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人类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化人类学概论
  • 周大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13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文化人类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人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文化研究的基础3

第一章 什么是人类学3

第一节 人类学的目标3

第二节 人类学的理念6

一、文化相对论6

二、文化整体观6

三、文化比较观7

第三节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7

一、体质人类学7

二、文化人类学9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4

第二章 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16

第一节 实践、权力与人类学的后结构主义17

一、社会实践理论18

二、权力理论20

三、社会性别理论21

第二节 历史、阐释与人类学的后现代主义转向23

一、多元的历史23

二、文化的阐释与地方性知识26

第三节 文化批评与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28

一、实验民族志与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28

二、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30

第四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人类学理论31

一、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再生产32

二、人类学的全球化理论景观34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7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40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策略40

一、主位与客位40

二、整体与专题41

三、微观与宏观41

四、定性与定量42

第二节 田野调查42

一、田野调查及其历史42

二、人类学者如何进行田野调查43

第三节 调查研究54

第四节 参与式社会评估55

一、参与式社会评估的概念55

二、参与式社会评估的目标55

三、参与式社会评估的程序57

四、参与式社会评估的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58

第五节 研究伦理58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60

第二编 文化的多样性65

第四章 什么是文化65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65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与要素67

一、物质设备68

二、经济体系68

三、亲属关系、婚姻与家庭68

四、社会分层69

五、法律与政治制度69

六、宗教、巫术与世界观70

第三节 文化的特征71

一、文化的共享性与习得性71

二、文化的实践性与功能性72

三、文化的符号性72

四、文化的整合性73

五、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74

六、文化的适应性与变迁性75

第四节 文化变迁75

一、文化变迁的概念75

二、文化变迁的机制76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77

第五章 族群、民族与种族79

第一节 族群81

一、族群概念的系谱81

二、族群的定义82

三、族群性83

四、族群认同84

五、族群认同理论86

六、族群认同与文化相对论90

第二节 民族91

一、民族概念的系谱91

二、民族的定义与发展93

三、民族与族群的关系及其运用94

四、中国的民族识别与民族政策97

第三节 种族98

一、种族的概念98

二、种族主义98

三、种族(族群)冲突及其根源100

四、种族与民族101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01

第六章 生计方式103

第一节 生计和生计方式103

一、生计103

二、生计方式106

第二节 狩猎采集107

第三节 畜牧和游牧110

第四节 粗耕和农耕112

一、粗耕114

二、农耕115

三、耕作的连续体118

第五节 分配与交换121

第六节 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126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30

第七章 家庭、亲属关系与继嗣132

第一节 家庭: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132

一、家庭的功能133

二、家庭的种类134

三、传统社会的中国家庭136

第二节 亲属关系143

一、亲属关系的概念143

二、亲属分类的原则144

三、亲属称谓制度145

四、亲属称谓制度的应用149

第三节 继嗣149

一、继嗣规则149

二、单系继嗣150

三、复系继嗣151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52

第八章 婚姻153

第一节 婚姻概述155

一、婚姻的定义155

二、婚姻的功能156

第二节 婚姻的分类和发展形式158

一、婚姻的分类158

二、婚姻的发展形式160

第三节 婚姻缔结的形式162

一、掠夺婚162

二、媒妁婚164

三、买卖婚165

四、劳务婚166

五、交换婚166

六、收继婚166

七、童婚167

八、自主婚168

九、试婚168

十、同性婚姻169

十一、网络婚姻169

第四节 婚姻关系的解除:离婚170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74

第九章 性别176

第一节 生物的性别与文化的性别176

第二节 女性人类学178

第三节 劳动性别分工181

一、劳动性别分工的世界性模式181

二、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女性主义的反思184

三、当代中国的劳动性别分工185

第四节 社会性别与发展193

一、经济增长中的性别问题193

二、发展项目与性别196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197

第十章 宗教199

第一节 什么是宗教199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和类型202

一、宗教的起源202

二、宗教的类型204

第三节 巫术与宗教206

第四节 人类学的宗教研究208

一、心理学的理论208

二、社会学的理论209

三、功能主义理论209

四、文化象征论210

第五节 宗教仪式和宗教职业者210

一、仪式及其特征210

二、宗教仪式212

三、仪式理论214

四、人神之媒——宗教职业者220

第六节 宗教与社会224

一、宗教的生态适应性224

二、宗教与社会控制226

三、宗教与社会整合228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228

第十一章 艺术230

第一节 艺术及其分类231

一、人体装饰233

二、口头艺术235

三、音乐和舞蹈艺术236

四、绘画艺术237

第二节 人类学的艺术研究238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242

第三编 文化研究的应用245

第十二章 语言人类学245

第一节 语言246

一、人类语言的产生246

二、人类语言的特点247

第二节 语言人类学概述248

一、何谓语言人类学248

二、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249

三、语言人类学的发展历程249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251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51

