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
  • 颜明仁,李子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443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篇1

第1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念及脉络5

1.1 引言5

1.2 从教育研究及文献中找到的支持8

1.3 我们关注学校文化对教师转变与发展的影响10

1.4 改革要体察民情11

1.5 课程概念和要素12

1.5.1 课程的本义及概念12

1.5.2 课程的要素和本质13

1.6 课程的定义14

1.7 课程改革的脉络18

第2章 改革理论:从技术、政治与文化的观点来检视22

2.1 改革的概念和复杂性22

2.2 从技术、文化和政治的观点来检视课程改革24

2.2.1 技术观点25

2.2.2 政治性考虑26

2.2.3 文化性26

2.3 改革的理论27

2.3.1 Michael Fullan阶段模式(Fullan's Staged Model)学说28

2.3.2 Cuban改革两级论30

2.3.3 Chauvin的改革段落模式31

2.3.4 Fung的创新6A过程模型31

2.3.5 Owens(1995)的RDDA模式32

2.3.6 Bainbridge的过程改革理论33

2.3.7 Fullan&Pomfret关于课程改革的观点35

2.3.8 小结35

第3章 学校文化:理念、表现模式和实证研究38

3.1 文化有多重要38

3.2 文化的内容和定义39

3.3 组织文化42

3.4 组织、社群、教师文化和学习社群46

3.4.1 组织46

3.4.2 社群47

3.4.3 教师文化48

3.4.4 学习社群——学习型学校49

3.5 学校文化的定义52

3.5.1 学校文化和学校气氛表达的概念52

3.5.2 学校文化的定义54

3.6 学校文化的表现和检视58

3.7 学校文化的元素及组成62

3.8 学校文化在怎样改变66

3.9 学校文化理论的小结68

3.10 学校文化的表现模式和实证研究68

3.10.1 学校文化模式——政治权力斗争类68

3.10.2 学校文化模式——表现角色及效能类70

3.10.3 学校文化模式——教师交往类73

3.10.4 学校文化模式——学校文化本质76

3.11 从学校文化模式和实证研究得到的启示79

第4章 探索教师转变与发展的理论及表现83

4.1 教师增权、变型领导与协作83

4.2 学习型学校的教师发展84

4.3 学校文化对教育改革的启示85

4.4 探索教师转变与发展的理论87

4.4.1 澳大利亚方面的研究88

4.4.2 Loup的研究89

4.4.3 李子建在香港进行的研究89

4.5 促使教师转变与发展的共通因素90

4.6 教师讲求实用,人生难免要计算成本和利益92

4.6.1 实用92

4.6.2 成本利益考虑93

4.6.3 影响教师改革的其他观点95

第5章 资讯科技在香港中小学教育的现况与展望98

5.1 引言98

5.2 分析框架99

5.3 研究设计及取样方法100

5.4 研究结果及分析101

5.4.1 样本之概括性描述101

5.4.2 学校信息科技设施的情况102

5.5 讨论110

5.5.1 强化基础教育机构的设施111

5.5.2 重整教师培训策略,建立信息科技教育的校本文化111

5.6 总结113

第6章 支持资讯科技教育改革的平台:香港教育城的现况与发展113

6.1 简介114

6.2 研究目的114

6.3 研究方法114

6.3.1 问卷设计115

6.3.2 数据搜集117

6.4 研究结果和讨论117

6.4.1 惯常使用者、非惯常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分布118

6.4.2 所有受答者的网上效能119

6.4.3 计算机和网页运用一般信息121

6.4.4 惯常使用者和非惯常使用者于教育城网站浏览的习惯123

6.4.5 惯常使用者对教育城网站感知的效用、使用者喜欢和意向130

6.4.6 非惯常使用者对教育城服务质量的意见143

6.4.7 网上资源和信息科技的使用146

6.5 建议147

6.5.1 对适切和质量控制把关147

6.5.2 教育城定位和确立“e-学习”(e-learning)水平148

6.5.3 重新审视教育城角色及使命148

6.5.4 考虑内容的宽度、深度和适切性148

6.5.5 搞清楚版权,促进分享和丰富资源基础149

6.5.6 通过技术训练促进交往149

6.5.7 改进网上工具149

6.5.8 增强网上支持150

6.5.9 照顾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和能力150

6.5.10 定期举办以学校或区域为本的推广活动151

6.5.11 吸引使用者再光临151

6.5.12 提供虚拟导游以吸引窗口顾客152

6.6 总结152

第7章 社群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对新入职教师在资讯科技教育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153

