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灾害管理与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灾害管理与实务
  • 李秉乾等著;逢甲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1851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灾害管理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 灾害防救概论6

第一章 绪论&李秉乾、陈柏苍6

1.1 灾害的定义与范畴6

1.2 灾害的形态与分类7

1.3 灾害风险管理概述10

1.3.1 灾害风险概念12

1.3.2 灾害风险管理概述17

1.3.3 灾害风险处理方法24

习题26

第二章 灾害管理机制&杨龙士、陈柏苍30

2.1 灾害管理概述30

2.2 减灾作业管理机制34

2.2.1 减灾之类型35

2.2.2 减灾之运作机制48

2.3 整备作业管理机制51

2.3.1 政府的整备51

2.3.2 民众的整备56

2.3.3 大众传播媒体沟通61

2.4 应变作业管理机制65

2.4.1 紧急应变66

2.4.2 灾前应变整备67

2.4.3 灾后应变操作68

2.5 复原重建作业管理机制77

2.5.1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78

2.5.2 灾前复原重建整备78

2.5.3 灾后复原重建原则79

习题80

第三章 防灾体系及分工&马彦彬85

3.1 世界各国灾害防救体系85

3.1.1 美国灾害防救体系概况85

3.1.2 日本灾害防救体系概况92

3.1.3 美日灾害防救体系发展的启示100

3.2 我国现行防灾体系及分工102

3.2.1 我国灾害防救法制的沿革102

3.2.2 我国灾害防救体系之组织架构与运作107

3.3 我国灾害防救计画体系110

3.3.1 灾害防救基本计画与灾害防救业务计画111

3.3.2 地区灾害防救计画112

习题115

第四章 灾害防救法暨其施行细则概述&马彦彬、陈柏苍120

4.1 灾害防救法基础架构120

4.2 灾害防救法与灾害防救法施行细则之整合概述121

4.2.1 第一章 总则121

4.2.2 第二章 灾害防救组织125

4.2.3 第三章 灾害防救计画134

4.2.4 第四章 灾害预防136

4.2.5 第五章 灾害应变措施141

4.2.6 第六章 灾后复原重建149

4.2.7 第七章 罚则153

4.2.8 第八章 附则154

习题160

第2部 灾害防救资讯及资源整备165

第五章 灾害特性与潜势分析&陈昶宪、连惠邦、陈柏苍165

5.1 天然灾害特性及潜势分析165

5.1.1 风水灾害166

5.1.2 地震灾害173

5.1.3 坡地灾害182

5.1.4 海啸灾害189

5.2 人为灾害特性及潜势分析196

5.2.1 辐射灾害196

5.2.2 公用气体与油料管线灾害205

5.2.3 毒性化学物质灾害211

5.2.4 重大交通灾害215

5.2.5 森林火灾灾害219

习题221

第六章 防灾地图类别概述与绘制&杨龙士、雷祖强、陈胜义225

6.1 国内外防灾地图绘制概念与成果225

6.2 防灾地图制作原则与绘制程序248

6.3 防灾地图应用案例254

6.3.1 防灾地图之应用254

6.3.2 防灾避难看板规划设置260

6.3.3 避难疏散路线规划264

习题269

第七章 避难收容之场所及物资整备&叶昭宪276

7.1 避难收容场所适灾性评估276

7.1.1 风水灾害276

7.1.2 地震灾害278

7.1.3 土石流灾害280

7.2 避难收容场所能量评估281

7.2.1 避难收容场所种类281

7.2.2 避难收容场所收容能量规划282

7.2.3 避难收容场所设施评估准则283

7.3 避难收容场所安全性评估284

7.4 避难收容之民生物资整备291

7.4.1 民生物资之界定与储备量291

7.4.2 民生物资维护管理机制293

7.4.3 民生物资之准备与取得297

7.4.4 灾时物资受理及分配规定302

习题303

第八章 全民防灾知识传播&李瑞阳、陈柏苍307

8.1 全民防灾素养培植307

8.1.1 防灾教育概论308

8.1.2 防灾教育基本理念与目的308

8.1.3 防灾教育的重要性与未来展望311

8.2 防灾社区312

8.2.1 防灾社区与社区防救灾之定义312

8.2.2 推动防灾社区的面向313

8.2.3 防灾社区相关理念314

8.2.4 防灾社区的推动者314

8.2.5 防灾社区推动流程316

8.3 企业防灾318

8.3.1 企业防灾之定义319

8.3.2 营运持续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与防灾机制的连结322

8.2.3 小结324

习题325

第3部 灾害防救应变规划331

第九章 灾情查通报分工与架构&李瑞阳、陈柏苍331

9.1 各层级灾害应变中心之建置331

9.1.1 灾害应变中心(EOC)之功能331

9.1.2 灾害应变中心(EOC)之事件指挥系统332

9.1.3 灾害应变中心(EOC)之设置规划333

9.2 灾害通报流程337

9.3 灾情查报通报流程340

习题347

第十章 天然灾害预警系统及机制&陈昶宪、陈柏苍351

10.1 台风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51

10.1.1 台风监测系统351

10.1.2 台风预警机制355

10.1.3 台风警报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60

10.2 水灾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61

10.2.1 雨量与河川水位监测系统361

10.2.2 豪(大)雨特报、淹水警戒、河川警戒水位预警机制366

10.2.3 豪(大)雨特报、淹水警戒、河川警戒水位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71

10.3 土石流灾害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72

10.3.1 土石流观测系统372

10.3.2 土石流灾害预警机制374

10.4 地震灾害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78

10.4.1 地震观测系统378

10.4.2 地震灾害预警机制381

10.4.3 地震灾害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89

10.5 海啸灾害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90

10.5.1 海啸观测系统390

10.5.2 海啸灾害预警机制392

10.5.3 海啸警报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93

10.6 乾旱灾害预警机制及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94

10.6.1 乾旱预警机制395

10.6.2 乾旱警戒颜色灯号意涵397

习题399

第十一章 灾害防救演练规划&陈昶宪、陈柏苍404

11.1 灾害防救应变演练之类型404

11.1.1 简报导引演练404

11.1.2 技术演练405

11.1.3 桌上演练405

11.1.4 功能性兵棋推演406

11.1.5 全面性实兵演练407

11.2 灾害防救演练架构之通则研拟410

11.2.1 演练前置规划411

11.2.2 演练规划事项执行413

11.2.3 演练评估检讨413

11.3 兵棋推演与实兵演练架构之拟订414

11.3.1 兵棋推演架构研拟414

11.3.2 实兵演练架构之拟订420

习题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