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骆世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4683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生态农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1
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1
一、农业起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文明2
三、农业的工业化及其危机3
四、发达国家对农业未来发展的探索5
第二节 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未来的选择5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宝贵遗产6
二、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探讨8
第三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10
一、生态农业的构思和初步探索阶段11
二、形成共识和扩大试点阶段11
三、深入思索和迎接挑战阶段12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生态农业总论14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14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14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16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19
第二节 生态农业建设21
一、区域生态规划22
二、循环体系设计23
三、生物多样性和资源节约型技术24
第三节 生态农业依据的原理25
一、生物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原理25
二、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联的原理26
三、生态系统的能物流原理27
四、经济和生态经济原理28
第四节 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的设计与选用31
一、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31
二、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33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34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一元产业构成的生态农业模式39
第一节 单一种植业生态模式39
一、种植业生态模式的设计原则39
二、作物间作40
三、作物套作42
四、作物轮作44
第二节 养殖业为主的生态模式46
一、分层立体养殖46
二、畜禽综合养殖模式46
三、动物的轮养、套养46
四、牛—鸡—猪—鱼循环模式47
五、在养殖业内部进行合理的循环47
第三节 林业生态模式48
一、混交林48
二、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48
三、林药间作48
第四节 渔业生态模式49
一、鱼的分层放养49
二、鱼的轮养、套养49
三、鱼蚌混养50
四、鱼鳗混养50
参考文献50
第四章 二元产业构成的生态农业模式51
第一节 二元产业构成生态农业模式的内涵与意义51
一、农牧结合及其重要性51
二、农林复合及其重要性52
三、渔牧结合模式53
第二节 农牧结合的典型模式54
一、稻鹅结合模式54
二、稻鸭共作模式56
三、稻鱼共作模式59
第三节 农林复合典型模式65
一、桐农复合模式65
二、杨农复合模式68
三、胶农复合模式70
第四节 渔牧结合模式73
一、渔牧结合模式概述73
二、渔牧综合经营模式74
参考文献74
第五章 多元产业构成的生态农业模式75
第一节 多元产业构成的生态农业模式概述75
一、多元产业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论基础75
二、多元产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类型75
第二节 多元产业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76
一、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76
二、林农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78
三、农牧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79
四、林牧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83
五、以沼气为纽带的复合产业生态模式84
六、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多元产业生态模式85
七、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纽带的多元产业生态模式88
八、以生态旅游为纽带的多元产业生态模式89
九、综合案例—北京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91
参考文献92
第六章 克服逆境的生态农业模式93
第一节 水土流失防治的生态农业模式93
一、基本原理93
二、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农业模式94
三、华北山地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农业模式96
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98
五、黄土高原集水型生态农业模式99
第二节 风沙防治生态农业模式101
一、北方农牧交错带风沙防治生态农业模式102
二、北方干旱区绿洲风沙防治生态农业模式103
第三节 盐碱地治理模式105
一、西北内陆干旱区绿洲农业盐碱地治理生态农业模式106
二、华北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生态农业模式108
三、东北盐碱地治理生态农业模式110
参考文献112
第七章 生态农业节水、节能技术体系113
第一节 地膜覆盖技术113
一、基本背景和原理113
二、平铺地膜覆盖技术114
三、沟垄地膜覆盖集水技术115
第二节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117
一、分区交替灌溉117
二、冬小麦非充分灌溉节水119
三、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120
第三节 秸秆覆盖与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122
一、新疆保护性耕作模式123
二、北京郊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124
第四节 日光温室节水、节能技术体系126
一、简易保护地栽培127
二、西北阴阳日光温室129
参考文献131
第八章 生态农业的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体系132
第一节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132
一、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和污水处理的策略132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133
第二节 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43
一、畜牧业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44
二、畜牧业污水的处理技术156
第三节 农林牧业废弃物能源工程技术159
一、沼气厌氧发酵及其残余物利用技术160
二、生物质气化利用技术165
第四节 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166
一、秸秆热解气化工程技术166
二、秸秆还田养地技术166
三、秸秆作为食用菌培养基质技术167
四、作物秸秆的饲料转化技术167
第五节 固体废物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168
一、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168
二、生物源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69
三、生活垃圾处理169
参考文献171
第九章 生态农业的营养供给技术体系174
第一节 植物生产的营养供给技术体系174
一、中国植物养分资源的概况174
二、生态农业中养分高效利用和控制原则175
三、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养分高效利用技术176
第二节 动物生产的营养供给技术体系183
一、中国饲料资源的概况183
二、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饲料资源配方设计原则184
三、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技术185
四、饲料加工工艺中饲料加工设备或加工过程管理189
五、减少动物生产对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190
第三节 健康食品的养分供应技术体系192
一、健康食品的概念与范围192
二、健康食品养分供应的技术体系193
参考文献194
第十章 生态农业的病虫害控制技术体系196
第一节 植物生产的病虫害控制技术体系196
一、生态农业的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原理196
二、生态农业的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97
第二节 动物养殖的疾病控制技术体系203
一、生态农业的动物养殖疾病防治原理203
二、生态农业的动物养殖病虫防治技术204
第三节 健康食品生产体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207
一、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207
二、绿色食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207
三、有机食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208
四、健康食品生产体系控制病虫害的典型范例—AA级绿色食品大米生产病虫防治技术208
参考文献209
第十一章 生态农业的流域模式布局210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流域模式布局的基本规律210
第二节 华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13
一、华南典型流域的生态农业模式214
二、华南典型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布局216
第三节 西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19
一、三峡库区的流域生态农业模式219
二、丘陵坡地水保型生态农业优化模式220
三、喀斯特山地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221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1
一、千烟洲生态农业模式221
二、山地立体开发模式221
三、闽东南特色农业生态模式222
四、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布局222
第五节 西北典型区域系列模式223
一、黄土高原丘陵水保型生态农业模式223
二、干旱区降水集流农业模式与“五配套”模式225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农业布局226
第六节 东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8
一、立体农林复合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228
二、黑土区农牧结合优化模式228
三、三江湿地生态农业模式229
第七节 华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9
一、山区综合开发型模式229
二、黄淮海(防护)林—粮棉—牧模式230
三、天津宝坻区域生态农业模式230
参考文献231
第十二章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选择与运作232
第一节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及大尺度生态优化的基本原则232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态经济特征232
二、大尺度生态优化的基本原则236
第二节 龙头企业的生态农业模式与运作238
一、龙头企业的生态经济特征238
二、龙头企业生态模式的结构设计与功能配置240
三、龙头企业生态模式的运作与管理241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生态农业模式与运作242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生态经济特征242
二、北京平谷大桃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解析245
三、北京平谷大桃产业生态模式的运作与管理249
第四节 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251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251
二、生态产业链的设计252
三、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运作与管理256
第五节 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制度与技术创新259
一、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制度创新260
二、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技术创新261
参考文献263
第十三章 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264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评价与规划264
一、生态农业的评价264
二、生态农业规划265
第二节生态农业的法规与政策267
一、生态农业的管理法规保障268
二、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分析268
第三节生态农业建设的政府组织与领导273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政府组织与领导概述273
二、生态农业的培训与推广274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
- 3801784.html
- 579581.html
- 2050877.html
- 61710.html
- 2484795.html
- 1206783.html
- 3528694.html
- 3647355.html
- 1952915.html
- 3440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4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4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5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