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薛黎明,李翠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7241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资源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环境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资源与环境的概念1

1.1.1 资源1

1.1.2 环境2

1.1.3 资源、环境的关系3

1.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4

1.2.1 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4

1.2.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5

1.2.3 中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历程6

1.2.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内外研究评述8

1.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框架体系9

1.3.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

1.3.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0

1.3.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0

1.3.4 资源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趋势11

本章小结13

习题13

2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4

2.1 经济学的内容14

2.1.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4

2.1.2 基本假设15

2.1.3 经济理论16

2.2 经济学十大原理20

2.3 经济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21

2.3.1 经济学的分类21

2.3.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5

本章小结26

3市场供求原理27

3.1 需求与供给27

3.1.1 需求理论27

3.1.2 供给理论30

3.2 市场均衡32

3.2.1 均衡和均衡价格32

3.2.2 均衡价格的形成33

3.2.3 均衡变动33

本章小结35

习题35

4弹性理论38

4.1 需求价格弹性38

4.1.1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38

4.1.2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39

4.1.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39

4.1.4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40

4.2 需求收入弹性41

4.2.1 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1

4.2.2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42

4.3 需求交叉弹性44

4.4 供给价格弹性44

4.4.1 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4

4.4.2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44

本章小结45

习题45

5消费者行为理论48

5.1 效用论概述48

5.1.1 效用及其表示方法48

5.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9

5.1.3 消费者剩余51

5.2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51

5.2.1 无差异曲线51

5.2.2 预算线54

5.3 消费者均衡56

5.3.1 基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56

5.3.2 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57

5.3.3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58

5.4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58

5.4.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59

5.4.2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59

5.4.3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0

5.4.4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1

本章小结61

习题62

6生产、成本与厂商均衡理论65

6.1 生产理论65

6.1.1 生产函数概述65

6.1.2 生产时期66

6.1.3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66

6.1.4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70

6.2 成本理论71

6.2.1 生产成本与要素价格71

6.2.2 短期成本函数74

6.2.3 长期成本函数79

6.3 厂商均衡理论82

6.3.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82

6.3.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91

6.3.3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99

本章小结107

习题108

7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理论113

7.1 一般均衡分析113

7.1.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13

7.1.2 一般均衡理论的含义114

7.1.3 瓦尔拉斯平衡115

7.2 福利经济学115

7.2.1 旧福利经济学与新福利经济学115

7.2.2 帕累托最优状态116

本章小结123

习题124

8经济效率理论125

8.1 经济效率的含义125

8.1.1 经济效率的概念125

8.1.2 资源运用效率125

8.1.3 资源配置效率125

8.1.4 资源运用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联系和区别126

8.2 资源运用效率126

8.2.1 资源运用效率目标126

8.2.2 短期利润最大化126

8.2.3 长期利润最大化128

8.3 效率与公平129

8.3.1 效率、帕累托最优与可持续发展129

8.3.2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130

本章小结132

习题132

9外部性理论133

9.1 外部性概述133

9.1.1 外部性的定义133

9.1.2 原因及影响133

9.1.3 发展过程134

9.2 外部性类型137

9.2.1 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138

9.2.2 外部性的产生领域: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138

9.2.3 外部性产生的时空: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138

9.2.4 外部性的根源:制度外部性与科技外部性139

9.2.5 产生外部性的前提条件: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139

9.2.6 外部性的稳定性:稳定的外部性与不稳定的外部性140

9.2.7 外部性的方向性:单向外部性与双向外部性140

9.3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140

9.3.1 外部性的测度140

9.3.2 外部不经济性与资源配置141

9.3.3 外部经济性与资源配置141

9.4 外部性的内部化142

9.4.1 庇古的思路143

9.4.2 科斯的思路144

9.5 解决外部性的途径146

9.5.1 对付外部性的措施146

9.5.2 解决途径147

本章小结148

习题149

10环境经济政策150

10.1 环境经济政策概述150

10.1.1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与类型150

10.1.2 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151

10.2 排污收费152

10.2.1 庇古税153

10.2.2 排污收费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153

10.3 排污权交易156

10.3.1 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156

10.3.2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比较157

10.3.3 排污权交易的优点157

10.3.4 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条件158

10.4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163

10.4.1 基本内容163

10.4.2 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165

10.4.3 实行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165

本章小结166

习题166

1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67

11.1 自然资源的分类167

11.1.1 可耗竭资源167

11.1.2 可更新资源169

11.2 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170

11.2.1 存量和流量的概念170

11.2.2 对资源存量的分析171

11.3 可耗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72

11.3.1 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172

11.3.2 n个时期的资源配置174

11.3.3 可耗竭资源之间的替代175

11.3.4 实现可更新资源替代175

11.3.5 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的影响176

11.3.6 垄断经营对可耗竭性资源的影响176

11.3.7 我国可耗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77

11.4 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79

11.4.1 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179

11.4.2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185

本章小结188

习题188

12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博弈190

12.1 博弈论190

12.1.1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190

12.1.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190

12.1.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195

12.1.4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197

12.1.5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199

12.2 博弈论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01

12.2.1 博弈论在我国的应用201

12.2.2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博弈202

本章小结204

习题205

13环境经济评价206

13.1 环境经济评价概述206

13.1.1 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值计量206

13.1.2 环境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208

13.1.3 环境经济评价的目的209

13.2 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210

13.2.1 直接市场评价法210

13.2.2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215

13.2.3 陈述偏好法220

13.2.4 评价方法的选择222

13.3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223

13.3.1 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223

13.3.2 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224

13.3.3 费用效益分析理论基础225

13.3.4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227

13.3.5 贴现率229

13.4 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评价232

13.4.1 静态评价方法232

13.4.2 动态评价方法234

13.4.3 建设项目的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案例238

本章小结242

习题242

14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44

14.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244

14.1.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44

14.1.2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247

14.1.3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弊端248

14.2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50

14.2.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250

14.2.2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51

14.2.3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构建253

14.2.4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255

14.3 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56

14.3.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256

14.3.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257

14.3.3 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挑战260

14.4 国外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61

14.4.1 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发展概况261

14.4.2 主要国家的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简介263

本章小结266

习题266

15循环经济267

15.1 循环经济概述267

15.1.1 循环经济的产生267

15.1.2 循环经济的内涵268

15.1.3 循环经济的特征269

15.2 循环经济原则和理论270

15.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270

15.2.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271

15.3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273

15.3.1 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273

15.3.2 园区层次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273

15.3.3 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274

15.4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275

15.4.1 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275

15.4.2 废弃物资源化及环境影响指标276

15.5 循环经济实例279

本章小结281

习题281

16环境与贸易282

16.1 国际贸易基本内容282

16.2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83

16.2.1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284

16.2.2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285

16.2.3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291

16.3 贸易保护主义291

16.3.1 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和形式291

16.3.2 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和特点294

16.4 国际贸易与环境295

16.4.1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296

16.4.2 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96

16.4.3 贸易与环境冲突的后果297

16.4.4 我国面临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297

16.5 绿色贸易壁垒301

16.5.1 绿色壁垒概述301

16.5.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302

16.5.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303

16.5.4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04

16.5.5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305

本章小结310

习题310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