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锥编 第1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管锥编 第1册
  • 钱钟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710100747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经籍 史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锥编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周易正义二七则1

一 论 易之三名 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1

二 乾 体用之名8

三 泰 《泰》为人中之说15

四 蛊 干蛊之解16

五 观 神道设教18

六 噬 噬嗑为相反相成之象22

七 颐 口舌与口腹23

八 大过 男女歧视不齐24

九 睽 睽有三26

一○损 互文相足27

一一 姤 豕象食色27

一二革 息兼消长两义——革为反象以徵28

一三 震 苏苏与簌簌31

一四 艮 注疏亦用道家言——欲止于背32

一五 渐 征夫不复与荡子不归35

一六 归妹 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36

一七 系辞(一)无可名与多名41

一八 系辞(二)天不与人同忧42

一九 系辞(三)知几44

二○ 系辞(四)洗心46

二一 系辞(五)修辞兼言之例47

二二 系辞(六)物同理同49

二三 系辞(七)屈以求伸50

二四 系辞(八)物相杂成文52

二五 系辞(九)祸福倚伏52

二六 说卦(一)“前”“后”“往”“来”等字互训54

二七 说卦(二)天地拟象56

毛诗正义六○则57

一 诗谱序 诗之一名三训57

二 关雎(一)风之一名三训58

三 关雎(二)声成文59

四 关雎(三)声与诗60

五 关雎(四)兴为触物以起62

六 关雎(五)丫叉句法——辗转反侧解65

七 卷耳 话分两头67

八 桃夭 花笑70

九 芣? 乱离不乐有子72

一○ 妆坟 匹与甘74

一一 行露 修辞之反词质诘74

一二 摽有梅 重章之循序前进75

一三 野有死麕 吠?76

一四 柏舟 鉴可茹76

一五 燕燕 送别情境——《诗》作诗读78

一六 击鼓“契阔”诸义80

一七 谷风 夫妇与兄弟83

一八 旄丘 耳聋多笑85

一九 泉水 舟车皆可言“驾”85

二○ 北风“莫黑匪乌”之今谚86

二一 静女 尔汝群物86

二二 桑中 诗作自述语气非即诗人自陈行事87

二三 淇奥《正义》隐寓时事——诗文中景物不尽信而可征——“君子”亦偶戏谑88

二四 硕人《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92

二五 氓 叙事曲折——“士”“女”锺情之异93

二六 河广 诗文之词虚而非伪95

二七 伯兮《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心愁而致头痛98

二八 木瓜 投赠与答报99

二九 君子于役 暝色起愁100

三○ 采葛 身疏则谗入102

三一 叔于田 韩愈文来历104

三二 女曰鸡鸣 僧鸡叫旦104

三三 有女同车 形容词之“情感价值”与“观感价值”——“都”犹“京样”105

三四 狡童 含蓄与寄托——《诗》中言情之心理描绘108

三五 鸡鸣 僧闻鸡声又一例111

三六 敝笱 云无心112

三七 陟岵 己思人乃想人亦思己、己视人适见人亦视己113

三八 伐檀 诗之象声——风行水上喻文116

三九 蟋蟀 正言及时行乐118

四○ 山有枢 反言以劝及时行乐119

四一 绸缪“良人”120

四二 驷铁“媚子”与佞幸121

四三 蒹葭“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徵123

四四 衡门 慰情退步125

四五 泽陂“风人体”——古人审美126

四六 隰有苌楚 无情不老128

四七 七月“伤春”诗130

四八 鸱鸮 鸟有手133

四九 四牡“忠孝不能两全”134

五○ 采薇 刻划柳态136

五一 杕杜 借卉萋鹳鸣以写思妇137

五二 车攻 以音声烘托寂静137

五三 正月 乌为周室王业之象——跼天蹐地——“潜伏”而仍“孔昭”——“哿”之字义与句型——怨天——诅祖宗139

五四 雨无正 语法程度148

五五 小弁 练字152

五六 大东 有名无实之喻153

五七 楚茨 巫之一身二任156

五八 大明“师尚父”158

五九 桑柔“执热”158

六○ 常武《诗》咏兵法159

左传正义六七则161

一 杜预序 五例——《左传》之记言161

二 隐公 孔疏颇不信神异166

三 隐公元年 牾生——待熟——因果句与两端句——考词之终始——“阐释之循环”——“志”字歧义167

四 桓公元年古“艳”“丽”通用于男女173

五 桓公十五年“人尽夫也”174

六 庄公六年 以空间示时间174

七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加”字义——“可战”“不?”问对——“战、勇气也”176

