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心血管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心血管病学
  • 都本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781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21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1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心血管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心脏解剖学3

第一节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4

第二节 心脏的内腔构造6

第三节 心壁的结构11

第四节 心脏的传导系统16

第五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29

第六节 心脏的神经分布39

第七节 心房钠尿肽在心脏的分布及其意义43

第八节 心包45

第九节 了解心脏解剖学的重要意义48

问答48

第二章 心肌缺血52

第一节 正常心肌供血52

第二节 心肌缺血的发生56

第三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59

第四节 心肌缺血预适应65

第五节 心肌缺血与脑缺血的相互关系70

问答74

第三章 心脏功能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80

第一节 心肌膜受体系统80

第二节 心肌细胞信号传导83

第三节 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分子机制86

第四节 细胞内Ca2-调节90

第五节 心肌细胞能力学94

第六节 心肌缺血损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97

第七节 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101

第八节 心脏肥大分子水平研究进展103

第九节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分子机制106

第十节 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子基础107

第十一节 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108

第十二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心脏病中的地位111

问答111

第四章 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115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流行概况115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易发危险因素122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的防治127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地位128

问答128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诊疗心血管疾病的思路与方法131

第一节 中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西医结合131

第二节 中医药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133

第三节 活血化瘀治则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36

第四节 心律失常病机、辨证与治则139

第五节 心绞痛病机、辨证与治则141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机、辨证与治则143

第七节 心肌炎病机、辨证与治则144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辨证与治则146

第九节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地位148

第六章 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149

第一节 漂浮导管的结构及其功能149

第二节 漂浮导管的插入技术149

第三节 心内压及心排出量的测定151

第四节 临床应用152

第五节 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评价155

问答156

第七章 心脏血管疾病的症状学157

第一节 呼吸短促157

第二节 心慌(心悸)158

第三节 疲劳159

第四节 胸痛160

第五节 咯血161

第六节 昏(晕)厥162

第七节 症状出现的时间罗列163

第八节 症状学在诊断中的地位163

问答163

第八章 心脏血管疾病的体征166

第一节 下垂性水肿166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167

第三节 颈静脉怒张167

第四节 肝脏瘀血肿大168

第五节 心脏扩大169

第六节 正常心音及异常心音170

第七节 心音分裂170

第八节 额外心音171

第九节 心脏杂音172

第十节 心脏血管震颤176

第十一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周围血管征176

第十二节 奇脉、吸停脉178

第十三节 心律失常179

第十四节 青紫183

第十五节 杵状指(趾)184

第十六节 死亡185

第十七节 体征在心脏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185

第十八节 与心脏血管疾病有关的体征特征185

问答186

第九章 心脏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念192

第一节 一般知识192

第二节 诊断的基本概念195

第三节 可能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提示199

第四节 防治的基本概念200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重要性204

问答204

第十章 病史与查体207

第一节 病史207

第二节 查体208

第三节 病史与查体的重要性210

第四节 好病历的标志210

问答210

第十一章 心脏听诊及其影响因素213

第一节 心脏听诊213

第二节 无害性杂音与器质性杂音214

第三节 心脏听诊影响因素216

第四节 心脏听诊的临床评价219

问答219

第十二章 心脏X线检查的基本概念221

第一节 普通X线检查221

第二节 心脏大小的判定222

第三节 肺脏血循环改变226

第四节 心脏肥大X线与心电图比较227

第五节 心脏血管疾病X线检查的误差228

第六节 X线检查的临床评价228

问答229

第十三章 心脏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230

第一节 心脏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30

第二节 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258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心脏影像学检查262

第四节 MR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271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评价291

问答292

第十四章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297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的进展297

