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值哲学新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玉毝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5017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价值哲学新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哲学价值理论的名称与对象1
(一)价值学2
(二)价值论3
(三)哲学价值论5
(四)价值哲学5
二、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8
(一)价值本质问题8
(二)价值活动问题8
(三)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问题9
(四)价值与文化问题10
三、我国哲学价值理论的特点11
(一)我国哲学价值理论取得的进展11
(二)我国哲学价值理论的特点12
四、目前我国哲学价值理论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14
五、深化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15
(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价值理论15
(二)要重视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面向沸腾的现实生活17
(三)要重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22
(四)要重视对我国传统哲学和近十多年价值理论成果的研究23
第一编 价值的存在与本质26
第二章 价值的基础26
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26
(一)主客体的实践关系27
(二)主客体的认识关系31
(三)主客体的价值关系34
二、价值与主体、客体37
(一)价值与主体37
(二)价值与客体38
三、价值与主体性、客体性39
(一)价值与主体性39
(二)价值与客体性42
四、价值的基础44
第三章 价值的根据48
一、价值的根据48
(一)价值客体48
(二)价值主体51
(三)价值中介60
(四)价值活动63
二、价值的结构69
(一)价值结构的客体因素69
(二)价值结构的主体因素73
(三)价值结构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的关系75
三、价值的功能75
(一)自觉功能76
(二)动力功能76
(三)取向功能76
(四)规范功能77
(五)调节功能78
(六)发展功能78
(七)创新功能80
第四章 价值与存在82
一、事实与价值82
二、“是”与“应当”87
三、价值与存在94
(一)价值是否存在?94
(二)价值存在的证明97
(三)价值存在于何处?102
(四)价值与存在的关系108
四、价值存在的形式109
(一)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109
(二)自在价值和自为价值111
(三)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112
(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115
(五)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116
(六)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118
(七)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120
(八)局部价值与全局价值122
(九)效益与代价124
第五章 价值的本质127
一、价值的界定127
(一)价值界定的几种类型127
(二)对几种价值界定的分析129
1.关于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129
2.关于用“意义”界定价值133
3.关于以“属性”界定价值134
4.关于用“劳动”界定价值136
5.关于用“关系”界定价值139
6.关于用“效应”界定价值140
二、国内外关于价值本质的种种观点141
(一)主观价值论142
(二)客体价值论147
(三)第三世界论149
(四)主客体作用论150
三、价值的本质157
四、价值本质问题的重要意义163
(一)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163
(二)哲学价值与商品价值164
(三)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166
(四)价值本质与价值评价167
(五)价值本质与人的价值168
(六)价值本质与价值实现168
(七)价值本质与价值主体性169
第六章 价值的基本规定性171
一、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171
(一)价值的客观性171
(二)价值的主体性180
(三)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193
二、价值的社会性与历史性195
(一)价值的社会性195
(二)价值的历史性198
三、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199
(一)价值的相对性199
(二)价值的绝对性202
四、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206
(一)价值的多元性207
(二)价值的一元性208
(三)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关系208
第七章 价值的基本类型210
一、物质价值210
(一)自然价值210
(二)人化自然的价值213
(三)社会存在的价值214
二、精神价值216
(一)主观精神价值与客观精神价值216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价值217
三、人的价值220
(一)人的价值的涵义与特点221
(二)个人价值、群体价值、人类价值222
(三)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224
(四)直接的自我价值与间接的自我价值231
(五)人的客体价值和主体价值234
(六)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238
(七)人生价值、生命价值、死亡价值239
