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褚钰泉著 著
-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ISBN:978755682441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正编1
阿昌逛书市1
1985年3
连环画的题材还应丰富些3
书籍装帧材料要丰富些4
出版社要有自己个性5
令人吃惊的广告6
要有进取精神7
踏破铁鞋无觅处8
一点怀疑9
能否“薄利多销”?10
课本的利用11
金钱与漂亮12
值得推广13
宣传的技巧14
发现新的读者群15
1986年16
读者并未减少16
被搞糊涂的外国人17
难能可贵18
莫当“稻草人”19
想起了赵家璧19
书迷们的喜悦20
买到了《未晚谈》21
真可惜!22
视野放得更宽些23
废纸与好书24
“天才”与“出生证”25
琼瑶的变迁26
他们在挑战27
1987年28
“畅销”的转化28
难以见到的《京剧大观》29
“编”与“骗” 30
研究一下读者的眼光31
谨防冒牌“畅销书”31
为孩子想得更周到些32
尚嫌不足33
为个体户说几句话34
文化街的建设35
书不能这样读36
莫把辞书作“摇钱树”37
令人欣慰的数字38
也应作些清理39
1988年41
“内部”有感41
为何买不到《随想录》42
以讹传讹43
海峡对岸的信息44
诱人的“巨”字45
书展随想46
纸张告急47
出一本《诤言集》48
等待提案的下文49
救救连环画50
明年……51
“关系书”小议52
有点想不通53
出本举报电话集54
1989年56
新年说书56
多余的担忧57
出钱买“名”58
请对历史负责59
建议送这两本书60
难以相见的密友61
书迷悼耀邦62
与代表委员对话63
想起了鲁迅64
可贵的向往65
由谁写历史66
不要盲从67
可怕的想象68
开一份禁书书目70
由禁书书目想起71
为《辞海》编辑请功72
帮一帮许杰先生73
假如……74
1990年76
冷清的报刊门市部76
由书展想起77
学术书的甄别78
用牛刀杀鸡79
公费公废80
书卖便宜些行吗!81
想起“电视之桥” 82
想起“读书节”84
由“广告味”想起85
特色的诱惑力86
书的价值87
巴金的书88
1991年90
从年初抓起90
公乎?91
新春送书92
眼力93
排队买《围城》94
事在人为95
出版社的潜力96
想到就写97
管一管这一类书98
忘了出版的畅销书100
不要忘了鲁迅101
读懂鲁迅102
并非笑话103
1992年105
两个“第二”105
由《红太阳》想起的106
旧书的收购107
由个体书店参展想起108
评奖大全109
听谣有感110
由一份“必读书目”想起111
名人与错字112
名人与错词114
三千余人一个座位115
也说奖金116
期望117
关键在于干!118
请看《收获》119
1993年121
救救图书馆121
报纸走向市场122
稿酬提高些123
图书馆的危机124
书迷与股民125
刮目相看126
十八与两百127
别忘了他们129
有没有鬼?130
老百姓的思念131
不必隐匿132
留住好稿133
炒《废都》134
令人心碎的对话135
由祝寿想起136
1994年138
不是笑话138
谁来做?139
奇妙的数字140
一点异议141
鲁迅和足球142
多几个蒋勋143
耐得寂寞145
由吴三桂想起146
书的寿命147
靠什么?148
几个数据149
辞旧150
1995年152
一个奇迹152
“以书养书”析153
到唐朝购书154
又见书展155
抗战题材156
一点希望157
微妙的变化158
如何用纸160
大手笔写小文章161
不能糊涂162
不要粗制滥造163
想起孩子164
出版社的眼力165
令人不解166
1996年168
一个数据168
名著的普及169
“南东”的故事170
两种热情171
为了孩子172
文化开店173
喜见《石语》175
“厚黑”何其多176
防伪何其难177
呼唤大书店178
如此“忠告”179
“一元书”180
读一本书181
这是一本什么书182
呼吁一流书店183
1997年185
遗憾185
最好的纪念186
如何解决187
一代出版家188
重赏之下189
热情190
谈“著名”191
“利”与“干”193
说“编著”194
王同忆们,戒!195
还是要讲质量196
书价浮动197
功德无量198
记忆的缺陷199
1998年201
奖的褒贬201
文化含量202
“社”的形象203
想一想204
冷静一些205
王宝森的用处206
值得重视207
岂有此书208
这样对吗?209
要有精品211
1999年212
数据212
双重标准213
钱与质量214
“革命”之风215
下笔谨慎些216
用什么来衡量217
尊重作者218
功劳簿219
不忙于“著名”221
数字222
以书代刊223
告别224
2000年226
有话大家说226
争当内行227
多作宣传228
想些办法229
尝试一下230
为什么?231
由谁负责232
很为可贵234
体谅体谅235
值得警惕236
“开仓济贫”237
太少了238
求变求进239
珍惜240
症结何在242
2001年243
假如……243
不必回避244
好事好办245
花了多少钱246
一点疏漏248
留心你的孩子249
变化250
博导的烦恼251
可怕的笑声252
薄些、再薄些253
何谓“腐败”254
先说几句255
教训256
谈谈教训258
二谈教训259
2002年261
新年祝愿261
齐头并进262
学历与能力263
2003年买书难265