八 庄公十四年 息?“未言”178

九 庄公十九年 兵谏笞谏皆在楚179

一○庄公二十八年“幕有乌”179

一一 闵公元年“与其”与“宁”179

一二 闵公二年 句中著一字而言外反三隅180

一三 僖公四年“重言”180

一四 僖公五年 左氏之“怪”“巫”——“鬼”、“神”、“鬼神”——上帝与周王——神不聪明正直181

一五 僖公二十二年 兵不厌诈——词负而意正、词正而意负187

一六 僖公二十四年“无极”与“无终”191

一七 僖公二十六年“玉”为礼节词头192

一八 僖公二十七年 治军以刑僇立威192

一九 僖公二十八年“知难而退”——“戏”与战——“申息之老”194

二○ 文公元年(一)相人198

二一 文公元年(二)蜂目198

二二 文公七年 先发与后发199

二三 文公十年“强”字用于老死200

二四 文公十四年“夫人”与“夫”200

二五 宣公二年 一饭之恩仇201

二六 宣公十二年(一)人相食202

二七 宣公十二年(二)“困兽犹斗”203

二八 成公二年“殿”“填”与“镇”——戎礼与戎仪204

二九 成公十年 不材得终其天年——病入膏肓——陷厕206

三○ 成公十五年“达节”即“权”206

三一 成公十六年 借乙口叙甲事210

三二 襄公四年 记言中断211

三三 襄公九年 小国介两大间213

三四 襄公十四年“性”即“生”213

三五 襄公二十一年(一)“盗”与“民贼”213

三六 襄公二十一年(二)“无室”213

三七 襄公二十一年(三)“美色恶心”214

三八 襄公二十一年(四)避复216

三九 襄公二十三年“美疢”216

四○ 襄公二十四年 将死言善219

四一 襄公二十五年(一)记事仿古——“与”220

四二 襄公二十五年(二)“文辞”221

四三 襄公二十五年(三)“恶”222

四四 襄公二十六年“视之尤”223

四五 襄公二十七年“终身用兵而不自知”223

四六 襄公二十八年 断章取义——易内224

四七 昭公元年(一)“垂?”——七口八舌之记言——言祥殃不验之例——杂糅情感226

四八 昭公元年(二)释医和语228

四九 昭公五年 作文首尾呼应228

五○ 昭公七年“淫厉”即“冤魂”230

五一 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231

五二 昭公十二年 卜筮因人而异吉凶231

五三 昭公十七年 水火为夫妇232

五四 昭公十八年 愚民说233

五五 昭公十九年 诛心与诛迹235

五六 昭公二十年 和别于同——“古而无死”236

五七 昭公二十二年 雄鸡自断其尾238

五八 昭公二十八年(一)“惟食忘忧”239

五九 昭公二十八年(二)如皋射雉241

六○ 昭公三十年 为三师以肄241

六一 定公三年“夷射姑旋焉”242

六二 定公四年 意申不待词备242

六三 定公十四年不“信”而可为“义”244

六四 哀公三年“拾瀋”与“覆水”245

六五 哀公七年 对话省“曰”字246

六六 哀公十一年 出使属子248

六七 哀公十二年“木斃”与“国狗”解248

史记会注考证五八则249

一 裴骃集解序 班书评马——司马氏父子异尚249

二 五帝本纪 我国史学之肇端250

三 周本纪“其声魄”——褒姒笑253

四 秦始皇本纪 评点《史记》——本纪为《春秋》经、传之结合——铜铸兵与铁铸兵——“写放”——“徐市”——变法焚书——“今年祖龙死”——“棺载辒辌车中”——字根眢论——“夜行”——“鹿马易形”——“束蒲为脯”——野语无稽而颇有理254

