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因管理及相关债之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叶知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75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债权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因管理及相关债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无因管理制度1
第一章 无因管理制度概述1
第一节 无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质1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质1
二、无因管理与相关制度的关系6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伦理道德基础、立法理由和社会功能13
一、无因管理的伦理道德基础13
二、无因管理的立法理由15
三、无因管理的社会功能16
第三节 无因管理的基本类型17
一、无因管理类型的概念和意义17
二、真正的无因管理和不真正的无因管理17
三、适当的无因管理和不适当的无因管理19
四、一般的无因管理和特殊的无因管理19
第二章 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比较21
第一节 大陆法21
一、罗马法21
二、法国法23
三、德国法25
四、瑞士法26
五、日本法27
六、我国台湾地区“民法”28
第二节 大陆法立法体例评析29
一、大陆法中无因管理制度的特点29
二、大陆法中无因管理制度的体系构成31
第三节 英美法34
第三章 无因管理的要件37
第一节 真正的无因管理的要件37
一、适法的无因管理的要件37
二、不适法的无因管理的要件48
第二节 不真正的无因管理的要件49
一、不法管理49
二、误信管理50
三、幻想管理51
第四章 无因管理的效力52
第一节 真正的无因管理的效力52
一、适法的无因管理的效力52
二、不适法的无因管理的效力63
第二节 不真正的无因管理的效力65
一、不法管理65
二、误信管理66
三、幻想管理66
第三节 本人的承认67
一、承认的性质67
二、承认的对象67
三、承认的效力69
第五章 见义勇为72
第一节 见义勇为的概念和特征72
一、见义勇为的概念和特征72
二、见义勇为与相关行为的关系74
第二节 见义勇为的立法比较75
一、大陆法75
二、英美法77
三、中国法79
第三节 见义勇为的要件和效力81
一、见义勇为的要件81
二、见义勇为的效力82
第六章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84
第一节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完善84
一、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84
二、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85
第二节 我国见义勇为制度的现状与完善87
一、我国见义勇为制度的现状87
二、我国见义勇为制度的完善88
第三节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建议88
下篇 相关债之制度91
第七章 合同的成立91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91
一、合同成立的要件91
二、合同生效的要件93
三、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94
四、我国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立法和司法实践96
第二节 格式合同100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00
二、格式合同的解释103
三、格式合同的效力106
四、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108
第三节 电子签名法律问题115
一、电子签名的概念和特征115
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120
三、电子签名人的义务和民事责任126
第四节 数据电文法律问题130
一、意思表示概述130
二、数据电文的概念和作用132
三、数据电文的原件和保存要求134
四、数据电文的归属、确认和收发139
第八章 合同的效力149
第一节 合同法上的欺诈149
一、大陆法中的欺诈问题149
二、英美法中的欺诈问题152
三、我国合同法上的欺诈问题153
第二节 合同的附随义务157
一、附随义务的概念和特征157
二、附随义务的范围159
三、违反附随义务的民事责任161
第三节 合同的解释162
一、合同解释的概念和意义162
二、合同解释的原则164
三、合同解释的方法168
第九章 违约责任172
第一节 违约责任中的过错归责原则172
一、过错归责原则的概念和立法例172
二、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78
三、我国《合同法》对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182
第二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188
一、各个国家和地区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判例和学说188
二、我国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议及审判实务的突破191
三、建立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94
四、建立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设想201
第十章 侵权法207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207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07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209
三、共同危险行为人的民事责任211
第二节 受害人同意原则213
一、“受害人同意”原则的概念和要件213
二、“受害人同意”原则在我国的适用216
后记220
热门推荐
- 848140.html
- 2106980.html
- 2644776.html
- 2021343.html
- 1755828.html
- 310283.html
- 561710.html
- 2024990.html
- 2502122.html
- 2258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0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5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4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9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1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