“哥哥对不起你们”266
书林短笛271
1998年271
点子271
推销意识272
教训在哪里274
关键在书275
编辑和泡沫277
来之不易279
1999年281
献礼书281
恼人的电脑书283
治一治“平庸”285
提高卖书人的文化素质287
编辑与科学289
谁当领导291
2002年293
为何“己所不欲乐施于人”?293
文盲和“新文盲”295
2003年297
法兰克福的感慨297
“千虑”之“一失”299
2009年302
“闭口”和“开口”302
社长总编,你们说谎吗?304
拷问“动漫”306
《悦读》卷首语311
2003年311
书是爱书者的精神天堂311
关键就在一个“悦”字311
读书是如此的快乐!312
2006年313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313
2007年315
“书是进入世界的入口”315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316
举目方知宇宙宽317
“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318
2008年320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320
“从历史中求史识,是治史的品格”321
元化先生走了……322
“十步之泽,必有芳草”324
2009年326
懂点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326
关键在于冲破有形或无形的禁锢327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328
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330
不妨先做些史料抢救工作331
2010年333
别人的言行不必苛求“舆论一律”333
“生逢盛世”“一派繁荣”,抑或……334
世事沧桑,变化万千336
濯去泥沙,留下珍宝337
“思虑者智之道”339
2011年340
很不平凡的一年340
去芜存菁,历史才能存真341
书评是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推手343
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344
辛亥革命百年了346
2012年348
不可思议的“命运”348
鲁迅生前活得颇累……349
多看些书,多作些思考351
打破禁锢思想的固有框框352
北京人艺的甘苦艰辛353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354
2013年356
把真实的历史留给后人356
开拓视野,寻求真谛357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成功”的标志吗?358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360
不少问题须重新思考361
2014年363
真实的“个人史”同样具有历史价值363
这二十四个字似应让每一个人铭记在心364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365
“人若不知自己民族的历史,将在劫难逃”367
2015年369
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369
叩拜是继承不了文化传统的370
理论是发展的372
孩子的教育确实该引起足够重视了373
2016年375
好文章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375
附:《悦读》四十四卷376
副编383
雪泥鸿爪383
“跟着你的足迹”——上海各界人士祭扫鲁迅墓侧记383
为孩子们操了一辈子心——访老作家冰心385
意大利但丁学会委托专人向巴金赠送但丁诗集389
“作家最重要的是写作”——巴金会见瑞典作家斯蒂格·汉森390
巴金的生日392
“人民的友谊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记巴金接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时的即席谈话393
巴金偏爱读书人394
巴金新作《怀念曹禺》问世396
交流探讨坦诚相见——记中苏作家在上海的聚会397
2005,最后的告别——痛悼本报知音、最可敬的书友汪道涵398
全国学术界心血的结晶——记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的诞生400
热门推荐
- 2092158.html
- 1815720.html
- 2329059.html
- 399367.html
- 1530391.html
- 1668656.html
- 1718760.html
- 3543203.html
- 319184.html
- 3394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4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7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