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成果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覃福晓,金小鹏,童庆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80219874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成果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法的背后是利益3
第一章 利益3
第一节 利益的基本理论3
一、利益认识的历史轨迹3
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10
三、利益的定义15
第二节 利益的分类及相互关系21
一、利益的类型21
二、各类利益的相互关系27
第二章 法与利益的一般理论32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关系32
第二节 法的价值与利益41
一、法的价值的概念41
二、法的价值的具体体现42
三、法对利益的独特价值44
第三节 权力、权利、义务与利益44
一、权力与利益44
二、权利、义务与利益47
第四节 利益衡量与法律政策49
第五节 利益衡量与科学发展观54
第三章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59
第一节 对相关概念的探讨59
一、立法59
二、立法主体及其立法权限59
三、立法程序64
四、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87
第二节 构建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93
一、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群体信访和群体性冲突事件表明民怨累积程度加深93
二、法的地位决定了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的重要性96
三、如何构建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97
下篇 构建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101
第四章 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1
第一节 我国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应坚持党的领导101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101
二、立法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103
第二节 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历史106
一、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06
二、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曲折发展108
第三节 党与人大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关系的现状及问题112
一、中国共产党与人大关系的总体框架112
二、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的关系114
第四节 依法执政要求改善党对人大立法的领导118
一、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118
二、党的领导与人大立法权威的相容性120
三、党的领导与人大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关系的完善121
第五章 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性126
第一节 立法机关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意义126
一、反映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126
二、代表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是否具有代表性决定了法律体系是否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26
三、人大代表缺乏代表性不利于我国法制建设135
四、人大常委会代表性缺失的后果136
第二节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有待提高137
一、从代表性的获得情况进行分析137
二、从维持代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147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有待提高155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有待提高155
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有待提高157
第六章 坚持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159
第一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结构与价值功能159
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结构160
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功能164
三、多党合作制度整合利益的特点166
第二节 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中的中国多党合作机制169
一、以多元合作为基本运作前提169
二、以国家宪法、法律为根本依据170
三、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主体171
四、以人民政协为基本运作平台172
五、与人大和政府的立法相融合174
第三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177
一、政策规范多于法律制度178
二、运作机制比较宏观粗约179
三、参与立法的部分人员法律知识欠缺181
四、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的渠道还不够畅通183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途径185
一、完善中国多党合作法律制度185
二、拓宽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的渠道188
三、优化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的结构191
四、完善立法利益表达与整合的程序196
第七章 重视和不断完善立法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制度199
第一节 专家咨询制度的基本理论199
一、专家咨询制度的概念及内容199
二、立法过程中专家咨询的性质和地位204
三、专家咨询制度的必然性分析205
四、专家咨询制度的多维面相208
五、专家咨询制度在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中的功能216
第二节 我国专家咨询制度的运行现状220
一、专家咨询制度在立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20
二、专家咨询制度的发展与实践的巨大需求还不完全适应230
第三节 专家咨询制度功能不彰的原因分析233
一、立法主体方面的原因233
二、专家方面的原因234
第四节 完善我国立法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制度235
一、宏观层面:优化立法环境,为专家咨询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236
二、中观层面:从形式上逐步提高专家咨询制度的规范层级237
三、微观层面:从内容上合理配置专家咨询制度的各种要素237
第八章 听证制度逐渐常态化250
第一节 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其功能250
一、西方国家听证制度发生的法理基础250
二、立法听证及其功能253
第二节 立法听证的制度设计及其价值追求255
一、立法听证的制度设计:听证程序的司法化255
二、立法听证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之间的稳定联系256
第三节 听证制度在当代中国的确立及其意义258
一、听证制度的引进258
二、立法听证的政治意义与社会意义260
第四节 我国立法听证的现状及缺陷262
一、缺乏统一、完善的立法听证规则,导致立法听证实践常常流于形式262
二、法律规定刚性不足,导致缺乏谋求立法听证常态化的动力263
三、听证结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公众对参与立法缺乏积极性263
第五节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完善265
一、完善立法听证制度的意义265
二、完善立法听证制度的途径选择267
第九章 立法过程尽可能充分公开276
第一节 立法公开的一般理论276
一、对立法公开的理解276
二、立法公开的理论根据——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局限276
三、公众的知情权与立法公开277
四、立法公开与社会公正278
第二节 国外的立法公开制度279
一、立法文档的公开279
二、立法过程的公开281
三、立法成果公开制度285
第三节 我国立法公开的现状286
一、我国有关立法公开的规定286
二、我国在立法公开实践方面取得的进步287
三、我国立法公开存在的问题288
第四节 完善我国立法公开制度的必要性及对策290
一、完善我国立法公开制度的必要性290
二、完善我国立法公开制度的途径292
后记303
热门推荐
- 611621.html
- 3623247.html
- 806148.html
- 1565172.html
- 2024372.html
- 1663770.html
- 3724817.html
- 934533.html
- 877040.html
- 832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2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1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3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3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5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5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