(八)人格价值与才智价值242
第八章 价值的基本范畴245
一、价值与功利245
(一)什么是功利?245
(二)功利与功利主义247
(三)功利价值的特点249
(四)功利与真、善、美251
二、价值与真252
(一)真的价值内涵252
(二)真理与价值的区别253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254
三、价值与善258
(一)善的内涵258
(二)善与义259
(三)义与利259
(四)道德价值的特点262
四、价值与美263
(一)什么是美?263
(二)美的特性264
(三)产生美的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266
(四)美与价值268
(五)美与功利269
五、真、善、美的相互关系271
(一)真与善271
(二)善与美273
(三)真与美276
(四)真、善、美的统一278
六、价值与自由282
第二编 价值活动287
第九章 价值认知与评价287
一、事实认识与价值认知287
二、价值认识与评价288
(一)认识与价值认识288
(二)是否存在价值认知?289
(三)价值认知过程291
(四)评价的实质和特点292
三、价值与评价295
(一)价值与评价296
(二)价值评伦与价值标准297
四、影响评价的因素304
(一)影响评价的主体因素305
(二)影响评价的客体因素313
(三)影响评价的环境因素315
五、评价的合理性问题316
第十章 价值创造320
一、价值创造的本质320
二、价值创造的基本类型321
(一)物质价值的创造321
(二)精神价值的创造326
(三)人的价值的创造330
三、价值创造的尺度331
(一)价值创造的客体尺度331
(二)价值创造的主体尺度333
(三)价值创造的审美尺度334
四、价值目标与价值选择336
(一)价值目标的特点和功能336
(二)价值选择的内容和原则342
第十一章 价值的实现352
一、价值实现的实质352
(一)价值实现的实质和内涵352
(二)价值实现与价值的再创造355
二、价值实现的类型356
(一)物质价值的实现356
(二)精神价值的实现357
(三)人的价值的实现360
三、价值实现的内容365
(一)客体结构价值的实现365
(二)客体层次价值的实现366
(三)客体属性价值的实现368
(四)客体功能价值的实现369
(五)客体文化价值的实现370
四、价值实现的过程372
五、价值实现的条件375
(一)客体条件375
(二)主体条件375
(三)中介条件376
(四)环境条件377
六、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关系377
第十二章 价值活动与历史发展379
一、价值活动与历史主客体379
二、价值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380
(一)价值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380
(二)价值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384
(三)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387
三、价值活动与历史决定论、历史选择论388
(一)价值活动与历史决定论388
(二)价值活动与历史选择论390
(三)价值与历史决定论、历史选择论的关系394
四、价值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道德尺度396
(一)历史发展中道德上的恶的涵义396
(二)道德上的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401
(三)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402
第三编 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409
第十三章 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409
一、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409
(一)价值意识409
(二)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412
(三)价值意识与价值认识412
(四)价值观与价值观念413
(五)价值观念与价值认识413
二、价值观念的内涵414
(一)价值观念的构成414
(二)价值观念的基础416
(三)价值观念的实质与核心418
三、价值观念的特性与功能422
(一)价值观念的特性422
(二)价值观念的功能425
四、价值观念与价值规范428
(一)价值观念作用的形式与特点428
(二)价值观念与价值规范430
五、价值观念与信念、信仰、理想432
(一)价值观念与信念432
(二)价值观念与信仰434
(三)价值观念与理想437
六、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变革439
(一)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念变革的内容439
(二)价值观念变革的根源441
(三)市场经济与无私奉献442
第十四章 中西价值观念比较447
一、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比较447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比较452
(一)我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念452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456
第四编 价值与文化469
第十五章 价值与文化469
一、文化的类型与价值469
二、文化的结构与价值471
三、文化的功能与价值观念473
(一)益智功能473
(二)教化功能473
(三)凝聚功能474
(四)存储功能476
(五)审美功能477
(六)消费功能478
四、文化与真、善、美、利479
(一)文化与文明479
(二)文化与真、善、美、利480
五、文化悖论与价值冲突483
(一)文化悖论与文化异化483
(二)价值悖论与价值冲突485
主要参考文献490
后记493
热门推荐
- 3365521.html
- 2279106.html
- 3476850.html
- 1772357.html
- 2567001.html
- 3554018.html
- 1325991.html
- 3855654.html
- 3537032.html
- 221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1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