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双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876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学科: 结构设计 学科: 高等学校) 建筑结构 结构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结构的组成及分类1
1.1.1 结构的发展概况1
1.1.2 结构的组成1
1 绪论1
1.1.3 结构的分类2
1.2 混凝土结构3
1.2.1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3
1.2.2 混凝土结构的现状与发展5
1.3.1 钢结构的特点6
1.3.2 钢结构的现状与发展6
1.3 钢结构6
1.4 砌体结构7
1.4.1 砌体结构的特点7
1.4.2 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发展7
2 结构基本计算原则8
2.1 结构上的作用8
2.1.1 作用及作用效应8
2.1.2 作用的分类8
2.1.3 荷载的随机性与概率模式9
2.1.4 荷载的代表值10
2.2.2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11
2.2 结构的抗力11
2.2.1 抗力及其不定因素11
2.2.3 抗力R的概率分布模式和统计参数12
2.3 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13
2.3.1 结构的功能13
2.3.2 结构的极限状态13
2.4 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14
2.4.1 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14
2.4.2 结构的可靠性14
2.4.3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及可靠指标15
2.5.1 一般方法28
2.5 基于近似概率法的设计表达式28
2.5.2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的基本设计表达式30
2.5.3 分项系数的确定31
复习思考题34
3 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6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6
3.1.1 简单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力学性能36
3.1.2 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力学性能38
3.1.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42
3.1.4 结构对钢材的要求及钢材的分类45
3.2.1 简章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49
3.2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49
3.2.2 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性能55
3.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58
3.3 砌体的材料及力学性能61
3.3.1 砌体的材料及种类61
3.3.2 砌体的力学性能64
复习思考题68
4 构件的连接70
4.1 钢结构的连接71
4.1.1 焊缝连接和焊接结构的特性72
4.1.2 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79
4.1.3 螺栓连接及构造83
4.2 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87
4.2.1 钢筋的连接87
4.2.2 预制板的连接89
4.2.3 预制构件的连接90
4.3 钢结构连接计算和构造95
4.3.1 对接焊缝的计算和构造95
4.3.2 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97
4.3.3 普通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和计算112
4.3.4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和计算121
复习思考题126
5.1 梁上的荷载、荷载效应及抗力131
5 梁的结构形式和破坏类型131
5.2 梁的结构类型132
5.2.1 梁的分类132
5.2.2 梁的截面形式134
5.3 梁的主要破坏类型136
5.3.1 以极限状态区分梁的破坏类型136
5.3.2 用力学方法探讨强度破坏的类型136
5.3.3 钢梁的主要破坏类型137
5.3.4 钢筋混凝土梁的主要破坏类型138
5.4.2 梁的设计思路141
5.4 梁的设计思路141
5.4.1 梁的主要破坏类型汇总141
复习思考题142
6 钢梁计算原理143
6.1 钢梁的强度143
6.1.1 弯曲正应力143
6.1.2 剪应力145
6.1.3 局部压应力146
6.1.4 折算应力147
6.2 钢梁的刚度147
6.3.1 一般概念149
6.3.2 梁的扭转149
6.3 钢梁的整体稳定149
6.3.3 梁整体稳定的基本理论152
6.3.4 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154
6.3.5 梁整体稳定的计算155
6.3.6 梁整体稳定系数?b156
6.4 钢梁截面设计159
6.4.1 型钢梁截面设计159
6.4.2 组合梁截面设计161
6.5 梁的局部稳定和加劲肋设计166
6.5.1 矩形薄板的屈曲167
6.5.2 梁翼缘板的局部稳定168
6.5.3 梁腹板的局部稳定169
6.5.4 梁腹板加劲肋的设计173
6.6 梁的拼接182
6.6.1 工厂拼接182
6.6.2 工地拼接183
复习思考题183
7 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原理186
7.1 概述186
7.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86
7.2.1 梁类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186
7.2.2 正截面受力的3个阶段187
7.2.3 正截面受力分析190
7.2.4 受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95
7.2.5 双筋矩形截面梁200
7.2.6 T形截面梁206
7.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213
7.3.1 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214
7.3.2 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218
7.3.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24
7.3.4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229
7.3.5 腹筋的一般构造要求229
7.4.1 概述230
7.4 受扭承载力230
7.4.2 纯扭作用下的开裂扭矩232
7.4.3 纯扭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235
7.4.4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238
7.4.5 适用条件240
复习思考题243
8 柱的结构形式及破坏类型249
8.1 工程结构中的轴向受力构件249
8.2 按轴向力作用的位置分类250
8.2.1 轴向受拉构件250
8.3.1 轴向受拉构件的材料及截面形式251
8.3 轴向受力构件的材料选用截面形式251
8.2.2 轴向受压构件--柱251
8.3.2 轴向受压(压弯)构件的材料及截面形式252