7.1 研究背景153

7.2 教学模式153

7.3 研究问题155

7.4 研究方法155

7.5 研究结果155

7.5.1 对参与“应用信息科技于教学延伸课程”的反思155

7.5.2 影响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160

7.6 个案研究总结162

第8章 实证研究示例1:面对信息科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和教师转变与发展的学校个案研究164

8.1 实证研究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164

8.2 主要名词的操作性定义165

8.3 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确定168

8.3.1 质性方法设计169

8.3.2 研究取向——个案研究171

8.3.3 研究技巧——访谈、观察和现场记录173

8.3.4 研究方法的确定175

8.4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确定176

8.5 研究工具178

8.6 资料搜集的方法和过程179

8.7 教师访谈182

8.8 现场研究及观察182

8.9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83

8.10 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184

8.10.1 偏见184

8.10.2 提高研究质量185

8.10.3 信度185

8.10.4 效度186

8.11 实证个案研究的结果和讨论186

8.11.1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是怎样的186

8.11.2 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195

8.11.3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和学校文化的关系如何208

8.11.4 教师对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看法为何211

8.11.5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如何影响教师参与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实践215

8.12 总结226

第9章 实证研究示例2:学校文化和教师转变与发展在教育改革中的个案研究229

9.1 学校历史、背景、人事特征和被访学校及人物概况229

9.2 信息科技教育的情境因素231

9.3 太平山学校的研究结果和讨论232

9.3.1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是怎样的232

9.3.2 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244

9.3.3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和学校文化的关系如何254

9.3.4 教师对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看法为何257

9.3.5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如何影响教师参与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实践261

9.4 太平山学校的个案研究结论268

9.4.1 教师改革认同感是怎样的268

9.4.2 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269

9.4.3 教师改革认同感和学校文化的关系如何271

9.4.4 教师对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看法为何271

9.4.5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如何影响教师参与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实践271

9.5 太平山学校的个案研究总结272

第10章 实证研究示例3:信息科技教育改革中学校文化和教师改革认同感的个案研究272

10.1 个案学校背景274

10.2 研究工具发展及抽样275

10.3 质性研究进行及提问276

10.4 研究目的和问题277

10.5 结果和讨论277

10.5.1 教师面对信息科技教育的改革认同感277

10.5.2 个案学校教师理解的学校文化及转变279

10.5.3 改革认同感与学校文化关系280

10.5.4 信息科技教育的实践281

10.6 两所学校的研究总结及启示283

10.6.1 校本支援要做些什么283

10.6.2 对实践信息科技教育的启示283

第11章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285

11.1 从实证研究中取得的结论285

11.1.1 教师的改革认同感是怎样的285

11.1.2 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287

11.1.3 教师改革认同感和学校文化的关系如何289

11.1.4 教师对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看法为何289

11.1.5 教师改革认同感如何影响教师参与信息科技教育的实践289

11.2 六项综合的观点290

11.2.1 教师改革认同感和学校文化与实践290

11.2.2 个体与学校的关系290

11.2.3 学校情境及资源291

11.2.4 关键因素292

11.2.5 改革策略、发展调节与改革实践293

11.2.6 东西方文化潜藏价值差异之影响294

11.3 我们对学校文化、教师转变和发展的观点296

11.3.1 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看法296

11.3.2 自省中国文化对本土研究的影响297

11.3.3 改革推动者要注意学校文化297

11.3.4 对教师转变和发展的看法298

11.3.5 对实践改革的看法298

11.4 总结305

参考文献308

中文308

英文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