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兴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493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原始社会1
一、远古文化遗址1
元谋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1
第一章 中国文明的开端1
半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2
二、历史传说4
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4
一、夏、商、周奴隶制国家5
夏的“家天下”5
第二节 奴隶制时代5
尧、舜、禹与禅让制5
商朝奴隶制国家6
西周制度7
春秋争霸9
二、商周文化11
殷墟和甲骨文11
青铜文化13
老子与孔子14
第二章 封建制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8
第一节 封建制的形成和发展18
一、从战国到秦的统一18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8
商鞅变法19
秦的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形成20
秦末农民战争23
二、两汉封建社会的发展24
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4
汉武帝与西汉盛世25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27
东汉的建立与衰落28
三、战国秦汉时期文化30
百家争鸣30
文学艺术31
哲学与宗教34
史学35
科学技术37
第二节 封建政权割据与民族大融合40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40
三国鼎立40
两晋十六国42
南北朝44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45
宗教与哲学45
文学艺术48
史学50
科学技术51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54
第一节 隋唐的建立和统一54
一、隋的建立和统一54
隋文帝的统治政策54
大运河55
二、唐的建立、兴盛与衰落56
唐朝建立56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56
武则天统治58
开元盛世59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落60
第二节 隋唐的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和文化62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62
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62
唐朝对外交流64
二、隋唐文化66
文学艺术66
史学70
宗教71
科学技术73
五代十国概况76
一、南北政权分立76
第一节 南北政权分立与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76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76
北宋与辽、西夏、金并存77
南宋与金的对峙81
二、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83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83
王安石变法85
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88
第二节 元朝统一全国和宋元时期文化90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90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90
元朝统一全国93
二、宋元时期文化95
哲学与史学95
文学艺术97
科学技术100
第五章 封建社会的衰落103
第一节 明代封建王朝统治与危机103
一、明代君主专制制度与对外关系103
明朝建立与君主专制的强化103
明代对外关系104
二、明代经济与明末农民战争107
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107
明末农民战争108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111
满洲兴起与清朝建立111
第二节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及明和清代前期文化111
清初巩固边疆的斗争112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外关系114
二、明和清代前期文化115
哲学思想115
考据学、史学与丛书、类书的编纂117
文学艺术118
科学技术119
一、鸦片战争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122
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12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122
第六章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2
林则徐和禁烟运动124
第一次鸦片战争126
《南京条约》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129
二、太平天国革命129
洪秀全的反清思想129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31
《天朝田亩制度》134
太平天国的分裂与失败134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37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37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39
第二节 洋务运动和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140
一、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兴起140
清朝政局变动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140
洋务派举办新式军工企业和民用141
企业141
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143
二、中国边疆地区危机144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我国边疆144
中法战争146
一、中日甲午战争149
日本侵朝与甲午战争爆发149
第七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49
第一节 中日甲午战争与帝国主义瓜分狂潮149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152
台湾军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153
二、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54
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154
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56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56
维新思潮的高涨157
一、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失败157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157
百日维新160
戊戌政变161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失败162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162
廊坊大捷164
八国联军的暴行166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半殖民地半封建167
社会的形成167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169
一、辛亥革命爆发与中华民国成立169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69
第八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69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70
全国各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73
武昌起义174
中华民国的成立175
二、袁世凯反动统治和反袁斗争177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77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79
二次革命180
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180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3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新文化运动183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人阶级的壮大183
工人阶级的壮大184
二、新文化运动186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86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88
第九章 近代前期的文化191
第一节 进步思想、文学与教育191
一、进步思想191
魏源与《海国图志》191
启蒙思想家严复192
“诗界革命”194
二、文学194
“谴责小说”195
三、教育195
新式教育的兴办195
蔡元培与近代前期教育198
第二节 科学技术199
一、著名科学家199
李善兰199
徐寿200
华蘅芳201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202
二、筑路与飞机制造技术202
飞机设计师冯如203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05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5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5
五四运动205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208
中国共产党“一大”209
中国共产党“二大”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10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214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214
中国共产党确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215
国民党“一大”216
新三民主义217
黄埔军校218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18
一、工农革命运动高涨和北伐战争218
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218
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220
广东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222
汉口、九江和上海工人的壮举224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25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226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26
四一二政变227
夏斗寅叛变和马日事变228
七一五政变22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及经验教训230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31
第一节 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31
一、中国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231
南昌起义231
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232
广州起义23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234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236
二、红军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238
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38
王明“左”倾错误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40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241
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243
长征胜利244
第二节 中华民族危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45
一、日本加紧侵华与中华民族危机245
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的建立245
一·二八事变247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249
华北事变250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52
《八一宣言》与一二·九运动252
瓦窑堡会议253
西安事变255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258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58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258
卢沟桥事变与八一三事变25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259
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260
二、国民党消极抗日和共产党敌后抗战262
日本诱降政策与汪精卫投敌262
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63
洛川会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65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267
第二节 日寇的法西斯暴行和殖民统治268
一、日寇侵华暴行268
南京大屠杀268
万人坑270
“731”细菌部队270
“三光”政策271
二、日寇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272
残暴的政治压迫272
疯狂的经济掠夺272
野蛮的奴化教育273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274
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274
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政策274
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275
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和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276
中共“七大”277
《波茨坦公告》与苏军对日作战278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278
中国军民大反攻279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280
第十三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282
第一节 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282
一、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282
重庆谈判282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283
全面内战的爆发284
二、国民党的统治危机285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285
国统区的经济危机286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287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88
一、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288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88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90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291
二、战略大决战292
国共力量对比和战争形势292
三大战役293
渡江战役与国民党统治的终结294
一、自然科学296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96
第十四章 近代后期的文化296
二、社会科学297
第二节 文学与艺术300
一、文学300
二、艺术302
第十五章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304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304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04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06
开国大典308
二、新中国的诞生308
大陆的完全解放与各级政权的建立310
第二节 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11
一、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311
抗美援朝311
土地改革313
镇压反革命314
三反五反运动315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17
国营经济的建立317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经济317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19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1
第一节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321
阶段321
一、“一五”计划的实现和“三大改造”的完成321
“一五”计划的实现321
“三大改造”的完成322
二、一届“人大”和中共“八大”325
一届“人大”325
中共“八大”326
一、反右斗争扩大化与盲目冒进思潮的出现328
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扩大化3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328
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运动329
人民公社化运动330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十年建设成就331
国民经济的调整331
十年建设成就33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334
一、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334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334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336
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倾错误337
二、从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倾错误到粉碎“四人帮”337
粉碎“四人帮”33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41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341
一、拨乱反正34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4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42
二、改革开放343
经济体制改革343
对外开放345
改革开放的卓著成就34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4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48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50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澳门的回归352
“一国两制”的构想352
香港、澳门的回归353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外交、民族工作和文化356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外交和民族工作356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立3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56
三个世界的划分357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359
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59
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360
三、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362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平等362
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364
第二节 新中国的文化365
一、科学技术365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365
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366
二、教育事业与文学艺术369
教育事业369
文学艺术372
热门推荐
- 1768313.html
- 3702526.html
- 3555750.html
- 1703413.html
- 3010729.html
- 1592660.html
- 3490110.html
- 430736.html
- 3543612.html
- 3703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7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1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8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4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1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6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