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义利之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之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传开,汪传发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095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义利之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之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义利考辨1
二 义利之间3
三 古代“义利之辩”概况4
四 近代“义利之辩”概况8
五 走向现代化的需要10
第一章 “义利之辩”的开端与第一个高潮12
一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萌芽12
(一)以“孝”为主的道德规范13
(二)“修德配命”与“敬德保民”的道德自觉15
二 “义利之辩”的开端17
三 “义利之辩”的第一个高潮(上)——先秦儒家的义利观20
(一)“义以为上”——孔子对儒家义利观的奠基21
(二)“惟义所在”——孟子对儒家义利观的强化22
四 “义利之辩”的第一个高潮(下)——墨、道、法诸家的义利观24
(一)墨子以及后期墨家的义利观25
(二)“无欲”与“绝仁弃义”——老庄的义利观27
(三)去私行公——法家的义利观29
五 荀子对先秦时期“义利之辩”的总结31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义利之辩”36
一 “独尊儒术”——两汉时期“义利之辩”的基本特点36
(一)在总结教训中认同儒学36
(二)“独尊儒术”38
二 “正义不谋利”——董仲舒的义利观40
(一)“道之大原出于天”40
(二)“以义正我”43
(三)“义利两养”44
(四)“正义不谋利”45
三 “谷足食多,礼义心生”——王充的义利观47
(一)“治国之道,所养有二”48
(二)“谷足食多,礼义心生”49
第三章 从魏晋到隋唐——义利观上儒、佛、道的互动52
一 儒、道互动与义利关系的曲折争辩52
(一)王弼:“名教本于自然”53
(二)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55
(三)郭象:“名教即自然”57
二 名声、礼义与逸乐——《列子·杨朱》篇的义利观59
三 义利观上儒、佛、道的互动62
(一)佛、道的兴盛与儒、佛、道的斗争与合流63
(二)道教的儒化及其义利观66
(三)佛教出世主义中所蕴藏的义利观68
(一)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71
第四章 “义利之辩”的第二个高潮——宋至明中叶的“义利(理欲)”之辩71
一 宋明伦理思想概貌71
(二)宋明时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73
二 北宋时期功利主义思潮——李觏、王安石的义利观74
(一)李觏:“利欲可言”与“循公不私”75
(二)王安石:以“仁义”为“道德”的功利主义77
三 理学奠基中的“义利(理欲)”之辩80
(一)周敦颐:“无欲”与“主静”80
(二)张载的“天理”、“人欲”之辩82
(三)程颢、程颐:“人欲”与“天理”难一84
四 “明天理,灭人欲”——朱熹的“义利(理欲)”之辩89
(一)“理一分殊”90
(二)“性同气异”91
(三)“义利之说”92
(四)“天理”、“人欲”之辩94
(五)“道心”与“人心”97
(六)“居敬”与“穷理”98
五 朱陈之争与陈亮、叶适的功利思想101
(一)理欲之辩101
(二)义利之辩104
(三)修养与事功之辩107
六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理欲之辩110
(一)道德“心本”论与“良知”准则论110
(二)“致良知”以“存天理,去人欲”113
第五章 明清之际义利观的启蒙与创新117
一 历史的反省与启蒙的兴起117
二 “童心”与“私心”——李贽义利观的前提与归宿121
三 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王夫之对“义利”(理欲)”之辩的批判总结125
(一)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125
(二)“性日生而日成”128
(三)“身成”与“性成”之统一131
四 唐甄“志任天下”的功利论134
(一)“生”、“才”、“功”的统一134
(二)“心智”与“五欲”136
(三)“志任天下”的功利主义道德观137
五 颜元、李塨的功利论139
(一)气质无恶、情欲合理140
(二)义利合一,利济苍生143
六 戴震启蒙的人性论及其反理学的义利(理欲)观146
(一)“血气心知”的启蒙人性论147
(二)反理学的义利(理欲)统一观149
第六章 近代义利观的变迁(上)153
一 近代伦理思想的演变153
(一)个性解放思想156
二 龚自珍、魏源的个性解放思想及其义利观156
(二)功利主义的义利观160
三 早期改良派的“义利之辩”164
四 戊戌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义利观168
(一)康有为:以“求乐免苦”反对“存理灭欲”169
(二)梁启超:以“利己”为核心的义利观172
(三)严复的合理利已主义179
(四)谭嗣同:“崇奢黜俭”的功利主义181
五 辛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义利观186
(一)革命派的权利、义务观与公、私关系说186
(二)章太炎的“革命道德”论190
(三)孙中山论物质文明与道德文明193
(四)蔡元培“舍己为群”的道德观197
一 新旧道德观的激烈冲突202
第七章 近代义利观的变迁(下)202
(一)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抨击203
(二)建立“个人本位主义”的新道德206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的开拓者李大钊的义利观208
(一)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208
(二)合理的个人主义和合理的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自由人格212
三 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两极发展及其义利观的演变215
(一)功利论倾向的继续展开——胡适实用主义的义利观216
(二)道义论倾向的新发展220
四 革命功利主义与动机效果统一论——毛泽东的义利观及其内在要求223
(一)革命的功利主义与动机效果统一论224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义利观的内在要求226
结语 构建走向现代化的义利观229
后记234
热门推荐
- 2338211.html
- 3798908.html
- 2323199.html
- 390285.html
- 1917194.html
- 1469605.html
- 1153675.html
- 3349723.html
- 2398920.html
- 222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8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2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6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0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7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1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6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