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工程工程师袖珍手册系列 结构工程师袖珍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鞠小奇,庄伟,谢俊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8580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8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8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工程工程师袖珍手册系列 结构工程师袖珍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荷载1
1.1 荷载分类及效应组合1
1.2 楼面及屋面活荷载6
1.3 吊车荷载26
1.4 雪荷载28
1.5 风荷载33
1.6 温度作用67
1.7 偶然荷载69
1.8 地震作用71
1.9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89
2 混凝土结构109
2.1 材料性能、设计指标及钢筋面积计算表109
2.2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14
2.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16
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19
2.5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125
2.6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30
2.7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134
2.8 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和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137
2.9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145
2.10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48
2.11 混凝土结构构造及计算150
2.11.1 一般构造规定150
2.11.2 板的构造160
2.11.3 梁的构造163
2.11.4 柱的构造171
2.11.5 牛腿178
2.11.6 墙的构造180
2.11.7 叠合构件的构造182
2.11.8 装配式结构的构造183
2.11.9 预埋件及连接件184
2.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87
3 建筑抗震设计199
3.1 基本规定199
3.1.1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199
3.1.2 场地和地基199
3.1.3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200
3.1.4 地震作用计算、内力调整及抗震构造措施201
3.1.5 结构体系203
3.1.6 非结构构件204
3.1.7 结构材料与施工204
3.2 场地、地基和基础205
3.2.1 场地205
3.2.2 天然地基和基础209
3.2.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211
3.2.4 桩基215
3.3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217
3.3.1 一般规定217
3.3.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22
3.3.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224
3.3.4 截面抗震验算225
3.3.5 抗震变形验算226
3.4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229
3.4.1 一般规定229
3.4.2 计算要点236
3.4.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240
3.4.4 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247
3.4.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251
3.4.6 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252
3.5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253
3.5.1 一般规定253
3.5.2 计算要点258
3.5.3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262
3.5.4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267
3.5.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270
3.6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275
3.6.1 一般规定275
3.6.2 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277
3.6.3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277
3.6.4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280
3.6.5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281
3.7 单层工业厂房282
3.7.1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282
3.7.2 单层钢结构厂房291
3.7.3 单层砖柱厂房296
3.8 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298
3.8.1 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298
3.8.2 大跨屋盖建筑300
3.9 土、木、石结构房屋303
3.10 地下建筑306
4 钢结构309
4.1 材料选用309
4.2 设计指标和设计参数313
4.3 受弯、受剪和受扭构件的计算及梁的设计319
4.3.1 受弯、受剪构件的强度319
4.3.2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322
4.3.3 受扭构件的强度及整体稳定324
4.3.4 局部稳定326
4.3.5 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328
4.3.6 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330
4.3.7 梁的构造要求332
4.4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和桁架杆件的设计334
4.4.1 截面强度计算334
4.4.2 轴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336
4.4.3 实腹轴压构件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349
4.4.4 桁架及支撑的计算长度和允许长细比351
4.5 拉弯构件、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柱的设计355
4.5.1 截面强度计算355
4.5.2 构件的稳定性计算358
4.5.3 柱的计算长度364
4.5.4 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376
4.6 塑性调幅设计377
4.6.1 一般规定377
4.6.2 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378
4.7 连接379
4.7.1 一般规定379
4.7.2 焊缝连接构造要求381
4.7.3 焊缝连接计算383
4.7.4 紧固件连接构造要求386
4.7.5 紧固件连接计算389
4.8 其他393
5 砌体结构398
5.1 材料398
5.1.1 材料强度等级398
5.1.2 砌体的计算指标399
5.2 基本设计规定405
5.2.1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405
5.2.2 耐久性规定406
5.3 无筋砌体构件410
5.3.1 受压构件410
5.3.2 局部受压416
5.3.3 轴心受拉构件421
5.3.4 受弯构件421
5.4 构造要求422
5.4.1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422
5.4.2 一般构造要求424
5.4.3 框架填充墙425
5.4.4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427
5.5 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430
5.5.1 圈梁430
5.5.2 过梁431
5.5.3 墙梁432
5.5.4 挑梁434
6 基础工程438
6.1 基本规定438
