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员流动机制与绩效管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务员流动机制与绩效管理研究
  • 梁丽芝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4794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公务员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务员流动机制与绩效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1.1 研究的背景:对三个个案的反思1

1.1.2 问题的反思8

1.1.3 研究的意义8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

1.2.1 国外研究综述9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14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5

1.3.1 研究的思路15

1.3.2 研究的方法15

1.4 研究的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16

1.4.1 研究的内容16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19

第2章 公务员流动机制与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20

2.1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内涵与功能20

2.1.1 公务员流动与流动机制的内涵20

2.1.2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直接功能23

2.1.3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间接功能25

2.2 公务员流动过程的绩效管理29

2.2.1 公务员流入管理29

2.2.2 公务员内部流动管理32

2.2.3 公务员流出管理35

2.3 公务员流动的测评要素与绩效管理机制38

2.3.1 公务员流动的测评要素38

2.3.2 公务员流动的绩效管理机制40

2.4 公务员流动机制与绩效管理分析的理论基础41

2.4.1 员工流动的必然性理论42

2.4.2 员工流动的因素驱动模型46

2.4.3 治理理论与流动绩效管理56

第3章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历史沿革59

3.1 传统的干部调配机制发挥作用时期的干部流动态势59

3.1.1 干部调配机制的存在基础60

3.1.2 干部调配机制的运行方式61

3.1.3 阶段特征65

3.2 “文革”时期干部管理的挫折倒退67

3.2.1 干部的任用67

3.2.2 干部的职务升降67

3.2.3 干部的交流68

3.2.4 干部的退出68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初期的干部流动态势69

3.3.1 干部的任用70

3.3.2 干部的职务升降71

3.3.3 干部的交流72

3.3.4 干部的退出74

3.3.5 阶段特征75

3.4 公务员流动机制初创至全面实施时期的公务员流动态势77

3.4.1 公务员的任用78

3.4.2 公务员的职务升降79

3.4.3 公务员的交流80

3.4.4 公务员的退出81

3.4.5 阶段特征82

3.5 创新中国公务员流动机制的机遇与挑战85

3.5.1 当前我国公务员流动机制存在的不足85

3.5.2 我国公务员流动机制面临的挑战87

3.5.3 完善我国公务员流动机制的有利条件89

第4章 西方国家公务员流动机制及启示93

4.1 英国公务员流动机制93

4.1.1 录用94

4.1.2 晋升95

4.1.3 退休97

4.1.4 辞职、免职98

4.2 美国公务员流动机制98

4.2.1 录用98

4.2.2 晋升101

4.2.3 退休102

4.2.4 辞退104

4.3 日本公务员流动机制104

4.3.1 录用104

4.3.2 晋升106

4.3.3 交流107

4.3.4 退休108

4.4 西方国家公务员流动机制对中国的启示109

4.4.1 法制化110

4.4.2 科学化111

4.4.3 专业化113

4.4.4 兼容性114

第5章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116

5.1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基本理论116

5.1.1 人才流动的两种配置方式: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116

5.1.2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内涵与特征118

5.1.3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功能120

5.2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构成要素124

5.2.1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静态构成要素124

5.2.2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动态构成要素127

5.3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现状130

5.3.1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0

5.3.2 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仍存在严重的不足133

5.4 创新公务员流动市场配置机制的对策137

5.4.1 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38

5.4.2 加强机制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39

5.4.3 加强立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41

第6章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143

6.1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基本理论143

6.1.1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内涵和特征143

6.1.2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145

6.1.3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功能146

6.2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构成要素150

6.2.1 协调主体——国家和政府150

6.2.2 协调客体——公务员151

6.2.3 协调目标——引导公务员合理有序地流动152

6.2.4 协调方式——刚柔相济的引导、调节与控制153

6.3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154

6.3.1 四个内核力155

6.3.2 四个外核力157

6.4 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存在的缺陷160

6.4.1 协调主体缺乏统筹全局的观念160

6.4.2 协调者职业素质较低导致协调的实质作用难以发挥161

6.4.3 政府在公务员流动协调中的权威性不高、主导性不强162

6.4.4 重视行政手段协调而轻视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协调164

6.4.5 政府与市场在公务员流动协调中的角色错位、功能不清165

6.5 创新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的对策166

6.5.1 坚决打破地区封锁和纠正部门不正之风167

6.5.2 引导公务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168

6.5.3 提高政府在公务员流动协调中的权威性170

6.5.4 充分发挥利益的诱导功能和法律的规范功能171

6.5.5 妥善处理国家协调与市场调节的关系173

第7章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175

7.1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基本理论175

7.1.1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含义176

7.1.2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性质177

7.1.3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功能178

7.2 公务员流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82

7.2.1 公务员流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182

7.2.2 公务员流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183

7.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务员流动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等级评定196

