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建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22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信息化-理论模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信息化总论1
一 社会信息化1
(一)社会信息化的含义2
(二)社会信息化的内容8
(三)信息化的层次概说16
(四)信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0
二 社会信息化的影响和作用24
(一)社会信息化对中国社会生活与运行的积极作用24
(二)社会信息化对中国社会生活与运行的消极影响26
(三)中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31
三 不同领域的信息化指标测度35
(一)企业信息化35
(二)产业信息化36
(三)教育信息化37
(四)区域信息化38
第二章 社会信息化测度概述42
一 社会信息化测度的逻辑基础42
(一)复杂社会现象测度的抽象阶梯43
(二)信息化测度的逻辑构造及阐释45
(三)信息化测度的逻辑属性50
二 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属性54
(一)信息化测度的同一性56
(二)信息化测度的整体性59
(三)结构的理性与构造逻辑的简化63
三 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概述65
(一)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差异66
(二)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关联70
(三)信息化运动的复杂性与测度指标体系的整体性75
第三章 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历史演变77
一 国内外主要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77
(一)波拉特法77
(二)厄斯的分析方法78
(三)信息技术和电信分类78
(四)国际电信联盟法79
(五)RITE模型79
(六)七国信息化的指标体系80
(七)信息社会坐标法80
(八)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81
(九)三维度的信息化指数82
二 不同信息化视角趋于融合的测度体系82
(一)《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82
(二)中国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指标体系83
(三)《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中测度指标体系84
(四)信息化递阶多层次灰色测度指标体系84
(五)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85
三 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87
(一)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87
(二)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88
(三)指标选择和设计时的主要问题89
第四章 信息化测度方法论91
一 国内主要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91
(一)主成分分析法92
(二)多层次分析法93
(三)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94
(四)综合指数法95
二 基于RITE测度的数据变换97
(一)RITE中的数据变换问题99
(二)对RITE数据变换的本质102
(三)基于RITE的数据变换问题分析104
三 基于指标增长特征的降维方法108
(一)降维方法的基本思路109
(二)降维方法的可行性110
(三)降维方法的实证研究110
(四)进一步讨论113
第五章 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116
一 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指标117
(一)信息资源及其在信息化测度体系中的定位120
(二)信息资源测度重要指标来源分析123
(三)社会信息化之信息资源测度依据125
(四)信息资源测度理论的效果和可靠性在现实中的挑战129
二 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设施指标130
(一)信息存储技术分析130
(二)硬件设施作为信息化测度指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指标性意义145
(三)现有测度体系关于信息设施认识的局限性147
(四)硬件设施指标体系的构建150
三 信息化测度中信息主体素质指标155
(一)信息化测度体系中教育指标的使用156
(二)教育作为信息化测度指标的理论依据156
(三)对教育指标的分析160
(四)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165
四 信息化测度中信息产业指标175
(一)信息化测度中信息产业指标的理论依据176
(二)信息化测度中信息产业相关指标界定193
(三)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4
五 信息化测度中电子政务信息评估指标211
(一)世界主要国家电子政务信息的评估要素211
(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测度指标的确定212
(三)结构变量至观测变量的转化219
(四)对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估要素的验证220
第六章 信息化专项指标测度实证分析225
一 社会信息化之信息资源发展水平测度225
(一)信息资源测度指标构建的逻辑结构225
(二)我国各省市信息资源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228
(三)测度结果分析231
(四)数据之后的思考和启示233
二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全国各省市信息主体素质水平测度234
(一)数据来源234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36
(三)测度过程及结果238
(四)全国各省市信息主体素质水平测度结果分析240
三 基于菲德模型和C-D模型的信息产业指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245
(一)基于C-D模型的信息产业指标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245
(二)基于菲德模型的信息产业指标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256
(三)实证启示264
第七章 上海为个案的电子政务信息测度的实证分析266
一 确定变量和假设模型266
(一)潜在变量的确定266
(二)模型的假设268
二 电子政务信息测度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269
(一)层次分析法方法的运用270
(二)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271
(三)三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和确定272
三 测度实证273
(一)研究对象273
(二)数据采集274
(三)实证分析277
第八章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281
一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283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本质差异283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联系285
(三)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理解286
二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内容289
(一)国民经济信息化289
(二)社会信息化292
(三)电子政务293
(四)先进网络文化294
(五)综合信息基础设施295
(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95
(七)信息产业竞争力296
(八)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97
(九)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人才队伍298
三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测度298
(一)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的依据300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301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分析评估方法305
参考文献309
热门推荐
- 1523241.html
- 1243453.html
- 1908079.html
- 193477.html
- 2944025.html
- 1112511.html
- 1008688.html
- 2562521.html
- 561139.html
- 2071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7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2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9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1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