8.4 柱的主要破坏类型254
8.4.1 截面强度破坏254
8.4.2 失稳破坏256
复习思考题258
9 钢轴心受力及拉弯、压弯构件259
9.2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刚度260
10.7.2 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60
9.1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260
9.3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261
9.3.1 概述261
9.3.2 弹性弯曲屈曲(失稳)262
9.3.3 弹塑性屈曲(切线模量理论)263
9.3.4 构件缺陷对屈曲临界力的影响265
9.3.5 整体稳定计算公式276
9.4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277
9.4.1 单向均匀受压薄板的屈曲278
9.4.2 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的实用计算方法280
9.4.3 设计时加强局部稳定的措施282
9.5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282
9.5.1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选择283
9.5.2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构造要求284
9.6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285
9.6.1 概述285
9.6.2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286
9.6.3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稳定和强度290
9.6.4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局部稳定292
9.6.5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293
9.6.6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缀件设计294
9.6.7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横隔295
9.7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298
9.7.1 概述298
9.7.2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300
9.7.3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302
9.7.4 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305
9.7.4 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307
9.7.5 实腹式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310
9.7.6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312
复习思考题316
10 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原理316
10.1 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316
10.1.1 配有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6
10.1.2 配有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21
10.2 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基本原则325
10.3.1 基本计算公式327
10.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327
10.3.2 相关曲线及其规律331
10.3.3 不对称配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333
10.3.4 对称配筋构件正截面承截力计算方法344
10.4 工字形及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47
10.4.1 基本计算公式347
10.4.2 计算方法349
10.5 圆形和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3
10.5.1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353
10.5.2 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354
10.6 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5
10.6.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5
10.6.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6
10.7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59
10.7.1 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59
复习思考题361
11 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363
11.1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363
11.1.1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363
11.1.2 无筋砌体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365
11.2.1 局部均匀受压368
11.2 砌体局部受压368
11.2.2 梁端局部受压369
11.3 配筋砌体构件373
11.3.1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373
11.3.2 组合砖砌体构件374
11.3.3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376
复习思考题379
12 构件的变形计算原理381
12.1 截面弯曲刚度的概念及定义381
12.2 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382
12.2.2 裂缝截面的应变?sk和?ek383
12.2.1 平均曲率383
12.2.3 平均应变?sm和?em384
12.2.4 短期刚度Bs的一般表达式384
12.3 参数η、?和ζ的表达式385
12.3.1 裂缝截面处内力臂长度系数η385
12.3.2 裂缝间纵向受的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385
12.3.3 系数ζ386
12.3.4 短期刚度Bs的计算公式386
12.3.5 影响短期刚度的因素387
12.4 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B387
12.5 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的最小刚度原则388
12.6.2 对受弯构件挠度验算的讨论389
12.6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及相关问题的讨论389
12.6.1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389
复习思考题392
13 裂缝宽度的计算原理及耐久性控制393
