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
  • 王亚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4001·222
  • 出版时间:1957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增订版序言1

第一篇 导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研究上的两条战线1

第一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

一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经济构成1

前言页1

二 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及其关系近代买办官僚资本形成的若干特点3

日译本序言5

三 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在逐渐解体过程中的封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买办官僚资本形态8

初版序言12

四 中国四大家族的买办官僚资本是在内战及抗日战争过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14

第二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研究的三个阶段20

一 经济理论研究上的两条阵线20

二 第一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22

三 第二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26

四 第三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29

一 这种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35

第三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之科学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研究方法35

二 这种科学研究应依据的几种科学及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41

第二篇 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55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商品形态55

一 商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形态55

二 表识着中国社会的商品标本56

三 中国社会的商品的类型59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商品价值形态66

一 商品·价值·价值规律66

二 在价值律下显出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的不完备形态67

(1)中国社会商品价值的增殖过程68

(2)中国社会商品增殖价值的实现过程70

(3)中国社会商品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73

三 中国社会商品价值的一般特征75

第三篇 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79

第一章 关于货币的基本认识79

一 货币与商品的历史发展关系80

二 货币诸机能的演化过程81

三 不同社会的不同货币机能83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货币的特殊表象84

一 银本位制所表识的落后性84

二 币制的不统一与不确定86

三 货币的种类数量及其演变消长关系88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货币的诸机能89

一 当作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90

二 当作流通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91

三 当作贮藏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93

四 当作支付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95

五 当作“世界货币”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98

第四章 货币改革与特殊的货币运动倾向100

第四篇 中国社会的资本形态104

第一章 资本及有关资本发生发展的总概念104

一 相存并在的各种资本形态108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各种资本形态之质与量的考察108

二 由质到量的考察118

三 由量到质的再考察121

第三章 中国资本积累、集中、分散的总运动122

一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本运动的作用123

二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积累过程127

三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集中过程131

四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分散过程134

五 在资本运动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趋势137

第四章 战时及战后表现的资本运动规律139

一 由产业资本向着商业资本的转化140

二 由国民资本向着官僚资本的转化141

三 由民族资本向着国际资本的转化142

第五篇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144

第一章 利息利润及其相关联的诸规律144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商业利润形态对于产业利润的规制作用148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148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对于利润的规制作用155

第五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利润的综合观察及其在当前的新姿态168

第六篇 中国社会的工资形态174

第一章 劳动形态与工资形态174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传统的雇佣劳动关系176

第三章 由传统雇佣劳动到现代雇佣劳动的推移184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雇佣劳动的质与量192

第五章 从工资形态上看出的各种榨取关系的现实基础196

第七篇 中国社会的地租形态205

第一章 由封建制地租向资本制地租转化的历程205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地租的一般现象形态及其特质的把握209

第三章 由商品货币关系发展限界上表现的绝对地租与差等地租的暗影212

第四章 土地所有形态与土地经营形态范围着的现代性地租的发展220

第五章 在农业资本构成与农业雇佣劳动上表现的地租特质227

第六章 地租的积累与转化234

第一章 在两种典型的恐慌形态之间239

第八篇 中国社会的经济恐慌形态239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传统的经济恐慌的特点243

第三章 传统经济恐慌与经济现代化247

第四章 市场关系的扩大与现代经济恐慌的诸表现250

第五章 从全般经济规律联同作用下体现出的恐慌基因及其后果256

第九篇 结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关系下的诸经济倾向的总考察263

第一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基础的概括说明263

第二章 一序列破坏性经济倾向或规律的总回顾268

一 表现在农业生产诸条件上的破坏倾向269

二 表现在农村诸原始性资本间的恶劣倾向272

三 表现在农村与都市经济交互间的诸不利倾向274

四 综合的说明276

附论一 政治经济学在中国278

一 当作舶来品输入的政治经济学278

一 中国没有产生政治经济学的环境278

二 以德国作为比证280

二 我们是在怎样研究政治经济学283

一 形而下学的看法284

二 形而上学的看法285

三 我们一向在研究怎样的政治经济学290

一 四分主义说的检讨291

二 三位一体说294

四 我们应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301

一 三个前提认识302

二 三大研究鹄的304

附论二 中国经济学界的奥大利学派经济学308

一 奥大利学派经济学的正体308

二 奥大利学派经济学向世界各国的传播316

三 奥大利学派经济学传入中国的原委320

四 中国经济学界充满着奥大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实话及经济实践上反映出的奥大利学派的经济意识323

一 全文的集注点326

附论三 中国商业资本论326

二 商业资本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兴衰继绝关键328

三 鸦片战争以后的商业资本333

四 抗战发生以后的商业资本339

五 当前商业资本所造出的危害344

附论四 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间的流通问题350

一 问题的癥结350

二 有关资本流通问题的几个基本认识351

三 在古典形态下予以新装的中国商业资本353

四 战时商业资本的工业资本化与工业资本的商业资本化355

五 解决工业资本问题的前提条件358

六 四个结论360

附论五 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363

一 我们应如何理解官僚资本363

二 官僚资本是怎样形成的368

三 官僚资本的作用及其后果377

四 我们将怎样对付官僚资本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