滞后,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155

三、第三产业层次偏低,“虚高度化”特征明显156

四、产业趋同现象严重158

五、“二重”的二元经济结构158

第二节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160

一、区域发展战略160

二、市场化进程162

三、科技进步163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65

一、加快推进工业化165

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166

三、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167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167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167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69

第五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174

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74

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176

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77

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178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80

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181

七、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182

参考文献184

第九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186

第一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186

一、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86

二、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186

三、有利于减缓就业压力187

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推进187

五、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187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188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188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193

第三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及障碍195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195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199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202

第四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原则204

一、总体思路204

二、基本原则204

第五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206

一、重点行业206

二、重点地区209

第六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211

一、模式选择211

二、实现机制212

第七节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对策214

一、进一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营造诚信和谐的发展环境214

二、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向重点行业和领域投资215

三、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215

四、积极参与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216

五、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引进217

六、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的作用217

参考文献217

第十章 西部地区衰退产业退出与特色优势产业培育219

第一节 区域衰退产业识别219

一、衰退产业的特征219

二、区域衰退产业识别模型的构建220

第二节 区域衰退产业退出战略及其影响力判别224

一、区域衰退产业退出战略224

二、区域衰退产业退出的影响判别226

第三节 区域衰退产业退出壁垒227

一、区域衰退产业退出的一般壁垒227

二、西部地区衰退产业退出壁垒的特殊性229

第四节 区域衰退产业退出与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基本原则、思路和对策230

一、基本原则230

二、总体思路231

三、对策232

第五节 案例研究:甘肃省衰退产业退出与特色优势产业培育236

一、当前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236

二、衰退产业的识别237

三、特色优势产业的确定238

四、衰退产业的退出战略选择241

五、衰退产业的退出战略及优势产业培育思路243

参考文献244

第十一章 发展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246

第一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性246

第二节 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247

一、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247

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250

三、能源开发及高载能产业257

四、重大装备制造业274

第三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79

一、高新技术产业280

二、新能源产业285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90

一、西部拥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290

二、西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292

三、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行业292

四、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293

五、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296

参考文献297

第十二章 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地区布局300

第一节 特色优势产业布局的现状与问题300

一、现状300

二、存在的问题304

第二节 特色优势产业地区布局的总体框架307

一、总体思路307

二、布局原则307

三、逐步形成两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区310

第三节 重点经济区范围的确定、发展方向和特色优势产业311

一、重点经济区的确定311

二、成渝经济区313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321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332

五、呼包银经济区341

六、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350

七、兰西格经济区354

第四节 省会经济区范围的确定、发展方向和特色优势产业364

一、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确定的一般依据364

二、贵阳经济区364

三、昆明经济区367

四、拉萨经济区370

参考文献372

第十三章 加快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375

第一节 尽快制定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规划375

第二节 引导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区375

一、对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376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76

三、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377

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377

第三节 重点建设三个层次的重点经济区378

一、进一步推进国家级重点经济区的对内对外开放379

二、加快西部三大重点经济区的发展步伐379

三、设立西部特色优势产业投资基金380

第四节 切实推进东西共建产业园区381

一、鼓励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建立东西部“双赢”机制381

二、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381

三、提高产业配套能力382

四、促进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382

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园区企业发展融入流动资金383

第五节 加大国家对西部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383

一、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西部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383

二、建立西部开发专项资金384

第六节 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384

一、促使西部老工业基地落后生产力尽快退出384

二、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385

三、对国防工业采取“分类指导”的政策387

第七节 妥善解决资源开发与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矛盾388

一、正确认识矿产资源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388

二、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389

三、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照顾当地居民利益389

四、妥善解决水电开发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389

第八节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390

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体制创新390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91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391

第九节 支持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392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全面升级392

二、发挥财税金融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作用392

三、扶持西部地区的高新科技企业发展393

第十节 加强西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394

一、建立地质勘探工作新体制394

二、建立多元化的矿业投资机制,实行勘查开发一体化396

三、建设一批资源型经济开发区396

四、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396

参考文献397

附录 工业行业分类表398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