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省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省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 陈云川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6641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省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4

一、相关概念界定4

二、研究范围11

第三节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综述12

一、人口增长及聚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2

二、产业聚集及产业升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3

三、技术进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4

四、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5

第二章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17

第一节 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与城市化进程17

一、自然经济条件17

二、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20

三、四川省城市化进程22

第二节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23

一、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分析23

二、四川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分析29

三、四川省各区域区位商数分析31

四、四川省城市化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34

第三节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35

一、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5

二、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36

三、未利用土地多,但后备土地资源少,宜耕后备资源十分贫乏36

四、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林牧业用地比重大,且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37

五、土地利用缺乏有效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37

六、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38

七、土地整体质量不高,利用效益低下38

第四节 四川省建设用地变动特点及其驱动力分析39

一、四川省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39

二、四川省建设用地结构变动的定量分析40

三、四川省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差异分析42

四、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确定44

第三章 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关系46

第一节 小城镇模式与土地利用46

一、小城镇模式的土地利用的特征46

二、小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对策48

第二节 半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49

一、半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的特征49

二、半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的基本思考50

第三节 中等城市——滞后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50

一、滞后城市化的原因50

二、滞后城市化模式的土地利用问题51

三、对滞后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52

第四节 大城市——过度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53

一、过度城市化的原因53

二、过度城市化土地结构中的一个突出特点54

三、过度城市化土地利用的对策55

第五节 大城市——逆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土地利用56

一、当前我国大型中心城市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56

二、逆城市化土地利用中的问题57

三、逆城市化土地利用对策58

第四章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土地统筹利用59

第一节 城市化对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影响59

一、城市化进程改变区域整体土地利用方式60

二、城市化改变区域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61

三、促进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科学化62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指导原则63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全局64

二、统筹安排开发和保护用地64

三、统筹城乡土地利用64

四、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定位64

五、正确处理好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65

第三节 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分区和总体规划65

一、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65

二、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66

三、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7

第五章 四川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70

第一节 综合分区目的、原则及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70

一、综合分区的目的70

二、综合分区的原则71

三、综合分区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72

第二节 综合分区依据与方式73

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依据73

二、综合分区的方式73

第三节 综合区产生与评价75

一、土地利用综合区的产生76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的异同分析与评价96

第六章 区域土地统筹利用功能分区99

第一节 功能分区目的、原则及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99

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的99

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100

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100

第二节 分区依据与方式101

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101

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式102

第三节 功能区的产生与评价110

一、功能区的产生110

二、土地功能分区结果及评价116

第七章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120

第一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的因素选择120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21

二、固定资产投资124

三、城市化水平124

四、城市人口增长125

五、恩格尔系数126

六、土地集约利用127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模型的选择128

一、用生产函数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128

二、用线性函数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132

三、人均占用建设用地与恩格尔系数的线性关系模型134

四、人均占用建设用地与城市化的线性关系模型137

五、时间序列的ARIMA预测模型139

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141

第三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模型与实证142

一、用指数生产函数构建的总的用地需求模型143

二、考虑土地、人口、资本是产出GDP的投入要素的预测模型149

三、运用恩格尔系数和城市化率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模型155

四、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159

五、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165

第八章 建设用地增量调控与统筹区域发展168

第一节 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目的、意义与原则168

一、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目的168

二、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意义169

三、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原则171

第二节 统筹区域土地优化利用策略171

一、土地的边际贡献率171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172

三、固定资产投资172

四、财政支出173

五、土地利用效率174

六、人口因素174

第三节 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方案设计175

一、建设用地边际贡献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175

二、人口指标、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181

三、城市化水平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185

四、建设用地增量区域优化配置系数的确定186

五、管理导向的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方案187

第九章 四川省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措施及对策190

第一节 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90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90

二、正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发展趋势191

三、正确把握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重点193

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196

第二节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200

一、关于批而未供土地200

二、关于空闲土地200

三、关于闲置土地201

四、关于低效使用土地202

第三节 加强土地整理203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与特点203

二、土地整理的模式204

三、建设用地整理对城镇建设的作用205

四、推进土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206

五、土地整理工作的保障措施208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用地观210

一、依法用地观210

二、规划用地观210

三、节约用地观211

四、经营城镇用地观211

第五节 深入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212

一、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大局意识212

二、要依法加强建设用地预审管理212

三、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213

四、要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13

五、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执法水平213

六、要逐步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长效保障机制214

第六节 其他措施建议214

一、开展建设用地清理整顿活动214

二、强化地籍管理215

三、重视城镇土地的空间利用216

四、加强土地供应计划管理,控制城镇住房开发建设规模216

五、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