第二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与生理298

第三节 心脏在病理情况下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305

第四节 心电图图形分析310

第五节 心室肥厚320

第六节 心肌梗死324

第七节 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肌缺血)332

第八节 心律失常334

第九节 心电图诊断的限制性与合理应用346

第十节 动态心电图349

第十一节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评价352

第十二节 头胸导联352

问答358

第十五章 希氏束电图的基本知识及其临床应用362

第一节 检查方法362

第二节 正常希氏束电图364

第三节 异常希氏束电图365

第四节 希氏束电图的临床应用367

第五节 希氏束电图检查的临床评价369

问答370

第十六章 心脏超声检查371

第一节 基础知识与心脏超声探测371

第二节 心脏超声诊断与临床评价380

第三节 心脏大小改变的可能病因391

问答392

第十七章 心音图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应用397

第一节 检查目的397

第二节 检查注意事项397

第三节 心音发生与心动周期的关系398

第四节 正常心音组成400

第五节 心音异常402

第六节 异常心音402

第七节 心脏杂音403

第八节 心音图检查的临床评价405

问答405

第十八章 心电向量图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应用408

第一节 基本概念408

第二节 临床应用价值409

第三节 分析方法409

第四节 正常心电向量图411

第五节 异常心电向量图412

第六节 心电向量图检查的临床评价412

问答412

第十九章 心脏导管检查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应用424

第一节 临床应用价值424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425

第三节 心导管检查的正常值及其意义426

第四节 心导管插管技术430

第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431

第六节 心脏导管检查的临床评价432

问答433

第二十章 心机械图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应用434

第一节 心尖搏动图434

第二节 颈动脉搏动图435

第三节 收缩时间间期436

第四节 颈静脉搏动图437

第五节 心脏机械图检查的临床评价438

问答439

第二十一章 心脏血管疾病常用诊断试验440

第一节 阿托品试验440

第二节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441

第三节 运动试验441

第四节 食管心房调搏术检查442

第五节 普萘洛尔试验443

第六节 平卧位及立位心电图试验444

第七节 二阶梯心电图运动试验444

第八节 心房调搏负荷试验446

第九节 三磷酸腺苷试验446

第十节 双嘧达莫试验447

第十一节 Q-Tc间期延长运动试验448

第十二节 心电图蹬车运动试验449

第十三节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451

第十四节 胸前体表标测452

第十五节 肺动脉高压降压试验453

第十六节 Valsalva-Mueller试验453

第十七节 常用诊断测验的临床评价453

附 眼底检查454

问答454

第二十二章 心率变异性455

第一节 心率变异性发展简况455

第二节 病理生理基础455

第三节 HRV检测方法456

第四节 HRV的临床应用458

第五节 HRV与药物的关系459

第六节 心率变异性检查的临床评价459

问答459

第二十三章 心室晚电位461

第一节 VLP的发展简史461

第二节 VLP的记录方法461

第三节 VLP的识别和判定462

第四节 VLP的阳性率及防治药物463

第五节 VLP检查的合理使用463

第六节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评价463

问答464

第二十四章 心脏血管疾病治疗学465

第一节 心脏病常用药物分类465

第二节 一般疗法468

第三节 人工呼吸474

第四节 胸外心脏按压(按摩)475

第五节 心律失常药物转复475

第六节 直流电转复术475

第七节 心脏起搏术477

第八节 射频消蚀治疗心律失常484

第九节 强心疗法486

第十节 利尿疗法493

第十一节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497

第十二节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498

第十三节 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502

第十四节 α、β受体激动剂的应用503

第十五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脏血管疾病的应用504

第十六节 钙拮抗剂509

第十七节 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516

第十八节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520

第十九节 莨菪类药物在心脏血管疾病的应用521

第二十节 老年病的防治524

第二十一节 心脏(病)急症抢救失败因素527

第二十二节 心脏血管疾病常用诊疗术529

问答538

第二十五章 查房制度与规范543

第一节 医师分级制度543

第二节 查房(病房巡视)制度545

第三节 开写医嘱与医嘱执行545

第四节 医院查房制度与医嘱执行制度的评价546

问答547

第二篇 各论551

第二十六章 急性风湿热551

第一节 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551

第二节 病理改变552

第三节 典型急性风湿热552

第四节 非典型急性风湿热557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58

第六节 演变及预后561

第七节 治疗562

第八节 预防风湿活动564

第九节 急性风湿热疹疗失败原因564

附 结核性风湿症565

问答565

第二十七章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69

第一节 风心病瓣膜受累相对发病率569

第二节 主动脉瓣病变病因分类570

第三节 典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71

第四节 不典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72

第五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573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74

第七节 治疗577

第八节 预后578

第九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诊疗失败原因579

问答579

第二十八章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90

第二十九章 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594

第一节 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病率594

第二节 血压升高的基本原理与有关因素595

第三节 高血压病因分类596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致病机制598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599

