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历史的启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佩传,柏长琪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1428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历史的启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历史发展的必然1
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呼唤1
(一)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
(二)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的一再失败,宣告了农民和资产阶级都无力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
(三)历史呼唤工人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并建立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8
(四)反历史的“早产论”和“马克思主义与孔孟之道结合论”可以休矣10
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而是人民群众在斗争中的正确选择13
(一)全国第一大党欣然接受二百来人的小党的主张所揭示的真理13
(二)资产阶级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奥秘何在?17
(三)“中间派”当不成、“第三条道路”走不通的历史因果19
三 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期望23
(一)挽狂澜于即倒,支大厦于将倾23
(二)战胜严重内忧外患,创造性领导中国人民迅跑在日益繁荣富强的光辉大道上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永远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29
一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29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0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31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31
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经验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丢32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32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挫折和失败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39
三 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44
(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南,在革命和建设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44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45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49
(四)提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性51
第三章 立党为公不谋私利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55
一 中国共产党忠实地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55
二 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68
三 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正视和修正自己的错误75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83
一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83
二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91
三 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必然经过长期艰巨的斗争99
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05
第五章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原则110
一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110
(一)政权是斗争的工具,关系革命的成败111
(二)政权是斗争的成果,关系革命的巩固和发展112
(三)政权是印把子、命根子,革命的阶级和反革命的阶级都要拼命争夺,得之者存,失之者亡113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历史上民主性最广泛的专政11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人民政权,就是中国历史上民主性最广泛的政权11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121
(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性更扩大到空前广泛的范围122
(四)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有经济、物质保证的民主,而不是贫乏、虚伪的民主124
三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26
(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军队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中的地位和作用126
(二)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130
(三)“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31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中国国情133
(一)实行我们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133
(二)必须坚持我们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135
五 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138
(一)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138
(二)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140
第六章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2
一 建国后的头30年,在国内改革和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中的经验与教训143
(一)我们党从理论上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43
(二)建国后的头30年,我们党在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在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方面,都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145
(三)调整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中的不足和失误150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基本国策,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153
(一)改革开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153
(二)改革开放既要主动出击,又要循序渐进157
(三)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162
三 既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又要避免急于求成165
第七章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着重抓好思想建设174
一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的一大特色174
(一)党内的本质矛盾决定了思想建设的首要地位174
(二)党的思想建设的伟大实践178
(三)必须着重抓好党的思想建设187
二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190
(一)党内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一种思想斗争190
(二)正确认识党内的错误倾向191
(三)正确地开展党内两条战线的斗争195
三 加强思想建设是新时期的紧迫任务197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迫切需要197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措施200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是提高党员和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保证202
第八章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保证203
一 党的组织建设从来都是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的203
二 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212
三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219
四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维护党的集中统一224
第九章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233
一 党的事业的胜利离不开党的优良作风233
(一)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是党自觉努力的结果234
(二)优良党风是党兴旺发达不断胜利的保证237
二 建设优良党风必须开展对不正之风的斗争238
(一)党的优良作风的树立从来都包含对不正之风的否定239
(二)不能一般化地理解对不正之风的斗争241
(三)始终坚持对不正之风的斗争243
三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风建设245
(一)执政党的地位使党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245
(二)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248
(三)必须突出地抓好新时期的党风建设254
四 把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党风建设的根本任务256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257
(二)抓住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途径258
(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259
(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261
第十章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4
一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6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264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已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68
(三)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71
二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74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274
(二)必须全面正确地坚持生产力标准,反对对生产力标准的片面化和庸俗化277
三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0
(一)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280
(二)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上要防止重此轻彼的倾向283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领导作用和模范作用286
四 为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287
(一)抓住机遇、专心致志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287
(二)认真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落实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288
后记292
热门推荐
- 589576.html
- 613047.html
- 3181250.html
- 3208037.html
- 3119789.html
- 233569.html
- 1664549.html
- 721220.html
- 691652.html
- 2494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0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3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