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政治史 1919-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政治史 1919-1949
  • 王金铻,陈瑞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1426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81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8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政治史 1919-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一、五四前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宰割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对中国的掠夺1

(二)牺牲中国主权的巴黎和会8

(三)共同宰割中国的华盛顿会议10

(四)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20

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27

(一)军阀混战与中央权力更迭28

(二)民国空名下的封建军阀专制32

(三)卖国与殃民39

三、两种民主革命运动45

(一)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继续和失败4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70

(三)两种民主革命运动的异同83

四、国共合作的北伐大革命87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87

(二)国共合作及其意义96

(三)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潮106

(四)广东国民政府和北伐战争118

(五)“清党”和“分共”125

(六)历史的经验138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统一141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两次改组141

(二)第二次“北伐”与新军阀混战153

(三)南京国民政府性质剖析173

六、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181

(一)初期的外交181

(二)九一八事变后的外交199

(三)华北事变后对日外交的转变213

七、创建工农民主政权223

(一)开辟新的革命道路223

(二)创建新的革命政权233

(三)工农兵代表大会制242

(四)工农民主政府的光辉业绩和历史作用250

八、国民党的训政255

(一)胡汉民与国民党训政制度的确立255

(二)国民党训政是一党专政制度259

(三)训政最高指导机关中政会262

(四)训政中一党专政演变为个人独裁266

九、保甲与地方“自治”275

(一)重建保甲是专制统治之需275

(二)重建保甲的内容特征279

(三)保甲与“自治”的分与“合”285

十、第三种政治势力289

(一)国民党改组同志会289

(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297

(三)中华共和国和生产人民党305

(四)中国民权保障同盟312

(五)国家社会党和青年党317

(六)人权派和“主张与批评”派323

(七)乡村建设派329

十一、十年“剿共”335

(一)十年“剿共”的发端335

(二)早期的“进剿”和“会剿”339

(三)军事为主、党务和政治密切配合的全面“围剿”343

(四)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大规模“围剿”347

(五)同时并举的“追剿”、“围剿”和“清剿”352

(六)“剿共”和“溶共”的结合357

十二、国难和救亡364

(一)国难的缘起和加深364

(二)白山黑水的浴血奋战373

(三)关内各界的救国壮举378

(四)军人的天职386

(五)汇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91

十三、全民抗战396

(一)神圣的民族抗战396

(二)国共两党对日作战的总战略405

(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414

(四)八年抗战之结果430

十四、战时外交436

(一)争取与国和倚重苏联436

(二)亲美外交和争取大国地位451

(三)战时外交评析464

十五、抗战中的两种政治策略468

(一)国民党政治策略的表述和分解468

(二)中国共产党政治策略的表述和分解483

(三)两种政治策略的分析和评价496

十六、抗日民主政权511

(一)在抗日烽火中诞生511

(二)简便的政权机构519

(三)民主与廉洁的楷模524

十七、抗日民主宪政运动533

(一)国民参政的努力和幻想533

(二)“晴天霹雳”的民主宪政运动543

(三)民主宪政运动的再兴起556

(四)民主宪政运动同联合政府运动的汇合566

(一)地方实力派的形成577

十八、抗战中的地方实力派577

(二)地方实力派与八年抗战584

(三)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斗争598

(四)地方实力派与共产党和民主势力的联合612

十九、特务政治618

(一)国民党特务体系的形成618

(二)国民党特务活动的主要内容627

(三)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主要特点640

二十、沦陷区的伪政权647

(一)以“独立国”出现的伪满政权648

(二)“自治”名义掩盖下的傀儡656

(三)打着原中国政府招牌的伪政权660

二十一、战后的美苏与国共673

(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673

(二)战后苏联对华政策679

(三)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及美苏两国的策略688

(四)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及美苏两国的策略709

(五)简短的结论735

二十二、政治协商和国民党的宪政738

(一)战后各党派的建国主张和政治协商会议738

(二)“制宪国大”和“政府改组”746

(三)“行宪国大”和国民党统治覆灭753

二十三、反美反蒋的两条战线757

(一)第三大党运动和第三条道路的破产757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766

(三)笫二条战线的形成774

二十四、历史的抉择782

(一)三种不同的政略和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782

(二)国民党统治的总危机和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政策79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8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