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教育课程论 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师教育课程论 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
  • 陈时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2868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师资培养-课程设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师教育课程论 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教师教育的意义与变革5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与历史演变5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5

(二)教师教育的源起8

(三)教师教育的发展9

(四)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12

二、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14

(一)职前教师教育的含义14

(二)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16

(三)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19

三、职后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21

(一)职后教师教育的含义21

(二)发达国家的职后教师教育22

(三)职后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27

四、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32

(一)专业性与非专业性32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34

(三)学术性与师范性36

(四)阶段性与一体性39

第二章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42

一、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演变42

(一)培养目标的变革43

(二)理论基础的变迁51

(三)课程模式的发展60

二、各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70

(一)改革的动因70

(二)改革的目标83

(三)改革的内容89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96

(一)通才与专才相结合96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97

(三)学科与专业相联系99

(四)职前与职后相融通101

(五)统一与多样相促进103

第三章 教师教育课程的制度保障105

一、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内涵105

(一)关于制度的界定105

(二)课程制度的基本内容107

二、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10

(一)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10

(二)英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20

(三)法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29

(四)日本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33

(五)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136

三、教师教育课程的认证机构143

(一)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144

(二)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146

(三)英国教师培训管理署149

四、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国际经验150

(一)政策保障150

(二)课程领导153

(三)认证制度155

五、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发展趋势157

(一)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法制化158

(二)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化159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制度化161

第四章 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变革与比较164

一、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意义164

(一)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界定164

(二)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依据170

(三)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功能174

二、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管理177

(一)认可标准178

(二)鉴定制度184

三、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189

(一)美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189

(二)英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200

(三)法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203

(四)日本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204

(五)中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206

四、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模式217

(一)课程实施机构218

(二)课程组织形式220

(三)课程基本结构221

五、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发展趋势223

(一)课程目标专业化223

(二)课程取向实践化225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228

(四)课程设置双专业化231

第五章 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变革与比较234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意义234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界定235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依据237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功能241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目标与原则247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目标247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原则252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设计与模式255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256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设计取向258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基本模式261

四、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实施264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实施形式264

(二)发达国家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具体实施267

(三)中国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实施271

五、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发展趋势275

(一)关注时间性276

(二)突出实用性277

(三)彰显个体性280

(四)强调发展性283

(五)重视缄默性286

第六章 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变革与比较289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意义289

(一)教师职后培训发展的背景289

(二)教师职后培训的界定292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内涵294

(四)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依据295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形式与内容301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主要形式301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307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基本模式309

(一)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课程模式310

(二)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313

四、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实施315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制度化315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合作化318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多样化323

五、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328

(一)课程知识的建构性与个体性328

(二)课程管理的科层性与专业性330

(三)课程模式的实践性与国际性333

(四)课程实施的开放性与互动性335

第七章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338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338

(一)全球化的挑战339

(二)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挑战348

(三)多元文化的挑战349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挑战350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352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352

(二)国外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59

(三)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62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367

(一)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367

(二)以课程整合为核心368

(三)以课程一体化为重点370

后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