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 王春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55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宗教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引言1

一 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认识1

二 国际竞争形式的新变化4

三 关于科技全球化6

四 关于本书15

第一章 科技全球化:研究概述18

一 科技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史18

(一)科技全球化的历史发展18

(二)关于科技全球化研究的三个共识20

(三)关于科技全球化的研究视角24

二 科技全球化研究的主要问题29

(一)科技全球化的规模30

(二)科技全球化的类型与特点39

(三)科技全球化的动力机制41

(四)关于海外研究开发区位的选择47

(五)关于外国参与研究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54

三 小结63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68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界定及其内涵68

(一)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68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75

(三)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88

二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发展92

(一)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意义93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103

(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变化110

三 走向全球创新体系122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缺陷及其修补123

(二)跨国创新体系——跨国公司视角133

(三)走向全球创新体系——国家视角141

第三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研究开发国际化155

一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157

(一)关于研究开发国际化的三个基本问题157

(二)大规模的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深入的标志162

(三)发达国家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仍然居主导地位165

(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的重要影响因素176

二 中国产业研究开发国际化的现状179

(一)专利申请情况181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研究开发投资的情况183

(三)国内企业在国外的研究开发186

(四)国际技术联盟187

(五)技术贸易规模和结构188

三 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研究开发的影响189

(一)研究开发资金和技术的获取190

(二)本地技术开发及溢出效应191

(三)人才的培养和流失191

(四)有关产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的学习效应191

四 中国应对产业研究全球化的政策建议192

(一)应对产业研发全球化的政策分析框架193

(二)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特征195

(三)充分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197

(四)应对产业研发全球化的政策取向199

第四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二:企业战略技术联盟205

一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定义及其分类206

(一)何谓战略联盟206

(二)战略联盟的种类209

(三)技术联盟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214

二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背景、趋势与特点218

(一)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背景218

(二)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发展趋势221

(三)建立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动机224

三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国别与部门差异235

(一)世界范围内策略性技术联盟发展的基本特点235

(二)企业技术联盟的国别差异238

(三)企业技术联盟的产业差异246

四 小结251

第五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三:全球科技合作259

一 国际科技合作:定义及其基本形式259

二 迅猛发展的区域科技合作261

(一)欧盟研究开发框架计划(FP)262

(二)“尤里卡”计划280

(三)欧洲研究区287

(四)亚太地区的区域科技合作291

三 大科学项目与全球科技合作295

(一)大科学项目的形成及发展297

(二)主要大科学项目298

(三)大科学项目合作的基本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303

四 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304

第六章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309

一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制度313

二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317

三 经济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322

四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327

五 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331

第七章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335

一 关于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文献回顾336

二 关于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三个视角343

三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问卷分析349

四 中国台湾微电子产业的案例分析358

五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361

第八章 科技人力资源的全球流动372

一 关于科技人力资源373

二 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规模、特点与原因375

(一)科技人力资源的全球分布及其流动的总体规模375

(二)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特点382

(三)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原因分析385

三 典型国家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政策措施比较390

(一)美国390

(二)欧盟409

(三)韩国420

四 几点结论435

第九章 科技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440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治理441

(一)全球治理的理论内涵441

(二)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444

(三)科学技术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科技组织448

二 科技发展与产业规制——以转基因技术为例451

(一)美国452

(二)欧盟453

(三)日本454

三 标准之争与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457

(一)全美亚洲研究所的报告457

(二)互联网实验室的反驳459

(三)争论的实质是什么464

四 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平衡技术全球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468

(一)技术全球主义469

(二)技术民族主义474

(三)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在技术全球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之间寻求平衡476

五 几点结论481

第十章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488

一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488

(一)中国有可能得自科技全球化的收益490

(二)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497

二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503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科技含义504

(二)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508

(三)中国科技发展的路径选择509

(四)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514

三 关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517

(一)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技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过程517

(二)自主创新重在自主518

(三)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520

(四)小结523

四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524

跋5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