第六节 高血压新标准与新分级600

第七节 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601

第八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601

第九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性与危险程度的判定604

第十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606

第十一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615

第十二节 高血压急症616

第十三节 高血压诊疗失败的原因618

问答618

第三十章 肾性高血压625

第一节 患病率625

第二节 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625

第三节 血浆肾素变化类型627

第四节 临床表现627

第五节 诊断628

第六节 化验628

第七节 治疗629

第八节 肾性高血压诊疗失败的原因630

问答630

第三十一章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632

第一节 冠心病的易发(危险)因素632

第二节 冠心病对心室功能的影响633

第三节 冠心病的分类与分型634

第四节 冠心病的症状表现635

第五节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642

第六节 冠心病的分期645

第七节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梗死定位647

第八节 冠心病的诊断648

第九节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655

第十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型658

第十一节 冠心病的合并症660

第十二节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661

第十三节 冠心病的预后664

第十四节 冠心病的治疗667

第十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681

第十六节 冠心病的预防683

第十七节 冠心病诊疗失败原因684

第十八节 乳头肌功能失调685

第十九节 隐性心肌缺血686

问答689

第三十二章 肺源性心脏病702

第一节 急性肺心病702

第二节 慢性肺心病703

第三节 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704

第四节 临床表现70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707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化学改变708

第七节 治疗708

第八节 预后711

第九节 肺心病诊疗失败原因712

问答712

第三十三章 心律失常的诊断、临床意义与治疗策略717

第一节 发生原因与机制717

第二节 器质性或是功能性的判定718

第三节 良性或恶性的、有害的或无害的判定720

第四节 常见心律失常的新观点与诊断、防治720

第五节 治疗策略738

第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747

第七节 心律失常诊疗失败原因753

问答754

第三十四章 心力衰竭759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概念759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分类759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761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768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类769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771

第七节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772

第八节 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772

第九节 心功能分级与心衰分度780

第十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781

第十一节 心力衰竭的预后796

第十二节 心力衰竭治愈标准796

第十三节 心力衰竭诊疗失败原因797

问答798

附1 难治性心力衰竭805

附2 肺水肿808

附3 高动力性循环状态814

附4 老年人心力衰竭816

附5 婴幼儿心力衰竭817

第三十五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821

第一节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821

第二节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823

第三节 特殊类型不典型心内膜炎828

第四节 非感染性非细菌性心内膜炎829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失败原因830

问答830

附 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832

第三十六章 心包炎837

第一节 病因与类型837

第二节 临床表现842

第三节 X线检查842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842

第五节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843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843