6.2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442
6.3 地基计算445
6.3.1 基础埋置深度445
6.3.2 承载力计算447
6.3.3 变形计算452
6.3.4 稳定性计算456
6.4 山区地基458
6.4.1 一般规定458
6.4.2 土岩组合地基459
6.4.3 填土地基460
6.4.4 土质边坡与重力式挡墙462
6.4.5 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挡墙467
6.5 软弱地基470
6.5.1 利用与处理470
6.5.2 建筑措施472
6.5.3 结构措施472
6.6 基础474
6.6.1 无筋扩展基础474
6.6.2 扩展基础476
6.6.3 柱下条形基础489
6.6.4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491
6.6.5 桩基础500
6.6.6 岩石锚杆基础515
7 抗震鉴定517
7.1 基本规定517
7.2 场地、地基和基础521
7.2.1 场地521
7.2.2 地基和基础521
7.3 多层砌体房屋524
7.3.1 一般规定524
7.3.2 A类抗震鉴定524
7.3.3 B类抗震鉴定536
7.4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545
7.4.1 一般规定545
7.4.2 A类抗震鉴定547
7.4.3 B类抗震鉴定551
7.5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557
7.5.1 A类抗震鉴定557
7.5.2 B类抗震鉴定561
7.6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564
7.6.1 一般规定564
7.6.2 A类建筑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564
7.6.3 B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572
7.7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578
7.7.1 一般规定578
7.7.2 A类建筑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579
7.7.3 B类单层砖柱厂房的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582
7.7.4 B类单层空旷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584
7.7.5 抗震承载力验算585
8 加固设计587
8.1 基本规定587
8.2 材料588
8.2.1 混凝土588
8.2.2 钢材及焊接材料588
8.2.3 维和纤维复合材590
8.2.4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592
8.2.5 钢丝绳592
8.2.6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593
8.3 增大截面加固法593
8.3.1 设计规定593
8.3.2 构造规定593
8.4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596
8.4.1 设计规定596
8.4.2 构造规定596
8.5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597
8.5.1 设计规定597
8.5.2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598
8.5.3 普通钢筋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602
8.5.4 型钢预应力撑杆构造规定604
8.6 外包型钢加固法605
8.6.1 设计规定605
8.6.2 构造规定606
8.7 粘贴钢板加固法609
8.7.1 设计规定609
8.7.2 构造规定609
8.8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614
8.8.1 设计规定614
8.8.2 构造规定614
8.9 增设支点加固法621
8.9.1 设计规定621
8.9.2 构造规定621
8.10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624
8.10.1 设计规定624
8.10.2 构造规定624
8.11 植筋技术627
8.11.1 设计规定627
8.11.2 构造规定627
8.12 锚栓技术630
8.12.1 设计规定630
8.12.2 构造规定630
8.13 建筑抗震加固633
8.13.1 多层砌体房屋633
8.13.2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635
8.13.3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636
8.13.4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638
8.13.5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639
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641
9.1 材料641
9.1.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641
9.1.2 连接材料641
9.2 建筑设计642
9.2.1 一般规定642
9.2.2 平面设计642
9.2.3 立面、外墙设计643
9.2.4 内装修、设备管线设计643
9.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44
9.3.1 一般规定644
9.3.2 作用及作用组合648
9.3.3 结构分析649
9.3.4 预制构件设计649
9.3.5 连接设计649
9.3.6 楼盖设计652
9.4 框架结构设计656
9.4.1 一般规定656
9.4.2 构造规定656
9.5 剪力墙结构设计661
9.5.1 一般规定661
9.5.2 预制剪力墙构造662
9.5.3 连接设计664
9.6 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669
9.6.1 一般规定669
9.6.2 连接设计669
10.平法施工图及构造详图672
10.1 柱672
10.1.1 柱编号672
10.1.2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672
10.1.3 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673
10.1.4 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674
10.1.5 地下室抗震KZ的纵向钢筋连接构造675
10.1.6 地下室抗震KZ的箍筋加密区范围676
10.1.7 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677
10.1.8 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678
10.1.9 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680
10.1.10 抗震KZ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680
10.1.11 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681
10.1.12 抗震剪力墙上QZ纵筋构造682
10.1.13 梁上柱LZ纵筋构造682
10.1.14 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683
10.1.15 非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684
10.1.16 非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685
10.1.17 非抗震KZ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685
10.1.18 非抗震KZ箍筋构造686
10.1.19 非抗震剪力墙上QZ纵筋构造687
10.1.20 梁上柱LZ纵筋构造687
10.1.21 矩形箍筋复合方式688
10.1.22 芯柱XZ配筋构造689
10.2 墙690
10.2.1 墙柱编号690
10.2.2 墙梁编号690
10.2.3 拉筋示意691
10.2.4 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691
10.2.5 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696
10.2.6 剪力墙不同墙身截面配筋示意697
10.2.7 剪力竖向钢筋顶部构造697
10.2.8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锚入连梁构造698
10.2.9 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分布钢筋构造698
10.2.10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699
10.2.11 剪力墙上起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构造700
10.2.12 连梁交叉斜筋配筋构造700
