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的探索 补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智慧的探索 补篇
  • 冯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357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慧的探索 补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智慧1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汇合58

论自由主义的本质与方向67

知识分子的彷徨78

《谈谈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89

一、从平凡而动人的事例谈起89

二、我们的时代是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时代91

三、只有革命的乐观主义者,才能愉快胜任地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的重任94

四、必须克服盲目乐观情绪与动摇心理98

五、资产阶级的庸俗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101

六、旧时代的正义的战士们和劳动人民的“上下而求索”的过程106

七、只有工人阶级才具有彻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10

八、辩证唯物主义是革命乐观主义的理论基础113

九、明确生活的目的,培养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118

十、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123

十一、正确地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129

十二、为达到党员标准而奋斗135

论单一、特殊和一般138

附:林山《读冯契同志“论单一、特殊和一般”一文的意见》150

冯契同志的答复156

《怎样认识世界》160

一、引言160

摆在青年面前的问题160

要找开动脑筋的窍门161

二、人类能不能认识世界?163

应该从什么观点出发?164

各人心目中的世界不一样吗?167

“行为在先”171

什么是革命的实践?174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78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178

劳动怎样使得感觉发展起来181

只有人类才有理性18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88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191

从理论再回到实践193

科学的思维和观察的相互作用197

科学的认识方法199

四、思维的矛盾运动203

无知和知的矛盾——思想之母203

错误是人人难免的206

意见的矛盾斗争209

“歧途亡羊”21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218

科学方法和革命观点的统一222

五、科学的真理是怎样发展的?226

知识的内容和形式226

实践和逻辑228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23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238

科学发展史的轮廓243

论所谓“科学与玄学的论战”247

论真理发展过程266

坚持实践标准,彻底拨乱反正282

孔子哲学思想分析287

对迷信作一点分析292

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303

谈谈宗教研究的重要性309

哲学要回答现实问题313

对哲学工作的瞻望315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胜利320

关于研究中国哲学史范畴的方法和途径337

必须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343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356

《中国佛教》序387

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有三个主要交接点390

功利与精神价值393

“五四”精神与反权威主义397

《中国历代哲学文选》前言406

《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论》中译本序409

《中国近代哲学史史料学简编》序412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1898—1949)》序416

《孟子性善论研究》序419

访谈录423

冯契教授谈我国哲学研究的任务和发展趋势423

冯契同志谈编写《中国近代哲学史》的构想430

哲学王国的求索者——访冯契教授444

关于儒家与教育的谈话——访著名哲学家冯契教授449

要重视哲学的科学性质——访哲学家冯契451

智慧的探索——冯契教授访谈录454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462

索引467

初版整理后记487

增订版整理后记4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