五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用字重而非赘——项羽性格——鸿门宴纪事——“今”字——挑战——垓下歌——重瞳271

六 高祖本纪 引碑证史——“跳”——“却行”——“不医曰可治”279

七 吕后本纪“厕”282

八 礼书 子夏语283

九 律书“名士”——兵与刑283

一○ 封禅书“云”——三神山——“物”——封禅泰山——长寿学仙——封禅与巫蛊285

一一 宋微子世家 射天290

一二 赵世家“即”字——置儿绔中——文字重见291

一三 孔子世家 孔为汉制法293

一四 陈涉世家“贵毋相忘”与“贵易交”294

一五 外戚世家 言妃匹而及命——“媚道”与“射刺”——褚先生——薄姬梦295

一六 齐悼惠王世家 失火之喻300

一七 萧相国世家 将相买田地301

一八 留侯世家“动将以利”——“卧传”302

一九 陈丞相世家 剋夫——“宰天下”——“天道”与“阴德”302

二○ 绛侯周勃世家 详事而略境——“君令有所不受”303

二一 五宗世家“内宠外宠重复重”304

二二 伯夷列传 列传以老子为首——“以暴易暴”——“天道”305

二三 管晏列传“搭天桥”——世多有其书而传或载或否308

二四 老子韩非列传 寓言入史——“离辞”——补偿反应——工于谋人、拙于卫己——“因应”309

二五 孙子吴起列传《十三篇》——“攻心”313

二六 苏秦列传 前倨后恭——穷愁著书314

二七 樗里子甘茂列传“滑稽”316

二八 孟尝君列传“市道交”317

二九 春申君列传“两虎相斗”318

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叙事增饰319

三一 田单列传 神师—火牛320

三二 鲁仲连邹阳列传 稠叠其词——“尔耳”——比物连类321

三三 吕不韦列传“色衰爱弛”325

三四 刺客列传 君臣恩义——“借躯”326

三五 李斯列传“一切”——《谏逐客书》——“正用此时”——屈打成招——反言328

三六 张耳陈馀列传 交不终334

三七 魏豹彭越列传“形”335

三八 黥布列传 田横耻事汉王——报应与轮回335

三九 淮阴侯列传心口自语——“必”——功臣——“桀犬吠尧”337

四○田儋列传“画”与“图”341

四一 郦生陆贾列传“马上得天下”——“数见不鲜”342

四二 扁鹊仓公列传“视垣一方”——无种子术——韩女病——信巫不信医344

四三 魏其武安列传“相体”——称谓不一——爽约——“腹诽”、“巷议”——“首鼠两端”——记事增饰347

四四 韩长孺列传 父兄虎狼——往复辩论350

四五 李将军列传 生不遇时——中石没镞351

四六 匈奴列传“必……者”353

四七 卫将军骠骑列传 学古兵法355

四八 平津侯主父列传“廉易而耻难”——“五鼎食、五鼎烹”——世态356

四九 司马相如列传 自序——文君夜奔——“独不”——“繁类成艳”——“决眥”——“中必叠双”——《海赋》、《江赋》之先河——犯复——“上林”、“子虚”——谏猎——“峥嵘”——“劝百而风一”357

五○汲郑列传“踞厕”——“刀笔吏”——《赞》368

五一 儒林列传“汤武革命”——冠履喻——“家人”369

五二 酷吏列传 乾没372

五三 大宛列传 张骞、苏武——狼乳弃婴374

五四 游侠列传“存亡死生”374

五五 佞幸列传 佞幸——“姓邓名通”——宦者——时375

五六 滑稽列传 优言无邮——归谬法——葬于人腹——献鹄事——内学与外学378

五七 货殖列传“崇势利”——“若水之趋下”——钱——治生产——“人弃我取”——“归于富厚”——“求富”——“宁爵毋刁”——“贫贱足羞”——“蚊”382

五八 太史公自序 司马谈论六家各有其是——道家为术——“健羡”——混淆司马父子之论——“厉怜王”——“唯唯!否否!”——《太史公书》——“先马走”389

增订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