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
  • 李旭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127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诗歌-文学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诗学范畴和范畴体系建构问题1

1.确定中国诗学范畴的思想方法1

2.关于范畴体系建构问题9

二、中国诗学范畴的特征16

1.象喻性——从范畴的符号形态看16

2.浑化性——从范畴的逻辑意旨看18

3.衍生性——从范畴的动态演化看20

4.功能性——从范畴的理论旨归看22

三、“天人合一”——大生命观的美学26

1.天人合一大生命观的哲学思路27

2.天人合一大生命观的美学构成30

四、“道”、“原道”、“载道”——“道”范畴美学释义38

1.道38

2.原道42

3.载道46

五、“风骨”——高度成熟的中国诗学独特范畴52

1.因子分析的价值与局限53

2.整体把握的几种尝试56

3.风骨作为高度成熟的中国诗学范畴59

六、“文气”的存在根源及文体表现68

(上)文气的存在根源69

1.大气化生力的宏伟表现69

2.血气与情感的郁结勃发72

3.社会道义的浩然伟力74

(下)文气的文体表现77

4.音节字句的声调力量77

5.文气的敷张、含敛和尚真81

6.余论:从八股文看纯形式中文气的表出85

七、“意境”的诗学内涵与历史性质87

1.意境范畴的含义与性质87

2.意境的超越性88

3.意境的终极价值依托90

4.意境的社会基础93

5.意境的诗意内涵97

八、“意境”的文化哲学分析100

1.情景相生——意兴本体的意境100

2.物我相冥——澄明本体的意境105

九、“格调”的基本内涵及价值114

1.格调的主要构成因素115

2.时代格调与审美辨别力118

3.体裁格调与语言格调121

十、“格调”——在风格学与文体学双重空间中125

1.在范畴群中解读格调126

2.在对应和相关范畴中把握格调132

3.在汉唐高境与典范中理解格调137

十一、“古”、“高古”、“古雅”——明代复古主义诗学范畴143

1.古作为价值范畴:极至、本源和标准143

2.古是奠基于元气论的境界:太朴未散、兴象浑沦147

3.古的风格学内涵:高雅、淳朴、简淡、古健153

4.古范畴所标示的意义及带来的矛盾159

十二、“意象”——明代复古派守护古典诗性美的重要范畴168

1.意象的含义168

2.意象是古典诗性美的体现173

3.意象与Image比较177

十三、“寄托”——常州派词学的基本范畴182

1.寄托说及其自身局限的克服182

2.寄托说的美学张力187

3.寄托说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之发掘193

4.寄托说评议197

十四、“禅意”作为诗学范畴——兼说古代诗学范畴当代价值的生成机制202

1.禅意的精神本质203

2.禅意的文体特征207

3.从禅意看古代诗学范畴当代价值的生成机制212

十五、“趣”范畴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根源217

1.“趣”的审美特征217

2.“趣”的文化根源227

附:论“趣”和“趣味”235

1.知与趣235

2.雅与趣239

3.语趣243

4.余论:“趣”之批评244

附:论“无”作为存在之基础248

1.“无”作为存在的可生发性基础250

2.无作为存在的不可穷尽状态254

3.无作为存在的先概念含义状态261

跋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