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先进性教育及其成效检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7046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先进性教育及其成效检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理论考察1
第一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及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问题1
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特征2
(一)建设先进性的党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要的“终生事业”2
(二)《共产党宣言》对党的先进性的经典论述9
(三)坚持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是列宁新型政党学说的核心13
二、坚持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总结苏联剧变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24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迷失24
(二)政治建设的偏向25
(三)组织建设的涣散26
第二章 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28
一、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28
(一)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29
(二)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31
(三)党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35
二、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艰巨性38
(一)从“四大考验”看先进性建设的艰巨性39
(二)从理论创新看先进性建设的艰巨性42
(三)从实践创造性看先进性建设的艰巨性45
三、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性48
(一)党先进性建设在执政兴国的大局中占有着无可争辩的战略地位49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执政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0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统一部署、共同推进51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57
一、毛泽东: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58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条件:从思想上建党59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显著特点:党风建设62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64
二、邓小平: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65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7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可靠保障:制度建设69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特性:坚持群众路线71
三、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74
(一)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76
(二)判断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方法: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77
(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78
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78
(四)党的先进性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9
四、胡锦涛: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81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指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2
(二)党的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84
(三)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85
第四章 党的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88
一、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88
(一)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内涵88
(二)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90
二、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94
(一)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95
(二)党的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形式96
三、新阶段党的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97
(一)新阶段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98
(二)新阶段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基本途径102
中篇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的实践考察和分析115
第五章 党的集中性先进性教育活动历史回顾115
一、1942年延安整风教育活动116
(一)整风运动的时代背景116
(二)延安整风取得的成效119
(三)延安整风的主要经验121
(一)“三讲”教育活动的时代背景123
二、1998~2000年“三讲”教育活动123
(二)“三讲”教育取得的成效125
(三)“三讲”教育活动的主要经验127
三、2001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129
(一)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时代背景13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13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的经验134
四、党的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启示135
(一)必须要明确集中性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步骤135
(二)必须要实现全党思想上的解放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137
(三)必须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138
(四)必须形成一般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方法139
(五)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领导必须带头学习,做出表率140
(六)必须始终把集中性教育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141
第六章 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43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143
(一)与贯彻邓小平“聚精会神抓党建”的重托和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密切关系144
(二)与新世纪之初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有密切关系144
(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密切的关系146
(四)与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有密切关系146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147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及目标要求147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要求155
三、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举措157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158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及方法步骤159
(三)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加强党的组织领导162
(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及时总结并推广了成功的做法163
第七章 2005年第一批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及其理论分析169
一、2005年第一批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169
(一)必须提高党员对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170
(二)必须紧紧抓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171
(三)必须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173
(四)必须把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贯彻落实好175
(五)必须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176
(六)必须坚持正面教育,认真开展批评179
与自我批评179
(七)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和典型宣传180
(八)必须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182
(九)必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最高标准183
(十)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185
二、2005年第一批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186
(一)加强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中心环节187
(二)加强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189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力手段191
(四)加强制度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193
第八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研究196
一、建立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196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196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保证200
(三)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203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实现形式、原则和特点205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实现形式205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208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特点212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213
(一)建立健全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214
(二)建立健全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217
(三)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24
第九章 成效检验指标体系的功能和作用230
一、成效检验指标体系运行的基本特性230
下篇 检验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效指标体系研究230
(一)检验对象的层次性231
(二)检验过程的动态性231
(三)成效检验指标的定量化和定性化234
(四)成效检验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和开放性235
二、指导性:对先进性教育准备阶段的检验236
(一)检验目标是否合理恰当236
(二)检验教育对象的范围确定是否合理238
(三)检验教育方式是否得当239
(四)检验教育的步骤安排是否合理240
三、监督性:对先进性教育展开阶段的检验241
(一)防止先进性教育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241
(二)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度化的水平243
(三)及时纠正偏差、改正不足245
四、评价性:对先进性教育总结阶段的检验247
(一)党员思想解放程度248
(二)党员的素质提高程度250
(三)群众的满意度252
(四)成功经验的提炼程度254
(一)科学性原则256
一、制定检验成效基本标准的指导原则256
第十章 检验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效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标准256
(二)实效性原则258
(三)人民性原则259
二、检验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效的基本标准261
(一)直接标准:量化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261
(二)综合标准:是否符合和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64
(三)最高标准:群众满意277
一、制定若干分类标准的指导原则279
(一)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本原理279
第十一章 成效检验指标体系的若干分类标准279
(二)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281
二、按实践主体制定的若干分类标准283
(一)党的个体主体283
(二)党的组织主体287
三、按职业制定的若干分类标准292
(一)工人党员293
(二)农民党员296
(三)知识分子党员298
(四)机关党员302
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
- 85222.html
- 2318028.html
- 3593800.html
- 407850.html
- 56254.html
- 2555186.html
- 3793633.html
- 2745684.html
- 1712898.html
- 3840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8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2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2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9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9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3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7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6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