7.3.1 公务员流动评价指标体系196

7.3.2 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197

7.3.3 一致性检验200

7.3.4 求出初始加权值201

7.3.5 等级评定202

7.4 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运行202

7.4.1 运行的基点:公务员的身价估量203

7.4.2 运行的界点:公务员流与留的四个选择205

7.4.3 运行的重点:实现对公务员流动的有效控制206

7.5 当前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中的问题及完善对策207

7.5.1 当前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中的问题207

7.5.2 完善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的对策209

第8章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215

8.1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215

8.1.1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内涵215

8.1.2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基本类型217

8.1.3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功能219

8.2 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223

8.2.1 激励目标223

8.2.2 激励环境225

8.2.3 激励资源227

8.2.4 公务员个性需求227

8.2.5 核心要素间的关系分析228

8.3 当前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弊端230

8.3.1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比例失调230

8.3.2 竞争激励不足231

8.3.3 对公务员的评价不科学232

8.3.4 忽视公务员个体差异,激励方式单调233

8.4 创新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对策235

8.4.1 创新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互动选择原则235

8.4.2 创新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的对策237

第9章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243

9.1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基本理论243

9.1.1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内涵与特征243

9.1.2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生成的伦理基础245

9.1.3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运行的法律依据248

9.1.4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发挥的功能251

9.2 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构成要素254

9.2.1 机制的系统属性角度254

9.2.2 机制的主客体关系角度257

9.3 当前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局限性259

9.3.1 法律约束不足259

9.3.2 道德约束乏力260

9.3.3 权力约束不够261

9.3.4 整合约束不强262

9.3.5 战略约束尚缺263

9.3.6 制度体制保障不配套264

9.4 创新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对策266

9.4.1 加强公务员流动的法律约束266

9.4.2 强化公务员流动的思想伦理约束268

9.4.3 健全对领导者的权力监控270

9.4.4 加强公务员流动管理各机制的有机整合272

9.4.5 建立动态的公务员平衡补充机制274

9.4.6 完善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的配套制度275

第10章 绩效管理与公务员流动机制创新278

10.1 流动绩效管理:公务员流动机制创新的必然趋势278

10.1.1 绩效管理引导公务员流动机制创新的理念转换278

10.1.2 绩效管理提供公务员流动机制创新的方法选择281

10.1.3 绩效管理推动公务员流动机制创新的环境改善283

10.2 中国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284

10.2.1 民营企业家走进高层决策284

10.2.2 大学生选调进基层与博士从政285

10.2.3 教授为官与辞官从教286

10.2.4 聘用制与政府雇员287

10.2.5 公推公选289

10.3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内涵与功能291

10.3.1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内涵291

10.3.2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功能293

10.4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295

10.4.1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295

10.4.2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要素297

第11章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支持系统311

11.1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考核制度保障系统311

11.1.1 公务员绩效考核主体制度311

11.1.2 公务员绩效考核程序制度313

11.1.3 公务员绩效考核责任制度315

11.1.4 公务员绩效考核申诉制度316

11.1.5 公务员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制度317

11.1.6 公务员绩效考核监督制度318

11.2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319

11.2.1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319

11.2.2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322

11.2.3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结构326

11.2.4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与支持条件327

11.3 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的专家咨询系统331

11.3.1 专家咨询系统发展概况332

11.3.2 建立公务员流动绩效管理专家咨询系统的重要性334

11.3.3 建立专家咨询系统的具体措施338

11.3.4 建立专家咨询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40

第12章 公务员流动绩效提升的有效途径343

12.1 中国公务员流动绩效的现状344

12.1.1 流动率低下344

12.1.2 人才危机与人员积压并存345

12.1.3 流动透明度不够345

12.2 制约中国公务员流动绩效改善的主要因素346

12.2.1 观念因素346

12.2.2 制度因素348

12.2.3 技术因素350

12.3 提升中国公务员流动绩效的基本策略352

12.3.1 转变观念352

12.3.2 完善制度354

12.3.3 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357

12.3.4 规范流动行为360

参考文献363

后记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