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笔迹鉴定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笔迹鉴定学
  • 李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39025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笔迹-鉴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笔迹鉴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笔迹基础知识1

第一节 笔迹现象1

第二节 汉字生成历史2

第三节 世界语言与文字概况4

第四节 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概况5

第五节 笔迹的认识历程9

第六节 中国笔迹检验产生的历史条件21

第七节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检验23

第八节 笔相学在中国的发展24

第九节 笔迹鉴定技术发展趋势28

第十节 笔迹与其他痕迹的区别31

第二章 笔迹科学认知的生理学基础知识34

第一节 条件反射34

第二节 大脑皮层机能37

第三节 信息获取、存储与预测47

第三章 笔迹科学认知的心理学基础知识52

第一节 动作技能54

第二节 智力技能70

第三节 习惯75

第四节 动力定型78

第四章 笔迹与书写习惯的形成81

第一节 笔迹的形成过程81

第二节 书写习惯84

第三节 书写运笔习惯的形成85

第四节 书写运笔习惯的单位94

第五节 书写运笔习惯的重复性95

第六节 书写习惯的运动性99

第七节 书写习惯人各不同原理101

第八节 书写动机与书写习惯反映性106

第九节 书写运笔习惯外观的不稳定性108

第十节 多人笔迹外观相似性112

第五章 汉字字体演变历程117

第一节 汉字造字原理117

第二节 汉字笔迹字体变化历程118

第三节 正体字与俗体字132

第四节 印刷字体分类135

第六章 书写规范与笔迹特征生成机制136

第一节 中国书法对笔迹现象的认知136

第二节 传统笔迹检验理论对笔迹现象的认知141

第三节 特征的生成机制142

第四节 笔迹特征的传统认识145

第五节 书写规范146

第六节 现代汉字硬笔书写规范150

第七节 笔迹特征的生成机制153

第八节 笔迹特征标识156

第九节 笔迹特征价值问题研究158

第十节 书法与日常书写的区别162

第十一节 绘画与书法、写字的区别166

第十二节 笔迹文件与变造文件的区别168

第十三节 书写规范种属特性与笔迹鉴定专属特性169

第七章 笔迹特征分类176

第一节 概貌特征176

第二节 局部安排特征189

第三节 写法特征193

第四节 单字结构特征201

第五节 运笔特征211

第六节 细节特征222

第七节 指示特征224

第八节 言语笔迹特征227

第九节 笔迹特征功能性分类230

第十节 笔迹特征选择技巧23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笔迹鉴定中的应用239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239

第二节 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246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形式251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63

第九章 笔迹特征系统认知284

第一节 系统论与笔迹特征链环284

第二节 书写习惯人各不同的遗传机制294

第十章 笔迹鉴定原理302

第一节 笔迹鉴定学的构建302

第二节 笔迹鉴定学发展的蒙估阶段303

第三节 统计、概率、数理统计在笔迹鉴定学中的应用局限309

第四节 书写习惯重复再现的机理312

第五节 同一认定316

第六节 比较研究法322

第十一章 笔迹鉴定程序326

第一节 委托程序326

第二节 笔迹鉴定程序328

第十二章 符号笔迹鉴定344

第一节 标点符号鉴定344

第二节 阿拉伯数字鉴定348

第三节 人民币符号鉴定352

第十三章 签名笔迹鉴定356

第一节 签名信用的由来356

第二节 签名笔迹鉴定的特殊性359

第三节 艺术签名笔迹鉴定的认知363

第四节 签名笔迹鉴定的实施364

第十四章 摹仿笔迹鉴定368

第一节 研究摹仿笔迹的意义368

第二节 摹仿笔迹鉴定依据371

第三节 摹仿笔迹基本特征374

第四节 摹仿笔迹典型案例剖析383

第十五章 伪装笔迹鉴定391

第一节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394

第二节 刻划伪装笔迹鉴定401

第三节 尺划伪装笔迹鉴定403

第四节 改变笔画形体伪装笔迹鉴定403

第五节 多人合伙书写伪装笔迹鉴定406

第六节 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鉴定407

第十六章 复制笔迹鉴定412

第一节 复制笔迹文件的种类412

第二节 复制笔迹文件可以鉴定的法律依据413

第三节 复制笔迹可以鉴定的专业理论依据414

第四节 复制笔迹文件鉴定的条件419

第五节 复制笔迹文件检验实施421

第六节 伪造字的识别422

第十七章 笔迹鉴定的法律事项424

第一节 笔迹鉴定专家的法律地位424

第二节 笔迹鉴定专家必须具备法律修养426

第三节 笔迹鉴定专家职业操守428

第四节 笔迹鉴定风险因素433

第十八章 笔迹鉴定书435

第一节 当前鉴定书存在的问题435

第二节 鉴定书发展方向436

第三节 分列式鉴定书437

附件一 汉字偏旁部首表441

附件二 易错汉字笔画表447

附件三 变化笔画表448

附件四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说明449

热门推荐