二、语言对文化的影响252

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253

第四节 语言与思维256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56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257

第五节 语言与民族258

一、语言与民族的关系258

二、语言与族属259

三、语言民族学260

第六节 语言人类学方法261

一、话语分析261

二、交际民族志264

第七节 中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268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270

第十三章 政治人类学272

第一节 政治272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发展273

一、社会进化论及其局限274

二、结构功能主义274

三、新结构论275

四、过程论与行为论276

五、政治象征论及其他277

六、世界体系理论278

七、现代社会政治反思278

第三节 队群与部落279

第四节 酋邦——前国家的复杂社会280

一、何谓酋邦281

二、酋邦与队群及部落的比较282

三、酋邦与国家的区别282

四、酋邦的考古学特点283

五、酋邦的轮回284

六、酋邦理论与中国古代社会285

第五节 早期国家的起源286

一、社会进化论的解释286

二、社会变量说287

三、新进化论的阐释288

四、中国学者的观点291

五、国家起源探讨的新趋势292

第六节 政治人类学的缘起、发展和研究对象292

一、何谓政治人类学292

二、政治人类学的缘起292

三、政治人类学的发展293

四、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294

第七节 政治人类学方法295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298

第十四章 都市人类学300

第一节 城市的本质300

一、城市的特征300

二、都市性301

三、都市化301

第二节 都市人类学的研究领域302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研究302

二、城市的文化职能研究303

三、城市的基本组织研究305

四、都市族群及族群关系研究306

五、城市移民与适应研究307

六、都市次文化研究308

七、都市问题研究308

八、都市文化多元化309

九、都市未来309

第三节 中国都市人类学的研究举例310

一、中国的乡村都市化310

二、农民工研究312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14

第十五章 经济人类学:探索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316

第一节 超越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透视经济现象318

第二节 经济系统:生产、分配和消费321

一、生产321

二、分配323

三、消费328

第三节 经济人类学的新发展329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31

第十六章 医学人类学332

第一节 什么是医学人类学332

一、医学人类学沿革332

二、医学人类学源流333

第二节 医学人类学的应用和批评338

一、医学人类学的应用338

二、批判医学人类学342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44

第十七章 发展人类学346

第一节 发展人类学的产生346

第二节 本土文化与发展人类学349

第三节 参与式发展:发展人类学的新主题352

第四节 发展人类学与中国实践355

一、中国人类学的应用传统356

二、发展人类学实践在中国的现状357

三、实践与反思358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63

第十八章 旅游人类学365

第一节 旅游人类学发展365

一、人类学与旅游365

二、研究视角、理论及应用367

第二节 旅游人类学的新主题372

一、旅游与乡村都市化373

二、旅游与民族文化传承375

三、旅游与社区发展376

第三节 旅游人类学实践:中国案例378

一、西递案例: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379

二、雨崩案例: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旅游382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385

第四编 变化与变迁389

第十九章 变迁中的世界389

第一节 走进他者的世界389

一、地理大发现390

二、工业革命393

三、现代世界体系与西方社会的崛起399

四、殖民主义与世界体系边陲的“低度发展”402

五、第三世界的形成406

第二节 文化变迁409

一、变迁的机制410

二、涵化420

三、文化复振422

四、后殖民主义426

五、全球化的文化动力426

六、现代化432

第三节 网络社会的崛起433

一、互联网的建立433

二、虚拟社区434

三、网络博客435

四、网络社会的认同436

五、反全球化运动439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441

第二十章 中国文化人类学发展史443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443

一、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学的中国启蒙、实践和学术转型443

二、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知识的人类学的蛰伏和低度发展448

三、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作为学科的人类学的重建与兴盛450

第二节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453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阅读文献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