13.混凝土的裂缝与控制标准393
13.1.1 产生裂缝的原因393
13.1.2 裂缝的控制标准394
13.1.3 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395
13.2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396
13.2.1 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开展396
13.2.2 平均裂缝间矩398
13.2.3 平均裂缝宽度399
13.2.4 最大裂缝宽度及其验算401
13.3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404
13.3.1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404
13.3.2 混凝土的碳化404
13.3.3 钢筋的锈蚀405
13.3.4 耐久性设计406
复习思考题409
1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410
14.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410
14.1.1 预应力的概念410
14.2.1 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比较411
14.1.2 施加预应力的目的411
14.2 预加应力的效果411
14.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412
14.3 预加应力的方法412
14.3.1 先张法413
14.3.2 后张法413
14.4.2 全预应力混凝土414
14.4.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414
14.4.4 无粘结和有粘结414
14.4.1 全预应力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414
14.4 预应力混凝土分类414
14.5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及描夹具415
14.5.1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415
14.5.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锚夹具415
14.6 预应力损失417
14.6.1 张拉控制应力417
14.6.2 预应力损失418
14.6.3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424
14.7 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425
14.7.1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和描固长度425
14.7.2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426
14.8 等效荷载428
14.9 预应力技术的发展429
复习思考题429
15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430
15.1 承载力计算430
15.2 使用阶段抗裂度及裂缝宽度验算430
15.3 施工阶段的验算432
复习思考题433
1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435
16.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35
16.1.1 计算简图435
16.1.2 基本公式435
16.1.3 适用条件436
16.2 使用阶段正载面抗裂度、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437
16.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38
16.4 斜截面抗裂度验算439
16.5 施工阶段的验算440
复习思考题440
17 板的结构分析441
17.1 板的类型441
17.2 板的弹性设计理论442
17.2.1 连续单向板的弹性分析442
17.2.2 边支承双向板的弹性分析443
17.3.1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446
17.3 板的塑性设计理论446
17.3.2 连续单向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450
17.3.3 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的计算451
复习思考题455
18 混凝土梁板设计456
18.1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456
18.1.1 结构布置456
18.1.2 计算简图457
18.1.3 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方法459
18.1.4 板、次梁、主梁的截面设计及构造465
18.1.5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470
18.2.1 双向板设计要点480
18.2 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480
18.2.2 支承梁设计要点483
18.2.3 双向板设计例题483
18.3 混凝土双向柱支承板设计要点489
18.3.1 概述489
18.3.2 直接设计法490
18.3.3 等代框架法492
18.3.4 板的抗冲切计算与柱帽设计492
18.3.5 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494
18.4.1 概述496
18.4 混凝土楼梯设计496
18.4.2 板式楼梯497
18.4.3 梁式楼梯498
18.4.4 现浇楼梯的一些构造处理499
18.4.5 楼梯设计实例500
复习思考题503
19 平台钢结构504
19.1 平台钢结构的组成与结构布置504
19.1.1 平台钢结构的组成504
19.1.2 平台梁格布置504
19.2.1 平台铺板的构造505
19.2 平台铺板设计505
19.2.2 平台铺板的计算506
19.3 平台梁507
19.3.1 一般要求507
19.3.2 型钢梁508
19.3.3 组合梁509
19.4 平台柱与柱间支撑511
19.4.1 柱网布置及柱截面511
19.4.2 柱及柱间支撑的设计512
19.4.3 柱脚512
19.5.1 梁的连接517
19.5 钢平台的连接构造517
19.5.2 梁与轴心受压柱的连接518
19.6 平台栏杆520
19.7 钢楼梯520
19.7.1 直梯521
19.7.2 斜梯与旋转楼梯521
20 组合梁板结构设计要点533
20.1 概述533
20.2 压型钢板组合板设计533
20.2.1 组合板的内力分析533
20.2.2 组合板的截面设计534
20.2.3 组合板的构造要求535
20.3 组合梁设计536
20.3.1 组合梁的内力分析536
20.3.2 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537
20.3.3 组合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543
复习思考题543
附录1 材料规格、性能及截面特性544
附录2 钢构件的强度与稳定576
附录3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583
附录4 双向板计算系数符号说明589
参考文献594
热门推荐
- 674885.html
- 3000644.html
- 2978636.html
- 3303386.html
- 1096342.html
- 2154387.html
- 263870.html
- 3350175.html
- 2366833.html
- 64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0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