第七节 心包穿刺的适应证844

第八节 预后844

第九节 治疗844

第十节 心包炎诊疗失败原因845

问答845

第三十七章 病毒性心肌炎849

第一节 发病原因与诱因849

第二节 发病机制850

第三节 病理改变851

第四节 临床表现851

第五节 辅助检查852

第六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853

第七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854

第八节 心肌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855

第九节 预后855

第十节 治疗855

第十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失败原因857

问答857

第三十八章 原发性心肌病861

第一节 心肌病分类861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862

第三节 肥厚型心肌病864

第四节 限制型心肌病868

第五节 不定型心肌病873

第六节 原发性心肌病诊疗失败原因873

问答873

第三十九章 特异性心肌病876

第一节 病因分类876

第二节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心肌病876

第三节 代谢紊乱引起的心肌病878

第四节 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心肌病879

第五节 血液病及肉芽肿疾病引起的心肌病881

第六节 家族遗传性神经肌肉障碍引起的心肌病881

第七节 过敏及中毒引起的心肌病882

第八节 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病882

问答883

附1 营养性心肌病883

附2 围生期心肌病884

附3 肥胖性心肌病887

附4 酒精性心肌病889

附5 克山病891

附6 高原反应及高山病893

第四十章 先天性心脏病896

第一节 相对患病率896

第二节 分类896

第三节 诊断897

第四节 心房间隔缺损898

第五节 动脉导管未闭900

第六节 心室间隔缺损902

第七节 肺动脉狭窄904

第八节 法洛四联症905

第九节 肺动脉高压右至左分流综合征907

第十节 主动脉缩窄908

第十一节 主动脉窦动脉瘤910

第十二节 右位心911

第十三节 左位心913

第十四节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913

第十五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913

第十六节 马方综合征915

第十七节 肺静脉畸形引流917

第十八节 主动脉瓣两瓣畸形918

第十九节 先天性心脏病诊疗失败原因919

第二十节 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919

问答924

第四十一章 大动脉炎928

第一节 发病原因928

第二节 临床分型928

第三节 症状与体征929

第四节 检查930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31

第六节 治疗931

第七节 预后932

第八节 大动脉炎诊疗失败原因932

问答932

第四十二章 昏厥934

第一节 原因与类型934

第二节 临床表现935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35

第四节 预后937

第五节 治疗937

第六节 昏厥的诊疗失败原因938

问答938

第四十三章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940

第一节 发病原因940

第二节 症状与体征941

第三节 辅助检查941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41

第五节 治疗942

第六节 预后943

问答943

第四十四章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45

第一节 发病机制945

第二节 发病原因945

第三节 病理生理改变946

第四节 分型946

第五节 症状与体征946

第六节 心电图检查947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47

第八节 治疗947

第九节 预后948

问答948

第四十五章 肺栓塞与肺梗死950

第一节 患病率950

第二节 发病原因950

第三节 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952

第四节 临床表现953

第五节 X线检查954

第六节 心电图检查955

第七节 肺扫描955

第八节 肺血管造影956

第九节 实验室检查956

第十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56

第十一节 预防959

第十二节 治疗959

第十三节 预后960

第十四节 肺栓塞与肺梗死的诊疗失败原因960

问答960

第四十六章 周围血管疾病963

第一节 单纯性动脉阻塞性疾病963

第二节 动静脉闭塞性疾病966

第三节 静脉阻塞性疾病967

第四节 血管炎968

问答968

第四十七章 主动脉夹层分离971

第一节 发病原因971

第二节 病理改变971

第三节 病理分型971

第四节 症状与体征971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73

第六节 治疗973

第七节 预后974

第八节 主动脉夹层分离诊疗失败原因974

问答975

第四十八章 休克976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976

第二节 休克的分类977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978

第四节 休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80

第五节 休克的治疗982

第六节 休克的诊疗失败原因987

附1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987

附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91

附3 低血压993

问答994

第四十九章 心脏肿瘤997

第一节 原发性心脏肿瘤997

第二节 继发性心脏肿瘤998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98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999

第五节 类癌性心脏病999

问答1001

第五十章 心脏神经官能症1003

第一节 患病率1003

第二节 发病原因与诱因1003

第三节 症状与体征1003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1004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004

第六节 治疗1004

第七节 预后1004

第八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诊疗失败原因1005

附 间脑综合征1005

问答1006

第五十一章 β受体亢进综合征1007

第一节 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1007

第二节 症状与体征1007

第三节 心电图检查100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008

第五节 治疗及预后1008

第六节 β受体亢进综合征诊疗失败原因1008

问答1008

附 医源性心脏病1009

第五十二章 二尖瓣脱垂1012

第一节 患病率1012

第二节 病理改变与发病因素1012

第三节 临床表现1013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1013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1014

