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服务德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玉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3583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教育工作-服务质量-研究;德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服务德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服务德育提出的背景1
一、“全球化”对教育的新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教育1
二、我国德育的现状与困惑,需要重新理解德育4
三、服务德育的问题之域14
第二节服务德育研究的意义20
一、服务德育研究的理论意义21
二、服务德育研究的实践意义23
第三节服务德育研究的方法27
一、服务德育研究的思路27
二、服务德育研究的方法29
第1章服务德育之本质内涵32
第一节服务德育:本真的学校教育观32
一、德育的本质及其地位32
二、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43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要素构成48
四、服务德育与现行德育的区别52
第二节服务德育:“以人为本”教育的体现55
一、服务德育根植于教育服务理论56
二、服务德育基于西方的“学生中心论”65
三、服务德育源于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73
第三节服务德育:学校教育范式的转变79
一、“以教师为中心”范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范式的转变80
二、“面向结果”范式向“面向过程”范式的转变82
三、“讲授教育”范式向“服务教育”范式的转变85
第2章服务德育之教育理念88
第一节服务德育对学校教育角色的定位88
一、学校角色:由事业单位到“服务组织”88
二、学校产品:由“学生”到“教育服务”93
三、教师角色:由“讲授者”到“服务者”97
四、学生角色:由“产品”到“顾客”106
第二节服务德育对学校教育关系的理解113
一、校生关系:由主与从到双方契约合作113
二、师生关系:由支配与被支配到二者平等115
三、教学关系:由主与辅到辅与主的归位123
四、教育与教学关系:由相互分离到二者回归一体130
第三节服务德育对学校教育中责任的认识133
一、学校责任: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134
二、教师职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136
三、学生责任:自主创新性学习139
四、家长责任:抚助学生健康均衡成长145
五、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147
第3章服务德育之运行原理150
第一节服务德育的运行过程与环节150
一、教育工作者提供德育服务的过程模型150
二、学生接受德育服务过程模型152
三、服务德育实施过程的基本环节153
第二节服务德育实施的基本要求155
一、教育工作者提供德育服务过程的要求155
二、学生接受德育服务过程要求158
三、服务德育过程运行注意事项160
第三节服务德育的课堂模式:案例的视域161
一、《交往讲艺术》一课的教学过程与环节162
二、《交往讲艺术》一课的教学理念与特征165
三、《交往讲艺术》一课给课堂教学的启示168
第4章服务德育之基本目的172
第一节德育目的及其形态172
一、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与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173
二、内在的德育目的与外在的德育目的175
三、理想的德育目的与现实的德育目的177
第二节服务德育目的及其内涵179
一、服务德育目的及其构成179
二、服务德育目的的内涵181
三、服务德育直接目的与间接目的的关系183
第三节服务德育目的的特征184
一、服务德育的目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184
二、服务德育的目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统一186
三、服务德育目的是可实现的德育目的187
第四节服务德育目的与传统德育目的的区别188
一、服务德育与传统德育关注德育目的的视域189
二、服务德育目的与传统德育目的的不同点190
第5章服务德育之本质目标192
第一节学校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192
一、学校教育目标及其特征192
二、我国现行学校德育目标195
三、我国现行学校德育目标的特征198
第二节服务德育目标及其内涵200
一、服务德育目标的概念与含义200
二、服务德育目标与目的的关系202
三、服务德育目标与传统德育目标的区别203
第三节服务德育的目标体系205
一、服务德育目标体系构成206
二、教育工作者服务德育目标210
三、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发展目标212
第四节服务德育目标制定的原则213
一、一致性原则214
二、系统性原则214
三、教育服务原则214
四、过程方法原则215
五、持续改进原则215
第6章服务德育之基本原则216
第一节服务德育原则的本质与特征216
一、服务德育原则的内涵与特点216
二、服务德育原则的作用218
三、服务德育原则与传统德育原则的区别220
第二节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德育原则223
一、服务性原则与平等性原则223
二、系统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224
三、一致性的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225
四、生活性原则与情感性原则226
五、过程方法原则与持续改进原则228
第三节学生自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229
一、自主创新原则230
二、自我体验原则231
三、自我激励原则231
四、生活实践原则232
第7章服务德育之基本途径234
第一节服务德育途径的概念与内涵234
一、服务德育途径的概念234
二、服务德育途径的内涵236
第二节服务德育途径的组成237
一、“三大”横向服务德育途径系统237
二、“四大”纵向服务德育途径系统238
三、服务德育途径系统的整体构成238
第三节服务德育途径的特征242
一、学校服务德育途径及其特征243
二、家庭服务德育途径及其特征247
三、社会服务德育途径及其特征250
第四节服务德育途径有效利用的原则253
一、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客观性原则253
二、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一致性原则253
三、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系统性原则255
四、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衔接性原则255
五、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整体性原则257
六、坚持服务德育途径的灵活性原则258
第8章服务德育之基本方法260
第一节服务德育方法的概念与内涵260
一、我国德育方法概念的反思260
二、服务德育方法的概念与内涵265
第二节服务德育方法体系的组成268
一、服务德育方法确定的指导思想268
二、服务德育方法体系的构成270
三、服务德育方法的特征272
第三节服务德育方法的阐释与运用279
一、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方法与运用280
二、学习者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与运用291
第四节服务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297
一、目的性的原则297
二、灵活性的原则298
三、综合性的原则299
四、适宜性的原则300
五、科学性的原则301
六、实践性的原则302
第9章服务德育之基本内容304
第一节服务德育内容的本质内涵304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与构成要素304
二、服务德育内容的概念与内涵306
三、服务德育内容与传统德育内容的异同307
第二节服务德育内容的整体结构309
一、道德教育内容模块310
二、思想教育内容模块317
三、政治教育内容模块320
四、民主与法纪教育内容模块323
五、心理教育内容模块326
六、其他教育内容模块328
第三节服务德育内容组织的原则330
一、整体性原则与一致性原则330
二、广泛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332
三、继承性原则与时代性原则333
四、衔接性原则与动态性原则334
第四节服务德育内容的呈现形态335
一、课程:德育内容的载体335
二、教材:德育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342
三、服务德育内容、课程、教材的关系处理344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8
热门推荐
- 2081231.html
- 922623.html
- 1829091.html
- 1996734.html
- 214057.html
- 1612551.html
- 1459565.html
- 3036787.html
- 2341958.html
- 1744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7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1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4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