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
  • 金旭,付维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756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固体地球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震学2

第一章 地震的一般知识2

第一节 地震学常用基本概念2

第二节 天然地震的类型3

一、地震的类型与成因3

二、关于构造地震的动力来源5

第三节 地震的地理分布6

一、全球地震的分布6

二、中国地震的分布7

第二章 地震波及其走时方程9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础知识9

一、地球介质9

二、地震波的类型10

三、界面对地震波的影响12

第二节 近震地震波的走时方程14

一、单层地壳模型14

二、双层地壳模型16

第三节 远震地震波的走时方程18

一、球对称介质中的地震射线18

二、本多夫定律21

第三章 地震体波与地球内部结构22

第一节 速度分布对地震射线与走时曲线的影响22

一、射线的曲率22

二、不同的速度分布与射线形状的关系23

三、速度异常区及间断面对地震射线和走时曲线的影响25

第二节 地球内部圈层与远震地震波27

一、地球内部的分层27

二、远震地震波类型31

第三节 用地震体波研究地壳构造35

一、利用PSM震相36

二、利用SP′震相37

第四节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的反演38

一、古登堡(Gutenberg)方法38

二、赫格洛兹—维歇特(Herglotz—Wiechert)方法39

第五节 地震波速度与其他地球物理参数的关系42

第四章 地震面波与地球自由振荡47

第一节 地震面波47

一、面波的类型47

二、面波的频散51

第二节 地球的自由振荡60

一、地球自由振荡的概念60

二、地球自由振荡的图像61

三、地球自由振荡的应用62

第三节 地球介质的Q值64

一、Q值的意义64

二、Q值的测量和结果65

第五章 地震基本参数测定原理67

第一节 发震时刻的测定67

第二节 震中位置的测定68

一、近震震中位置的测定68

二、远震震中位置的测定70

第三节 震级的测定72

一、近震震级的测定72

二、远震震级的测定73

三、矩震级标度74

第四节 地震时空参数计算机定位原理简介74

第六章 震源机制76

第一节 震源力学模型76

第二节 P波初动解法78

一、基本概念78

二、在吴尔夫网上求P波初动解80

第三节 解析计算P波初动解82

第四节 震源机制解分析83

一、由震源机制解推测震源断层错动类型83

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83

三、一些典型地区的震源机制85

第二篇 地电学90

第七章 地球介质的电学性质90

第一节 地球表层岩(矿)石的电阻率90

一、矿物的电阻率90

二、常见岩石的电阻率90

三、影响地球表层岩石电阻率的因素91

第二节 地球深部岩石的电阻率91

一、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电阻率91

二、地壳和上地幔低阻层92

第八章 地球天然电磁场94

第一节 天然电磁场的成因94

第二节 地球变化电磁场的分类95

第三节 天然电磁场的一般特征96

一、天然电磁场的形态特征96

二、天然电磁场的时空特征99

三、天然电磁场的频谱特征100

四、天然电磁场的极化特征101

第九章 利用天然电磁场的大地电磁测深法102

第一节 均匀交变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102

一、电磁场的传播方程102

二、穿透深度102

三、波阻抗104

四、视电阻率104

第二节 水平层状介质的视电阻率表达式105

一、水平层状介质的波阻抗105

二、视电阻率表达式107

三、等值原理108

第三节 二维介质条件下的波阻抗109

一、标量阻抗109

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场和电流场109

三、二维介质中的张量阻抗111

第四节 用有限元法求解二维介质模型上的大地电磁场113

一、一维场的有限元法113

二、大地电磁场的二维有限元法117

第五节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和解释123

一、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123

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解释132

第三篇 地热学136

第十章 传热的基本概念及岩石的热物理性质136

第一节 传热的基本概念136

一、温度136

二、热量136

三、热的传递方式136

第二节 岩石的热物理性质141

一、热导率141

二、比热容及热容142

三、热扩散率142

第十一章 地球内部热源和温度143

第一节 地球内部热源143

一、地球内部的主要热源——放射性热源143

二、重力分异热144

三、潮汐摩擦热144

四、化学反应热144

第二节 地球内部温度145

一、地壳深部温度估算145

二、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146

第十二章 大地热流密度149

第一节 大地热流密度的基本概念及测定方法149

一、大地热流密度的基本概念149

二、大地热流密度的测定方法149

第二节 大地热流密度测量的影响因素151

一、地表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151

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152

三、地形起伏的影响153

第十三章 大地热流场分布特点及其规律155

第一节 全球大地热流场分布特点及其规律155

一、陆、海平均热流密度几近相等155

二、大地热流场分布与现代地壳运动156

三、大地热流场分布与构造活动性157

四、大地热流与岩石生热率的关系158

第二节 中国地热场分布特征及规律160

一、我国大地热流场分布特征160

二、我国温泉分布与大地构造168

参考文献1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