第六节 心血管造影检查1014

第七节 并发症1015

第八节 心外表现1015

第九节 治疗1016

第十节 预后1016

第十一节 二类瓣脱垂诊疗失败原因1016

问答1016

第五十三章 洋地黄中毒1018

第一节 中毒患病率1018

第二节 中毒原因与诱因1018

第三节 中毒机制1019

第四节 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1020

第五节 中毒表现1020

第六节 中毒诊断1022

第七节 中毒防治1025

第八节 洋地黄中毒诊疗失败原因1026

问答1026

第五十四章 高脂血症1028

第一节 高脂血症原因及分类1028

第二节 正常血脂与脂蛋白1029

第三节 正常人胆固醇及三酰甘油代谢1029

第四节 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分型1029

第五节 血脂升降的利弊1031

第六节 高脂血症的诊断1032

第七节 高脂血症的防治1032

第八节 高脂血症诊疗失败原因1035

问答1035

第五十五章 猝死1039

第一节 猝死定义1039

第二节 心脏骤停的原因与诱因1039

第三节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改变1040

第四节 猝死的预测1041

第五节 心脏骤停的预后1045

第六节 猝死(心脏骤停)的急救1046

第七节 猝死的防治失败原因1046

问答1046

第五十六章 罕见的心脏血管疾病1048

第五十七章 容易误诊或漏诊的心脏血管疾病1052

第五十八章 心肺脑复苏1061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1061

第二节 心脏骤停后心肺脑病理生理改变1062

第三节 心肺脑复苏的影响因素1063

第四节 心脏复苏失败因素1064

第五节 心肺脑复苏步骤与处理原则1064

第六节 心肺脑复苏的具体措施1065

第七节 心肺脑复苏失败原因1070

问答1070

第五十九章 心脏急症家庭急救1074

第六十章 心脏病的转归与治疗终点1079

第三篇 与心脏血管(疾病)有关问题1091

第六十一章 钾代谢与心脏病1091

第一节 钾的代谢1091

第二节 低钾血症1093

第三节 高钾血症1097

问答1099

第六十二章 镁代谢与心脏病1101

第一节 镁的正常代谢1101

第二节 镁的作用机制1104

第三节 低镁血症1105

第四节 镁在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1108

第五节 高镁血症1110

问答1111

第六十三章 钙代谢与心脏1113

第一节 钙的正常代谢1113

第二节 低钙血症1113

第三节 高钙血症1116

问答1117

第六十四章 心脏病与糖尿病1119

第一节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相对患病率1119

第二节 心脏病与糖尿病的关系1119

第三节 心脏病与糖尿病的诊断1120

第四节 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治疗1120

第五节 预后1121

问答1121

第六十五章 妊娠与心脏病1123

第一节 妊娠期对心脏循环系统的影响1123

第二节 分娩期对心脏循环系统的影响1124

第三节 产褥期对心脏循环系统的影响1125

第四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1125

第五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胎的影响1125

第六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1125

第七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并发症1126

第八节 心脏病孕妇并发症的预防1126

第九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1127

问答1127

第六十六章 运动与心脏1130

第一节 运动对心脏循环系统的影响1130

第二节 心脏血管病患者的体力活动1130

第三节 运动员心脏循环系统表现1131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132

问答1132

第六十七章 贫血与心脏1134

第一节 贫血对心脏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影响1134

第二节 贫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1134

第三节 贫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134

第四节 贫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及预后1135

问答1135

第六十八章 心脏血管病与外科手术1136

第一节 心脏血管病患者对手术的承担能力1136

第二节 手术对心脏血管病的影响1137

第三节 心脏血管病手术适应证1138

第四节 麻醉及麻醉剂的选择1139

第五节 心脏血管病患者手术的选择1139

第六节 手术前准备1140

第七节 手术中处理1140

第八节 预防及治疗心脏骤停1142

第九节 手术后处理1142

第十节 心脏创伤1142

问答1143

第六十九章 饮酒与心脏循环1145

第一节 饮酒对血压的影响1145

第二节 饮酒对血脂的影响1145

第三节 饮酒与冠心病1146

第四节 饮酒与年龄1146

第五节 戒酒1146

问答1146

第七十章 吸烟与心脏循环系统1148

第一节 烟的有害成分1148

第二节 吸烟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1149

第三节 戒烟的意义1150

问答1150

第七十一章 微量元素与心脏病1152

第一节 元素一般概念1152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利害作用1153

第三节 中医辨证与微量元素1155

问答1156

第七十二章 心脏与肺脏的关系1157

第一节 肺动脉压力升高1157

第二节 肺静脉压力升高1157

第三节 动静脉分流增加1158

第四节 肺脏遭受挤压1158

第五节 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整合功能”失去平衡1158

第六节 药物对肺脏的影响1159

问答1159

第七十三章 心脑综合征1161

第一节 脑部病变影响心脏循环系统1161

第二节 心脏循环系统改变影响大脑1162

第三节 心脑综合征的诊断1163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1163

问答1163

第七十四章 健康与老年保健1165

第一节 建立健康行为1165

第二节 衰老的机制与老年人脏器变化1166

第三节 老年人容易患得的病症1167

第四节 预防疾病及推迟衰老的有效措施1169

第五节 老年病的治疗1170

第六节 老年病的预防1173

问答1173

附 美乐托宁简介1174

第七十五章 心脏循环系统常见综合征1177

第七十六章 各项检查正常值的新、旧单位对照1201

索引1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