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历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国瑞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4617955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历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 文化概说1
一、文化的含义1
二、文化的结构2
三、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5
四、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8
第一章 远古文化10
第一节 远古文化概述10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10
二、原始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制度13
三、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14
第二节 远古文化思想述评16
一、原始思维16
1.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16
2.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17
二、原始宗教18
1.原始宗教起源18
2.原始宗教形式19
三、原始艺术20
1.艺术起源20
2.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21
四、古代神话故事23
1.古代神话的产生23
2.神话的内容、特点和价值24
第三节 专题讨论26
一、“美”的原始形成过程26
二、中西神话比较27
三、中华民族的形成29
附:远古文化大事年表31
[思考与讨论]33
第二章夏、商、西周文化34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34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5
1.奴隶制的确立与兴盛35
2.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完备36
二、夏、商、西周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39
第二节夏、商、西周文化思想述评42
一、由尊命尊神到尊礼尚德42
二、《周易》及其思想44
第三节 专题讨论47
一、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47
二、《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51
附1:夏、商、西周文化大事年表54
附2:《周易》选读56
[思考与讨论]57
第三章 春秋战国文化58
第一节 春秋战国文化概述58
一、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59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60
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及其影响62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述评64
一、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64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思想64
1.孔子生平简介64
2.孔子的思想64
3.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67
(二)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68
1.孟子68
2.荀子71
(三)儒家思想的评价及其展望72
1.儒学的兴衰与厄运72
2.改革开放以来的儒学新评价73
3.儒学的未来展望74
二、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75
1.墨子生平简介75
2.墨子的思想76
三、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77
(一)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思想77
(二)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80
(三)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81
四、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4
(一)法家思想的性质84
(二)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6
1.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6
2.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及其思想87
(三)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90
五、兵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1
1.孙武及《孙子兵法》91
2.孙膑及《孙膑兵法》93
六、名家和阴阳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5
(一)名辩思潮与名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5
1.惠施95
2.公孙龙97
3.名家思想的意义98
(二)阴阳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8
1.邹衍及其主要思想98
2.阴阳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9
第三节 专题讨论100
一、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的关系100
二、道家的当代评价101
三、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102
1.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概况102
2.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的原因104
四、西方自然法学与中国法家思想比较104
五、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106
(一)齐鲁文化106
(二)楚文化107
(三)三晋文化108
(四)秦文化110
附1:春秋战国文化大事年表111
附2:春秋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名言选编115
附2.1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名言选编115
附2.2老子、庄子名言选编118
附2.3法家、兵家代表人物名言选编120
[思考与讨论]122
第四章 秦汉文化123
第一节 秦汉文化概述123
一、国家和文化的大一统123
二、秦汉文化成就及其影响126
1.科学技术成就126
2.史学和文学艺术成就128
3.对外交流129
第二节 秦汉文化思想述评130
一、崇尚黄老130
二、董仲舒及其新儒学131
1.董仲舒生平简介131
2.董仲舒的新儒学132
三、无神论与谶纬迷信的斗争135
1.儒学经学化及其与谶纬迷信的合流135
2.无神论者与谶纬迷信的斗争136
四、道教初创与佛教东来138
1.道教的初创138
2.佛教东来140
第三节 专题讨论141
一、汉代艺术特征141
二、走向世界的秦汉文化145
附1:秦汉文化大事年表146
附2:佛教知识152
[思考与讨论]154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15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概述155
一、动乱与变革时代的政治和经济155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158
1.“笔意之间”——书法158
2.“形神之间”——绘画与雕塑160
3.“物我之间”——音乐16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思想述评161
一、玄学的兴衰161
1.玄学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61
2.玄学的历史功过163
二、儒释道的融合164
1.中国佛教的三大系164
2.佛教的本土化165
3.道教与儒佛的融会166
三、文学与文化的自觉166
1.文学的自觉167
2.史学与科学的自觉168
四、范缜的《神灭论》及神灭之争169
第三节 专题讨论171
一、魏晋风度171
二、儒道互补说173
三、胡汉互化对中原文化发展的影响175
附:魏晋南北朝文化大事年表176
[思考与讨论]180
第六章 隋唐文化181
第一节 隋唐文化概述181
一、强盛帝国的开明政治181
二、海纳百川的文化开放政策183
三、恢宏壮阔的文化成就185
第二节 隋唐文化思想述评188
一、佛教宗派的形成188
1.佛教宗派形成的原因189
2.佛教宗派简介189
二、禅宗的产生与发展191
1.禅宗源流191
2.禅宗对佛教的改革与创新193
三、韩愈的道统理论与古文运动195
四、柳宗元的无神论与文学成就197
第三节 专题讨论199
一、隋唐科举制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9
二、李白与杜甫的思想201
1.李白的思想201
2.杜甫的思想202
三、中西建筑文化比较204
附:隋唐五代十国文化大事年表206
[思考与讨论]210
第七章 宋元文化211
第一节 宋元文化概述211
一、宋元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212
二、宋元时代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215
第二节 宋元文化思想述评217
一、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217
1.二程生平简介217
2.二程的哲学思想218
3.二程的影响219
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220
1.朱熹生平简介220
2.朱熹的思想221
3.朱熹思想的影响223
三、陈亮、叶适对理学的批判224
1.陈亮、叶适生平简介224
2.陈亮、叶适的思想224
第三节 专题讨论226
一、宋代理学的价值和意义226
二、理学与佛教的关系227
三、宋元文学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228
附1:宋辽夏金文化大事年表231
附2:宋代理学家名言选编236
[思考与讨论]238
第八章 明清文化239
第一节 明清文化概述239
一、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239
1.明代的政治和经济239
2.清代的政治、经济和外交242
二、明清文化成就及影响244
第二节 明清文化思想述评247
一、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及一般特征247
二、早期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248
1.黄宗羲248
2.王夫之250
3.戴震及其哲学思想251
第三节 专题讨论253
一、市民文艺253
二、四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评介257
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57
2.施耐庵与《水浒传》258
3.吴承恩与《西游记》258
4.曹雪芹与《红楼梦》260
附:明清文化大事年表261
[思考与讨论]266
第九章 近代前期文化267
第一节 近代前期文化概述267
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近代前期革命的三次高潮267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267
2.洋务运动与近代前期民主主义革命的三次高潮270
二、近代前期的文化成就274
第二节 近代前期文化思想述评275
一、改良主义思想家275
二、孙中山及其哲学思想278
第三节 专题讨论281
一、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281
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评介283
1.李宝嘉与《官场现形记》283
2.曾朴与《孽海花》284
3.刘鹗与《老残游记》285
4.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86
附:近代前期文化大事年表288
[思考与讨论]290
第十章 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291
第一节 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概述291
一、近代后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1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291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成就295
二、现当代经济、政治与文化296
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6
2.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8
三、现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当代文化的特点300
1.现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300
2.现当代文化的特点302
第二节 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思想述评304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04
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06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及发展过程306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308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1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31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31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1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314
第三节 专题讨论315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315
二、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319
附: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大事年表322
[思考与讨论]332
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33
第一节 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概述333
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与区别333
二、国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述334
三、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述338
四、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选341
第二节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述评342
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43
二、中国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创新与特点344
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47
附1:中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53项)348
附2: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1
第三节 专题讨论352
一、保护文化遗产背后发展观念的变革352
二、当代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355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355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357
附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文化遗产大事年表360
[思考与讨论]363
主要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
- 735588.html
- 142120.html
- 1305409.html
- 3289.html
- 2607267.html
- 1179139.html
- 2500298.html
- 3068912.html
- 2059562.html
- 3189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2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5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4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4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