10.2.13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构造701
10.2.14 连梁对角暗撑配筋构造702
10.2.15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寸洞口补强纵筋构造703
10.2.16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时洞口补强暗梁构造703
10.2.17 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704
10.2.18 连梁中部圆形洞口补强钢筋构造704
10.2.19 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大于800时补强纵筋构造705
10.2.20 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且小于等于800时补强纵筋构造705
10.3 梁706
10.3.1 梁平面注写方式示例706
10.3.2 梁编号707
10.3.3 梁竖向加腋截面注写示意707
10.3.4 梁水平加腋截面注写示意708
10.3.5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注写示意708
10.3.6 大小跨梁的注写示意708
10.3.7 梁加腋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示例709
10.3.8 梁水平加腋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示例709
10.3.9 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709
10.3.10 井字梁矩形平面网格区域示意710
10.3.11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710
10.3.12 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711
10.3.13 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713
10.3.14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715
10.3.15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717
10.3.16 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719
10.3.17 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720
10.3.18 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722
10.3.19 主次梁斜交箍筋构造722
10.3.20 水平折梁钢筋构造723
10.3.21 竖向折梁钢筋构造723
10.3.22 纯悬挑梁XL及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724
10.4 板727
10.4.1 板的编号727
10.4.2 板带的编号727
10.4.3 暗梁的编号727
10.4.4 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728
10.4.5 纵筋加强带JQD引注图示728
10.4.6 纵筋加强带JQD引注图示729
10.4.7 后浇带HJD引注图示729
10.4.8 单倾角柱帽ZMa引注图示730
10.4.9 变倾角柱帽ZMc引注图示730
10.4.10 托板柱帽ZMb引注图示731
10.4.11 倾角托板柱帽ZMb引注图示731
10.4.12 局部升降板SJB引注图示732
10.4.13 板加腋JY引注图示732
10.4.14 板开洞BD引注图示733
10.4.15 板翻边FB引注图示733
10.4.16 角部加强筋Crs引注图示734
10.4.17 悬挑板阳角附加筋Ces引注图示1734
10.4.18 悬挑板阳角附加筋Ces引注图示2735
10.4.19 抗冲切箍筋Rh引注图示735
10.4.20 抗冲切弯起筋Rb引注图示736
10.4.21 有梁楼盖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736
10.4.22 悬挑板XB钢筋构造737
10.4.23 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739
10.4.24 折板配筋构造740
10.4.25 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740
10.4.26 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741
10.4.27 柱上板带暗梁钢筋构造741
10.4.28 HJD钢筋构造742
10.4.29 板加腋JY构造744
10.4.30 局部升降板SJB构造744
10.4.31 梁边或墙边开洞747
10.4.32 板中开洞748
10.4.33 洞边被切断钢筋端部构造749
10.4.34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750
10.4.35 板内纵筋加强带JQD构造752
10.4.36 板翻边FB构造753
10.4.37 单倾角柱帽ZMa构造753
10.4.38 变倾角柱帽ZMc构造754
10.4.39 托板柱帽ZMb构造754
10.4.40 倾角联托板柱帽ZMab构造755
10.4.41 抗冲切箍筋Rh构造755
10.4.42 抗冲切弯起钢筋Rb构造756
10.5 基础、地下室及底板756
10.5.1 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756
10.5.2 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757
10.5.3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758
10.5.4 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759
10.5.5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760
10.5.6 杯口与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761
10.5.7 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762
10.5.8 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763
10.5.9 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764
10.5.10 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765
10.5.11 条形基础底板板底不平构造766
10.5.12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767
10.5.13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767
10.5.14 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768
10.5.15 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769
10.5.16 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770
10.5.17 梁板式筏板基础端部等截面外伸构造771
10.5.18 梁板式筏板基础端部变截面外伸构造772
10.5.19 梁板式筏板基础端部无外伸构造772
10.5.20 梁板式筏板基础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773
10.5.21 平板式筏板基础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774
10.5.22 平板式筏板基础变截面部位中层钢筋构造775
10.5.23 平板式筏板基础端部无外伸构造776
10.5.24 平板式筏板基础端部等截面外伸构造777
10.5.25 平板式筏板基础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777
10.5.26 温度释放沟示意图778
10.5.27 底板后浇带示意图778
10.5.28 下室顶板后浇带示意779
10.5.29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示意图780
10.5.30 地下室侧壁施工缝防水做法780
10.5.31 地下室坡道挡土墙做法781
10.5.32 集水坑大样781
10.5.33 坑底标高低于梁底标高时做法783
10.5.34 集水坑与承台连接大样784
10.5.35 电梯基坑及扶梯基坑大样785
10.5.36 排水沟大样786
10.5.37 底板高低处连接大样786
10.5.38 板高差处承台钢筋构造大样787
参考文献788
热门推荐
- 3268703.html
- 3482262.html
- 339167.html
- 2187285.html
- 3293373.html
- 1531537.html
- 2106533.html
- 2376519.html
- 2553731.html
- 2885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0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