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国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27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公共安全-城市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序言1
第一部分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引论3
一、研究的基本概念3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3
(二)城市公共安全的提出与应对6
(三)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公共安全感问题8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凸显公共安全感问题10
(二)开展研究的背景17
(三)开展研究的意义24
三、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的有关现状29
(一)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29
(二)多维现实研究的现状34
(三)相关对策研究的现状39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43
(一)研究的内容框架43
(二)开展研究的方法47
第二部分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实证分析51
一、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调查设计51
二、城市公共安全的威胁源与表现53
(一)城市传统公共安全的威胁源与表现54
(二)城市非传统公共安全的威胁源与表现69
三、城市公共安全感的总体评估81
(一)城市公共安全感总体评估81
(二)城市公共安全感问题84
(三)城市公共安全感影响因素86
(四)城市公共安全感发展研判97
四、城市公共安全的社会心理与公众需求99
(一)当前公众的主要公共安全心理99
(二)当前公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103
五、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111
(一)改革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预防机制112
(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沟通机制113
(三)推动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保障机制114
(四)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115
第三部分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理论分析119
一、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心理根源——城市公共安全感119
(一)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对城市公共安全感的冲击119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安全感的解析121
二、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123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123
(二)社会文化理论131
(三)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及其社会心理学解释133
三、政府公信力重建的紧迫性145
(一)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的含义145
(二)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重建的重要意义146
(三)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弱化与缺失的表现148
(四)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154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157
(一)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过程157
(二)群体事件的社会挫折理论和群体心理理论165
(三)心理危机干预173
五、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的必要性179
(一)风险认知与公众理性182
(二)公众理性与风险沟通184
(三)风险沟通的理论模型186
(四)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作用189
第四部分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对策与建议205
一、建立社会心理健康理论指导体系205
(一)有针对性地改变社会情境205
(二)推动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208
(三)注重社会文化理论的应用210
(四)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213
二、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状况的先导性指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217
(一)公众安全感217
(二)社会焦虑220
(三)社会恐慌222
(四)社会愤怒224
三、选定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监测的维度228
(一)对离婚率比例变化的持续研究228
(二)对失业率比例变化的持续研究231
(三)对若干特定群体或行为的监测233
(四)对“110”求助、报警情况的持续研究238
四、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修复的若干工作机制240
(一)加快改变社会行为的匿名化现象241
(二)有效防止群体极化现象243
(三)传媒监管及其社会责任245
(四)权威的再造、维护及其服从246
五、推动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建设的支持保障系统248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249
(二)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相关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251
(三)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宣传引导252
(四)社会心理科研和学科建设254
(五)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256
附录一 城市公共安全的社会调查问卷259
附录二 城市公共安全的社会调查基本数据268
后记320
热门推荐
- 2983102.html
- 1919033.html
- 2916002.html
- 1867678.html
- 3752381.html
- 2082266.html
- 511548.html
- 3618990.html
- 1996003.html
- 3553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8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3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